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第34节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第34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我们跟大哥早已分家,不知郎君拜访并未提前准备,若郎君不嫌弃,咱们到堂屋品茶细聊可好?”王珏的话看似客气,实则是说他们的举动很无礼,哪有已分家的大哥出事找到守寡妹妹家里的?而且还是这种事…

“行,你们总归得给我家一个说法。”大汉似没听懂王珏的讽刺,拉着美娘子,拎着王宝柱就不见外地往堂屋走去。

王李氏见王宝柱自进堂屋后,就像鹌鹑一样窝在榻上,不知道在想什么,先是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他一眼,又转而对大汉说:“郎君可否把事情经过细细道来?就算要结亲,郎君是不是也该交代一下自家情况?”

“我叫重八,这是我闺女重夏,她娘去的早,我们爷俩在长安开酒肆为生。昨日你儿子到我们酒肆买醉,我闺女见他过了宵禁时间还没离去,只得把他安置在酒肆后院的客房。谁成想,他竟做下此等禽兽不如的事情!”重八说完狠狠拍案,又无奈气愤地直叹气。

重八话音落,重夏的啜泣声跟着响起。

王家人缄默,这事…确实是自家人没理。王李氏又剜了王宝柱一眼,复又犹豫地看向王珏,她有些拿不定主意。王珏对此事无话可说,也无权做主,有的只是满满的警惕。自树下几个敌人,她对身边出现的所有陌生人,都会留上几分意。

王熙然与王思源皆是面容严肃、心生警惕,周齐则是疑惑的看着重夏。王宝金和王刘氏这对老不正经,正在兴致勃勃地看热闹。

王李氏看了一圈家里比较有主意的几人,见没人搭话,只得恨恨地问王宝柱,“你自己惹出来的事情,别一直不吭声,你想怎么办?”

王宝柱呐呐地说道:“儿子已经成亲,有媳妇有孩子,又是平民身份,怎么娶这位小娘子?”

重八拍案而起,抡起胳膊就要揍王宝柱。重夏拉住重八苦苦相求,“阿爹,郎君身子弱,你要打就打我吧!”

王宝柱见重夏受了委屈还顾着不让自己受伤,心里更是愧疚,他把下巴抵在胸口,不敢看重夏的眼睛,他怕自己动摇。王李氏见对方这么维护自家儿子,有些意动。

王珏给王熙然斟了一盏茶,抬头间两人对视,像他们这种层次的人精,无需言语传音便能顺畅交流。王思源和周齐见王珏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架势,也跟着放宽了心。

“郎君先带闺女回家,我们总要查查你家是何背景才好定亲。”王李氏说的直接,重八也没无礼纠缠,毕竟除了官良不婚,良贱也不婚,王李氏的要求合情合理。

送走重家父女,王李氏回手就给了王宝柱一巴掌,指着他颤抖得说不出一个字。王宝柱还沉浸在毁了小家的痛苦中,除了抬起头愧疚的看了王珏一眼,无论别人什么反应,他都双目发直地看着地上,似傻了一般。

王家人对王宝柱是既疼惜又气愤,王李氏自有王宝金夫妇安慰,王珏带余下三人退出堂屋回到书房。

周齐率先开口:“我看重夏有点眼熟,只是想不出在哪见过。”

王熙然用手沾了茶水,在案上写出重夏两个字,“夏,草长莺飞。”说完,在重字上加了草字头,便不再言语。

见王思源和周齐崇拜地看着王熙然,王珏轻咳一声,准备找回场子,“主事之人性格高傲,他竟觉得是在戏耍咱们。也好,咱们姑且当作不知。”

与此同时,新罗东南临海处正有人依依话别。

一个硕壮的汉子双目含泪道:“若三个计划执行后,我能保住性命,定去扶桑寻郎君!”

董逸林拍了拍汉子的肩膀,自信地回答:“我会在这之前回来,你帮我看护好家人。”

“客人,你到底走不走啊?”船家见两人腻歪有一阵了,忍不住出言催促。

“就来!”董逸林回答完船家,又回头嘱咐道:“王珏此人狡猾诡诈,切勿轻敌。董强高傲,董丽娘最爱自以为是,若不是迫不得已,我不会用此二人。尽量不要让他们接触崔智璋父子以外的崔家人,这代崔家也不乏能人,还是谨慎点好。”

汉子拍胸脯保证道:“郎君放心,我绝不负你所托!”

