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嫁给将军后的种田日常 > 嫁给将军后的种田日常 第73节

嫁给将军后的种田日常 第73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嫁给将军后的种田日常!

这几个都是武将,旁边一人道:“管他娘的,咱们就站在旁边充柱子就行了。”

起先那人道:“那若是要表个态呢,听谁的好?”

另一人吃惊地看他一眼,道:“这还用说?自然听皇上的意思啊,旁人说什么不必理会,待洛淮之开口时,你只管附和就行了,绝不会有错。”

他才说完,又有一人粗声粗气道:“可老子不想听洛淮之那娘娘腔的,憋屈得很。”

另几人忙劝道:“射虎将军小声些,别叫旁人听了去。”

潘杨心里憋闷,但经验告诉他,这时候确实不该胡乱说话,只好闭了嘴,正在这时,前方过来了一行人,有人低声道:“是金龙卫。”

潘杨打眼一看,那几个都穿着玄色的侍卫服,腰间挎着刀,果然是金龙卫,领头那个人更是分外眼熟,眼熟得他恨不能把人挫成灰了。

“李统领。”

几名武将都停了下来,纷纷与他打招呼,李奕都一一客气回了,然后看向潘杨,笑了一下:“几位将军这是要去议事么?可得赶紧着些,皇上刚刚才离了乾清宫,正往南书房去呢。”

几人听了连忙谢过,唯有潘杨从鼻子里哼出一声,不理会他,李奕也不生气,拱了拱手,道:“那诸位,我下值了,就先走一步。”

待那一行金龙卫远去了,武将们才继续往前走,一边谈论着,忽然有人道:“潘将军,我记得你似乎与他一起在定远将军的部下做过事,曾是同僚?怎么方才那情形,你们倒像是不认识一般?”

潘杨瓮声瓮气地回道:“呸!我不曾与狗共事过。”

几名武将顿时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然之色,原来这两人私下不和啊。

却说李奕带着几名下属到了金龙卫司衙门,这才换上一身常服,出来时便有人问道:“首领要出去?”

李奕笑着应了,又道:“这两日或许会有些忙,你们几个也可以去散散心,好好休息,酒菜钱我都包了。”

金龙卫们俱是高兴起来,呼朋引伴,又招呼李奕,他只摇头,道:“我还有事情,办完就去找你们。”

眼看着一行人走了,李奕这才跟着离开金龙卫司衙门,出了宫,右转到玄武街,自坊市里牵了一匹马,纵马出城,往京郊而去。

在离官道的一里地的僻静之所,他勒停了马,取出一个竹哨,仰起头吹奏起来,三长一短,云层之间忽然传来一声嘹亮的鹰啼,一点黑影如石子一般扑了下来,落在了他的手腕上。

第121章 ……

那是一只鹰隼, 甚是威武霸气, 锋利的鹰喙如弯钩一般, 谁敢去碰就要立马给他啄出一个血淋漓的洞来。

李奕掂了掂它, 失笑道:“吴钩,几日不见, 你又胖了。”

鹰隼歪了头, 用锐利的小圆眼睛盯着他,像是不屑于搭理这种近乎冒犯的话,李奕自它的爪子上取下一个小竹筒来,然后捏开密封的蜡丸, 从里面倒出了一张条状的纸, 展开细细看过一遍之后,将那纸条谨慎地撕碎了, 洒入河中。

他从怀中取出写好的纸条来,塞入竹筒里,原样绑回吴钩的爪子上, 又从随身的布囊里取出一个油纸包, 打开来,里面是一块肉, 鹰隼低头熟练地把那块肉叼起来, 仰起脖子吞了,这才振翅飞了起来,在云层中盘旋两圈,发出一声嘹亮的啼叫, 便再也看不见了。

李奕翻身上马,拨转马头,口中轻喝一声,马儿便小跑起来,径自上了官道,往京师的方向去了。

……

“这几日可不能走路了,免得加重伤势。”

老太医一边叮嘱着,一边用棉纱替洛婵裹住脚踝的位置,一圈一圈缠紧,旁边的李怀德不耐他这慢腾腾的态度,出声问道:“张太医,好了么?”

老太医斜睨了他一眼,不大客气地道:“公公这么急,不如自己来?”

李怀德听了,心里大骂这老匹夫事情多,面上还要陪着笑道:“是咱家心急了,张太医勿要见怪,这不是怕耽误皇上的事么?”

