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秦之开局绊倒易小川 > 第247章 蒙恬大义灭亲,始皇走后三问题

第247章 蒙恬大义灭亲,始皇走后三问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秦之开局绊倒易小川!

“啧?传国玉玺?”

“是啊!就是传国玉玺啊!陛下生前可是立下规定说,只有得到传国玉玺的人,才有资格当皇帝的啊!”

“.......”

一时间,场面突然安静了下来,也不知道谁给这个人的胆子,居然赶在这个时候说这种话。

他的意思是就是说谁没有了传国玉玺,谁就不能当皇帝了?

此时段均也是陷入了思考。

其实对于段均来说,只要自己掌握了军政大权,这个所谓的传国玉玺不过就是一个垃圾玩意儿,在段均看来狗屁不是,不就是一块板砖罢了,可是这是在古代,什么都看的十分重要,非常重视这些实质性的东西,

说白了就是走个流程,如果段均自己愿意,就算没有这个板砖都不会影响什么。

只不过在民间的流传之中可能就会少了一些官方正统的意思了。

如果民间都这样觉得,那就只有一种结果了,就是得到了民心但是没有完全得到民心。

这是段均所不想看到了。

过了一会,段均问道。

“那传国玉玺是谁在保管,为什么会找不到了?你们干什么吃的?”

那人也是吓得跪在了地上,说道:

“丞相,这不能怪小人,传国玉玺历来都是内官中书府令在保管,可是刚才我们去拿传国玉玺的时候,却发现中书府令已经失踪好几天了,和他一起的还包括那传国玉玺。”

中书府令?

段均听到这个官职的时候愣了一下,又想起来这人是谁。

他就是在之前,第一次给段均封官为上将军的宦官。

这个人不算是好官,毕竟收了段均的银子,但是也不算坏,只不过是在官场上面玩得转罢了,段均理解,都很正常。

还记得上一次见到那个中书府令宦官还是在上一次了。

段均不用想都知道,只是秦始皇最后的计划了,他肯定在生前给那宦官交代过,如果他出去要是遭遇不测,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将那传国玉玺送到自己的儿子手中。

所以现在只有一种可能,传国玉玺在北方。

因为那中书府令知道寝室死了之后,肯定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将传国玉玺交到长公子扶苏的手上,可是谁也没有料到扶苏居然紧接着就被易老川派的人给暗杀了,所以没有办法,慌得一批的中书府令只得是前往最后的希望,二公子胡亥那里。

二公子胡亥被秦始皇发配到北方边境体验生活,所以应该是安全的。

却不料这也在段均的谋划之中,德香的小队速度自然是快的一批,所以当那中书府令到达北方边境之后肯定会直接收到胡亥被干掉的消息。

这个时候他能怎么做?

他接下来的做法,那就是传国玉玺的归宿。

段均眯着眼睛,答案很快就浮现在脑海当中。

在中书府令发现两位公子都被暗杀之后,本来想着原路返回,但是却想到咸阳绝对会被段均带领军队占领。

这样贸然回来简直是不要太冒险,搞不好他自己都要死。

所以只有一种可能,他在北方,就近选择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正在镇守北方边境的护国大将军蒙恬。

蒙恬在北方驻守,手下三十万蒙家军铁血丹心,对大秦对秦始皇绝对是忠贞不二的。

所以中书府令必定向那蒙恬诉说一切事情,有且只有这一种可能。

“嗯,我知道了。”

段均在大殿之上没有吐露自己的神色,不过是很正常的点头,表示知道了。

这样反常的举动还是把下面的百官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段均要登基,作为臣子的居然连传国玉玺都能弄丢,简直就是离谱,要是段均怪罪下来,下面的人就算是有一百个头都不够砍的。

所以才会出现下面的百官全都惶恐得一匹,话都不敢说,只敢用余光看着段均,生怕下一秒自己就要被段均选中,然后成为出气筒人头落地。

这是秦始皇之前惯用的计量,只要下面出问题了,那么肯定要随便找一个阿猫阿狗来砍头的,因为秦始皇坚信,这样做可以让他们有危机感,以此来加强百官对自己工作的认真度,每次随即叫人就是让他们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到底谁会成为无辜的替罪羊,这也就间接性加强了百官之间相互监督工作的觉悟。

要是你不监督好你身边的官员做自己的事情,搞不好下一个随便叫去死的人就是你自己。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百官越想越害怕,现在就差点全都绷不住给跪下来了,平时小事情都要死人,尼玛的居然说把传国玉玺给搞丢了,简直就是离谱,离谱至极。

“你们都给我摆出这幅表情干什么?丢了就丢了呗,反正它要不了几天就会自己回来的。”

此话一出,百官面面相觑,就像是听见了天大的消息一样。

“什么?!丞相的肚量居然如此的大,就连传国玉玺丢了都不在意!”

