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嫁给将军后的种田日常 > 嫁给将军后的种田日常 第62节

嫁给将军后的种田日常 第62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嫁给将军后的种田日常!

漫长的旅途终于要结束了,洛婵的眼眸顿时一亮,迟长青摸摸她的脸,低声道:“婵儿一路上辛苦了。”

洛婵摇首,在他手心里写:夫君和二兄才辛苦。

迟长青忍不住笑了笑,将那细白的指尖握入掌心,望着洛婵,一颗心顿时软成一团。

过了片刻,远处传来马蹄之声,是洛泽之回来了,转瞬便到了近前,他拨转马头,扬声对赶车的随从道:“我方才看了一下,前方有一座荒废的道观,今晚暂且借地歇息。”

道观荒废了有些年头了,风吹雨淋,无人修缮,看起来十分破败,墙皮剥落,上面爬满了苍翠的青苔,洛婵站在殿里仰头看,屋顶破了一个大洞,夕阳余晖照落进来,轻尘肆意飞舞着,点点金色。

迟长青在她旁边,也跟着抬头看了看,道:“唔,破了一个洞。”

旁边的洛泽之拿了水囊进来,递给洛婵,闻言便随口道:“破洞有什么关系,反正又不会下雨。”

岂料洛泽之一语成谶,晚上突然就变了天气,狂风阵阵,电闪雷鸣,刮得那瓦片不住往下滑落,摔在地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洛婵往墙角靠了靠,然后看向她二兄,眼神里带着几分幽怨,洛泽之摸了摸鼻子,轻咳一声道:“这下午的时候不是好得很么,谁知道晚上开始作怪了。”

但这时候也没有更好的去处,迟长青找了一个角落,离那破洞有些远,让洛婵不至于被雨淋到,洛泽之升起火堆,暖黄的火光驱散了黑暗,远处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野猫的叫声,透着几分幽暗嘶哑,在这夜色里如鬼魅一般,十分瘆人。

洛婵忍住惧怕,往迟长青身边靠了靠,迟长青索性将她揽入怀中,低声问道:“饿了么?”

洛婵摇首,她下午吃了一些干粮,这会儿还不饿,迟长青又问:“困不困?”

对面的洛泽之忍不住抖了抖,轻嗤一声,道:“你别把她当小孩子哄,肉不肉麻?”

洛婵红了脸,瞪了她二兄一眼,洛泽之便闭了嘴,朝天翻了一个白眼,他打心眼里觉得迟长青就是拣了便宜,拱了他家的白菜,他唯一的优点就是人品还行,否则早就被他打断腿了。

但如此地直接面对两人相处的情景,洛泽之还是有些不适,总是想要刺一刺他,俗称找茬。

然而洛婵总是护着她家大将军,洛泽之就没法了,只好悻悻地添柴,一边在心里嘀咕,妹妹大了不中留,唉,胳膊肘开始往外拐了。

不多时,风住了,大雨哗哗而下,顺着那个破洞往里灌水,好在他们在的位置有一个台阶,不至于教雨水熄了火堆,风雨夜深,洛婵听着迟长青与她二兄闲聊,不知怎么,就说起了他在漠北的事情来。

洛泽之对于定远大将军过去的事情十分感兴趣,遂多问了几句,迟长青也乐得在小舅子这里提升一下形象,便有问必答,直到他随口道了一句:“老将军在世时,鲜少有败仗,可惜昌平山谷那一战……”

迟长青突然静默,洛泽之说话很少过脑子,这会儿立即反应过来,迟长青的父亲正是在那一役战死的,遂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抱歉。”

迟长青摇摇头,他捡起柴枝,将火堆拨了拨,然后才道:“昌平山谷那一战,输赢是早已定下了的。”

洛泽之愣了愣,没反应过来,道:“怎么说?”