董逸林最后看了一眼大陆,决绝地登船离去,没再回过头。岸边的汉子一直目送他离去,口中念叨着王珏的名字,眼中布满无尽杀意。

作者有话要说:

第51章 10.30

王宝柱的事情还是留给王李氏操心吧,王珏最近开始变得烦躁起来。将有天灾,据史书记载,这一年的洪水主要波及到山东一带。比起后续接连的干旱和蝗灾,今年只是一个开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王珏还是懂得的,虽不确定南山到时会出现什么情况,还是早做打算为好。

年关已过,房遗爱早早就回到王家上课,他是怕新来的矮冬瓜抢走老师注意力,李承乾和李崇义则是每日上午完课后再过来。这不,想到即将到来的天灾,王珏准备带学生们改造农具。

“老师…你带我们来看庄稼地是……”上次冬天挖坑的经历,让李承乾心里充满阴影。

李崇义显然也想起不好的回忆,他悄悄跟李承乾对视一眼,不会是他们猜测的那样吧?!不要啊…

王珏被两张纠结的包子脸愉悦了,她不动声色地站在田边眺望,打算再让弟子们急一阵。两位李姓弟子见老师看着田间目露忧色,表情也跟着严肃起来。当然,有某些人在,气氛是注定严肃不起来的。

“你拉我做什么?我都摔倒了!”周齐从地上爬起来,掸净身上粘着的泥土,怒视房遗爱。

房遗爱挺着小肚,撇嘴道:“告诉你多少次,我是师兄,你是师妹,你应该走我后面!”

“哼!蠢货!”周齐绕过房遗爱,走到王珏旁边站定,只留给他一个后脑勺。

王珏好想仰天长叹,她是什么命啊!她找的不是弟子,是祖宗…两位李姓弟子也无力吐槽,有房遗爱就够糟心的了,又来一个周齐,他们处境堪忧。

气氛被破坏,王珏不好再装X卖关子,“今年有天灾,为师欲帮村里拓宽渠道,帮天下百姓改良农具。水渠之事不用你们操心,我早已跟吴村长商讨周全。这农具嘛,就是咱们年后第一课。”

周齐疑惑地问道:“老师如何得知会有天灾?”

“你连老师的大本事都不知道,还好意思说崇拜老师?”房遗爱扬眉吊眼并配有鼻音发出的哼哼声,所有动态皆化为鄙视二字,那样子要多欠揍有多欠揍。

王珏实在听不得‘本事’和‘针’这两个词从房遗爱嘴里吐出来,她连忙岔开话题,“你们两个可不好整天吵架,实在有伤同门情谊。你们看田边放着的农具,农户现用农具种类都在里面,你们或重新研究或在现有基础上改造,只要能让农具变得更好用就行。”

除了王思源,其他几人都没做过农活,又谈何改造农具?

“要想改造农具,首先得了解它们。为师认为了解农具的最快途径,就是使用他们。喏,你们眼前的这亩地是我跟村里人借的,你们可要好好劳作,不然会影响农户收成的。”王珏嘴角含笑,说得云淡风轻,反正要干活的也不她。

果然,还是没逃过…虽然老师上次有说过,凡事量力而为。若遇到不愿意做的事情,可以找借口推脱,或设计让别人去做。但是涉及到天灾,涉及到农户们的生活,甚至涉及到千万百姓的生存,他们还是被自己的道德制高点绑架了。不就是农活吗?我们做!

王珏把弟子们扔在田间劳作,自己轻哼着小曲往随园走去。随园如今可不得了,来此看书的学子比之前多了数倍。不止有原本在随园读书的书生们,还有接到友人书信,因为路途和年关等原因没能及时赶来的人,年后也陆续到来。

另外一个特殊群体引起王珏的注意,那就是世家子。也不知王熙然是怎么跟世家们交涉的,他从长安回来后就有世家子陆续上门拜访他,世家对王珏的态度也来了一个大转弯。每每问起此事,王熙然总是故作高深淡笑不语。

王珏刚到随园门口,就被满面为难之色的李晋江拦住,“王娘子,大家有事想问您,只是…不好开口…”

“李郎君请说。”王珏很好奇,是什么事让有名的大嘴巴变成了磕巴。

李晋江小心翼翼,面色尴尬地问道:“听说王娘子和太子在圣上的启发下,制造出了十分便捷的印刷术。大家想问问,以后还能靠抄书赚取积分吗?”

