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第178节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第178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李晋江这样做美其名曰转移百姓们注意力,另外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有朝廷的报纸经常毫无知识产权概念盗取李晋江的各种创意,他要维持报纸在大唐的领先地位以及增长销量也不是那么容易。

这之后百姓们就不大高兴了,除了圣上经常派内侍去南山询问研究进度、二丫被她爹亲自接回家这样的小事,接连半年时间都没什么大消息出来。无奈之下,百姓们只好偶尔去南山走走顺便看足球赛,或者到衙门口观看判案给支招。

小崔心情倒是不错,大大小小案件那么多,总不会每次都遇到倒霉催的悬案。如此被百姓们关注,之前几次掉去的粉丝值又被他圈回来了。除了仵作被刑部给劫走还需要继续培养新人,崔智贤没什么不舒心的事情。

此时已至八月,一个平常的日子,崔智贤决定去郊外踏青。也是点背,骑马快到城门口的时候见到一个八百里加急小将。观此人面相,哭丧脸,再看他的表情,比死爹还难过的那种。他也知道武将们有某种默契,若送坏消息回来,多半会选择这种面相的人。

想到此处,崔智贤心脏一抖。两种可能,他们被某国或者某几国侵略并且丢掉城池或者死伤惨重,要么就是派出去连连带来捷报的李靖失利了。总之看着像是要不好,崔智贤一边庆幸自己没跟小将走岔路,一边想着赶紧回衙门换衣服好等待传召。

想法不错,结果他刚调转马身就听到身后扑通一声,迅速转头一看八百里加急小将在地上翻白眼呢。想来是人困马乏,暗道一声倒霉遇到这种事情,崔智贤不敢耽搁赶紧过去与小将说话。

“你从哪来,奏折放哪了?”

翻白眼小将费力从袖子里拿出奏折递给崔智贤,他挣扎着使劲全力说道:“李靖将军说侯将军死……”然后就晕过去了。

此时路上可不止崔智贤一个人,不说临近跑来帮忙的大夫,连围着担忧的百姓们都听清了小将说什么。侯将军,说得应该是侯君集吧,他死了?!

哇一下,当场就有百姓哭了。大唐将军各个都是好样的,无论从战场上的能力还是从制造话题的能力来说,侯君集绝对算排的上号受百姓们爱戴的人。这会儿突然听到他的死讯,大家都慌了,很多人内心更是担忧是否战争也失利。

崔智贤不敢耽搁,他对帮忙的大夫说道:“再找两个人将他抬到宫门口,到时会有御医在宫门口等待。多谢大家帮忙,我现在着急去将奏折呈给圣上。”

“长安令快去,我们懂得的!”百姓们三言两语说完体谅崔智贤的话,转头又开始继续给侯君集哭丧。

崔智贤顾不得那么多,他进宫后赶紧找到内侍说明情况。由于李世民正在睡午觉,等小内侍颤颤巍巍将人叫起来,李总听内侍说完发脾气连带着独自掉眼泪后,等他来到大殿几乎所有官员都到齐。也就是说,崔智贤来得早并无优势。

官员们一路过来看到百姓们面色都不好还有不少哭着的,一打听说侯君集死了都被弄得措手不及。到现在见到李世民也眼睛通红似哭过,那些因为侯君集实力觉得弄错的人也信了。虽然侯君集不太着调,但人家也有朋友,有些人忍不住竟然当场哭起来。

李世民并未指责还让内侍给拿来手帕让大臣们尽情哭,待哭声渐弱,他才对崔智贤说道:“奏折在你手上,给大家念念吧。”

崔智贤在没有李世民的许可下不敢私自看奏折,他也只知道折子是李靖上的,“禀报圣上,我军大胜,不日就可班师回朝。此战死伤仅五千,我们已经占领吐谷浑并生擒吐谷浑王族包括大王在内的所有人。其中略有突发情况,附近几支部落被吐谷浑王劝说以为大唐也要对他们下手,微臣无法只得将那些部落一起收拾,当然如今属于他们的土地已经被咱们占领。在整个战争的过程中亦有旁的意外,此次侯君集带精兵突袭吐谷浑王都立大功,由于出奇兵使得王族财产未转移,原本该收获颇丰。”

崔智贤没念完就被哭声打断了,原本该收获颇丰,事件就要从这里转折了。很多人都猜测,侯君集应该是在立功后太过得意,大意之下被刺客给袭击了。现在在场的这些人中唯一知道真相的只有崔智贤,他并不怪同僚打断,而是快速琢磨怎么将自己从这件事情中摘出去。

李世民忍着悲痛的心情对崔智贤吩咐道:“继续,继续念吧。”

“原本该收获颇丰,奈何侯君集死性不改,在大部队到达前他纵容手下将吐谷浑都城抢掠一空。此等土匪手段实在让微臣震惊,事情太大微臣不敢独断。如今吐谷浑该由谁接手?侯君集要怎么处置?那些被士兵拿走的财宝怎么办?”