“我靠,这就是丞相的格局嘛?可是没有了传国玉玺的帮助,贸然登基,恐怕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啊!”

“最关的是,丞相还说那传国玉玺会自己回来!这不是闹鬼了吗!?”

“传国玉玺既然都被那叛徒中书府令带走了,怎么可能还会送回回来?”

“除非那中书府令是不想活了把!”

“可不是嘛,怎么感觉丞相精神出现问题了,居然说传国玉玺会回来!”

“..........”

百官听见段均说出此话,也是喋喋不休开始讨论,确实是让人很不理解,虽然段均对传国玉玺丢了的态度十分让他们意外,看样子他们也不用有人当这个背锅侠,然后人头落地了,但是他们更是对这反常的事情不能理解,你说就来拿最重要的物件都丢了,被人偷了,怎么可能还会有人送回来!

这样说就像是让大家觉得是在晚上看见了太阳一样,那个传国玉玺,是通过玉石和纯金打造,上面稀罕程度,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偷走那传国玉玺的人,可以说在暗中交易,完全可以找到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

所以说在种种因素的加持之下,完全可以让大家觉得,这传国玉玺的丢失,不管去哪了,就算是被弄坏了,也不可能再回到咸阳,也不可能再出现在大家的眼前了。

可是段均,却如此自信,说一个不会动的传国玉玺,一个谁拿了谁会被杀头的传国玉玺,居然会自己送上门来,谁信?

“好了,尔等不要用自己的度量去衡量丞相的度量,我家丞相无所不能,说话从来没有夸张过,难道之前丞相说得话没有让你们这等文武班子惊讶过嘛?

试问之前丞相所说哪一件事情没有成为现实?”

这时候,只见最前面穿着一身霸气铠甲,一看就是胸腹中有韬略的帅气将军站了出来。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段均的心腹之一,韩信是也。

“我赞同,全天下的人当中,我只服丞相,丞相说什么就是什么,一诺千金,言出必行,我家丞相的为人难道各位还信不过?”

紧接着李三也跟在后面站了出来。

“臣张伟复议!”

接下来,在文官的班子当中,被段均赏识,提拔为大夫的张伟也拱手站了出来,张伟在之前两次在段均面前崭露头角。

不管是在北方五胡战斗当中,还是在夺取长生不老药事变当中,张伟都让段均的眼前一亮,然后段均就彻底了解了张伟的家世。

这不了解还好,一了解居然发现这张伟是真他娘的争气。

张伟从小就生活在最贫穷的战国中的秦国偏远地区。

所以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秦人,这也是不可能会加入六国余孽的原因。

家境贫苦,从小父母双亡,却勤勤恳恳品质优良,所以在之后的被官途之人选中,举荐之下就从小官一步一步往上爬,最后进入段均蒙家军中当一偏将,所以在北方战斗中才有机会崭露头角。

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段均不为别的,一是看中了他的胆识,面对敌军而不慌乱,有条不紊完成自己的任务,这种人和现在大殿上的酒囊饭袋相区别,绝对可以担当大任的。

第二段均了解过,张伟做事踏踏实实,只求做好眼前的事情,从来不通过一些不合法的手段上位。

这在腐败泛滥的大秦无异于是一股清流。

这就是段均看中的做人,张伟这种踏实的清流,把他刚在文官的队伍里面,早晚特妈的能担当大任。

“啊!丞相度量大,是我等眼界狭窄了,望丞相不要和我等计较!”

“丞相之前的事迹当中,总是说下不可思议的话,却从来没有一次食言过,丞相英明!”

“丞相无敌!丞相英明!”

“望丞相恕罪!”

“........”

