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第29节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第29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什么?”李世民憋得面色通红,众人刚夸他英明,就有人来搅局,简直太打脸了!

“众卿随朕出去看看。”他倒是想看看,谁那么大胆子,敢在这样的日子触他眉头。

哎妈,宫外黑压压一片人,有跪着的书生,也有围观的百姓,这下可热闹了!

李世民再次上演拿手绝活--变脸,他对书生们露出一个和煦的笑容,关切着问道:“大年初一,本该与家人团聚,尽享天伦。何事让诸位放下老小,来此长跪?”

卧槽,李世民够损的,学子们还没说话呢,先被扣上一顶不孝的大帽子。

领头的郎君开口道:“我等学子寒窗苦读,惟望有朝一日能为圣上、为天下百姓效劳。然,我等所学皆是自汉传下的儒学典籍。若圣上罢黜我等所学内容,我们该何去何从?若先前典籍皆是错,怎会教出能臣大儒?”

他旁边的老者接话道:“老朽有幸识得几个字,在县里办了一个学堂。听到坊间传闻,现存典籍多经人篡改,甚为惶恐。老朽无法,只得停了教学,来长安询问圣上,今后我该用什么教导学生?”

后面一个弱冠之龄的小郎君也不甘开口道:“圣上可知平民寻书不易?草民家里穷,买不起、亦无处买书,全靠书院山长怜惜,村里叔伯接济,方能读书识字。草民曾起誓,学有所成后报答老师与乡里,如今该如何是好?”

这个招数很巧妙,读书人不是在为董家抱不平,而是把问题摆出来寻求答案。书生们寒窗苦读,盼着科举出仕。学了这么多年,你才告诉我们所学无用,你得给个说法吧?当初是你先认可它,我们才学的。教书先生也是,典籍不对,自然不能再教给学生,现在学生停课了,怎么办?你让我教新内容,我都不会,怎么教?

大臣们皱眉,他们最怕的一种情况还是出现了。此事需要时间来过度,但是这几年的科举怎么办?绝对不能暂用旧知识,不然就是自己打脸。

李世民嘿嘿一笑,他早就跟王珏和孔颖达密谋过,“此事易尔,并非所有典籍都有错处,科举试题会在正确的内容中选取。朕今日跟大臣们宣布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现在也说与诸位听听。朕得新印刷术,几年后,大唐百姓再不用为无处寻书苦恼。孔家寻回真籍,朕欲印刷成书送予全大唐的教书先生。书上会印有孔祭酒标注的释解,以孔师之才,识字者皆能看懂。”

领头人感慨道:“圣上处处为我等考虑,我等还做出围堵宫门的事情,实在不该!”

“草民有罪!”几百读书人齐哭,是感动亦是愧疚。

李世民双目通红,他累死累活,成天算计这个想杀那个,不就是为了得到百姓的认可吗?再看跟他同样露出感动之态的大臣们,内心不禁感叹,有这样的臣民,再辛苦也值了。

大臣们也心生感叹,百姓淳朴,民心可用!

一老者从围观百姓中走出,道:“圣上乃天授之君,非仙人无以与之争辉!”

这回李世民是真哭了,靠着这句话,他可以洗白过往的一切不是。

老者身旁的妇人开口道:“听说圣上欲召百家出世,此事可为真?”

李世民颔首,“朕已下旨,召百家出世,共谋盛世!”

老者与妇人闻言恸哭,其身后的跟随者亦泪流不止。

“自听到坊间传闻,草民既期待又惶恐。圣上看重我等,我等又能为圣上做点什么?草民身无长物,唯家族祖传手艺算是有些传承。圣上乃天授之君,着装怎可与众人同?自得到消息,我们倾全族之力,赶制了一件龙袍,欲献与圣上。”

大臣们已经不知该如何行事了,私制龙袍可是重罪,真敢!崔智贤的小心肝也跟着遭殃,这些人从哪来的,不会还是他治下吧?!

妇人说完,便与老者共同打开一个箱子,一件做工精致的龙袍出现在众人眼前。金线在阳光下闪耀,那衣服上的龙似乎像活的一样,欲从布上飞出。

这些人应该是杂家其中一脉,王珏促成百家出世,当然会在关键时刻出言相助,“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人间帝王!”

“好!”东西好,王珏说的也好。至于私制龙袍,他们这些肩不能扛,手不能挑的,还会造反不成?李世民第一次从百家出世这个决定中,得到切实好处,他开始充满无限期待。杂家送衣服,别家给什么?

李世民一激动,做出了当众衣的举动,反正只是外袍,又不用裸身赤体。

围观百姓们见李世民换上衣服后,确实威仪大涨,又一齐对他行大拜之礼。

李世民得了人家好处,自然不能装疯卖傻,“诸位可是久居长安?今后做何打算?”

妇人回道:“我等在汉时受封王迫害,一直隐居于南蛮之地,至武德九年才来长安。若圣上不嫌弃,我等愿为圣上效劳。”

漂亮衣服哪个女人不爱?长孙皇后连忙拉了一下李世民的袖子,她也想要凤袍!