所有人都懵了,李靖可没说侯君集死了呀。最先反应过来的是中立派,然后则是跟侯君集亲近的人以及盼着他死的人。当然前者是惊喜的后者是气得,没有这么耍人玩哒!

呵呵呵,原来不是侯君集死……,而是想说侯君集死性不改吗?!八百里小将人呢,赶紧过来给我们揍一顿,不然后果不是谁都能承受。这事儿弄得,瞧瞧城里哭泣的百姓,现在整呀。

李世民气乐了,好好的一个还算捷报的奏折弄成这个样子,太整人了。问题是想想城中百姓的情况更头疼,赶紧解决吧,“大家以为如何?”

“圣上,方才听说侯君集死了,微臣就想若知道如此他走前我绝对不骂他了。来皇宫的路上想起好多我们交往中的事情,有些挺对不住他,就感叹人死了连补偿的机会都没有。现在一看,都亏他没死,以后朋友间还得好好相处,我可再不想感受这种遗憾和无助了。”程咬金暗道侯君集可真敢,俺老程一直想做不敢做的事情让他小子抢先了,冲着这点就得帮帮他。

侯君集仇人此时也反应过来了,“程将军不能这样说,此次侯君集可是犯了大罪!”

再有真正的一板一眼学究们,“圣上,烧杀抢掠完全是土匪行径,绝对不能轻饶侯君集呀。”

谁都可以怪八百里小将说话磨叽,若不是他讲话捉不住重点,哪里会引出这些个事情。唯独侯君集不能怪人家,无形中李世民感受了侯君集去世的感觉,这样回头一想他的性子和他做出的事情便是惩处也不会太严,这可比起收到一份捷报然后突然转折出来一个糟心事儿强。

要说怎么收拾侯君集,他让手下分钱自己却没拿,从立功来说突袭拿下王城也算大功,李世民的想法就是功过相抵。当然私下里还是得想办法让侯君集消停下来,李总对这些手下很知道该怎么摆弄,若再有一次就给侯君集转文职,这么一说保准吓坏他。

今天发生的事情太多,眼下最重要的是先让长安安静下来,披麻戴孝什么的完全不用。至于怎么安排侯君集,李世民想保他的情况下自然不愿意现在商讨这个事情。他对房玄龄吩咐道:“拟圣旨,让李大亮暂时接手吐谷浑事务,命大将军带着全军凯旋。至于侯君集,也让他给朕滚回来!”

房玄龄领旨后李世民又扫视文武官员,“长安百姓你们去安抚,朕头疼得厉害。”说完揉着脑袋退朝了,跑得特别快。真的头疼,得去跟媳妇说道说道。

第298章 泪流满‘面’

圣上又跑了!

谁让人家地位高呢,咱再不满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跑路。现在无论对侯君集抱着什么想法,摆在所有人面前的要紧事儿都是尽快平息长安城内的谣言并且保证不向长安外扩散。大家都是这么想滴,咱圣上太过招恨,万一有哪个脑子不灵光的以为遇到好时机造反怎么办。

在房玄龄和杜如晦的组织下,各大爷大叔们准备回衙门召集手下一起上街辟谣。从皇宫出来,一行人本准备分散行动,没想到刚出皇宫就被人流拥挤着往一个方向走。由于百姓太多,若这个时候喊话让停下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踩踏事件,一群人不得不放弃代步工具跟着百姓们一起走。

他们也好奇得紧,这么多百姓有秩序地往同一方向走,这是要干啥。还不能问,旁边人都呜呜哭着哽咽,显然没空搭理人,不然早就该注意到旁边走来一堆官员。

很快就有答案,百姓们行走的方向是西市一个偏僻的街道,这条街上有几家卖丧礼用品的店铺。不用客人进门,今日老板和跑堂都站在店铺外吆喝,“所有用品八折出售,我们也为侯将军尽份心力!”

这下大爷大叔们懂了,随后便是一惊。如此多百姓因为侯君集的死哭泣甚至要拜祭,他咋不显山不露水弄那么好的人缘呢。与侯君集关系不好的人瞬间更加忌惮,打定主意要跟圣上说一说这个事情。侯君集又不是沽名钓誉讲名声的读书人,干啥这么拉拢人心呢?