官场就是这样,七嘴八舌之下,只要有人带节奏,那些没有主见的官员就会过来跟风。

段均自然是没有把这些人放在心上,反正等到科举制考试筛选人才到了一定量的时候,这些落后迂腐的官员全都得回老家去耕田。

“好了,在这件事情上我不想多说,传国玉玺说白了就是一块破石头罢了,我段均从来没对这玩意儿来什么心思。

不过各位爱卿既然说了,这玩意儿关系到天下民心的归属问题,那咱们就拭目以待吧,不出半个月,那传国玉玺必定会被人给带回来的。”

北方边疆之上。

“禀报护国大将军,我是陛下内臣,我特意将传国玉玺带来交付与你!”

蒙恬在军营当中,甚是意外。

“什么?按照你的意思就是说我的弟弟蒙毅要造反?!”

蒙恬在军营中差点没有气得直接抽过去,把那天才反应过来,

“咸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全都仔仔细细告送我!”

“护国大将军,其实自你走之后,朝中.........”

紧接着,那内臣花了好几个时辰才说清楚了之间事情。

“啪!”

蒙恬是怒火中烧,直接是拍案而起。

“哼!蒙毅,身为蒙家人,居然感触如此悖逆的事情!

我蒙家三代忠良,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从未做过叛逆之事,没想到到我弟弟这里就做出了这样荒谬的事情!”

蒙恬气得脑袋都要炸了,他蒙家自从战国的时候就为大秦统治者效力,到蒙恬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从小就是要效忠大秦,就算是给他一万个脑袋也不会干出这种出格的事情。

可是现在,蒙毅居然利用动荡时机,准备登基称帝!

蒙恬联想到中书府令说得那些事情,什么秦始皇,扶苏胡亥接连被暗杀,然后全国上下都在发酵段均有多好的事情。

这明摆着其中就有问题啊,虽然蒙恬不知道秦始皇全家被杀和段均有没有关系,但是通过其他的事情,蒙恬很明显能够感受到段均的要登基的想法。

不过还好,现在传国玉玺送到自己手上来了,那显然,我蒙恬就不可能让你蒙毅做出称帝这种违背忠义的事情。

如果他作为兄长,不去阻止,怎么对得起他蒙家三代忠良,怎么对得起大秦最高统治者对自己的信任?怎么向天下人交代?

为了这些,蒙毅是他弟弟又如何?这是一个很显然的主次关系!

“还望护国将军越早出发越好啊!大秦现在处于风雨飘渺之中,谁都不敢保证之后咸阳会不会出更大的问题!”

那中书府令纯粹就是秦始皇的铁粉,所以在这个时候,还不忘记催促蒙恬早日出发去教训这个准备登基打得段均,他也在为自己打着小算盘,要是让段均登基,那他肯定就不会成为最高的内臣了,到时候不但荣华富贵没有了,搞不好段均眼里还容不下他,还要将他灭口,毕竟他之前可是秦始皇的内臣,知道的太多了。

各种顾虑之下才让中书府令决定来找最近的护国大将军蒙恬,蒙恬对大秦的忠心天地可鉴,只要找到了蒙恬,添油加醋地说出一些对段均不利地话,之后的事情,就可以甩给蒙恬和段均了。

相比就算是那段均见到蒙恬也要经他三分吧,否则他还怎么做这个兄长?

这都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蒙恬在北方这三十万蒙家军地实力,可以这样说,只要蒙恬下令,这三十万蒙家军所到之处,弹指间灰飞烟灭,只要大秦愿意,三十万身经百战地蒙家军可以往其她国家开发,踏平一切,专治一切不服。

“这件事情,就交给我吧,这件事情,既是国事,也是家事!

他蒙毅不管是做大秦地丞相,还是做我的弟弟,都是说不过去的!

我蒙恬绝对不会让我蒙家出一个背叛效忠大秦的人!

我蒙恬,这次要亲率十万大军南下,朝咸阳进发!如果他这次不从我,我蒙恬这次就算是大义灭亲,也要守护列祖列宗和陛下的威严!”

