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第26节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第26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像熊一样的大汉:“俺家翠花腌的一手好酸菜,芳龄十二,有才有貌。”

七十多岁的老妇:“年龄不限,老婆子也去试试,国公爷缺娘疼。”

犹豫的小郎君:“性别无碍,我要不要去看看呢?”

各府的眼线见事情发展超乎想象的顺利,连忙遣一人回去报备,剩下的人继续观望。

皇宫内,一家四口瞠目结舌地,听沈峰讲着蔡国公府外见闻。为啥是一家四口?名李泰,字青雀的小孩也在。

李世民瞪大眼睛,“你是说蔡国公府外的几条街已经挤满了人?”

“是啊,男女老少,应有尽有!”沈峰特意加重男女两个字的读音。

“这事有意思,咱们去瞧瞧热闹?”李泰是个小胖子,胖得五根手指都快伸不开的那种。他像个球一样滚到长孙氏身边,一阵摇晃她。

长孙皇后有些意动,到底还是忍住了。她是一国之母,哪有跑到大臣家门口看热闹的道理?

见长孙皇后摇头,李泰又看向李世民和李承乾,“爹爹?大哥?”

另外两人也狂摇头,躲后面看看热闹就好,不能太拉仇恨值。

小胖子噘嘴,“南山不让去,看热闹也不让去,哪有天天读书的。”

废话,老子已经被抢走一个儿子了,你再过去不是羊入虎口吗?李世民摇头,坚决不让去!小胖子比承乾闹腾人,得给点甜头,“要不,待会你去杜府宣旨?”

嗯,这事行,小胖子终于安静了。

同乐的还有房府和李府,两个老不休皆是一阵怪笑,真想过去看看老杜的表情!

自从李世民登基,杜如晦就没再遇到这种让他焦头烂额的事。瞅瞅府外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百姓,老杜犯愁。他也不富裕,一人五百钱,家财得下去一半。

还有更让他愁的。

杜楚氏拍案大吼,“这事肯定是王寡妇干的,我要去南山找她!”

杜构:“阿娘怎么知道是她?是不是阿娘又做了什么事情?”

杜楚氏怒视杜构,“我能做什么?我感激她救了你父性命,想把娘家侄儿说给她,有错吗?”

有错,大错特错。就你大哥家那滩烂泥,和泥巴玩都不用他的材料,你恶心谁呢?再说,你要是真好心,不至于自己偷偷动手。

杜如晦气得直喘,张榜之人所书,虽夸张,也说对了大半。如此蠢妇,怎堪为妻!

“你带上礼物去南山道歉。”杜如晦不敢离开,怕他走后杜楚氏拿百姓泄愤,只得派大儿子前去。

“是。”杜构垂着头,很沮丧,每次去南山都是道歉…

杜楚氏看到杜构带着两车礼物离开,差点没把他身上瞪出一个洞。

杜如晦一面安排仆从把散布在各处的榜揭回来,一面在门口发钱跟百姓们解释。其实很多百姓都猜出内里有假,他们只是来领钱而已。

杜构来到南山并未受到冷遇,王珏在礼仪上做的很周到,另有王熙然作陪。

杜购红着脸说:“家母又给王娘子添麻烦,我们实在是对不住您。”

王珏微笑,“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并未在意,杜郎君也勿需把此事放在心上。”

“是…,”杜构已经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你不小气,我家门口那些人是哪来的?他现在跟杜如晦在王家养病时一个心情。

“我新得一茶,不若杜郎君品评一二。”

王珏亲自泡了一壶茶,之后便不再言语。王熙然看到性格腼腆的杜构,起了调戏逗弄之心。

王熙然穿越,把上辈子养成的习惯也带来了。他先后任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等职,又能在西晋建立后拜太保,全因他会为人、会算账。这本账,在心里。先识人,此人有什么特点,能不能用,怎么用,都要记下来。再有,谁是自己人,谁是敌人,怎么把对方的人搞掉,换成自己人,都是有大学问的。

遇到杜构这种青涩的小果实,王熙然不自觉得进入了角色。

王熙然:“听说蔡国公家里有很多藏书,杜郎君平日喜欢读什么书?”

杜构:“及不上孔家藏书多,我喜读《道德经》。”

王熙然挑眉,一个少年郎,爱好真独特。道家思想讲究:不过多的干预、顺其自然、充分发挥对方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呵呵,他娘确实尽情发挥,他也来这自我实现了,书没白读。

王熙然:“我无事时经常下棋,杜郎君有什么爱好?”

