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在大秦当病弱贵公子 > 第127章 第127章热热闹闹回帝丘

第127章 第127章热热闹闹回帝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在大秦当病弱贵公子!

卫鞅被秦公的反应弄的『摸』不着头脑, 不发货也就算了,怎么还笑的这么......嗯......奇怪?

秦公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奇怪,他好不容易打定主意和眼前这人一起撂担子不干, 这会儿看见什么都开心, “许久不见, 快进去说。”

躲在角落里的太子驷:???

你们就这么走了?

书房的门关的干脆,几句话的时间,除了守在门口的内侍就只剩下他自己, 太子驷生气不是不生气也不是, 小声嘟囔几句转身离开去处理其他的事。

他爹心血来『潮』想退位, 他可不敢就这么接, 朝堂上上下下那么多人,老爹身子骨还硬朗, 他现在就继位非被人骂死不可。

不行, 得先去几个弟弟那里联络联络感情,哥儿几个大半年没见, 那几个小子肯定想他了。

书房里,卫鞅难以言喻的看着辅佐了多年的秦公,有点怀疑自己当年来秦国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就算太子驷已经能很好的承担起君主的责任也不能这么撒手。

秦公捏紧拳头,强忍着不让自己笑的太明显,“没说立刻让驷儿继位,那小子野惯了, 朝中也没几个能用之人,得让他现在咸阳经营两年。”

卫鞅眉头紧皱,看秦公打定主意要让太子驷掌大权,一时间竟然想不出该怎么劝。

君上在太子驷这个岁数已经接手秦国了, 说年纪小不行,说太子驷本事尚需磨练......在义渠这大半年,太子驷的处事手段比义渠王都老道,不管从哪儿看太子都不比在座这位差,所以完全没有劝的必要。

秦公提笔在舆图上划个圈,他当然知道卫鞅在想什么,国君变动不是小事,他做出决定之前必定会做好打算,总不能留个烂摊子给儿子收拾,“驷儿继位的事情暂且不急,卫鞅,来看看这地方给你做封地如何?”

卫鞅眉头一跳,下意识觉得前面有坑在等着他。

被圈起来的地方名邬,又称商於,位于秦岭南麓,这是秦国从楚国抢来的地盘,抢过来之后就在附近修了武关,正好挡住楚国窥伺关中的目光。

商於六百里沃土数十座城池,这人是真不怕他造反还是怎么着?

“怎么样,这可是我精挑细选找出来的地方,在秦魏楚交界处,如果有敌人来犯,直接从武关调兵即可。”秦公把笔放下,他知道秦国对卫鞅有怨气的人很多,所以卫鞅要走他不拦着,但是走之前必须得有自保的能力。

“君上,你不觉得这样更招人恨了吗?”卫鞅无奈扶额,说实话,他不觉得自己的封地如此富庶有什么不妥,在秦国呕心沥血干了那么多年,再富庶的城池他也受得。

但是吧,他这么觉得不代表所有秦人都这么觉得。

秦公一手托腮,另一只手在武关的位置点点了点,“寡人说了,若有敌人来犯,直接从武关调兵。”

“打自家人也叫有敌人来犯,这话要是让别人听见,日子可就真没法过了。”话说到这个地步,卫鞅也不端着了,他们俩得好好谈谈,现在的秦国不比以前,把商於放到他手上,万一有人趁机生『乱』可不是小事。

*

咸阳城一天比一天繁华,只是这繁华下面危机四伏,稍不注意就会让秦国再回到之前只能在山沟沟里生活的状况。

卫霁不是当年那个无知的少年人,他现在会主动过问政事,至少不会闭目塞听,身处大『乱』之世,若是什么都不做岂不白活这一回?

从义渠回来的大军重新回到骊山大营,该训练的训练该回家的回家,秦人尚武,太子驷大败义渠的消息刚传回来时咸阳就沸腾过一次,正主回来后城里百姓的热情比之前更甚。

小半个月热热闹闹过去,卫霁终于抓住他们家老师的小辫子,搞明白这人回到咸阳也不着家究竟是为什么了。

原来在老爷子心里,他的心眼只比针尖大,见不得老师教别的学生,各国迁到咸阳来的人不少,老爷子实在按捺不住那颗教书育人的心,于是又悄悄找个隐蔽的院子化名出去教书去了。

卫霁被他们家老师气的哭笑不得,张仪来咸阳他也没迫害人家,干什么莫名其妙败坏他名声?

老爷子原本还怕小徒弟闹脾气,后知后觉意识到小徒弟的反应和自己猜的有点不同,想着反正已经被发现,于是开始喜滋滋的正大光明出门教学生,小徒弟不介意他还躲什么。

卫霁没等到解释,反而等到他们家老师新一轮的不着家,拉着住在他这里的卫鞅就开始谴责,非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家老师的荒唐行径才肯罢休。

正巧过来听了一肚子抱怨的太子驷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什么大事,“所以,霁哥要回帝丘不是因为和先生闹脾气?”