王珏并未犹豫,爽快地回答道:“咱们随园用书,不要印刷册,只用书生们抄写的。帮我转达给大家,让他们不用担心,以后这会成为随园的传统。”

李晋江看着王珏先是面色阴沉,后又变得爽朗开怀,有些摸不着头脑。好在王娘子还是愿意照顾他们这部分穷苦书生的,他可以继续安心读书了。

王珏之前的黑面不是因为书生们的要求,而是因为‘在圣上的启发下’几个字。哼哼,最近老娘有空,有些人的欠账该清算一下了。

说能靠着从随园赚取的积分,供贫苦学子继续读书,一点也不夸张。随着大量的学子涌入,尤其是世家子们加入后,他们对积分可以兑换的物品非常感兴趣,已经有人开始做积分换钱的交易。若把积分当成一种货币,做成图表分析,会惊呆现代一众经济学家。

见李晋江兴奋地跑进随园,王珏特意在外面停留片刻,待听到大片的欢呼声才进门。王珏自我鄙视了一番,她的行为有点像某些作秀的政客,为了利益最大化为了积分,她不得不处处算计…

果然不出所料,王珏进门后,气氛又更热烈几分。

李晋江刚宣布完消息,回头看到进门的王珏,借着兴奋劲吼了一嗓子:“大家快看!王娘子来了!”

有一些新来随园的人没见过王珏,边踮起脚尖往门口处张望,边出言打听:“王娘子真的来了吗?快告诉我哪个是,我要当面感谢她!”

一个世家子也跟身旁的友人小声感叹道:“此人不可小觑,还好咱们不用与她为敌。”

友人也跟着感叹:“只是暂时交好,以后还要看族长的安排,希望双方能一直相安无事。”

王珏声情并茂地说出之前在外面想好的台词,“求学不易,诸位为了书籍,能不远千里聚于此处,此等求学精神实在令人钦佩。身为随园主人,看到随园因诸位而有今日盛况,我倍感欣慰。都说天下士子不足人口千分之一,大唐偏远地区无吏可用,我却觉得凡事在质不在量。大唐有这么多勤奋好学,读书亦不忘行路增长见识的学子们,将来何愁无吏可用?”

“王娘子仁义,若无随园、若无王娘子发明活字印刷术,很多书籍我等就是寻找一辈子,也无缘一览。自得到随园消息,我患得患失,反复跟友人确认。直到几天前来到随园,方才安心。原来真的有名士心系我等寒门子弟,请娘子受我一拜。”

“听闻娘子受封当日,随园学子于王家门前拜谢娘子。当日我没来,今日无论如何,也请娘子受我一拜!”

学子们说完,不等王珏反应,利落的行起拜礼。王珏的内心很复杂,她总是在算计积分,算计民族未来大局走向,随园这些人一直是她计划中微不足道的存在。却是这些人,无数次给她真诚、感动,也许该真正为这些人做些什么,除了给他们书籍。

“王寡妇太会收买人心,就这些个良莠不齐的货色,也能称为学子?”这位发言人与崔胜有亲,也是博陵崔氏旁支。不知谁把李世民曾经张口闭口王寡妇的事情传出去,好些个不爽王珏的人都开始把这个词挂在嘴边。

当然,他旁边的世家子都假装没注意到他的话语和神态。这种话可不好回答,世家中也就只有博陵崔家还对王珏抱有强烈的敌意。不回答不代表没有心里活动,想到那日参加聚会的长辈带回的消息,崔家草包惧怕寒门,看来是真的了。他们也排斥有才学的寒门,但随园这些书生的学识,目前还不被他们放在眼里。

一个老妇人搂着自家孙儿来到王珏面前,先是有礼的作揖,随后开口询问:“原以为娘子收徒只收世家勋贵之子,听闻娘子前几日收了一个平民小娘子为徒,可有此事?不知娘子何时再收徒?收徒有何要求?”

老妇人的话让很多人心里掀起涟漪,如果王娘子也收良民子弟,是不是大家都有机会侍奉其左右,随时请教学问?

看着学子们兴奋的表情,充满强烈期望的眼神,王珏强忍着没向后退一步。自从她有了几个质量不错的弟子,积分刷刷涨。王珏尝到甜头,自然对收徒之事充满兴趣。只是收徒也要看人品和眼缘,再加上她首徒是李承乾,必须要谨慎。

“现在还有学子没赶到,过阵子我会统一出题,达到要求者可为我徒。其他人也会根据成绩,送不同积分做为鼓励。”这事王珏之前有想过,虽没确定具体题目内容,但大略安排就是这样。

“师傅~!师傅~~!!”房遗爱旋风一样跑进随园,双手抓着王珏的袖子,累得直喘。

“何事如此惊慌?”其实王珏心里想的是:好丢人,好想当做不认识他…或者,她该回答:悟空,何事吗?

房遗爱抬起头,眼神比往常玩闹时都要明亮几分,“我们想出改造农具的方法了!”

