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第186节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第186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瞧人家话说得,既夸奖武将们勇猛又说出对圣上的尊重,李世民十分乐意听这样的话,他出言道:“朕发明旨,将此事通报整个大唐与邻国,朕帮他们结束三国之战。”

这个更不要脸,这种方式帮人家,也不问问人家是否愿意。

李世民连发两道圣旨,一份是给李绩的,主要走明面看起来像是朝廷得知突发事件的回复,还有一份自然到处宣传所用。下一步该适当增兵或者送物资,大军走时已经带去很多东西,大家想想还是再送去些药物和医者。

卢荟已经给李恪等人诊治完毕,大佬们开会的时候她正被太医们拉住讨论治疗用方,刚巧碰上内侍来宣旨。作为王珏的弟子,卢荟知道很多对外政策,这会儿听说要全面开战并未惊讶。知道圣上已经回书房,卢荟随内侍过去准备禀报给李恪的诊治情况。

此时的李总正在书房内转圈圈,他激动得面色涨红自言自语似精神病人一般,听内侍在外禀报才收敛起来坐回主位。卢荟与自小在王珏身边长大的武照不同,她比较守规矩也比较有敬畏之心,独自面圣对她来说很紧张。

嘿,终于在百家派里发现一个正常人了。李世民心里开怀面上不显,他作慈父状说道:“哎,恪儿自生下来便多灾多难,他小的时候我都不敢亲近,就怕孩子养不住再没了。早知道如此就不派他出去了,弄得差点丢掉性命,如今便是回家来也不着安静啊!你别瞒我,他的身体可有什么问题?”

卢荟赶紧回答:“吴王的身体无事,吃几服药调理一下就可恢复健康。”

李世民开怀道:“那就好那就好!朕欲多派几个太医去给将士们治疗,若因为自家孩子耽误医治将士们,朕心里难安啊。听说你学习的百家派医术很是了得,之前王县公传授过军医关于治疗外伤的一些手段,不若在太医们出行前你给指导一番?”

“承蒙圣上看重,我等医者自然愿意为将士们效劳,待草民回去禀报老师,此次亦跟随太医们去战场。”卢荟还记得入门时老师说过的那些话,医者不是只有医术那么简单。看到李世民怕儿子生病耽误派遣太医的样子,作为大唐子民,卢荟内心感动自豪并有着豪迈之心。

李世民乐坏了,没想到百家派除各种奇葩外还有如此纯善的孩子。虽说卢荟貌丑,但这个心灵美实在太让人心生好感,李总内心一算暗道可惜,跟三儿子年龄上差距有些大,不然这个缘分也可以成就一份姻缘了。

“太好了!若有你跟着前去,必然能多救下很多将士,朕在这里替将士们谢谢你。”这种言语上的礼贤下士李世民做起来非常自然,却让卢荟感动非常,甚至于卢荟内心生出往常真是误会圣上人品的心思。

若让卢荟背叛师门肯定不成,但是敬重圣上愿意为之效力还是能做到。李世民非常满意,他这次大出血赏赐好多东西给卢荟。在吴王手下们的眼里便成了他们被百家派之人算计,对方本该给解药道歉却反而得到赏赐,太憋屈人。

这一天够忙,李世民解决完一系列事情去看了看正在熟睡中的三儿子,坐儿子榻边不知在想什么发了一会儿呆又往长孙皇后寝宫去。

只有长孙皇后在屋内,李世民皱眉问道:“老九呢?”

“他睡下了,那孩子哭了好久要去看哥哥,我怕他不懂事添乱给拦住了。方才我去看过恪儿,已经服药睡下,听卢娘子说病情很快就能好转。”李恪回来让长孙皇后松口气,作为母亲,她当然不希望有一个威胁远远离开。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做法很满意,无论如何她从未亏待过李恪。挥手遣走屋内宫人,李世民对长孙皇后问道:“你可有个姓赢的贴身宫女?咱们要找的就是那人,武照已经探查确切!”没隐瞒,李世民将武照对他说的话复述一遍。

“是她?!”长孙皇后惊讶说道:“她的绣工非常好,我经常让她帮治儿做衣裳。这人平日不爱说话亦不在我身边伺候,她一直帮我做针线活。”

“现在就让人将她控制起来,秘密审问为何如此。至于治儿,等将人控制起来后朕要好好问问他怎么轻易相信旁人的话,还有那人到底让他许诺什么事情!”