杜构:“我…我喜欢看夕阳。”

呵呵,生在勋贵之家可惜了,这孩子应该出家啊…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短长。物皆然,心为甚。于王熙然来说,心性比才华重要。这孩子不错,往后可以多来往些。

王珏有点听不下去,杜构看起来也不傻,怎么没发现假仙不对劲。杜构也很无奈,咱是来赔礼道歉的,必须表现好,有问必答是基本。

看杜构这么好欺负,王珏也打算发挥一下。

王珏:“杜郎君…”

杜构在王家遭遇轮番轰炸,杜如晦在家中遭遇媳妇轰炸,杜楚氏此时的感觉也是轰炸,五雷轰顶。杜如晦好不容送走百姓们,他一直在心里安慰自己,就当破财免灾。本以为没事了,谁成想,圣上竟然给他下了圣旨。

李泰吭吭唧唧读半天,圣旨的大体意思就是:咱俩关系这么好,你缺女人咋不跟我说呢?我早就说你媳妇蠢,现在你自己也有了觉悟,我很开心。你在民间纳妾,太费本钱。我送你四大美女,你把钱省下来以后孝敬我。

杜如晦面黑,原来圣上也参了一脚,这件事得记下。至于省下钱孝敬他,做梦吧。

李泰带来的确实是四个大美人,美的各有特色,美的杜楚氏脸都绿了。杜楚氏是纸老虎,她自然不敢像卢氏一样把美女退回去。她能做的,只是在以后的日子里,苛待这些美人,把她们苛待的病怏怏、面黄肌瘦,让杜如晦看都不想看就行了。

计划不错,也得人家让你如意。这四个,可是长孙皇后精挑细选出来的祸精,杜府往后的热闹恐怕不会少。

杜楚氏最大的特点就是欺软怕硬,爱迁怒。上次她把仇恨值转向王珏,这次则是转向了王贾氏。这也是王珏的目的之一,无论王贾氏做了什么事情,只要王珏主动出手收拾她,多少会影响到名声。现在这招叫借刀杀人,极品和跋扈刚好凑成一对,免得脏了咱的手。

第39章

长安城的百姓们最近有点忙,昨日刚在杜府排队领完钱,今日又忙着去孔家门口看热闹。听说孔家大门四开,孔氏门徒各个披麻戴孝,撒纸哭丧。

这不是重点,如果孔家有人去世,咱不该看热闹。重点是,全城卖丧仪用品的都拍胸脯保证,他们没做过孔家人生意。这就怪了,没死人哭什么丧?难道是最新的赚钱方法?好像很不错的样子,改天咱也发活丧试试。

三日来,孔颖达夜不能寐,他宁可在*上受苦,也不愿做这样艰难的抉择。典籍很可能在孔延年的棺材里,但只是可能,如果那首藏头诗只是巧合呢?

孔氏族人与门徒们都很焦虑,马上就要到新年,圣上必然会在年三十那天正式宣布百家出世,留给他们的只有五天!

第四天辰时,孔颖达一早起来便沐浴更衣,一改前几日的颓废。他带领族人再次来到祠堂,郑重的行三拜三叩大礼。

孔颖达双目含泪,朗声道:“先祖在上,不肖子孙孔颖达欲开第11世孙孔延年之棺,若棺中无典籍,我愿以死谢罪,与其他族人不相干!”

说完又是三拜。

孔德伦:“爹!不可啊!”

孔崇基:“呜呜,我不要祖父去!”

孔氏门徒:“请老师三思!”

“勿要再劝,我意已决,即刻起行!”孔颖达利落的起身,点了族人、门徒与仆从共三百人,整装待行。

外人只见关闭已久的孔家大门突然打开,以孔颖达为首,走出三百个披麻戴孝的人来。他们骑着马,一路撒纸向皇宫而去。

我去,要出大事!难道是圣上又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不然孔家怎么会做出这种打人脸的行为,披麻戴孝进皇宫,可是大不敬啊!

李世民也傻了,“你说啥?孔家开门了,孔老头现在正披麻戴孝来见我?”

长孙无忌:“是。”

李世民派长孙无忌监视孔府情况,长孙无忌接到这个消息后,直冒冷汗。不知道孔老头发什么的什么羊癫疯,诚心不让大家过好年。

李世民在屋内转了几圈,还是想不明白孔颖达为何如此。老孔为人最是守礼,对他又够衷心,怎么会跟自己过不去?难道他想帮董家?不会那么蠢吧…

“圣上,孔祭酒求见。”这么几百米的路,内侍摔了好几跤,以后再也不跟那个王八蛋换班了。

“臣孔颖达拜见圣上!”哎妈,真是一身孝衣,长孙无忌嘴角直抽抽。

李世民是好奇多过生气,“孔祭酒为何披麻戴孝?可是家中出了什么变故?”