老太医遂不再理会他,只慢条斯理地把棉纱缠好,打了一个结,叮嘱道:“药一日三换,不要沾水。”

李怀德应了,老太医这才提了药箱,带着医官离开了。

待他一走,李怀德便冲几个宫婢们招了招手,吩咐道:“替娘娘换上衣裳,好好梳洗妆扮一番。”

众宫婢呼啦一下子都围了过来,强行将洛婵簇拥着入了内间沐浴更衣,洛婵只觉得四面八方都是手,它们伸过来抓她,扯她,像蛇一般,肆无忌惮地摆弄她,无论她如何躲闪都不能避开。

三伏天气,泼下来的水明明是温热的,洛婵却冷得直发颤,赤红色的衣裳披上来,像鲜红的血,紧紧包裹着她,令她不能挣脱。

宫婢们大约是想讨好她,大肆称赞着,说着一些溢美之词,洛婵却什么也听不见,只觉得两耳嗡嗡的,她们的声音仿佛被一层布隔住了似的,变得非常小,越来越小,最后如同蚊子一般。

她的额上渐渐渗出冷汗来,眼前白花花的一片,许多虚影交错晃过,扭成了光怪陆离的模样,洛婵努力晃了晃头,试图让自己清醒一些,然而眩晕感袭来,她不受控制地往下滑去,在宫婢们的惊呼声中,倒在了地上。

少女躺在地上,赤红色的衣裳铺陈开来,鲜艳如同血泊一般,更衬得她脸色苍白如纸,几个宫婢惊慌失措,连忙去叫来李怀德。

李怀德进来一看,见洛婵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也是叫糟,质问道:“怎么会这样?方才不是好好儿的,怎么这会儿就晕过去了?”

宫婢们生怕被责罚,连连磕头辩解,更有害怕的已经开始哭起来了,李怀德心烦意乱,骂道:“哭你娘呢,人怎么样了?”

他说着,走过去伸手探了探洛婵的鼻息,这才松了一口气,道:“幸好没死,快给人去把张太医追回来,让他给看看。”

然后又指了指跪在地上的几个宫婢,吩咐道:“你们,把她抬到榻上去,这头发不是还没梳完么?”

一个宫婢怯怯道:“可是公公,她还昏着呢。”

李怀德一瞪眼,道:“咱家又没瞎,当然知道她昏着,可皇上交代的事情怎么能不办?到时候怪责下来,你借个脑袋给咱家顶上?”

那宫婢一缩脖子,不敢再作声了,张太医还没回太医院就被追了回来,待进了殿内,就看见两个宫婢一左一右扶着洛婵,让她靠在矮榻边,另外两个正在飞快地给她梳头,插簪子和珠花,忙得不亦乐乎。

他还以为这人好了,没想到定睛一看,那病人竟还是昏迷的,张太医生气地道:“荒唐!”

宫婢吓了一跳,梳子都掉了,张太医指着她们骂道:“这么折腾人,不把人给折腾坏了?快放下来!”

李怀德开腔道:“张太医您先别管这些事儿,快给她把脉吧?”

张太医气急,劈头盖脸把他骂了一顿:“您当我是华佗再世呢,给她把个脉就能醒了?人昏了就得先安置好休息,你们这是做什么?生怕病人病得不够重?”

李怀德道:“这坐着也耽误不了您诊病啊。”

张太医白了他一眼,道:“还就耽误了,这病我不看了,我也不知道她是谁,死了也不干我的事情,左右不是皇上下旨让我来诊病的。”

李怀德被噎得一肚子火,却又不敢说什么,人死了还真不干张太医的事情,倒是他只有一个脑袋,不够砍的,最后只好摆了摆手,让那几个宫婢把洛婵放下来,一边在心里咒骂这老匹夫,一边好声好气地赔笑道:“您请,您请。”

张太医这才坐了下来,替榻上的人诊病,才把了脉,他就皱起眉来,问道:“她多久没有进食了?”

李怀德愣了一下,道:“这……只有今日未曾进食?”

张太医一听就来了火气,指了指窗外的夕阳余晖,质问道:“公公可是已准备用晚膳了?”

李怀德无言已对,只好陪着笑道:“那她这是没吃饭闹的?您瞧瞧还有别的毛病么,一并给看了。”

看好了就千万别再出事了,他可受不住。

张太医收回手,没好气地道:“此乃是气血不足,脾胃两虚之症,吃几副药,再好吃好喝仔细伺候着,不出几日就会好了。”

李怀德连忙应了,千恩万谢送走了张太医,再一看天色,晚霞都布了满天,急得忙吩咐人去准备膳食,生怕皇上回来看见人晕在这里了。

南书房是历代帝王召见大臣议事的地方,此时正是傍晚时候,殿内的光线已经变得昏暗起来,再加上站了十来名大臣,这会儿更是看不清楚,宫人们陆续进来,一一上了灯,昏黄的烛光照亮了四周。

身着常服的天子坐在最上首,听底下的大臣们议事,秦跃在这里耗费了大半日光景,这会儿已经十分不耐烦了,但是今日议的事情于他而言,算是十分要紧的,便只得耐着性子听。

他继位以来,一直想将逝去的生母王太妃追封为太后,但众臣极力反对,无他,王太妃的出身不大光彩,纵然他是天子,也一直未能如愿追封生母,为了此事,他不知打杀了多少大臣,又暗中令洛淮之弹劾,把那些有异议的官员都打压下去了,但是都无济于事,然而不知为何,今日他们突然醒转,愿意让步了,秦跃自然十分欢欣,便觉得在这里坐上半日也无妨。