暗卫们监视这么久都没找到人,之前趴房顶偷听早就跃跃欲试想捉人,李世民击掌之下几条人影嗖嗖跑动。圣上不知道姓赢的是哪位他们可知道,这人是少有的安静本分,没想到竟被她给骗了!

终于找到人让长孙皇后松口气,一个是可以找到缘由慢慢教导儿子,再一个不用成日被暗卫们监视,自从大家被监视后圣上也好久不来后宫。

事情已经开始明朗,李世民依然皱眉,长孙皇后问道:“二郎为何还在忧心?”

李世民脸色黑红,最后咬牙切齿说道:“恪儿定是被诸葛恪下药之后再使计,朕咽不下这口气想让诸葛恪回长安来好教训他。然而,朕知道诸葛恪为何这样做,他不愿意在倭国待着。若给他弄回来,岂不让他如意?!”

这事儿难办,长孙皇后内心感激诸葛恪也不想让他受罚,遂故作思考后说道:“当日诸葛恪离开,大家都知道为何,如今到底是咱们家孩子不如人,若立刻报复未免被人说道。不若这样,圣上将他召回长安,咱们设计让他丢脸几次,只暗卫执行哪里知道是谁所为。”

唔,背地里动手?!李世民内心完全不觉得暗箭伤人有什么不对,由于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他想了想决定明日早朝提起此事。

话说卢荟提起去前线,她出了李世民的书房后带着万丈豪情回南山,准备跟老师汇报一下。待她激动着说完自己进城后遇到的所有事情,得到白眼无数以及阿绿的哼哼声。之后嘛,大家开始讨论起前方战事,再之后则继续猜测赢宫人是谁的人。

如此这般过去一个时辰,卢荟终于在微妙的冷待中反应过劲来,暗自琢磨怎么进宫后失了往常的冷静谨慎,是面圣激动还是被圣上忽悠了。

最后王珏做总结,“你有心上前线,为师自然打心眼里支持。只是,下次切勿被圣上牵着鼻子走了。今日是小事,若答应他什么为师不愿意的事情,那可就麻烦了。”

方才还赞扬李世民的卢荟细细将她面试的过程一想,又多一个给李世民记黑账的人。由于很快就要出行,王珏接下帮她准备药草行囊的事情,卢荟则回去陪家人。可以想象,作为卢家未嫁女不经家人就决定去前线,卢荟回家后少不得又得被数落一番。

同一时间的倭国,诸葛恪与人在房中交谈。

“算算日子,若无意外召我回长安的圣旨近日就能到,也不知道圣上这次会派谁来。”

“终于让你得偿所愿,回去的时候替我给老师带些礼物。可惜我家的事情依然没查清,有时我会想是不是不该如此执着,每每回忆当年发生的事情我都不得不承认,我娘是自愿离开。甚至不敢想,她是不是主动联系对方,那些死去的村民往常瞧不起她,会不会是她……”

“不若兄跟我一起回去吧,你父亲和老师都在长安等你。程师兄说程将军很担心你,有些事情得你自己想明白,旁人说再多也没有用。”

“我晓得。我来倭国还有圣上交给的任务,在做任务期间再探寻一下,若不成我不会执着下去。”

没错,与诸葛恪交流的就是程铁牛,他到倭国有一阵子了。当初大家答应他让其亲自找亲人并未食言,当然多年的倭国语学习以及他的身世不能凭白浪费,程铁牛一直在为倭国的动乱和**添砖添瓦。

第312章

去年主要是唐对三国战争,前方征战的情况下还谈什么过年节,谁好意思没心没肺大吃大喝。再说了,往常最会玩的那些就剩一个侯君集在长安,侯哥还因为做了文臣整日萎靡不振,哪里玩得起来。民间也是,虽然传回来的都是捷报,但不代表胜仗就不死人,好些有亲人从军的人家都不安生,就这么的大唐上下没什么年节气氛。