蒙恬几乎是声嘶力竭,这件事情对于蒙恬来说,在国家层面上,那蒙毅就没有理由从丞相登基为皇帝,虽然扶苏和胡亥都死了,但是现在的蒙恬没有想那么多,反正其他先别管,我就是不想让我的弟弟来当这个皇帝。

再者就是作为蒙恬的弟弟,这蒙毅难道就忘记了自己的祖训?他们蒙家世世代代都是大秦的忠良,即使是战死,也不能做这种事情,好好忠心地当大秦地臣子,好好辅佐大秦地统治者难道不好吗?为什么偏要做这样出格的事情?

蒙恬不理解,十分不理解。

对于蒙恬这样固执的,认定一个真理就不会改变的人来说,真的十分不理解。

所以,蒙恬不惜动用十万蒙家军南下,也想要平定这场叛乱,如果蒙毅识相还好,如果蒙毅固执不变,还是要登基称帝,那对不起,我蒙恬只有和你兵戎相见,只有大义灭亲。

只有这样,才可以守护自己作为蒙家人的尊严,只有这样,到了九泉之下,才有脸面继续面对列祖列宗和大秦的统治者们!

这样的忠义之士在大秦屈指可数,蒙恬的做法站在蒙恬的立场上没有任何错误。

蒙恬这边是心情复杂,率领十万蒙家军南下回咸阳的事情姑且不谈,且说段均在确定要登基之后,又面临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安葬秦始皇的遗体。

到了现在这个年份上,秦始皇登基就开始修建的骊山陵墓已经基本上要完工了,这秦始皇也是真的吉利,也是在这个时候就被自己的杀手给杀死了,也不知道他最后一刻心里想的什么。

当然,说这些的用处已经不打了,现在最关键的是秦始皇遗体的安葬问题。

“我不是给你们说过,既然骊山陵墓修建完成,那就可以按照你们本来就计划好的流程开始对陛下进行安葬呀?为什么还要来找我?”

段均有些不理解,明明每个部门各司其职,有专门的礼部来安排,为什么这些安葬的问题还要来问段均,虽然丞相管理百官,但是不管理没一件事情吧。

秦始皇的死真心不是段均的错,段均对他的尸体也没有任何的想法,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皇帝开创者,是封建王朝的鼻祖,所以段均也没有半点打他骊山陵墓的主意。

之前安排的怎么样就是怎么样,现在连秦始皇安葬的事情都来问段均,就好像是觉得段均不想让秦始皇入土一样,让段均有些反感。

“丞相息怒,只是现在有几个问题需要丞相知晓.......”

段均看着面前这些礼部的官员支支吾吾,不知道心里在搞什么幺蛾子,有些纳闷。

“什么事情?直说啊,为什么如此的犹豫?难不成我知道了会杀了你们不成?”

段均有些无语,这不对啊,平时的时候,只要他们有什么要求,特别是地方缺少钱粮,想要中央给拨款支持的时候,贴着老脸是好意思的很,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畏首畏尾了?

难不成段均知道之后还真的会想砍了他们?

“是的丞相,那我们就直说了啊。

陛下生前就立下过遗嘱,说在他驾崩之后,要选蒙家军中最强的五万将士陪葬,这样能够让陛下死后在阴间照样当皇帝,并且可以让任何妖魔鬼怪都无法靠近........”

“什么?!”

这几个官员看见段均十分差异,赶紧给跪了下来。

这天底下谁不知道段均爱军,爱护自己的将士们?

现在他们在说什么?居然说要将将士们活埋,活埋就算了,还要五万!这可不是小数目!

五万也就忍了,最离谱的是,居然还要五万的蒙家军!

这蒙家军可是蒙恬和蒙毅的精血啊,上次北伐都没有损失几个蒙家军,现在这几人居然张口就说要让五万的蒙家军去骊山当活死人!

这尼玛,谁愿意?

谁能忍?

别人段均管不了,反正段均忍不了。

“不行,给免了。”

段均冷冷出口这五个字,一点多余的废话都没有。

“不可啊丞相!”

“是啊!丞相,这可是陛下生前的遗嘱啊!我们生为大秦臣子怎能如此不守规矩呢?”

“要是没有这五万蒙家军,陛下在阴曹地府如何当皇帝啊!!”

这些官员知道段均会拒绝,所以赶紧边磕头,边异口同声说着这些条条框框,说着要是不将这些将士们给卖了,后果有多严重。

秦始皇,千古一帝,死后在地下肯定是要称帝的,称帝就必然需要军队,而且还要驱散那些牛头马面,蛇皮妖怪什么的,要是没有这五万忠勇的蒙家军,怎么搞嘛?