李世民也是爱现的人,哪能放着能人不用,“既如此,朕任命你为尚服局司衣司,年后就职。”

老者与妇人闻言,又是感激大拜。妇人入宫就职,老者带领家族中人在西市开店卖物,家族压力也好缓解。这家人所有的积蓄都用来做龙袍,如今只剩三天口粮,因此才在大年初一这天来宫门口徘徊。就是李世民不出来,他们也打算想办法进去的。

老百姓们看到此景,又是把李世民夸上天。什么知人善用,胸襟广阔,好话跟不要钱一样往外蹦。过年嘛,图个景气,再加上李世民改元必然要对百姓有所表示,这些感激的话就当提前说了。

王珏除了留心众人的对话,她还一直注意着围观人群中的一个青年。此人站在董逸群旁边,面容与董逸群有些相似。无论刚才发生什么,他目中皆不见欣喜与愤怒,亦不像围观群众一样兴致勃勃。似乎他只是在看一场已知答案的戏,而他们这些人反而成了戏子。

这种感觉,跟那个青年人给她的感觉一样,都让她很不舒服。

百姓离去时,青年人也跟一齐离开。王珏皱眉,盯着他的背影陷入思考。青年人似有所觉,他回过头与王珏对视数秒,又挤入人群中不见踪影,此为王珏与董逸林这对命中宿敌第一次相见。

大臣们都跟着李世民回宫继续议事,王珏也只得暂且放下思考。

圣上能得到百姓认可,读书人的事情得以顺利解决,大臣们都是真心实意的高兴。除了李世民的表情愈发嚣张外,没有什么让他们不满的。

李世民又宣布,由长孙无忌等与学士、法官等人重新议定律令,今天的朝会才算结束。就在众人欲退出大殿,李世民着急去看贺礼的时候,小内侍又来了…

“薛延陀、回纥、拔野古、回罗部遣使来送贺礼,如今正在宫外等候。”

大臣们把迈出去的腿收回来,李世民把着急看礼物的心思放下,大唐君臣皆是双目放光,目中不怀好意。

李世民:“快请进来!”

几人进来后先是规矩的拜礼,使用的是大唐礼仪,以示对强国之君的尊重。见他们如此懂事,众人对他们的好感度瞬间提升几分。

草原儿女说话比较痛快,直来直往,“我等首领得圣上慷慨赠盐,皆言圣上乃仁爱之君,特遣我等送上薄利,以贺圣上改元之喜。”

说完,各自从怀中拿出礼单递给内侍。

李世民接过礼单,越看越兴奋,贺礼内包含好马!大唐缺马,此贺礼虽不能解决大问题,却能从中看出诸部想要传递的消息。给依附者的敌人送战马,可见他们早就无法忍耐颉利可汗的暴虐。

李世民开怀大笑:“朕亦重视邦交之情,诸部但凡有什么困难,可遣人来唐寻求帮助。只是朕初即位,两年内恐帮不上什么大忙。”

“谢圣上!”来使对李世民的答复很满意,他们现在也是有心无力,不然不会忍辱至今日。

文臣兴奋,武将跃跃欲试。这是隔空传递消息,打算两年后里应外合,搞死颉利可汗的节奏。

都说敌人间会产生某种感应,李世民算计颉利可汗的时候,对方亦在诅咒他,“哼,还改元,再改也要做一辈子穷光蛋!”

李世民安排大臣接待来使后,众人终于可以回家了。其实他比大臣们还着急走,见众人开始退出殿内,他忙拉着长孙皇后往库房而去。

“怎么样,我说有主意把金玉坊不好出手之物换成实用物,你还不信!看看这些,咱们终于有家底了!”

长孙皇后扯出一个难看的笑容,不知该如何回应。今日魏征站出来讲话时,她发现很多人都神情跳跃,显然是知道了内里的猫腻。当时她尴尬透了,特别后悔今日随李世民一起出现在朝堂上。再有活字印刷的事情,连儿子的功劳都不放过,她已经不期望李世民能维护皇家脸面了。

李世民正欢快的拿着礼单对比,谁小气谁大方,都得记下来,完全没注意到长孙皇后的沉默。

诶?南山王县子送木盒一个?

“快把王珏的礼物拿来!”

李世民接过内侍递来的盒子,拿出盒子里的纸打开,只见上面写着:此为治疗蔡国公的秘药,只可救治不能防范,望圣上妥善保管。他此刻只有一种感受,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按王珏的意思,他现在没病没灾,用了也是浪费,不如留着。可是留着,放哪呢?他突然觉得整个皇宫都不安全了…又暗怪王珏不小心,这么珍贵的东西,居然让内侍转交。不过一码归一码,王珏的忠诚之心,他还是会记得的。

若王珏知道他的想法,一定会告诉他你想多了。董齐说董家欲找人扮学子暗杀她,她只是不想防备刺客的时候,还要区分哪些是圣上定期派来偷药的人…

王珏打着哈欠在马背上梦游,她脑中不自觉得想起那个青年男子。越想越不放心,她回家后便画出此人肖像,着人送去东宫,让李承乾帮忙打探。如有不妥,不如早日除去。

而被她念叨着的董逸林,此刻正随董家全族,举族而迁。董逸林知道大势已去,今日的出手,只为见到仇人们的面容,将他们牢记于脑中。待日后东山再起,便是他寻仇之时。

他们董家先祖,能靠着一张嘴把天下人玩弄于鼓掌,他董逸林亦不甘平凡!仔细看董家的行程路线,竟是要出海往倭国而去!

