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第5节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第5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李晋江被他这种赶超探照灯的视线煞到,内心别提多后悔好奇入内,感觉像是遇到了某种传说中的黑店。

王宝金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他直入正题道:“家妹得名师传承,感叹现下读书人不易,特设此书屋供有心向学者免费读书。如今内有科考用书17部,剩下的会陆续补全,也欢迎大家向内补充书籍。这是随园内规矩,你可以拿去看看。”

世家学者少有不敝帚自珍者,会有人这么好心?对方还是个娘子?李晋江将信将疑地拿过纸张,还未看其上内容,先被新纸震撼。

“这纸?!”

看到他动容的神色,吴村长瞬间觉得前几日的计划还有戏,他连忙炫耀着解释道:“这也是那位小娘子所制,你们看纸上写的规矩,帮忙抄书可以换此纸。”

王宝金补充,“我们人太少,若来此读书的人太多,恐怕书籍会不够用,只得请大家共同帮忙了。”

李晋江大脑瞬间当机,提供书籍已经是大恩,帮忙抄书本是应该,怎么还好再要报酬?他处于眩晕状态,感觉自己遇到了不可思议的好事,待清醒时已经被王宝金和吴村长带到放置图书的那间屋子。

“图书都在此屋,郎君可以慢慢阅读。院中有案榻,我们免费提供笔墨。”

李晋江恍惚着走到书架前,看着一部部自己渴求的书籍就在眼前,依然觉得不可思议。伸出手拿过书籍,感受着手中真实的触感,才知道一切皆不是梦。

“如此良善之人,如此大恩大德,我必会终身不忘!”李晋江小心地握着书籍,珍惜得摩挲着书皮,说着说着竟然跪地大哭起来。

王宝金和吴村长都能理解他的心情,前些日子亲眼见证新纸的诞生时,王宝金也是一人躲起来激动得大哭过一场。

李晋江抹干眼泪,哽咽着小心翼翼地问道:“让二位见笑了,我实在难掩激动心情。我可否将此地告知友人,让大家都能有书看?”

王宝金大气地复述着王珏嘱咐的说辞,“自然可以,我们欢迎一切有心向学者前来。不看出身,不分年龄,亦不讲究性别。”

“多谢二位,我与友人相约聚会,现在就去告知他们此事。”

见李晋江愿意帮忙宣传,二人热情地将他送到官道旁,王宝金甚至为此借出一匹快马。待李晋江到聚会处把事情一说,书生们得知这种大事哪还有心情闲聚,他们闻讯后皆是怀着期待与忐忑的心情赶来。

“竟然是真的!竟然是真的!!”

“苍天怜惜我等!”

书生们的反应与李晋江方才差不多,有的人甚至彰显魏晋遗风做癫狂状。王宝金与吴村长见此景颇为触动,两人红着眼圈对视交流,此刻他们心中充斥着无尽的满足感。

王珏站在书屋外听着书生们的哭泣声与兴奋声亦是感慨良多,送人鲜花果真会手留余香。

自此日,长安外二十里处官道旁有一书屋免费供书和笔墨的消息,如龙卷风般由长安开始向四处扩散。王珏这只来自千年后的蝴蝶煽动着翅膀,也由此开始在大唐引出一次次狂潮。

随园随缘(二)

与王珏日渐明朗的心情对比,李世民这几日则是心神不定。两人情绪相差如此之大,全因一件事情--王珏的书屋对外开放,引起很大反响。

贤惠的长孙皇后最看不得李世民皱眉头,她忍不住出言询问道:“二郎,何事如此为难?”

李世民把手上的信递给长孙皇后,密探在信中大篇幅描述书屋开放几日来的盛况,还有南山村流传的女文曲之说。

长孙皇后哪还猜不到丈夫的心思,她看过信后轻笑道:“二郎,许是那小娘子有什么特殊际遇。”

李世民皱眉凝思,片刻后招来內侍吩咐道:“叫程咬金和孔颖达过来。”

连续几日上朝都要面对孔颖达那张好似便秘的老脸,李世民想想就肝疼,还是快让他过去南山看看吧。怕老头有危险,特意给他配个中南海级别的保镖。瞧瞧,多么令人感动的君臣情谊。

想到圣上在早朝时一直沉着脸,程咬金以为有什么大事发生,他接到内侍的通传后噌噌就往皇宫赶。面圣先拜礼,程咬金起身后便扯着嗓门嚷嚷:“可是有谁不服管教?俺去教训他!”

