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从答题开始成为全球首富 > 第171章 奏章

第171章 奏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从答题开始成为全球首富!

“当时三军统帅把各自部队的伤亡情况报出来之后,熊廷弼一听,直呼好家伙,打女真人的时候没见你们这么凶,伤亡却比这个还高。”

“那熊廷弼的言外之意就是,你们打女真人的时候就像是泄了气的气球一样,被女真人追着打,伤亡还挺高。”

“可到了这里,自己人打自己人,却是异常得劲儿,从第一天下午打到第二天凌晨,战斗力那是十分猛烈,竟然还能造成极小的伤亡。”

“就问你奇怪不奇怪,明明打起来那么厉害,为什么换了个对手之后,就一蹶不振了?”

“见熊廷弼此时久久不说话,秦良玉以为熊廷弼又要包庇他的本家辽兵了,于是赶紧站出来解释说。”

“她说,白杆兵完全是受到了辽兵的挑衅才进行攻击的,火拼发生的原因跟川军没有关系,让熊廷弼惩处辽兵和浙兵。”

“那秦良玉这么说,浙兵和辽兵的统帅就不乐意了,说你白杆兵打得那么厉害,伤亡最多的是我们又不是你,于是请求熊廷弼惩处白杆兵。”

“于是三方再次争吵了起来,迫不得已的熊廷弼只好摆了摆手,让他们都安静了下来,随后说道,兹事体大,这件事儿太严重太恶劣了,我谁也不惩处,我要上报朝廷,让朝廷来裁决。”

“不得不说,熊廷弼的脑子还是比较好使的,如果他贸然惩处三方当中的一方,被惩处的那方肯定不服,难免以后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而如果三方一起惩处的话,那这三方肯定都不服,况且如今大敌当前,要是因为惩处他们而导致士气下降,从而打了败仗,责任也还是他的。”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这事儿送到朝廷那儿去,让朝廷来决断,可谓是明智之举啊。”

“于是熊廷弼一边安抚三军,一边派人六百里加急把这事儿写成奏章送到了朝廷当中。”

“当时接到这份奏章的是兵部尚书,兵部一看到这份奏章,本以为是熊廷弼上报的战况,于是打开一看,然后全都傻眼了。”

“当时兵部的人都知道,增援辽东的主要部队就是浙兵和川军,要说不闹矛盾那是不可能的,但也没想到矛盾竟然会闹得这么大。”

“辽东的安危如果只靠辽兵来维持,那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浙兵和川军的停留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但如今出现了这样严重的情况,三军相互火拼,死伤几千人,他们兵部暂时也拿不定主意,于是把这份奏章送到了内阁。”

“当内阁拿到这份奏章之后,随手一看,也是直呼好家伙,万分震惊啊,竟然自己人打自己人?”

“可当内阁了解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才发现,这事儿,似乎不是那么好解决的啊,为什么呢?”

“如果单独惩处,势必会让被惩处那方心生不满,如果全部惩处,那三方都不服啊,谁知道他们之后还会不会再闹这么一出。”

“但如果不惩罚,三军肯定也不愿意,因为他们都在等待朝廷给出的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那怎么样才能让三军都满意呢?”

“说是内阁寻思了好几天,也没有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办法,最后因为事情越来越多,内阁没时间来处理这事儿,哎,就把这份奏章给打了回去。”

“奏章又回到了兵部,因为内阁都拿到奏章好几天了嘛,兵部还以为内阁已经朱批完毕了,于是就要封口发回。”

“但问题往往就是出现在这个时候,说是兵部侍郎在对熊廷弼的这份奏章封口的时候,不小心把奏章掉到了地方,而且还铺开了。”

“既然奏章掉了,那兵部侍郎自然是要捡起来是不是?然而就在此时,侍郎定睛一看,咦了一声,说,这份奏章,怎么没有内阁的朱批呢?”

“于是拿起来一看,哎,这不是熊廷弼报上来的那份奏章嘛,内阁怎么没有朱批呢?”

“于是众人就围着这份奏章商讨了好一会儿,最后不得不找来了兵部尚书,说,熊廷弼的奏章没有内阁朱批,不能发回去啊。”

“当时兵部尚书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明明已经送到内阁去了,内阁为什么不处理这份奏章?难道是忘了吗?”

“哎,兵部尚书那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于是让人再次把奏章给送到了内阁,就这么一来一回的时间,可把在通州等待结果的三军将士们急坏了。”

“说熊廷弼已经递交奏章过去半个月了,朝廷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处理结果下来,该不是熊廷弼故意包庇辽兵,打算将此事作罢吧?”

“这么一想,川军就不高兴了,于是去到巡抚衙门闹事儿,让熊廷弼给个说法。”

“当时熊廷弼也很纳闷,往常上报朝廷的奏章最多十天就批下来了,怎么这次半个月了还没有动静?”

“于是熊廷弼只好安慰川军说,兹事体大,或许奏章已经上报到皇帝那儿去了,还请大家多等一等,一有消息,我一定会及时公开的。”

“经过熊廷弼反复的劝说,川军这才离开了巡抚衙门,而熊廷弼见朝廷迟迟没有动静,于是又写了一份奏章,派人送到了兵部。”

“当时兵部刚刚把熊廷弼的第一份奏章再次递交到了内阁,而内阁再次看到这份奏章后,也是比较生气的。”

“说这本该是你们兵部的事情,你们自己解决不好,就拿来麻烦内阁,反正内阁也解决不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送到司礼监那儿去,让太监来决断。”

“哎,于是熊廷弼的奏章就被内阁送到了司礼监那儿,当时在司礼监管事儿的是魏忠贤,魏忠贤一看,当时也是感到非常奇葩。”

“尽管他不懂军事打仗,但有一点他还是明白的,那就是自家人不应该打自家人,再来瞧瞧辽兵川军浙兵这三军都干的什么事儿啊。”

“所以魏忠贤当时就找来了好几个太监,要他们一起商量如何解决这件事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