开局就靠i双手创业?就算是奥特曼也不带这样玩的啊!

况且秦始皇何等的功绩,叫几万人陪葬,那也是理所应当啊!

在古代确实是理所应当,可是段均是现代穿越过来的,就连尸体都要用来火化的现代。

尼玛的在这里死一个人就要叫几万人来陪你,搞什么破玩意儿呢?闹着玩呢?念数字很轻松合着两眼一闭啥都不知道呢!

“别说了,说什么我都不会答应让我的的将士们去地下被活埋的。”

段均意已决,看着地上的这些官员,痛不欲生,他们听见段均的决定也是没有办法,他们是礼部的官员,要做的本来就是按照规矩办事。

段均抿了抿嘴。

“好了,你们都先起来,这件事情,我自有办法,可以不牺牲一兵一卒也能够让陛下在低下称帝的。”

“什么?这怎么可能?不用五万蒙家军将士怎么可能会完成陛下这一遗愿?”

“丞相你又在开玩笑了吧?”

“如果不用活人来搞,难不成叫死人来当陪葬的吗?那算什么?哪有这样的道理啊!”

“........”

这些官员是越想越委屈,又开始各种妄想起来。

段均也是不管这些狗蛋在这里bb,轻声道:

“够了,别闹了各位,听我命令,现在开始烧制五万个兵马俑,以此来替代五万蒙家军将士,

并且,兵马俑的制作标准,全都按照真人的样子形象来做,我要你们一比一来制作这些兵马俑,每一个兵马俑的样子都要能够在军中找到相似的人。

这些兵马俑,将会成为五万活着的蒙家军将士们的替代品,他们,将会陪着秦始皇,在低下陪着秦始皇长眠。”

“兵马俑?”

这些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是一片茫然,但是在之后段均的介绍之下,全都是茅舍顿开一样明白,两眼放着精光。

“呀!丞相真是英明!”

“绝,实在是绝!”

“用泥土做出陶器一样的兵马俑!以此来替代将士们!”

“这兵马俑必定可以在地下形态不变,这样一来,岂不是比五万的蒙家军尸骨要好上千倍万倍?!”

“........”

在一片的叫绝声当中段均是完成了对秦始皇想要活埋蒙家军的想法,取而代之让兵马俑进入了历史的舞台。

这也是段均有时候感觉很迷的原因。

你说明明自己就是一个穿越者穿越到大秦了,可是为什么有的时候自己却是再走历史的老路,虽然自己没有成为什么赵高什么项羽什么的名人,但是好像自己的存在就是填补了一些人的存在,名字不同但是却做起了历史上一些人的相同的事情。

历史这个东西,不敢去多想,想多了反而对自己不好,至少在这个点上,段均完全没有做错。

段均爱军,爱自己的士兵,不管出于什么方面,绝对是不可能让自己的五万将士们去骊山中陪一个冰冷尸体的。

所以不只是段均,段均说出兵马俑之后,这些官员也是明辨是非的,当即就表示十分赞同和理解。

但是随即他们脸上就露出了忧愁的表情。

“丞相,陛下还说,要让后宫佳丽三千全都陪葬在骊山之中,这为之奈何..........”

没办法,作为礼部的官员,这些事情必须要问清楚,比如说刚才的兵马俑事情,问清楚然后解决了不就完了么,所以这个也要问清楚。

秦始皇说过,到了地下也要繁衍后代,所以不可能会缺少这些佳丽三千的服侍。

“陛下生前说过,到了地下也要让自己的帝国欣欣向荣,要让龙脉延续下去,所以不能缺少了美女们的伺候,必须要将后宫佳丽全都待下去,不然会寂寞死的。”

“后宫佳丽三千全都陪葬?太残忍了吧。”

段均喃喃道。

秦始皇生前没有确立王后,因为有前车之鉴,他的母亲就连同他亲身父亲搞秦王然后事变的原因,所以秦始皇开朝之后就没有对自己的大秦立过特有的王后。

这也是秦始皇的遗憾。

所以在死后,秦始皇也要让这些佳丽三千们到地下陪着自己,也许还想着完成自己的遗憾吧,

可是在段均这个现代人看起来还是那么荒谬,你说你要死就要死,怎么就老想着要让活人去地下陪你?