看到程咬金这副架势,李世民不知该开怀还是该郁闷,他的脑袋瓜子咋就跟咱正常人那么不同呢。无奈,李世民只得把喊他来的意图解释一遍。

孔颖达想趁面圣的时候再提去南山的事情,因此他来得也不慢。老头神情哀怨地走进甘露殿,弄得李世民浑身直突突冷汗,赶紧说道:“让程咬金陪你去那个书屋看看……”

嗖嗖嗖,李世民话音刚落,孔颖达就拉着程咬金玩命往外跑。李世民愣在原地有些反应不过来,他话还没说完呢,怎么一眨眼的功夫俩人就跑没了?别怪他形容得夸张,这群人成天围着他唧唧歪歪,这么容易就能打发走实在有点不习惯。

长孙皇后看着李世民呆愣的表情,忍笑转移话题道:“二郎,咱们用饭吧。”

再说相偕离去的二人。平时慢条斯理的孔颖达此时足下生风,自从前天得到消息,他就派家丁去书屋探查情况。听说里面免费读书,听说书籍用纸厚实耐用,听说短短几日那里就聚集了一群读书人。这些个听说,都让孔老头心痒难耐。若不是因为圣命,他早就插上翅膀飞过去了!

孔颖达提议道:“你我二人骑马前去可好?”

“成!”这个提议正和程咬金心思,他可不愿意腻腻歪歪的陪孔老头坐轿子。

半个时辰后,程咬金很后悔,肠子都悔青了。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对孔老头说出三个字:坐轿子!!!

只见官道上迎来两匹骏马,后面的大汉一直在追赶前面的老头,边追边喊:“孔祭酒,慢着点!”

好家伙,孔颖达是要纸不要命了。程咬金急啊,老头要是在他的照顾下摔出个好歹来,他得被孔氏门徒的吐沫星子淹死。

俩人谁都没注意到,他们后面远远地尾随着一匹小马,马上是个未及冠的少年郎。少年郎不知道的是,他身后也跟着一个小尾巴。

得得得—,孔颖达看到官道旁的院子,远远地就开始减速。

书屋周围聚集了很多读书人,或三五好友席地而坐,或手持纸张状似癫狂,孔颖达不想骑马闯入破坏氛围。

程咬金见孔颖达减速,心下稍安,暗自抹了把冷汗之余不忘在内心吐槽。奶奶的,以后再也不跟这老疯子单独出门。

孔颖达火上浇油,他回头对着程咬金皱眉道:“程将军,你怎么如此慢?”

程咬金好悬没呕出一口老血,他敢加速吗?他若追上来,老疯子还不得更玩命似的疯跑?!

圣上火急火燎地宣人,害得他连午饭都没吃。再加上被孔老头吓了一路,程咬金只想赶紧办完事回家,“孔祭酒,已近午时,咱们快些进去吧。”

“不急不急,先在外面逛逛。”孔颖达很自然地把马匹交给程咬金,轻松地在书屋外围闲逛起来,他很好奇书屋外那些三五成帮的书生们都在围坐着谈论什么。

程咬金无法,只好抚了抚闹革命的胃肠,垂头丧气地跟在孔颖达身后。瞧着自己牵着的两匹马,暗自吐槽孔老头真拿他当随从用了。

孔颖达扫视一圈,发现角落里有几个书生正在面红耳赤地争吵着什么,他暗搓搓地挪步到几人附近偷听。程咬金在他身后直翻白眼,还大儒呢,不还跟俺们一个习性。

“要我看,这个标点符号有大用处。你们看王娘子举例的这句,到底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当然是第二种,孔圣人的思想可是有教无类。咱们知道该如何读,但偏远地区缺少教书先生的地方恐有人理解错,我也赞同用此法。”

“王娘子都没用标点,而是在书后特意标注解释出来,可见其也不赞同全文用此法。若如此,不是失了很多乐趣?”

“正是正是,我觉得王娘子的做法很好。既解释清容易引起误解之处,又没一味把语句变得生硬死板,咱们也依此行事吧。”

“王娘子有大才,可惜不知何时才能有缘一见。”

孔颖达一开始只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想着有书生们不懂的他老人家给指点几句。听了他们的讨论和例句后,老孔不淡定了。用符号来纠正容易弄错的句子,此法有大用,想出此法之人更是让人敬佩。

孔颖达眼睛有点花,他猛盯着人家手中书册看,就差把脸贴上面了。老头完全陷入自我思绪,听到一声轻咳才尴尬地起身,“老夫未见过此法,看得有些入迷,见谅见谅。”

“我们亦是如此,此法用于书屋内很多书册,您可入内一览。”

与书生们拱手道别,孔颖达并未急着入内,而是试图再听到些新消息。这群讨论《诗经》,那帮在谈论《庄子》,另有些人也分拨围坐讨论着不同的学术话题。孔颖达抚着胡须笑得满脸褶子,此处氛围甚好,与他所幻想并无差异。

没等孔颖达瞧够热闹,有一童子迎面走来,“二位郎君,请跟我去存放马匹。”

这个童子名叫周志,是王家厨娘的儿子,最近也跟着过来帮忙。

孔颖达与程咬金对视一眼,跟着周志向书屋北侧走去。待他们把马匹放入马棚,周志锁好马棚门后又把钥匙分别交到他们手中。

见两人疑惑,周志解释道:“你们以后再来,自行放马锁门就行,走时把钥匙插入锁孔。”

这种自助性服务,让两人觉得很是新奇有趣,真是个好便利的好想法!

