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农女种田奋斗录 > 第18章 卖豆腐

第18章 卖豆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农女种田奋斗录!

花平平在郑家简单的吃了晌饭,正好郑氏无事与她一同去到了官府,将赎身契交给了户籍官,户籍官很快为她办理了户籍。

这一刻她从奴籍变成了良籍,同时她为了摆脱往日屈辱的记忆还给自己改了个名字,延用了原来的姓氏,取名“华丹丹”。

顺利的拿到了新的“照身帖”,上面记载了她现在的身材和相貌特征。

并且户籍那一栏没有写上万福镇几个字,只注明了她原本是吴家丫的鬟,并且是自由身。

出了官府,郑氏好奇的看着官府为华丹丹新发的“照身帖”,同时也为华丹丹感到开心。

她知道卖身给大户人家没那么容易赎身,尤其是在吴家这种不讲究规矩的府里,丫鬟的处境就更不好了。

“丹丹啊!从现在开始你也是良家妇女了,你有想过以后的打算吗?”

“我准备做点小买卖,郑娘子能否将推车借给我用用!我去买点东西,你带着双宜他们先回去。”

“我陪你去吧!正好许久没逛街了。”郑娘子笑了笑。

她家三个孩子都不大,平日担心他们出去疯玩闯祸,很少带他们上街,今日有华丹丹可以帮衬她一些。

华丹丹知晓郑娘子的心思,不过她今日买的东西挺多,带着小孩并不方便:“郑娘子,我有许多东西需要准备,要走好几条街太累了。”

“没啥!我们娘几个陪你一起。”郑氏坚持。

“那行,谢谢郑娘子!”

穿过几条街走到了粮铺外面,华丹丹让小厮装了五斗豆子。

郑娘子心里一半疑惑,一半开心:“你看你就是客气,我都收了你每日的伙食费了,你就不必自己备粮食。”

华丹丹不好意思的笑笑:“我准备用豆子去做些吃食去卖。”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郑娘子尴尬的摸了摸大女儿的脑袋,原来是想多了。

然后便帮着华丹丹一起将豆子放在推车上,这五斗豆子对于华丹丹来说的确有些重了。

应国这些年风调雨顺,所以粮食价格不高,一斗豆子只需要两文就可以买到,对于住在城中的百姓是好事,但谷贱伤农,同时也打消了华丹丹想着赚钱了就买地的想法。

除了豆子,她还顺带买了一些麦芽糖,这些麦芽糖是给住在郑氏隔壁的老两口。

郑氏隔壁的老两口在集市的街头有个显眼的摊位,每天一大早就在街头卖面,她想在老两口卖面的时候,也卖一些自己做的吃食。

翌日。

华丹丹在鸡叫第一声响起前就起床做豆腐了,往日是为别人干活当然是能偷懒就偷懒,现在若是敷衍,敷衍的就是自己。

郑氏的后院里就有石磨,她可以随意的使用。

便将提前泡好的豆子加水磨成了豆浆。

她力气小,为了赶在八点左右,集市最热闹的时候到达市场,所以只磨了两斗豆子,然后又将豆渣放在纱布里滤干净,接着放入了锅里烧开,倒入了醋,等着豆浆结絮装放在了提前准备好的方盒子里挤压,等着豆腐成型。

二斗豆子做出来的豆腐,分成了三十二方,第一日倘若能够全部卖出去那就不错了,三十二文的收入抛去成本也已经不低。

然后将三十二方豆腐装在背篓里,去到隔壁老两口家中,不过并没有人,想必已经去了摊位。

昨日她已经与韩老太说好,借她的摊位出售一点物什,于是又背着背篓朝着集市走去。

到了集市天色已经蒙蒙亮,市场上的早点摊位已经开始营业,卖菜的摊位也在陆陆续续的开摊。

“翠翠,你来啦”韩老太热情的招呼。

“老太你们起的够早呀。”毛丹丹随意的聊着。

“不早了,再晚点来市场上的人都是在家中吃过早饭才来的了。”韩老太正在切面。

韩翁指了指旁边的空地,“丹丹你将物什放在这里出售吧!”

“谢谢韩翁。”

集市中的位置可谓是寸土寸金,能够无偿使用这一小块地方华丹丹已经很知足了。

背篓放在地上,然后又将背篓里的豆腐拿了一块出来,放在一个小圆凳上。

正好现在没有什么人可以歇息一会,方才磨了二斗豆子她这会是腰酸背痛,若是没有在吴家锻炼的一年她还真磨不了这样多豆子。

韩老太切好了面歇息片刻,目光在客人里扫视。

“丹丹,你看见坐在那儿吃面长羊角胡的人没”她伸出手指着前方:“那人是李家的管家来采购食材,你可以去问问他要不要你的豆腐。”

“多谢老太。”

华丹丹拿起一块豆腐走了过去:“李管家,这是我家做的豆腐,味道很不错,要不要买回去试试?”

李管家看着白白嫩嫩的豆腐很陌生:“这个要怎么吃?”

华丹丹看着李管家吃的是红汤面:“只需要在烧开的水里煮一会,然后加在你的汤里就可以吃了很简单,可要试试,试吃不要钱。”

李管家是个喜欢尝鲜的人,白白嫩嫩的豆腐至少看着不错:“可以试试!”

华丹丹将一方豆腐切成了小块,然后放到了老两口煮面的锅里,煮了一小会便从锅里捞了出来然后装在了一个海碗里。

李管家夹了一块豆腐放在里面汤里搅拌了一下,然后放入了嘴里咀嚼了片刻,满意的点了点头:“你这是用什么做的,价格几何。”

“是用豆子做的,原价是一文一方,今日是第一次出售买一送一。”这个问题华丹丹回答得很诚实,毕竟她住在郑氏家中,只要有人问,郑氏母子几人就说出去了。

李管家若有所思:“我每日都来市场,现在两文可以买一斗豆子,去年的豆子一斗还不卖到二文,你这块豆腐的重量还不到一升。”

“不能这样算!豆腐虽小,做出来需要的豆子远远超过了一升。”

李管家再次夹了几块豆腐品尝,心里想着他们主家也不是什么大户,包括他一共就六个下人,那些山珍海味是没有机会吃。

如今这个豆腐的味道不错,同时还很新奇,买回去换换口味也不错。

“这样吧!三方一文你觉得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