迟长青抬起头来,望着他,十分平静地道:“我父兄一生都在漠北,征战无数,不敢说从无败仗,但唯有两次战况异常惨烈,一次是弘光三十七年冬月的昌平山谷,一次是四十年八月的黑石滩一役,这两次败仗,便要了他们的性命。”

说到这里,他顿了片刻,才继续道:“我大哥临死的时候,便叫我离开漠北,再不要回去了,只不过,我没有听。”

洛泽之则是在思索之后才反应过来,震惊道:“你的意思是,你父兄之死还有别的内情?”

迟长青勾了勾唇角,那不是一个笑,只是一个下意识的动作,很浅,却透着一股子冷漠的意味,他道:“漠北收复之后,我遇到过一次刺杀,不过对方在失败之后全数自尽而死。”

洛泽之恍然顿悟道:“所以你那时候并不急着回京,而是借故在北漠逗留了一年?”

迟长青不置可否,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先帝病重,无暇顾及外事,再加上他有兵权在手,朝廷投鼠忌器,连递个圣旨来都是好商好量的,今年年初,先帝去后,迟长青才终于动身回京,彼时京师里的人都几乎以为他要反了。

洛泽之摸了摸下巴,道:“实话说,那会我都以为你要反了,朝廷都是弹劾你的折子,但是这消息却没敢传去北漠,就怕你领兵打进京师来。”

他说着,又反应过来,道:“那你为何又将兵权交给秦跃?”

听了这话,迟长青忽然笑了,他低头看着怀里靠着打瞌睡的洛婵,摸了摸她的脸,轻轻地道:“这不是为了婵儿么?”

洛泽之顿时扯了一下唇角,冲着破了洞的房顶翻了一个白眼,不想说就不想说,拿他家妹妹做幌子呢。

正在这时,他听见迟长青淡淡地道:“兵法有云,有欲擒故纵之计,又有坐山观虎斗之法。”

洛泽之一头雾水:?

他想,看来当年大兄阻止他去北漠参军的决定果然是正确的。

……

一夜风雨过后,次日清早,已是云散雨收,迟长青一行人再次启程,紧赶慢赶,到京郊的时候又是傍晚了,洛泽之今天实在不想睡破庙破道观了,遂提议道:“不如先入城。”

迟长青却摇头,道:“如今还不是时候,若无人接应,我怕出什么岔子。”

洛泽之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他的顾忌,想了想,道:“这有何难?我入城给大哥递个信便是,他自会派人前来。”

迟长青道:“大兄这时候下值了?”

洛泽之顿了一下,不确定地道:“他素来忙得很,眼下约莫还在当值。”

他看了看天色,道:“那总要先找个落脚之处,难不成就在这里等着么?天气热得很,阿婵怕是受不住。”

迟长青道翻身上马,胸有成竹地笑道:“落脚之处自然有,二兄随我来便是。”

洛泽之狐疑地望着他:“是哪里?”

迟长青神秘一笑:“此地二兄是知道的。”

半个时辰后,洛泽之一脸震惊地看着前方,道:“怎来了这里?”

他们正在一处山下,此时正是傍晚时分,金色的夕阳自天边投落下来,染了一层灿烂的云霞,半山腰上,树木葱郁,浓翠欲滴,其间掩映着一座古寺,青瓦白墙,恰在这时,阵阵钟声自寺内传出,回荡开来,惊飞了无数飞鸟,腾空而起。

这是云台寺,与京师遥遥相望,从山寺顶上甚至能看见京师高筑的城墙,洛泽之会知道这里,不过是因为他年少时候仗着一身武艺横行京师,最后太过嚣张,横到了京师外面,在云台寺狠狠栽了个跟头,自此不敢造次。

这之后每年洛泽之都会来这寺里,找那几个和尚比划武艺,说是比划,用踢馆子来形容倒是更恰当,他有点怀疑,等山上的那些和尚看见了他,会不会把他们给赶出去。

出乎洛泽之意料的是,云台寺的和尚非但没把他们赶出去,反而十分善意地接待了他们,洛婵戴着纱笠,站在迟长青的身旁,有些好奇地打量四周,听迟长青对那前来接待的和尚道:“找不悟大师。”

那和尚打了一个稽首,歉然道:“实在不巧,师伯眼下不在寺里,不如施主改日再来?”