只是文官们的屁事多,一点事情都能辩来辩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好容易商定了谥号,又来议论追封的日期时辰,秦跃眼看天都黑透了,实在不耐烦,便道:“此事尔等与礼部议定便可,无需再议。”

众臣便住了嘴,秦跃站起身来,摆了摆手,道:“都散了罢。”

兵部尚书上前一步,道:“皇上,臣还有事要奏,乃是关于边疆军情。”

秦跃顿时觉得头大如斗,不耐道:“此事与内阁阁老并几位将军商议便是,议完之后明日早朝再奏。”

兵部尚书看向右前方,宽大的朱色官服袖中,有一只手轻轻摆了摆,他心中一叹,应声退下了,秦跃站起身来,道:“若无它事,诸位就散了吧,明日早朝再议。”

众臣皆应答下来,纷纷退出大殿,岂料秦跃见洛淮之站在那里没有动,便出声唤他道:“洛御史。”

洛淮之立即停住,恭敬道:“臣在。”

殿内火烛通明,秦跃看着他那一副平静从容的模样,不知怎么就来了一点恶趣味,盯着他,道:“听说你有个表妹?”

洛淮之明显顿了一下,才道:“回皇上的话,确实如此。”

秦跃忽然恶劣地笑了起来,道:“她如今就在宫中,正好,你们表兄妹也见一面?”

洛淮之低垂下头去,毕恭毕敬地道:“是。”

……

夜幕降临,天边已出现了点点星子,宫道两旁挂了灯笼,光线昏黄,几名武将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宫门的方向走,其中一人道:“嗬,站了一日,腿都麻了。”

“可不是,那些个文官们还能说个没停,连口水都没喝,也是厉害。”

一人疑惑道:“不是我说,今日这事儿真是有些莫名其妙,你们说,往日会叫咱们来参议这种事么?还不是他们几个文官商定了。”

另一人接道:“是有些怪,不过……或许是皇上的意思呢?”

说到天子,众人便不出声了,原先起疑那人也立刻道:“不管如何说,咱们就听着,今日这事可算完了,日后在朝堂上也不必再听他们吵了。”

“是是,武威将军说得有理。”

“不提这茬,听说得意楼新出了几样好酒,叫什么一杯倒,我来做东,诸位有没有时间赏个脸?喝几杯?”

一听有人要做东,众武将都高兴起来,热忱答应,一干叫好声里冒出个粗嗓子,道:“我家中还有事情,今日就不去了,改日我请诸位吃酒。”

说做东的那人问道:“射虎将军还有什么事?”

潘杨含糊答道:“营中军务未完,还得去处理。”

那人笑着调侃道:“自从射虎将军掌南大营之后,军务是越发繁忙了,既是正事,今日就罢了,改日必不能再推辞。”

潘杨自是满口应好,出了宫门便与他们分道扬镳,自骑了马,往京郊南大营的方向而去,才在半路,听得暗处传来一声口哨,一长一短,他立即勒停了马,四下望望,此处偏僻无人,连忙翻身下来,把缰绳拴在树杈上,往那口哨声的方向寻过去了。

巷子深处很暗,此时月光已然升起,投下朦胧黯淡的银辉,一道修长挺拔的身影站在墙边,头上戴着斗笠,潘杨只看了一眼便认出来人,分外激动地迎上去:“将军!”

第122章 ……

乾清宫。

桌上摆满了各色的膳食, 还冒着热气, 香气诱人, 李怀德陪着笑劝道:“娘娘还是用一些吧, 太医说了,您身子虚弱, 若是不进食, 怕是有大妨碍啊。”

洛婵看了他一眼,无动于衷,置若罔闻,李怀德只觉得毕生的耐性都要被磨光了, 但即便如此, 他也不敢说一句重话,皇上如今正在兴头上, 谁知道这位日后会是如何,一个弄不好,以后宫里头可能就没他李怀德了。

然而无论他如何劝, 洛婵都不肯吃, 一张小脸苍白如纸,叫人见了心生怜惜, 李怀德可顾不上怜惜, 天色这么晚了,说不定皇上这会儿正要回来了,到时候看见美人儿这副模样,怕是要龙颜大怒了。

他一咬牙, 道:“既然娘娘不肯吃,那咱家只好用别的法子了,这都是为了娘娘自个儿的身子着想,娘娘可千万别怪罪奴才啊。”

说完,李怀德便对左右宫婢招手,吩咐道:“来人,伺候娘娘进食。”

那两个宫婢领命上前,一人按住洛婵,一人端起鸡汤往她嘴里喂,洛婵气得浑身都颤抖起来,她终于伸手接了那碗鸡汤,李怀德见她如此,顿时一喜,讨好笑道:“娘娘愿意自己用膳,当然是再好不过——”

话未说完,洛婵便将那一碗鸡汤往他脸上一泼,汤汤水水洒了李怀德一头一脸,顺着脸颊下巴往下淌,鸡骨头蹦跳着落在了地上,滚出老远,他闭紧了眼,慢慢地用手掌抹去脸上的鸡汤,牙关咬得咯咯响,几个宫婢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一声,殿内静如死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