你秦始皇怕不是心理变态还是啥的,怎么老是这么扭曲呢?

在古代陪葬很正常,但是你动不动就要成百上千的人来陪葬,这多多少少有些离谱了呀!

所以段均还是不理解,还是不能批准。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的。”

段均打断道,如果要让你们的家人去陪葬你们愿意吗?

接下来就是礼部这些官员的集体沉默,说的没错,要是还在自己身上,要是自己的家人要死了,然后却说自己也要跟着陪葬,谁接受的了?

同理,段均不允许。

“好了,之前不是说了用兵马俑代替嘛?我觉得后宫佳丽也是一样的,将她们的样子叫工匠一模一样给打造出来,最后一同安放到秦始皇陵,就这样,没毛病。”

段均也是i想明白了,那些蒙家军的将士都可以用兵马俑代替,那这些妃子为什么不可以?

“丞相说的是,我等照做。”

这些礼部的人也是想明白了,用这些兵马俑去代替难道不行吗?完全可行,毕竟比真人要存在得久,还稳定了民心。

“对了,你们不说这些后宫的佳丽我还忘了,这件事情之后,你们就让那些后宫佳丽自己做选择吧,要想出宫的自己出宫,谁都想要一个安宁的家庭,愿意留在宫中的,就把她们安排成宫女,来打理皇宫的事情。”

“啊?丞相,这........”

“这什么这?这没有什么不妥的,那些佳丽许多是从小就进宫的,别提有多向往外面的世界了,本来以为赢得陛下的心就可以飞黄腾达了,可是又有多少人见过陛下的真面目呢?还不是在宫中没有被采用,许多老死的都大有人在。”

古代的后宫制度是真的可恶,让这些本来应该得到幸福的女人一辈子在皇宫中老死,就算是死也可能没有见过皇帝一面。

段均不需要,段均虽然现在家中娇妻有好几位,但是依照段均的身体情况,玩转她们完全没有问题吧?只是说段均的时间总是耽搁在国家大事上面了,内内外外忙的让段均没有时间去忙活自己的私事。

段均也是暗中下定决定,等有朝一日他有空了,他一定要将家里的娇妻好好照顾一下。

所谓是田地要经常拿出来翻翻,否则怎么还肥沃得起来呢?

这件事情算是告一段了,现在总没有什么事情了吧。

“喂?你们礼部就是说话磨磨唧唧,没有事情了吧?”

那些官员这时候却没有问完问题之后的轻快感,反而眉头还是紧皱。

“丞相........”

“怎么了?”

“咱就是说,陛下生前,陛下生前他还有那个一道遗诏........”

段均满脑子黑线。

“你妹妹的,能不能一句话说完?一个又一个,还没完没了了?逗我好玩呢?我日理万机,分分钟几百万上下的!.......”

段均是着急的想抓头皮,这几个官员,总是在这种时候畏首畏尾,欲言又止,止了又止的,真的让段均这种做事雷厉风行的人很是不爽快。

周围的礼部官员极度尴尬,他们不想说的,可是没办法,这些事情总不能不交代吧。

“丞相,最后一件事情就是........就是陛下说在骊山陵墓修建完成之后,要将那七十万民夫全都杀掉灭口........”

“什么?!混账!”

“啪!”

段均这次再也没有忍住那爆脾气了,反手就是给那礼部的官员一耳光。

那官员吃痛,段均力大,所以他直接就摔在了地上。

“丞相饶命,丞相饶命啊!!这些不是我们说的啊,这些可是陛下生前的主意!我们只不过是现在来复述一遍啊!”

那些官员连忙磕头谢罪,没有办法,就连他们自己都觉得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荒唐了。

段均爱军,可更爱民,全国谁不知道段均对民心看得很重?谁不知道段均为百信着想?

你二话不说,直接来一个要屠杀七十万的民夫?这搞什么,闹着玩儿呢?数字读着很轻松么?

段均连忙摇头,心里不是滋味。

“七十万,七十万!你们说得出口?大秦不过也才几千万人,然后陛下就准备屠杀七十万无辜的民夫?

