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嫁给将军后的种田日常 > 嫁给将军后的种田日常 第66节

嫁给将军后的种田日常 第66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嫁给将军后的种田日常!

洛婵茫然,刚刚那样?

她明白过来,试探着,从喉咙里发出一点声音,微弱的,带着几分沙哑柔软,是少女久违的声音。

……

皇城内设有校场,每日都有禁卫军在此练兵,再往里去便是禁卫军总司,柳三整了整衣裳,熟门熟路地往里走,见了禁卫军的兄弟,还要打一声招呼,有人看他眼生,便问道:“前头没见过你,新来的?”

柳三笑笑,憨憨地道:“是才招进来的。”

那人随口问道:“哪里的?”

柳三忙老实答道:“在羽林卫右三军。”

“怎么跑这来了?”

柳三腼腆笑道:“头儿让我过来熟悉熟悉校场,过两日要操练呢。”

这话倒是过得去,那人不追问了,柳三便伸长了脖子往总司大门方向瞧,那人叫他道:“欸你不是要熟悉校场么?在这里瞅什么?”

柳三便指了指那大门,道:“那是什么地方?”

那兵卫道:“总司衙门,不是你能去的地方,甭看了。”

柳三哦了一声,迈开脚步要往外走,忽闻里头传来了一阵惨嚎,瞬间划破安静的空气,响彻了整个校场,其叫声之惨烈,令人心惊肉跳,那几个兵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敢动,一人咽了咽唾沫,道:“他娘的,这打了一天了还没消停啊?”

“可不是,”另一人嘀咕道:“这可是京师一霸,像咱们禁军里头,但凡在他手下当过差的,谁没被修理过?”

“可今时不比往日啊,他如今也不是咱们顶头上司,连个官职都没有,说白了就是个白身,就不能老实些么?”

柳三听他们讨论,插嘴问道:“刚刚嚎的这人是谁啊?你们都认识?”

那几个兵卫互相对视了一眼,有人答道:“嚎的人是谁倒是不清楚,谁让他嚎的我们倒是知道。”

“你是新来的不知道,从前呢,咱们禁军里头有个洛泽之,当了副指挥使,下手恁黑,兄弟们天天挨他修理,好在后来他走了霉运——”

旁边的人捅了他一肘子,示意他说话小心些,那人嘴里的话硬生生拐了一个弯:“就是时运不济,丢了官职,不过一身功夫显然是没落下,这打起人来还听得到响动呢。”

柳三听了,不解道:“他丢了官职,怎么还在禁卫军总司衙门里头?”

那人随口道:“被抓来的,牢里放不得,只好关在这了。”

柳三哦了一声,又往那大门里头看了几眼,像是要看清楚里面的情形似的,试探问道:“那他从前管着你们,眼下落到这地步,不是被修理的很惨?”

那几名兵卫面面相觑,一人小声道:“谁敢修理他?被他修理还差不多。”

“就是,他有个那样厉害的兄长,洛御史知道不?朝廷上下谁见了不怕?谁敢得罪他,怕是不想要命喽!”

感情京师一霸被抓起来了,也还能狐假虎威,在禁卫军总司衙门里头作威作福呢,柳三听罢,笑了笑,又同那几人寒暄了些话,在校场转了一圈,溜了出去,到了一个僻静角落,从身上摸出一张纸和一个笔头来,随便舔湿了笔尖,在纸上草草写画了一行字,然后将纸卷起来,小心封入了一个竹管中,好生收起,他四下里望望,见无人看见,这才大摇大摆地出去了。

第109章 没有不开心。

云台寺禅房。

不悟大师替洛婵诊了脉, 才放开手, 迟长青便忍不住追问道:“大师, 如何了?”

不悟大师念了一声佛号, 道:“施主的病情已有很大的好转了,心病难医, 倘若能令她开怀, 便是良药了。”

之前在山上之时,洛婵忽然能发出了一些简单的音节,然而再多的却无法做到,尽管没有全好, 迟长青也并不觉得失望, 这于他而言,已是极大的惊喜了, 听得不悟大师这样说,迟长青便点点头,道了谢, 这才将他送出了门。

洛婵喝过茶润了润嗓子, 然后试图从喉咙里发出声音,但总是一些含混不清的单音, 嗓子眼里像含着一把砂砾似的, 这令她十分沮丧。

迟长青回转身来,见她这般神态,自是明白了她的心思,摸了摸她的发顶, 安慰道:“大师说了,你要开心一些,自然便能药到病除。”

洛婵望望他,在他手心里写:没有不开心。

迟长青便戳了戳她的脸颊,道:“现在不就是么?”