除了明显的针对派剩下的人也开始犯嘀咕,少数好友想着怎么帮侯君集拜托麻烦,剩下的人也在琢磨为啥侯君集能引起这么大动静。好些人打定主意,正好圣上让我等来安抚百姓,不若趁机观察找出答案。

丧礼用品店铺是个不错的地方,留几个人在此处告知百姓们消息有误,再有得知情况的百姓帮忙澄清,估计很快乌龙事件就能在长安城内平息。

房玄龄:“大家别急别急,且听老朽说几句。”

杜如晦:“百姓们误争抢,圣上有话让我们代为传达!”

从房玄龄和杜如晦开始,官员们分别嗷嗷着吸引百姓们注意力,欲让他们将目光从丧仪用品移到自己这些人身上。

效果不错,很多百姓懵懵哒,才发现官员们不知何时也跑来了。有跟侯君集一起传人谣言、逛过窑子的汉子呜呜道:“众位大臣也是来买丧仪用品准备拜祭侯将军吗?”

长孙狐狸精眯眯眼,他并未回答问题而是好奇问道:“你可认得侯将军,为何对他的亡故如此难过?”

“长孙尚书说得什么话,侯将军国之栋梁,他过世我等百姓自然伤心。您也不用嫉妒,等您的那一天,想来只会比侯将军更隆重!”汉子回答得很不忿,一起嫖过娼的情分外人怎么会懂。

一个老妇接话呜呜哭道:“快别说了,一想到给咱创造好生活的大臣们年龄都渐大了,我这个心啊!今日白发人送黑发人,往后可怎么办,大臣们一个个离我们而去,难道还要再过原来的苦日子?”

妇人的话免去长孙无忌的尴尬,他暗道一声倒霉遇到个滚刀肉。什么老夫也有那一天,会不会说话呐。还有身旁说话的老太太,瞅着至少比咱大十岁,这样的还说俺们一个个早她离去,咒我们早死呢。

让二人这么一搅合,倒是弄得官员们更懵,这意思是说不独侯君集有好待遇?聪明的开始仔细回忆,之前有大臣过世的时候百姓们做何表现。结果一琢磨,少数几个正常死亡的都不是主要功臣,当时圣上发明旨也有很多百姓自发去拜祭,当然跟今日的盛况肯定差很多。

也许,因为对大唐的重要程度不同才如此?这要验证得有个比侯君集地位高的人死了才能知道,官员们开始隐晦互相扫视,年龄大的几个气得直喘,孔颖达很有修养得挑挑眉,“不用看了,老夫就是打个喷嚏,待遇都比有些人死了强。”

气不过得憋着,虽然话不好听,但咱知道是实话。若孔老头死了,长安情况绝对比现在严重。瞅着百姓们不理会他们继续争抢着购买丧仪用品,杜如晦冲长孙无忌后脑勺翻翻白眼嘲笑他无用。既然通过询问找不出缘由,还是先接着方才的话制止混乱吧,“大家听一听,圣上有话让我等传达。侯将军并未亡故,大家也知道那传信的人说一半话就晕过去了,老夫打包票没欺骗你们。”

额……啥玩应?!

抹眼泪的哽咽在喉,勤快装丧仪用品的跑堂僵硬住,嗷嗷喊着打折的老板内心复杂,所有的动作和声音在杜如晦说过话后静止住。暴风雨前的平静,片刻后人群果然炸开。

首先侯君集没死,我们很高兴。

百姓们又哭又笑表现完激动心情后,瞅瞅手上的丧仪用品,汉子觉得这钱不能自己掏,“我就说嘛,侯将军那样的猛将怎么会说死就死了。若不是朝廷给的消息,我是怎么也不会信。”

顺着汉子的眼神,百姓们都反应过来关于丧仪用品的事情,翠花她爹赶紧继续嚷嚷:“哎哟喂,这下闹得,丧仪用品总不能带回家吧?怪不吉利的!”

圣上只说让我们平息事件,现在涉及到丧仪用品,这个钱谁出呢。圣上那么抠的人,这次他也不是始作俑者,肯定不能算计他私库。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房玄龄咬咬牙说道:“去衙门,找民部的人用东西换钱!”

为了保证别搭太多钱,唐俭估计用不了多久他们民部也得到这附近租店面,不如先瞅瞅还没有地方出租。想想民部会被丧仪用品填满,简直太悲伤了,房相害人不浅!