“哦?!为师跟你去看看!”王珏回答完,又转而对随园学子们说道:“弟子们在改造农具,我欲去看看,今日就不与众位多聊了。”说完便作揖欲离去。

李晋江有些扭捏地问道:“不知…我们可否一起去?”

王珏爽朗一笑,“自然可以,便是研究出新农具,也是要给百姓们用的,无需保密!”

于是,王珏独自离开,却带着一大群人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月淼投雷*^_^*

前面情节过快,写的不够细致。这几章想改变一下,没掌握好,又有点拖沓的感觉。大家觉得这章节奏怎么样?额…一章可能看不出来,再看几章……

第52章 10.30

比起水稻,长安人更爱小麦。二月初,正是种小麦的季节。王珏带着一群人回到耕地,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

李承乾的护卫们手里拿着直辕犁的拆解部件站在旁边,村里的两个木匠也被叫来,几个弟子正在三言两语地跟木匠讲解着什么。王珏看到两个木匠的身体像摆钟一样晃动,既要听这个讲,又要看那个比划,心里充满同情,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你们研究出什么了?”弟子们见王珏来了,又围到她旁边准备开讲。两个木匠看王珏的眼神既激动又感激,王娘子终于来了,俺们想回家…

李承乾率先回答:“老师!我们有些设想,还要让木匠再做几样东西,才能知道是否可行。”

李崇义瞥了眼木匠,略带烦躁地说:“我们正在跟木匠讲解,恐怕要画出来给他们看才行。”

王思源补充:“很简单的东西,很快就能看到成品。”

“唔,来跟我说吧,我帮你们做。”简单的木匠活王珏也会做,她决定解救一下两个可怜的娃。

“老师来做?!”除了惊呼出声的弟子们,围观群众也很惊讶。小部分曾经看过王珏打造唐刀的人,略微惊讶后就释然了,只是感叹世间万物还有什么是王娘子不懂不会的。

比起对王珏会做木匠活的惊讶,有些初到南山的人,则是对这么容易就能见到太子感到惊讶。这些人通过旁人知道李承乾的身份后,都纷纷高呼大拜。

李承乾经过小半年学习,不止在厚黑的道路上更近一步,举手投足间也渐渐脱去稚气,变得更加大气尊贵颇具风范,“众位何须多礼,你们于随园学习,与我也算半个同门。”

王珏在心里暗自点赞,这孩子越来越会说话了,不动声色拉近彼此关系,态度亲民又不会走的太近,这个度掌握的恰到好处。

王珏听弟子们说着对新犁的设想,终于理解了木匠们的感受。他们有想法,但是很多地方他们也拿不准,这让只会做手艺活的木匠怎么弄?不过思考方向没有问题,想来曲辕犁很快就要出世了。

“为师听懂了,你们说的这几个新部件,要做多大呢?”

他们哪里懂得怎么制造,部件间什么比例才合适,这种涉及到学专业知识的问题。几个孩子有点傻眼,互相对视后,李承乾作为大师兄代表大家回话:“老师肯定懂得,一切有劳老师了。”

这些孩子越来越精明,都没以前那么好调戏了,王珏不再逗弄他们,而是正色道:“不急,等你们开始学习中级算学,为师再教予你们百家派格物学。”

王珏说完后,跟木匠们借了工具,开始认真制作起来。围观党中大部分人都没见识过王珏造刀,初次见一个瘦弱的小娘子,拿起木头砍、磨、锤打,动作既快又具有美感,全都呆住。而后皆是心中暗叹,百家派果真了得!各自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准备,争取能在未来的考试中脱颖而出,拜入王娘子门下。

没一会,新犁就在王珏手上成型。新犁增加了犁评和犁建,犁辕变得弯曲。围观学子们都很兴奋,如果此犁果真有用,他们就是亲眼见证了历史,见证了犁具推陈出新的发展过程。

比起将关注点投入历史见证的学子们,围观农户们似乎看出了更多门道。吴村长忍不住上前开口道:“王娘子,可否让我试用此犁?”

“那就有劳吴村长了。”王珏乐得做个顺水人情,她把犁交到吴村长手中,跟大家一起关注着他的动作。

经吴村长使用示范,大家发现新犁比之农户现在所用的直辕犁,更加便捷实用。通过推进和抬起犁评,犁箭会随之向下或向下,犁铧入土的深浅便可手动调节。如此,新犁可做到深耕或浅耕,达到农户们精耕细作的需求。犁壁也有大作用,它既能碎土又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旁,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

一个满面褶皱的老农感叹道:“若有此犁,原来需要一天完成的活计,大半天就能做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