回娘家不是问题,因为闹脾气回娘家可是大事儿。

卫霁喝口水润润嗓子,略带狐疑的看着坐在面前的大小伙子,总觉得这小子话中有话,“我是那么小气的人?”

太子驷赶紧摇头,“当然不是,霁哥如朗月清风,胸怀之宽......”

“停!”卫霁抬手喊停,不明白这家伙油嘴滑舌的本事是跟谁学的,明明孙师兄离开好久了,怎么越来越有他的风范?

卫鞅在旁边任他们闹,年轻人有朝气很好,无事一身轻的感觉的确不错,难怪老师和师兄都对政务避之不及。

“我过几天回帝丘,还要再回戚邑一趟,你们有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我到时寻了然后派人送到咸阳来。”

“没什么想要的,你保护好自己就行。”卫鞅想了想河西那边的战况,确定魏国不敢在这个关头劫人,却也担心路上有意外发生。

毕竟他们家小师弟身边意外从来没少过,再怎么周全的安排到他身上都没用,能不能好全看天意。

太子驷很随意的摆摆手,“没事,霁哥这次回去有我护送,敢来找茬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不用麻烦,这些年没出差池,我自己回去就行。”卫霁可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耽误正事,秦国到卫国的路除了商贾再没谁比他更熟悉,当他这些年都是白走的不成?

“反正要出远门,送霁哥回帝丘只是顺路。”太子驷笑的一脸无害,“大良造可以作证,是正经事情。”

这人被他爹三言两语说服,答应在他继位后再彻底卸任,所以现在秦国大良造依旧是他卫鞅。

石桌另一边,卫鞅凉凉一眼扫过去,“送你家霁哥回帝丘,顺便带草原诸部落去雒阳朝见天子,的确是正事。”

他们在义渠那么多天谁都没闲着,太子驷似乎知道将来留给他亲自带兵打仗的机会不多了,这次带兵格外生猛,打完义渠后将义渠的内政交给他,转头就跑去打其他部落。

草原上大小部落数以百计,要么被他打趴下要么拖家带口卷铺盖北迁西迁,秦国太子凶残的名声如今在草原上足以止小儿夜啼,在这里装什么大尾巴狼?

卫鞅在心里说着,很干脆的承认自己就是在迁怒。

太子驷身体一僵,讪笑两声弱弱解释,“大良造又在开玩笑,明明是带草原诸部首领去雒阳朝见天子,顺便送霁哥回帝丘。”

卫鞅:哦,呵呵。

“从雒阳顺路顺到帝丘,太子这路记的真不错。”

太子驷:......

面子里子全部被掀的丁点不剩的年轻人深吸一口气,咬紧牙关撑起一抹僵硬的笑,“大良造,您想什么时候去封地,阿父那里我来解决,您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这次绝对没人拦着。”

要不是他们私底下关系好,这话说出去肯定会让人觉得俩人皆不怀好意的在明争暗斗,卫霁端起茶杯掩下笑意,能让卫鞅师兄话里带刺,看来他这两年的确不会离开了。

秦公果然好手段!

*

卫霁以为太子驷要送他回帝丘之时说说,那小子要带上草原那么多部落的首领,肯定没法和他同行,话不能说的太满,不然容易打脸。

咸阳城外五十里,一群打扮各不相同却绝对不是秦人的壮汉聚在一起,远远看到车马上的旗帜便迅速动了起来,如果不是太子驷拦着,这场面真的像山匪劫道。

卫霁难以言喻的看着太子驷过去和山匪......啊不......和部落首领们说说笑笑然后自然而然将马车护在中间的模样,终于意识到这人之前并不是在说笑。

这群草原人没有进城,而是被安排好算准时间在城外等着,等他们出来再一起去雒阳,让秦国太子和这么多部落首领当护卫,这待遇估计周天子都没有享受过。

能在短时间内让桀骜不驯的游牧民族臣服,不愧是秦国第一王。

中原对华夷之分非常看重,草原部落和周王朝时战时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在背后捅一刀,所以中原诸侯对其以防备为主。

秦国在中原诸国眼中是蛮夷,在蛮夷眼中又是中原人,不管他们是什么人,能降服这么多部落都是大功一件,足以让秦太子之名风光无限。

卫霁心中赞叹,面上不由带了些出来,太子驷把从草原过来的弟兄们安排好便打马上前,以为卫霁是不放心这么多人跟着,“霁哥不用怕,我敢带去朝见天子的都是老实人。”

必须是老实人,不老实不带他们玩。

等到傍晚休息的时候,卫霁终于知道这人为什么能让近百的部落首领和平相处,想要抓住男人的心,就要先抓住他的胃。

看着为了几串烤肉打成一团的壮汉们,公子霁摇头叹道:“前人诚不欺我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