这些无辜的人在世就被大秦给欺压,就被大秦奴隶,没想到到最后做完自己该做的事情之后,连决定自己生命的全力都没有!

这谁能忍?反正我段均忍不了!我话先撂在这里,七十万民夫,在做完骊山劳役之后,一个都不能少,如果有人妄自屠杀他们,那我定带人将他满门抄斩!”

段均这次真的生气了,你说平时的小小的打打杀杀,官兵对劳役不好也就忍了,毕竟不可能对每一个角落都管得一丝不苟,但是这明目张胆准备杀了七十万民夫,这是在搞什么?大屠杀?

还是自己人杀自己人?

如果段均今天下了这一道命令,执行了这件事情,那大秦本来就不多的家庭又有多少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有多少的家人还在等着他们拿着粮饷回家?

倘若果真如此,段均敢断定,不出一个月,各地起义一定会像山崩地裂一样袭来,到那个时候,就算是大罗神仙都无法拯救大秦的现状了。

所以这件事情不能做,绝对不能做,做了就是历史的罪人,做了就是民族的败类。

“可是丞相,如果不做,后果不堪设想,到时候全国七十万的民夫回到全国各地,其中不免会有人返回骊山来行盗墓之事,如果那样,那我大秦的威严何在,我等秦人死后如何有脸面去面对陛下对天下的恩泽啊!”

官员说这话的时候全身都伏在了地上。

他们无奈,他们纠结,他们没有办法,希望段均可以好好处理这件事情。

如果杀了七十万的民夫,全国局势一定会动乱,搞不好来个几千上万场起义,大秦就可以回到战国时候的混战局面了,这可是任何秦人都不想面对的结果。

如果不杀七十万民夫,庞大的骊山陵墓一定会被其中的人给口头泄露出去,这一泄露问题可就大了,骊山陵墓这种举国的大工程一旦被什么倒斗的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一代始皇帝坟墓都要被挖掘,华夏名族自然是没有任何的颜面了。

秦始皇还是做了那么多的好事的,看着他的陵墓被盗也是不行的。

所以现在礼部官员就面临这两个问题,让他们很是头疼,到底怎么做?还是要把这个问题的决定权交给段均来看。

“嗯,我知道大家心中所想,是进退两难,难做人啊!!”

段均托着下巴。

“不如我们选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两全其美?”

“可是这一边是杀人,一边是掘坟,怎么两全其美呀,难道要只杀一般的人嘛?”

“呜呜呜,这件事情可不能小觑呀,弄不好就要亡国的。”

“........”

“咳咳,大家听我说。”

段均咳嗽了两声。

“大家听我说,我建议,既然七十万民夫杀不得,那骊山陵墓的地址绝对会被暴露出去。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既然始终都要暴露出去,那么我们干脆就公开,我们在骊山山顶之上建立一座大秦烈士丰碑,以此来收纳和纪念为大秦牺牲的忠勇烈士们,一方面起到为陛下在地下招纳勇士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给了全天下正风气。

明摆着这就是陛下的陵墓所在地,是烈士英勇们的故里,是全天下百姓应当尊重敬仰的地方。

如此一来,全天下的百姓就只会在此来膜拜敬仰,而绝不会进行其他违背天理的行为。

我们其它要做的,就是派一支精锐军队,在骊山各地驻扎,日夜巡逻来维护基本的稳定就行了。

想必那个时候也没有人敢挑战秦军的威严和全天下人民的底线吧!”

“哇!!好办法!”

“让大家对此地有所敬仰,大家自然就会望而生畏,我们就可以不费大力气,便可以取得大功效!”

“特别是再加军队驻扎的想法也是妙不可言!”

“我赞同!”

“我们都赞同!”

“........”

在段均的开导之下,礼部所有人都表示赞同不已,这就是所谓的两全其美的办法。

这在段均看来就是最好的办法。

可能朝代更迭会发生变故,可是段均也不担心,段均吃了长生不老药,只要让他来当这个皇帝,登基以后,还有谁干得过段均?

稳定了国内,就可以像其它地方进攻,到那时,大秦的版图只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也就不存在什么朝代更迭了!

就这样,段均顺利将秦始皇死后的三大问题全都处理的干干净净,坦坦荡荡,这件事情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另一方面,蒙恬的十万大军已经渐渐逼近咸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