闻言,洛婵呆了一下,然后略一思索,伸出了手指抵住自己的唇角,往上轻轻一戳,露出一个微笑来,看着迟长青,表示自己真的没有不开心,迟长青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低头亲了亲她的额头,道:“婵儿,你怎么这样可爱?”

洛婵也笑,恰在此时,窗外传来一声长长的啼鸣,嘹亮悠远,迟长青一顿,洛婵疑惑看过去,他道:“是吴钩回来了。”

洛婵想起来了,是昨日飞出去的那一只鹰隼,它又回来了,带着京师里的消息。

迟长青展开纸条,看了一眼,便递给洛婵,笑道:“是二兄的消息,你看看。”

洛婵接过来,只见那纸条上字迹潦草,一看就是匆匆忙忙写下的,仔细些也能辨认出来,说洛泽之安全无虞,不必担心,末了又写了一行字,雍王意欲与主子会面,有事相商,不知如何回复,还请示下。

雍王?

洛婵疑惑看向迟长青,问道:他要见你?

迟长青点点头,他将纸条揉碎了,随手浸入冷却的茶盏中,墨迹很快就晕染开来,变成了一团模糊,他道:“雍王大概已经知道我回京师了。”

他的表情看起来有些犹豫,大将军鲜少露出这样踌躇的神色,洛婵有些明了,又问:你想去?

迟长青摸了摸她的发顶,在旁边坐下来,道:“我此次回京,还有一桩事情想要查清楚,但见如今形势,若有雍王相助,或许会便宜许多。”

洛婵写道:什么事?

迟长青道:“我与你说过我父兄之事?”

洛婵颔首,上一回在破道观里借宿时,大将军曾经提起过,他父兄战死之事,另有内情,迟长青低声道:“可惜我常年在北漠,对京师里的事半点都不了解,只能选择蛰伏,如今虽不是最好的时机,但未必会查不到。”

听罢这些,洛婵便写道:那你去吧。

迟长青不作声,她略一思索明白过来,又写:不会有事,我等你。

迟长青岂会让她一个人在云台寺里待着?思来想去,道:“我派人在这里护着你,天黑之前,我会回来。”

洛婵轻轻嗯了一声,从鼻子里发出的声音轻轻软软,像三月里的清风,尤其乖巧,令人疼惜。

……

日上中天时候,迟长青便离了云台寺,他戴着一个斗笠,遮去了大半张脸孔,只露出下颔,一身青色布衫,看着与路上的香客全无区别,待他到了山脚,便见着路边坐了个汉子,像是正在休息,旁边的树上栓了一匹马。

迟长青走过去,问道:“小哥,这马卖不卖?”

那汉子自下而上打量他,不言语,只伸出三个手指来,迟长青从腰间取下一个布囊,扔进他怀中,径自去解了缰绳,翻身上马,轻喝一声,纵马顺着官道往京师的方向去了。

待马蹄声渐渐远去,那汉子才解开了布囊,里头倒出一张纸条来,他看完了上面的字,伸了一个懒腰,转身往山上云台寺的方向而去。

云台寺距离京师实在近,不过一刻钟的时间便到了京师城门口,这里有行人来往出入,络绎不绝,迟长青牵了马混入其中,一身朴素普通的装束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守城兵卫伸出手来:“路引。”

迟长青自怀中取了早就备好的“路引”递过去,那兵卫粗粗看了一眼,便抬手摆了摆:“进去吧。”

迟长青从容顺着人流入了城,待穿过数条街道,到了朱雀街,满目都是熟悉的景物,他熟门熟路地走到一家茶楼前,伙计迎了过来,热切笑道:“客人要喝茶么?是在大堂还是雅间?”