这种沉寂在入夏时打破,八百里加急小将带来捷报,唐军大胜已经打下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地,就等圣上下旨后续如何运作。这也是明面上走个过场,其中的利益分配早在这几年谋划的时候讨论清楚,得到消息后李世民第一时间将早就写好的圣旨颁布。

唔,说到八百里加急小将,崔智贤很无奈。坊间传闻,最近各城门口水泥地加固是长安令掏钱让人修的,原因嘛,嘿嘿嘿……三次遇到送信的小将摔倒在自己的马腿边,崔智贤想想还是做点什么事情才能安心,虽然不一定能结束这般诡异的巧合。

至于心心念念要回长安的诸葛恪,在满朝文武的支持下以及李世民迫不及待的算计下终于如愿,算算时间应该快到了。接任者是柴绍、席君买以及孔德伦,如此安排各势力都满意。

听说诸葛恪能回来,身体康复并终于脑子清醒想明白被恶劣算计的李恪已经想好N种损招准备招待他,虽这样李恪依然很不开心。原因不在诸葛恪而在于李治,满长安都说他身体康复全因李治向上天祈求愿意减寿相换。

这让文雅人想骂人,妈蛋,跋山涉水回到长安,临近城门口差点没被自家弟弟摇晃死,怎么成了弟弟拿寿命换他健康。从倭国开始李恪没少受委屈,光身体原因就够受还要应付伪神经病诸葛恪,好不容易回到长安连个小儿都敢算计他,李恪彻底怒了。

把文雅人逼疯的后果是什么?李恪在李世民面前哗哗抹眼泪,从小到大受得委屈一次说个清楚,这么优秀的儿子由于外因被欺负哭了,李世民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不愿意承认自己没保护好孩子,也不能过于教训诸葛恪跟王珏结仇。对比被长孙皇后宠着,成日算计兄长的李治,怒火自然有地方发了。还减寿,这是多大的债,亏他敢说!

之前捉拿赢姓宫女后由于长孙皇后求情,李世民也觉得是他们的疏忽才导致孩子被人教坏。再加上李治出生时引起的流言,一些宫人对李治害怕谨慎的态度,他最终到底没疏远幼子只是给其找名师上课学习。

既然已经解决掉歹人又趁机清理一遍皇宫,小儿子也很配合地说出与赢宫人交往过程,李世民再次投入到各种公务中,一个小孩子哪里值得成日关注。没想到疏忽之下弄得满城流言,现在李治被彻底关在宫内不许外出。之前配合武照做事的狄家人总算松口气,只舒福蕾不太高兴。

宫内清理宫人的动静不小,事情前后只有李治的安排有了变化,再联想先前单独对其身旁宫女的清理,聪明人都知道是为谁才弄出这般动静。本来事情已经过去,不久关于皇三子和九子的流言生出,李治随后被关禁闭,如此联想到他出生时的异象再无人敢亲近。

满朝文武除了心怀不轨者,真正想在储君二字上动心思的人就算去说服李泰也不会想着找李治,至此李治的事情算是解决掉,只要注意有没有想造反或者掌握幼子钻营的人接近李治就可以了,他简直成了一个诱饵。

狼狈三人组对这样的结果很满意,他们并未想害幼子性命,只要他之后老实生活,等李承乾继位的时候也不会亏待。整个大唐都沉浸在战争胜利的喜悦中,南山则有自己的喜事。自去年王珏开辟出一个院子专门研究必用设备,如今在手的开发已经完毕。

科研人员是疯狂的,便是后加入的王熙然看到研究成果都不免兴奋。

一个清晨,淡淡的阳光洒在天池,狼狈三人组与百家派弟子和墨家门徒围着三人坐在天池边。没参与多少研究的李晋江也来了,他放下手头进行的新书《西行记》来记录这个特殊的日子。

王珏感慨:“自学得物理这门功课,我就给你们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遗爱还用做闹洞房。当日我说过,有一日靠此原理为基础能做到二人在千里外、万里外通话。没想到当日的话这么快就实现,借着最近的喜悦咱们可以给大家带去更多喜悦,不若今日进宫面圣?”