“圣上请看,这是我家族谱。第11世孙孔延年于武帝下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次日殪没,旁边这首诗应该是他临终前所作。”

李世民好奇的拿过族谱,在心中念了两遍诗。

“棺藏典籍?!”

孔颖达含泪点头,李世民眼圈也红了。如果事情是真的,孔延年应该是为保典籍自尽而亡啊!

“孔祭酒现在做何打算?”

“吾欲回曲阜开棺,临行前特来跟圣上告别。若棺中无典籍,此次便是圣上与微臣最后一次见面。臣至死都会感念圣上的信任提拔,圣上往后多珍重。”孔颖达说完,颤抖着对李世民大拜,再抬头时已是老泪横流。

连长孙无忌这种冷心肠的,眼圈都红了。孔老头是在给孔延年戴孝,也许也是给他自己…

“取典籍乃是大事,路上恐有危险,朕跟你一起去!”李世民是想,万一没有典籍,关键时刻他得拦下老孔。不说天子代人受过,剪头发就行吗?为了老孔,他可以不要长发及腰。

“圣上,万万不可!”长孙无忌无奈,谁能像他似的,成天担心妹妹守寡。

“让程咬金和李靖带兵跟着,咱们今日去,明日就能返回。”李世民还算没完全狂化,他还知道把李靖带走。虽然他已经把兄弟们都搞死了,万一老爹又想当皇帝咋整,还是防着点好。李靖当初没帮他,立场不明,最好带身边看着。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情绪激动,知道劝也没用,连忙出去准备。

王珏此人鬼主意比较多,不若带着她,万一有什么变故也好多一个人商量。李世民吩咐內侍分别去通知李承乾和王珏后,便向长孙皇后的寝殿走去,出门前得嘱咐老婆看好爹。

內侍不知道具体情况,只知道很急,吓得王珏以为大徒弟出什么事了呢,直到看到李承乾才松一口气。

人都到齐,李世民把事情讲了一遍,匆忙带着众人秘密离宫。他离开长安的事情可不能传出去,不然就算劫典籍的不来,劫杀他的人也会到。

平日用五个时辰就能从长安到曲阜,现在天寒地冻,他们亥时才赶到位于曲阜的孔氏老宅。众人填饱肚子后,开始就目前的情况进行探讨。是悄悄挖,挖完跑,还是把场面搞大,让更多人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王珏跟长孙无忌都低头不语,连是不是有典籍都不知道,怎么敢帮着做决定?若李小抠丢了脸,他必然会找人迁怒。咱不上当,低头数蚂蚁玩。

李世民当然偏向于后者。他知道自己名声不好,若能在儒家找典籍的事情中亲历亲为,大施恩泽,想必天下人会对他另眼相待。让他顾虑的是,就怕行踪暴露后遭遇截杀。

那么大块蛋糕摆在眼前,以李世民的性格,绝不会甘愿放弃。富贵险中求,老子一路都是冒险走过来的,事实证明,咱就是承大气运者。

李世民拍案而起,“明日咱们亮明身份。”

随行众人轮番劝阻,也没能让他松口。

次日一早,一群穿着孝衣和军服的人引起了曲阜百姓的注意。尤其是他们行走的方向,像是城外孔林。孔林可是孔家的族墓,是不是孔家哪位去世了?有那好奇的百姓,一路尾随着他们出城。见他们没阻拦,平日胆小的也慢慢坠在后面。

冬日的阳光很柔和,透过树荫洒在草地和墓碑上,让孔林充满宁静安心的气息。孔家,一个拥有着历史般厚重感的家族,让很多人为之向往。

众人来到孔延年的墓碑前,肃然而立。孔氏门徒对着墓碑叩拜,皆是伏地号哭不止,几百人的哭声在林间回荡扩散。围观的老百姓有点懵,如果死了人,为何不见棺材。如果要祭拜,怎么专哭孔延年?

再看,地上哭着的人被士兵们扶起,另有几人手拿挖掘工具,人群哗然。多大仇,你们要挖人家墓?刚才看他们哭得惨,居然还可怜这帮畜生,真是瞎了眼。

有个老丈从人群中走出,用身体拦在墓碑前,“你们是何人?这里是孔家墓地,老朽劝你们勿要做那遭天谴的事情!”

孔颖达满眼感激的看着老丈,“老丈仁义,请受孔某一拜。我等乃孔氏族人,最近才从族谱中得知,先祖孔延年为了保儒家真籍,或是自尽藏书。”

什么?!围观人群发出的哗然声比方才大了很多,无法想象,这个故事太惨烈。

手拿工具的几人,又一次含泪走到墓前。这回没人阻拦,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见证历史的真相。随着墓碑的破裂,孔氏族人的哭声又加大了几分,旁人也跟着渐渐发出啜泣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