见百姓们满意了,紧张的丧仪用品店主也纷纷松口气,长孙无忌说道:“我们人力有限,还要劳烦大家转告其他百姓。另外有给外地家人去信的务必要追加一封信说清楚,此事不可儿戏。”

“自然自然,我回去就写信,肯定不做造谣的事情!”

“哎哟,您不说我都忽略了,我还特意给边关消息落后的二儿子送信了呢。”

原本以为长孙无忌说这个话杞人忧天,才半天时间普通百姓哪里会想着送信,没想到竟很多人回话响应。当务之急,官方得赶紧派人去各地通传这个事情,也不知道百姓们都把信送哪去了,看看连边关都有。

跟这一处的百姓们说完,除了房玄龄到皇宫跟李世民请示发明旨到各地辟谣的事情,官员们也分散着在西市告知百姓们实情。大家都是久混长安的人,都知道将西市这个地方是八卦的温床,在这地方跟百姓们说清楚,长安这块也算搞定了。

离开这条街,大家看到另一番让人震惊的场景。只见多为客栈、酒馆的这条街上,家家门口都有厨子在外面摆大锅下面条。往第一家店里瞅了瞅,发现内里已经坐满人,怪道都将案榻摆到路上来了。

只是如此只留条两人能过的小路太不方便行走,见无论厨子还是正在吃面的客人都有眼圈通红或忍不住依然在哭泣者,大家想着得赶紧告诉他们乌龙事件。挤在路口的百姓和官员都有,他们正想顺小路进去的时候,房遗爱迎面走来。

“侄儿远远看到几位伯父,您们可是方下朝?怎么没见我爹爹?”房遗爱作揖说话后,他身旁的墨云和舒福佳也作揖。

见到熊孩子三人组,杜如晦仗着眼神不错,一顿找也没发现百家派或墨家派的别人,心里有点不好的预感。这条街如此奇怪,不会跟他们三人有关系吧?

虞世南抚须拍了拍房遗爱的额头,“你这会儿应该有课吧,为何跑来坊间?你老师可知道?”

房遗爱挺了挺胸脯,“老师自然知道!听说长安出事了,老师派我们过来瞧瞧情况。师兄们都在搞研究不好离开,打听个消息有我们三个就够了。”

墨云红着眼圈在一旁叹息皱眉,“可惜了侯将军,真是怎么也没想到是他出事儿了!”

舒福佳腼腆地说道:“下月是侯将军生辰,想着好好送他一程,我们大家在一起给侯将军庆生。叔伯们吃饭没?不若坐下来送送侯将军?”

对大佬们来说,舒福佳是个很不错的孩子,他被外祖教养的非常正派。但是自从跟房遗爱混在一起后,这孩子就总让人纠结。比如说现在,看他真诚的脸和语气,人家孩子一片好意。然而想想他说的内容,大佬们全体僵硬。

见他们不动弹,房遗爱解释道:“过生日都吃长寿面,侯将军已经过世,我们往后都不能再陪他吃长寿面了。现在厨子们煮的面,我给它取名叫泪流满面,叔伯们别嫌弃过来吃碗面。咱们吃面的时候能可劲哭,流眼泪也是被热气呛得,待吃饭擦干眼泪都好好过日子。”

墨云点头,“逝者已矣,活着的人都要向前看。侯将军有什么梦想,咱们可以替他实现,往后多看顾他的家人才是正理。”

说完,百姓们流泪叫好,三人也一起郑重地摆出请的手势。

杜如晦很后悔方才让房玄龄进宫,他们现在完全是骑虎难下了。三个孩子一本正经给侯君集送行呢,难得他们说的话也十分有道理。别的不说,若自己去了,有人能一直想着多看顾咱家人那绝对值得千恩万谢。

问题是侯君集好好的,不止没死还惹祸了。

见大家都不吱声,程咬金嘿嘿笑着说道:“早晨的消息大家理解错了,侯君集那小子好着呢,我们就是来通知大家这个事情的。来来来,俺老程饿坏了,给我来碗泪流满面!”

嗝,好多人闻言泪流满面。

作者有话要说:

第299章 阿绿归来

当年的牛红儿已经初露小小少年郎的模样,他穿着短打灵活地窜进家门,一路小跑着,快到孙行者面前的时候舒缓气息规矩走过去,“老师,好像找到玄奘法师了!”

正在孙行者旁边享受着侍女打扇服务的阿绿一下子跳起来,可算等到消息了!