迟长青低声答道:“雅间。”

那伙计听了,忙引着他上了楼,迟长青穿过熙攘的茶客,去了二楼最尽头的雅间,伙计殷切地拿着抹布擦了擦桌子,问道:“客人要喝什么茶?咱们这应有尽有,您只管点来。”

迟长青道:“要一壶青山贯雪。”

伙计愣了一下,道:“客人,这是什么茶,小人从未听说过。”

迟长青头也不抬,道:“你们掌柜大概听说过,去问便是。”

那伙计听罢,又打量他一眼,只好道:“那您稍待片刻,小的这就去问。”

雅间门被合上了,迟长青终于摘下了斗笠,站起身来到了窗边,轻轻将窗户推开些缝隙,楼下行人如织,有摆摊儿的,走货郎,叫卖声此起彼伏,一派热闹繁华,一如从前。

过了许久,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迟长青回过身来,紧跟着,雅间门便被推开了,进来的人穿着一袭蓝色的锦袍,模样周正俊朗,见人先带三分笑意,正是他的好友陈思远。

他这次不笑了,皱着眉头,道:“你怎么突然来京师了?”

迟长青道:“自然是有事要办。”

“你——”陈思远想说什么,又止住,最后叹了一口气,道:“有什么事情,不能写信托我替你办么?何必亲自涉险。”

迟长青却笑了,道:“晋如,我总要回来的,自我离开那一日起,我便是这么想的。”

闻言,陈思远哑然,片刻后才摇头道:“你还是与从前一样,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是你迟长青怕的。”

他往椅子上一坐,问起迟长青近况,何时来的,如今在哪里落脚,迟长青都一一答了,待听见来了有几日了,便故作不满道:“来时也不与我通气,如今倒想起了我来了,无事不登三宝殿,说罢,你有什么事情?”

迟长青欣然道:“知我者,晋如也,我确实有一桩事情,思来想去,也只有你能帮忙了。”

第110章 内情。

世味楼是京师有名的茶楼之一, 坐落于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上, 每日都有许多茶客前来, 点上一壶茶, 一边吃一边聊,听说书人说话本里的故事, 还有前朝轶事, 很容易就消磨了一上午。

台上的说书先生唾沫横飞,正说到精彩处,众人听得十分起劲,恰在这时, 门口来了一行人, 只是茶客们听书入迷,无暇去看, 待那一行人上了楼时,才有人抽空瞟了一眼,发现被簇拥在中间的那人竟是坐在轮椅上的。

没等细看, 那一行人便消失在了楼梯口, 侍从将轮椅放下来,上面坐着的是个青年人, 穿着一袭深灰的衫子, 模样意外的清隽,皮肤带着几分苍白,像是大病未愈一般,他轻咳一声, 道:“都退下吧,本王想自己待着。”

一名侍从忍不住问道:“王爷一个人能行么?不若属下还是从旁伺候吧?”

雍王秦瑜抬起眼看向他,面上带着微笑,但是语气却冷冷的,道:“本王只是断了腿,手却还没断。”

他说着,对引路的茶楼伙计道:“带路。”

那伙计慌忙道:“王爷请、请随小的来。”

他在前面走着,秦瑜便自己摇起轮椅,径自跟在他身后往前而去,几个侍从都面面相觑,不知该不该追,最后看向打头的那个人:“这……”

“无妨,”那人摆了摆手,道:“既然王爷想一个人,咱们在这里等候便是。”

雅间里,伙计殷切地问道:“不知王爷想喝什么茶?”

秦瑜顿了顿,答道:“要一壶青山贯雪。”

伙计道:“是,小的这就去给您沏上。”

他说着,便躬身退了出去,将雅间门合上了,不多时,寂静的房间里响起了另一阵脚步声,一个穿着青色布衫的青年人自屏风后转出来,身形修长挺拔,开口道:“王爷,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秦瑜笑笑,仔细打量他一番,才道:“好久不见了,你还是没什么变化。”

那人正是迟长青,他在桌边坐了下来,提起桌上的茶壶倒了一杯茶,推至秦瑜面前,道:“听闻王爷找迟某有事相商,特来相见。”

秦瑜没答话,忽然问了一句:“你是一个人来的?”

迟长青倏然警惕起来,望了他一眼,道:“迟某自然是独自前来,王爷难道不放心?”

他故意曲解了秦瑜话里的意思,半点不提洛婵的事情,秦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也是聪明人,自是不再触老虎胡须,知趣哂笑道:“岂敢?将军为人素来光明磊落,本王怎么会生出那等小人之心?”

他都这般恭维了,迟长青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他赶时间,还要在天黑之前回云台寺,遂放下茶盏问道:“不知王爷今日邀我相见,所为何事?”

秦瑜往后轻轻靠在轮椅背上,微笑道:“本王与将军是老相识了,有些事情倒也不必遮遮掩掩,将军此行回京,所图之事,本王能助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