“小郎君,你是这里的帮工吗?”孔老头开启套话模式。

周志挺着胸膛回答:“我是王娘子的仆从。”

仆人不就是奴隶的意思?王家也不是什么大户,有啥可骄傲的?

一看程咬金的表情,周志就知道他啥意思,他不是第一个露出这样表情的人。

“我家里以前务农,全家一年都吃不上几回肉。今年年景不好,更是沦落到全家都卖身的地步。王娘子仁厚,她不但传授阿娘厨艺还让大家吃饱穿暖,如今我们这些仆从的生活比那有田有地的都好。娘子知道我想读书,还特意编了两本启蒙书籍。”周志的语气有些得意,声音渐渐哽咽。

孔颖达听说王珏还编纂书籍,顿时提高了兴致,“王娘子仁厚,两本启蒙读物可否借我一观?”

“自然,书都在里面,二位请随我来。”周志先是指了指书屋,又做出请的手势,引着他们往院子的大门方向走去。

他们停在大门口,孔颖达看着大门牌匾上的随园两字,来回念叨几遍后说道:“随园,亦可音译为随缘,此名甚妙。”

再看大门两侧挂着的长木板,其上刻着一副对联: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孔颖达心生喜意,忍不住再次赞道:“主人家豁达好客,好胸襟。”

说完,便一甩袖子,豪情万丈地迈入门槛。程咬金可不管什么诗词对联,他满脑子都是找人问花露水的事儿。

直到二人进入院子,李承乾才敢悄悄靠近。怕与两人撞上,他决定先留在外面跟书生们混混。

小内侍蹑手蹑脚地走到李承乾身后,拍拍他肩膀轻声唤道:“殿下!”

李承乾僵硬着转过身,他的随侍怎么也跟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如果喜欢本文,不要忘记收藏哟o(∩_∩)o

随园随缘(三)

进入随园,入眼是一个方正的宽阔大院,院中案、榻横纵成列整齐的排放着。除了靠门的一侧只放了一个长案,另外三侧都有房间可以进入。院内只有翻书声和轻微的走动声,连程咬金这种大老粗,都不自觉得放轻了脚步。

书生们两三人同看一本书,他们各自面前摆放着文房四宝,大多数人都在抄书。孔颖达定睛一看,好家伙,他们用的都是那种新纸!

程咬金才不管什么纸不纸的,他现在只对面前的房间感兴趣。房门上方有一个木牌,上面写着:休息间,免费提供热水。

程咬金一路跟过来,提心吊胆、着急上火,喉咙干得直冒烟。他拉拉孔颖达袖口,用眼神引着对方看向木牌。

孔颖达瞪了程咬金一眼,看他站那直咽口水,到底还是跟着走了进去。

屋里只有一个小丫头趴在案上打瞌睡,小丫头是王珏买回来的一对双胞胎姐妹花中的一个,取名明月。见有人进来,她连忙拿起一个水壶,放在身旁不远处的炉子上。

孔颖达先走到炉旁站了一会儿,觉得很暖和。他仔细观察着炉子的构造,烟囱穿墙延伸至屋外,炉子既可烧水又能取暖。随园处处都透着新鲜,他不禁为园主人的巧妙心思而赞叹。

随即又想到,大唐每年有多少人因中碳毒而亡?在孔颖达眼里,这个炉子瞬间由烧水工具,变成了能救人命的东西!

水本来就不是凉的,没一会袅袅水汽迷漫上来。明月打开水壶,放了些茶叶进去,一股类似松木烟的香气随着空气飘散开来。

“呋呋……”

孔颖达闻声偏过头,不知何时,程咬金也站到了他身旁。他正在壶口上方闭眼吸气,一副很享受、很舒爽的样子。

程咬金旁边,明月正手足无措地站在那,不知道该不该把水壶拿起来。

看到这一幕,孔颖达羞得老脸通红。他暗暗在心里下决定,这个丢人现眼的混蛋,以后再也不跟他单独出门。

诶诶诶,这个想法是不是很熟悉?

孔颖达可不想陪着程咬金一起丢人,连忙拉着他找了个离暖炉不远的地方落座。

明月拿出两个干净的大瓷碗摆在二人面前的案上,拿起水壶斟了个八成满,“两位请用。”

孔颖达试着喝了一口,顿时觉得心旷神怡,遂好奇地问道:“水内加了何物?”

“红茶,我们娘子亲手所制。”

“似乎跟我们平时喝的茶不同,茶内没加配料?”

“那是自然!我们娘子说了,这茶提神消疲、生津清热、养胃护胃、美容护肤,最适合日常饮用。若加入它物,不止味道变得混杂,功效也要大打折扣。”明月仰着头,一脸傲娇相。

“好喝好喝!再来一碗!”程咬金两口灌下去,茶水顷刻见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