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古代发家实录 > 第145章

第145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古代发家实录!

“大哥, 有你的信!”

沈黎忙放下手中的公文,起身迎了出去。

“是京中的信吗?”

“是,看着应该是荣王殿下的信。”

沈黎看着薄薄的信件, 心里有些发颤, 毕竟荣王殿下他很了解,如果没什么重要的事情, 他的来信总是厚得让信封都装不下。这次这样薄,那应该是发生了很严重的事情。

他没有犹豫,赶紧找信封的封口,打开读信。只是这次的信封像是烧手一样, 他甚至没办法找到封口的地方。

沈言看他哥这样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连忙夺过信封,迅速撕开信封, 将信送到沈黎手中。

沈黎看向信中所写,一时有些发怔。

沈言在一旁着急得问道,“哥,到底怎么了?”不会是世子出了什么事了吧?

沈黎深吸一口气,“大昭,胜了!但是世子受了伤, 又是伤在了腿上, 只是具体伤得如何, 荣王也不知晓, 因为世子一回京城, 就径直进了皇宫,由太医诊治。大概,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沈言一时无言,他哥如今远在幽州, 哪怕想立马长个翅膀,飞到京城,也不过是异想天开。

“哥,你放心吧,京中太医们能者众多,世子一定不会有事情的。”

沈黎突然道,“还有第二件事情……”

沈言都快急死了,“到底什么事情,哥,能不能一次性说完,不然我……”

沈黎突然脸上泛起了红色,“陛下说,要给我和世子赐婚。”

沈言忽然就呆住了,赐……赐……赐婚?这是不是太突然了,难道是世子受伤很严重,甚至到了要残疾的程度,然后皇室害怕世子会一辈子没有人看得上,会打一辈子光棍,所以现在要牢牢抓住他哥这么个对世子一片真心的男子吗?

这几天看话本,他总是可以看到这样的情节,主人公甲先前对女主人公乙一片痴心,他们相互爱慕,但是因为门第观念,甲直接放弃了乙。后来因为主人公甲一怒之下从军离家,伤了根本,传出去后婚事不畅,所以主人公甲的家里又同意了女主人公乙进门。但是女主人公乙对那户人家表态,昨天你对我爱搭不理,今天让你高攀不起,于是女主人公乙火速换了个更富更帅更高的男人,甲的家人后悔不已……

他摇了摇头,将这些很傻的情节从脑袋里赶走,世子不是主人公甲,他哥也不是主人公乙。世子是个和他哥一样固执的人。这么多年,他们的感情从来没有变过,像藏在窖子里的酒一样,时间越长久,闻起来就越香醇。

沈黎看着他弟愣住的样子,补充道,“但是信中没有提日期,应该是殿下自己的判断。”小胖子殿下对宣帝的揣摩还是比较到位的,所以,既然还有心神关注到订婚的事情,那就说明世子没有什么大碍。

宫中也不缺照顾的人,沈黎将回信写好,就叫商队帮忙送些东西到安王府上。都是一些滋补的东西,对伤口很有好处,卫稚对吃的比较上心,所以于药膳这一方面,颇有研究。他按照卫稚给的方子,做出了一些药膳,用罐头封了起来,运到京城给世子品尝。

他人虽然到不了京城,可是关切的心思是不会因为距离减少的。

至于信件,他得写上很久。首先,沈黎要对世子不告而别地去战场的行为表示谴责;其次,还要隐晦地询问战况;最后,还得问问赐婚的事。

他不着急被赐婚,只是这赐婚来得突然,总得问问缘由。

这些天,那些游牧民族在幽州做官的任书、公文都需要沈黎一一批复,实在分身乏术,医院的建设已经全部交给了卫稚。而一些体察民情、矿区开采的情况,就交给了沈言和周孟知。知道世子平安,他的心就安稳了下来。

皇宫。

“停云阁,住得还习惯吗?”

宣帝身后总跟着一群宫女太监,这次来闻柏鹤养伤的停云阁,就只带了一个太监、一个宫女,就怕人多嘈杂,影响到闻柏鹤养伤。

“多谢陛下,停云阁很好,臣很喜欢。”闻柏鹤的脸色略微有些苍白。

他不止是腿上的旧伤又添了新伤,还中了毒。与陈国谈判时,他为了谈判的顺利进行,与那些狡猾的陈国臣子周旋。其中就有一个善于制毒的大臣,暗中在宴席中投毒,想要直接靠毒药杀死他。

只是他自小就注意入口之物,在外吃饭喝酒,都只是略沾一沾唇。这毒,确实是难得一见的毒,只是略一沾唇,他的舌头就开始发麻了。

若是不善饮酒的人,只会觉得舌头发麻是酒的缘故,不会想到还会有人在谈判时,直接下毒,尤其是给强势国的使者下毒。

或许这是别国挑拨陈国与大昭的奸细,或者此人是个没有脑子的,根本想不到自己的举动会给陈国带来什么,总之,此人已经被随行的武将杀死了。

他身边将士众多,陈国不敢劝他饮酒,只是他还是在宴席上中毒吐血了。陈国必须要给一个交代,而他更是假借此事,从陈国的嘴里,又咬下了两座城池。

此行,打仗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想叫陈国主动求和,自愿割让城池土地,用财物换取与大昭和好的机会。闻柏鹤以三寸不烂之舌,统共从陈国那里要走了七座城池、三千奴隶、价值八百万两的粮食、绢布、马匹,和现银六万两。

大昭如今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与陈国这种短视的小国不同,一听大昭要三千奴隶,就毫不心疼地给了。反而还嘲笑大昭没见过世面,要东西都净要些不值钱的。

他们哪里知道,一个王朝的发展,是离不开人的。奴隶也好,良民也罢,都是能够创造财富的存在。要很多的死的财物,不如直接讨要可以创造财物的活人。

宣帝一想到充盈的国库,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能从陈国的手里挖出这么多城池,财物,还有人口,真是不容易啊!此行还有第三个好处,那就是探听到了陈国国力的虚实。当年先皇在位初期,陈国还是一个能够与大昭媲美的存在,如今几十年过去,百年未到,已经到了如此地步。

或许要不了多少年,陈国那些皇室子弟,都将成为大昭或者别的国家的俘虏。

宣帝感叹,“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

闻柏鹤点点头,“陈国百姓过得也不好,可见他们的上位者,有多么的不堪。”那些权势滔天的人,只顾着自己的富贵,完全不顾及百姓的死活。边塞已经饿殍遍野,皇城还在彻夜笙歌。

越是看到这些,就越能认识到沈黎的可贵之处。明明可以过上比现在更好的生活,可以拥有无数仆从婢子,却仍然保持的那种近乎天真的淳朴。

宣帝看他有些走神,笑眯眯地道,“知道你们小娃娃的心思,你立了大功,帮朕解决这么大的事,朕必然要让你得偿所愿。你爹娘很想见你,明日他们进宫,你与你爹娘好好商量着,怎么制定规制吧。”

闻柏鹤平日从容的脸上露出一抹类似于害羞的神色,宣帝终究不愿意取笑这个自己喜爱的侄子,就心情颇好地从停云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