阿绿和孙行者三个月前就已经到达牛莫忘的住处,按说玄奘要走的路程没他们远,这么算该是对方先回来约定地点才对。

开始还好,想着玄奘可能跟人探讨佛法忘了时间,索性一人一猪在牛莫忘的盛情招待下过得很潇洒,孙行者更是决定利用这个时间教导牛红儿一番看是否要带回大唐。阿绿也不是不讲义气的猪,既然大家一起出来的当然要一同回去,他虽着急最终还是选择等待。

谁知一等就是三个月,一人一猪由开始埋怨玄奘不顾大局到最后担忧他是否路上遇到意外。若不是有沙悟净跟着,他们都快觉得玄奘又遇到白娘子那样的奇葩人物了。连牛家人也急,已经跟孙行者说好到大唐去做客,想想有阿绿的关系在便是南山也去得,国主都不一定能有这待遇。

铁扇娘子跟闺蜜、邻居吹了一溜十三张,行李都收拾好了却因为玄奘他们一直没到弄得走不成。最近总有人阴阳鬼气偶遇铁扇娘子聊天,来来回回的意思都是她吹牛现了眼。这会儿听儿子说打探到消息,不用孙行者说话,铁扇娘子立刻让人去接应。

瞧着铁扇娘子带人急火火就想走,孙行者赶紧制止,在大家疑惑的眼神中问牛红儿,“为何说好像找到了?”好像加重音。

“据说看长相有点像玄奘和沙悟净两位法师,两人还带着很多经书,由于上次相见时间隔得较远再加上二人看起来似乞丐一般,仆从并不敢确认。”

孙行者闻言开心得击掌,吱吱坏笑:“嫂嫂带人去吧,多半就是他们。”

牛红儿疑惑问道:“老师为何光听描述就能确定了?”

“两个人,混得惨又带着大批经书,要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不容易。谁能像你老师这般去人家的国度做客,由国主派人护送带大批礼物归来?当初分开我就想到,那两人的钱财一准在路上被人骗光。好在他们能化缘,我也不愿多言,毕竟多感悟人生总比一味‘善良’好。”

阿绿在一旁赞同着哼哼。玄奘是个圣父,由于大家一起赶路他才没吃什么苦,这回让他好好感受一下旅途的美好,才能知道人生不是那么简单的。咱不懂佛家所谓的修行,但这种经历肯定算修行的一种,作为同行伙伴理应给予玄奘成长的机会。

还有沙悟净也是,他虽然不算笨,但是此行目的是保护玄奘,故此即便有什么事情认为不妥,在不危害生命的前提下也肯定按玄奘的要求去做。他肯定也修行了,苦累要饭的旅行不说,最重要感受着被猪队友坑的憋屈。哦不,猪比他们聪明,猪已经开始享受扇风和水果了。

大概半个时辰后院门再次打开,听到从外院传来的嘈杂声,孙行者和阿绿快步往外走。到院子,见两个衣衫破烂、面容暗沉的人奄奄一息地被牛家仆从搀扶着。辨识面容自然是纵横家必学的一项,孙行者仔细观察二人后再次击掌叫好。

是俩倒霉蛋没错,可算等来了!只要活着就行,惨不惨的咱可不心疼。由于俩人走路都困难,明显劳累困顿,整整休息了五日才勉强能上路。本来玄奘叫着要在当地寺庙畅聊几日佛法再走,阿绿早就等不及,一爪子上去就给玄奘拍晕了。

就这么着,一直期待大唐之行的牛家人和急于回家的一人一猪终于得偿所愿踏上路途。临行的时候铁扇娘子很是炫耀了一番,原本还有人说没准孙行者他们是骗子,结果看到连本国大王都派遣使者与他们同行才纷纷闭上嘴,自然是如铁扇娘子所愿引起了别人的羡慕嫉妒恨。

这么几年下来,无论是自己的行李还是要带回的礼物都不在少数。虽然有意快行,但是由于行李原因依然限制着速度,一行人在八月终于到达长安周边。他们从西方归来并不经过南山,由于带着它国国书还有龟兹国的使者,孙行者准备先进宫面圣再送阿绿回南山。

阿绿虽然很想念王珏,但他觉着相聚不差这一时半会儿。能跟默罕默德联系上本猪出力最大,一起跟去皇宫没准能给赏赐个爵位。更大的可能李世民不会主动给赏赐,所以一定要本猪亲自到场争取一下。

很快,这个很正常的想法在进入长安城后就被所有人抛到脑后了。见到路上很多双眼通红并拿着丧礼用品,恐怖的想法陇上众人心头,一个有特殊地位的人过世了。太上皇、皇后、皇上,到底是哪个?!

阿绿作为猪只能干着急,好在孙行者很快平静情绪,他拉过一个百姓问道:“大兄弟,出什么事情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