第43章

不知董齐说的刺客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来。虽说董齐听到的是扮成书生,也保不准对方会临时改变主意。王珏自长安回南山后,第一件事就是到书房打开系统查找武器。武器的局限性很大,既要符合时代,又要小巧,不然无法装成是随身带回的。

找了半天,倒有一样东西很合适,暴雨梨花针…

王珏正在犹豫,要不要兑换这个让她充满纠结的武器,敲门声响起。

“进。”

管家王成走进书房,“娘子,年礼还没回。”

王珏一愣,怎么把这事忘了!前些日子王成就提醒过此事,只是她当时刚经历了刺杀,回来就忙着给侍从泡药,一直没时间顾及其它。

“行,我看看礼单再找你。”

王成闻言退出书房,王珏在一本字帖下找出礼单,很厚的一叠,看着就头疼。

阿绿:“需要帮忙吗?”

王珏狐疑地看向阿绿,这只猪什么时候变得善解人意了?

果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让我去秦琼家送礼,我就帮你。”

王珏瞪了阿绿一眼,警觉地看着他,“你总不会空手去吧,是不是又要挥霍我的积分?”

“我就是想买一个枪头,一点也不贵…”

“哼,我讲学那日,圣上和大臣们被拒之门外,秦琼不是怕引起众怒,没敢独自进门吗?白长那么大个,药给他用都是浪费,连点胆气都没有!”

提起这事王珏就来气,后来李世民带帐篷来闹事,和第二天的山顶会面,秦琼一直跟在李世民身边撑场面。虽说秦琼接连几日过来道歉,王珏还是没给他好脸色,他已经被王珏打上了白眼狼的标签。

“嘤嘤,我不管,我要枪头!”阿绿祭出拿手绝招,撒娇打滚泪汪汪。

这哪里是宠物猪,简直是活祖宗!一人一猪对视良久,最后以王珏妥协告终。

“我睡会,你把礼单分类整理好。”死猪,想要东西就得干活。

王珏躺下没有一炷香时间,就被阿绿踢醒。看到榻旁摆着一排分类放好的礼单,王珏疑惑的看着阿绿,怎么这么快?诶,等等,王成做事向来仔细,怎么会把没归类好的礼单直接拿来?

“死猪,礼单是不是你特意弄乱的?”

“我可没骗你,你之前没问过我动没动礼单。”

“好女不跟猪斗!”

王珏说完便拿着礼单出去,吩咐王成如何按分类准备礼物。又找来王思源,让他替自己去送回礼,顺便把阿绿扔秦琼家。

王思源抱着阿绿,带着王家仆从们和几车礼物,往长安而去。刚进长安县,就遇到了麻烦。

“哟,马上的小郎君可真俊,可有婚配?”

“大婶你干啥,是俺们家先看上他的,快快给俺让开!”

“你们说的什么话,婚配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得你情我愿才好!小郎君你姓谁名谁家住何处,奴家带闺女上门拜访!”

王思源虽比同龄人早熟,但他毕竟是一个没定过亲的小郎君,何时见到过这种架势几日没来长安,怎么百姓们不讲八卦反而抢起亲来?他们被人团团围在中间,他又不能扔下仆从和礼物独自离开,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王思源左右为难之际,救星出现,只是救星有点不走寻常路。

自从在房府一战成名后,房遗爱发现他更受大家敬重了,无论走到哪都有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对他有礼相让,因此他比往常更爱出门逛游。这不,刚在酒楼吃过打折大餐,出门就看到了被围堵的王思源。

“师弟,你是来看我的吗?怎么在这看风景,不到我家去?”

王思源无语,房遗爱什么眼神,他明明是被围困住了…

围着王思源的百姓们有认出房遗爱的,看到他之后大叫一声,“他是房遗爱的师兄,官良不通婚,这个没戏,咱们还是去找官媒吧。”

刷刷刷,眨眼功夫,围堵人群撤走大半。剩下的人相互对视,眼中皆是防备,僧多粥少啊。留下的是聪明人,通过王思源的打扮,猜出他是王珏的侄儿,家中并非为官带爵。

刚才大叫的那位开口道:“郎君可是南山王县子的侄儿?我有家中有一女,愿陪嫁良田千顷,改日登门拜访。”

大家抱着同样的心思,跟王思源有礼地打过招呼后,都自觉离开不再挡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