迟长青却道:“大师今夜会回来的。”

闻言,那和尚一愣,抬起头仔细看了他一眼,像是明白了什么,不再多说,只是道:“那请几位施主随贫僧来。”

第102章 我一直在叫你的名字,……

夜幕初临, 寺里的香客都已下山了, 山寺里十分安静, 洛婵跟在迟长青身旁, 在那和尚的带领下一路穿过石道竹林,往后院而去, 路上偶然能见到几个小沙弥, 正在清扫地面,见了他们来,连忙停下,双手合十行礼, 口称觉慧师叔, 然后自以为不动声色地悄悄打量这一行陌生人,眼中带着好奇。

那觉慧和尚道:“引这几位施主去客堂休息, 我去看看不悟师伯回寺了没有。”

闻言,那几个小沙弥连忙答应下来,等觉慧和尚走了, 才对迟长青等人道:“请几位施主随小僧来。”

客堂在一处僻静的地方, 旁边生了竹林,葱葱郁郁, 晚风轻拂而过, 竹影摇动发出沙沙之声,分外幽凉,让人看了心绪都随之平静下来了。

小沙弥推开了门,发出吱呀一声悠远的声音, 他十分有礼地站在门边,对迟长青等人双手合十道:“这便是客堂了,几位施主请进,不悟师伯稍后会回来的。”

迟长青道了一声谢,三人一同入了客堂,窗开着的,外面便是大片竹林,有小沙弥进来点起灯烛,奉送香茶,洛泽之叫住一个问道:“哎,小和尚,你们那几个叫什么通的大和尚呢,还在寺里么?”

那几个小沙弥对视了一眼,送茶的那个小沙弥道了一声阿弥陀佛,道:“施主问的是参通、元通和惠通五位师叔么?他们如今都不在寺里,方丈让他们下山化缘去了。”

洛泽之有些遗憾,他还想着再同那几个和尚比划比划,若是能胜一局就更好了,或许还能让迟长青出马,但如今看来,实在是不凑巧。

上了茶,几个小沙弥就退开了,见室内无人,洛泽之便问迟长青道:“怎么你与这云台寺的和尚还有交情?”

迟长青笑笑,他端起壶给倒茶,一杯分给洛泽之,另一杯推到洛婵面前,低声叮嘱一句,这才回答道:“我父兄常年在北漠征战,我娘尚在世时,会常常来寺里礼佛祈福,替他们点长明灯,逢年过节也会捐些香火钱,年年如此。”

闻言,洛泽之便沉默了,他举起杯来浅饮一口,试图岔开这个稍显沉重的话题,道:“这样说来,你对云台寺很熟悉了?”

迟长青面上未见异色,只是笑笑道:“年少时候常陪母亲来的缘故,与不悟大师有过几分善缘。”

他顿了顿,转头看向洛婵,少女正在小心翼翼地啜饮着清茶,似乎察觉到了他的视线,抬起眼来回视,黑白分明的眸子里透着些疑惑,迟长青微笑道:“不悟大师是杏林高手,医术极佳,或许他对婵儿的哑疾能有办法。”

闻言,洛泽之顿时明白了,道:“若真是有办法就好了。”

这些日子以来,他看着自家妹妹不能说话,事事都需要写字或者比划来表达,心里也十分不好受,一听说这不悟大师医术好,便期盼着洛婵的病情迎刃而解。

这一等便入了夜,三人在寺里用了斋饭,觉慧和尚便过来了,洛婵看见他身边跟着一个年纪大些的和尚,白须白眉,慈眉善目的,看起来十分和蔼,他见了众人便高诵一声佛号,笑着对迟长青道:“想不到老衲余生竟还能再见到迟施主,实在令人欣慰。”

迟长青也笑,双手合十同他行了礼,道:“大师,许久不见,别来无恙。”

觉慧和尚端来茶之后,便对不悟大师道:“师伯,那我先去了。”

不悟大师点点头,叮嘱道:“这几位小友今夜会宿在寺里,烦请你同住持说一声。”