“听你的!”孟襄爽快答道。知识是人家百家派无偿授予,在实验成功后孟襄知道这是和气珍贵的学问。墨家内部商量过,只要王珏不对他们下手,以后便以百家派为先。

王熙然赞同点头。此人又恢复让人牙痒痒的养老生活,最近不知在酝酿什么事情,有点神神叨叨。

将王李氏留在山顶,嘱咐她晚些要如何运作,王珏打头,一行人快速下山。

南山村此时也沉浸在战胜的喜悦中,大家正在准备吃食庆祝,远远看到平时甚少在山下同时出现的一行人集体下山,村民们内心惊讶。

“王县公,你们这是要去哪,可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我们从去年开始闭关,如今终于有所得,现下进长安还能赶上今日早朝。”

“太好了,不耽误你们时间,等回来正好我们准备的席面也差不多了。”

“那我等就厚颜劳各位招待了。”

告别热情的村民们,一行人快马到宫门外的时候早朝已经开始。宫门守卫好久没见到这样的架势,为方便平日干活,大家在山上已经习惯穿劲装。打头的是王县公,之后数日不见的太子殿下、孟巨子、李县子,再后面是百家派和墨氏门徒。

今天要闹啥事?看阵仗不够逼宫,守卫们稍安心。最近大家都在为前方胜利的事情高兴,王县公居然挑关键时刻作妖,本来跟咱这些小虾米没有关系,问题是咱得进宫去禀报啊。

李承乾不太开心,宫门守卫怎么这么木,“怎么看不到我们吗?孤要参加早朝,赶紧进去禀报。”

现在早朝过去一半时间,目前正在进行歌功颂德环节,大臣们得到名利和钱财亦达到为国为民的本心,自然不吝啬赞扬李世民这个除精神外一切都很好的国主。他们最近捧臭脚都很真心,若没有一个英明的圣上哪里有如今的国强民安。

李世民与一个个大臣们对视,从大家的眼睛中看到对自己的崇拜以及爱戴,听着往常或算计他或挑他刺的人真心说着认可的话,快感动哭了。

就在这个时候,小内侍带着一个宫门守卫进殿,硬着头皮禀报道:“太子殿下、王县公、孟巨子……正在宫外,他们说来上早朝。”

宫门守卫补充一句:“全都穿着黑色劲装。”

李世民→来者不善!

长孙无忌→太子又犯病了!

大部分朝臣→圣上偷王县公东西?!

这种时候不能露怯,李世民大气地说道:“让他们进来,告诉太子大家正在庆祝战胜的事情。”意思别在老子开心的时候触霉头,不然整不了你老师也能整整你。

王珏今日是带人来邀功的,自然想都没想就将参与之人都带来了,她是合计着大家都露露脸到时一同要好处。哪想到平日习惯的打扮引起诸多误会,等他们走进大殿看到的是一张张目瞪口呆、幸灾乐祸、唯恐天下不乱的脸。

李世民准备先发制人,他威严地说道:“我们正在说前方征战的事情,你们可是为这个事情来上朝?”

王珏爽朗笑道:“恭喜圣上得偿所愿,只是我们并非为此事而来。”

李承乾很了解李世民,再加上他并未在南山闭关,瞧瞧殿内众人的样子他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有意思,看舅舅眨眼努嘴的样子,坏小孩李承乾选择保持沉默。

在满殿人期待的眼神中,李世民艰难地问道:“你们为何而来?”

王珏满面好心,认真回道:“回圣上,先前所说能让人相隔千里万里交流的东西已经造出,昨日在南山实验很成功。今日特来将此事告知圣上,加上征战得胜的消息也算双喜临门了。”

诶,不是来找茬?!殿内众人先是一愣,随后立刻调整面部表情。李世民反应过来后先是瞪了一眼大儿子,之后哈哈哈大笑道:“好!好啊!!可将物件带来了?”