他说着,又道:“罢了,我稍晚一些自会去与他详谈的。”

待觉慧和尚离去,迟长青与不悟大师寒暄几句,略过了当初京师里发生的事情,只说自己在川南的经历,不悟大师不住颔首,笑眯眯道:“这些于小友而言,也不失为一桩好事。”

他说着,又望向旁边的洛泽之,眼中笑意更深,道:“老衲认得这位小友,当初惠通与元通他们几个常常在后山与你切磋武技,心智颇坚,他日必有所成。”

面对这样直白的夸赞,洛泽之或多或少有些窘迫,唔了一声,道:“大师过誉了。”

不悟大师最后看向迟长青旁边坐着的洛婵,目光定了定,洛婵觉得他甚是面善,便也不躲闪,大方地回视,还冲他微微颔首,不悟大师就笑了,道:“好一颗赤子之心。”

洛婵顿时红了脸,迟长青便揽住她,解释道:“大师,这是内人。”

不悟大师捋了捋白胡须,笑道:“老衲识得她。”

洛婵有些惊讶,不悟大师又看向迟长青,笑着摇了摇头,叹道:“想不到你二人竟会有此缘分,可见一切在冥冥之中,原是早有定数的,阿弥陀佛。”

他高诵了一声佛号,迟长青愣了愣,迟疑道:“大师的意思是……”

不悟大师笑吟吟道:“迟小友那会儿年纪不大,不记得倒也是应当的,迟老夫人从前来寺里礼佛听禅,你也一同陪着,那时正值深冬之际,恰逢一贵人府上有位小千金诞辰,来寺里开光,人多眼杂,一不当心走丢了。”

此事不常见,迟长青只稍稍一想就记起来了,道:“确有此事,我在后山捡到了一个才四岁大的小女孩儿,难道——”

他表情古怪地看向洛婵,道:“就是婵儿么?”

洛婵一脸茫然,摇了摇头,若真如此,她那时候还小,哪里记得事?即便是如今说出来,她也全然不知,倒是旁边的洛泽之摸了摸鼻子,含糊道:“是阿婵,我从前哄她说云台寺的后山埋了宝贝,她便偷偷去找了。”

那一次又是下大雪,四岁的洛小婵一个人跑没了影,到处都找不见,不止爹和娘亲,便是大兄都急了,差点没跟他动手,好在就在众人急得快要掀了云台寺的时候,一个七八岁的小少年抱着裹得如雪团子一般的洛婵进来了,问道,这是你们家的小孩么?

洛府众人长舒了一口气,小洛婵还没心没肺地抱着一个雪人儿笑得十分开心,挨个叫人,甜到人心坎里去了,等所有人反应过来时,却发现那个小少年已经不知何时离开了,连报酬都没有要。

此事过后,大人们舍不得训小洛婵,自然是洛泽之又挨了一顿好打。

然而洛泽之是万万没想到,当年那个拣了他家妹妹的少年,竟然就是将军府上的迟长青,再一想,他后来还将人视为毕生之敌,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洛府素来没皮没脸的二公子终于红了耳根,表情有些尴尬,好在无人注意,迟长青正在与不悟大师说话,道:“实话不瞒大师,今日我来,是有事情要麻烦您。”

不悟大师眼中了然,道:“是为着尊夫人的事情么?”

迟长青道:“大师慧眼,早听闻大师医术绝佳,不知能否医好内人的哑疾?”

不悟大师颔首,道:“待老衲诊脉便知。”

迟长青替洛婵挽起衣袖,将手腕递过去,不悟大师道一声得罪,这才伸出二指来把脉,凝神片刻之后,才捋了捋胡须,道:“不是什么难治之症,但需要一些时日,若小友不嫌弃,可于寺中小住些时日,老衲好为尊夫人医治。”

闻言,洛泽之与迟长青皆是大喜过望,齐齐站起身来,拱手道:“多谢大师了。”

……

今夜要宿在云台寺后山禅房,送走了不悟大师之后,洛泽之对迟长青道:“多谢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