孟襄翻白眼,暗道无知真可怕,跟格物小白解释这个问题太费劲,他直接说道:“若要解释物件构造需要费很多时间,微臣只能说物件不能带离南山,若要使用还得到南山去。当然,圣上需要的话可以在任意地点安装。”

唔,虽然不懂内里原因,众人脑补一下沼气池,猜测也是类似需要在各个地点安装的大物件。

先前听说什么通讯设备,虽然对王珏的本事很认同,李世民依然觉得不可思议。这会儿听说真的做成,兴奋之下怎么还能忍得住,他再次哈哈哈道:“择日不如撞日,咱们现在就去南山瞧瞧!”

大臣们也好奇得紧,听李世民这么说自然无人反对,连魏征都没强调安全问题,殿内这些身穿劲装的一个能顶十个人用。如此,都没换衣裳,一群人浩浩荡荡往宫外去。由于李世民没换衣服,他得坐车,路上好些人在心里吐槽圣上耽误赶路速度。

终于,在大家的期待中到达南山,此时南山村民刚好准备完吃食,官道上尽是飘着的饭香味。

咕噜噜,大爷大叔们忍着饥饿咽了咽唾沫,房玄龄在众人的期待中说道:“敢问王县公,物件在哪里?”这个时候就要他们这些当大臣的出场,新鲜物件谁也不懂,圣上开口岂不显得他浅薄无知。

李承乾傲娇道:“已经连接两处可通话的地点,一处在随园另一处在山顶,如此若有事情也省得上山的时间。”说完引路,将众人往随园带。中二想着,父皇找人问话,他老师也有人代为答话。

电话座机就安装在入院收款处,此时正有许多书生围着观看。见圣上和诸位大臣亲自到来,渴望入朝为官的学子们皆是激动拜见。

李世民忍住好奇心并未上前,这回换长孙无忌出场,他指着电话问道:“就是这个?怎么使用?”

李承乾一手听筒递给李世民,另一只手开始拨号:“每个电话都有固定号码,找谁就拨谁的号。”说完拨通山顶座机号码,一直守在电话旁的王李氏赶紧拿起听筒,“您好,请问找哪位?”

听筒内有声音传出,李世民差点没条件反射将听筒给扔出去。瞪了一眼儿子,他回道:“朕是大唐天子,朕找王县公。”

“民妇王李氏拜见圣上,您没遇到她吗?他们一早就下山进宫去了。”

王珏撇嘴,暗道李世民够小心,这种事情还试探,难道能骗他不成?

杜如晦暗道倒霉,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往他这瞅,他硬着头皮说道:“圣上,不若派人到山顶瞧瞧?”

李世民故作不满,“哪里还有如此!不过朕也能理解你的想法,此等神物确实匪夷所思,那你就上山去看看吧。”杜如晦还是老白脸模样,大臣里他的身体算顶好。

不是一般倒霉。不敢看大家的眼神,杜如晦领命后赶紧往随园外走。

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尤其饭香味传来更是折磨。杜如晦够坏的,他特意放慢速度就为让那些心里暗笑的饿一饿,至于他自己,到山顶肯定能有东西吃。

果不出所料,由于电话里告知王李氏会有人上山,一向会办事的老人家早就准备好茶点。杜如晦上山先美美吃喝几口,而后才在王李氏的教授下拨通电话,“微臣杜如晦已经到达山顶,山顶的电话与随园内并无不同。微臣还注意到,山下新增一些奇怪的杆子,山顶也有。”

懒得解释的孟襄再次回道:“这个不好解释,主要有它们才能实现远距离通话。”

瞧黑衣人们都是一副不愿意解释的样子,大唐文武暗道闭关久都成怪人了。成,太子殿下懂得就好,我等就不多问了,有些事情好奇心太大反而不好。

三个得利手下已经用完,李世民这次看向孔颖达,孔老头心领神会,“王县公,此物有利朝廷管理,不知可否在大唐境内发展开来?”

王珏从不为难自己的忘年交,她爽快说道:“发明就是为了使用,自然能做到。前期,先把长安的线路做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