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农家子的科举路 > 第31章 第 31 章

第31章 第 31 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农家子的科举路!

直到约莫半个时辰后, 楼梯处才传来一些松散的脚步声,伴随着的还有赵麦掌柜热情到有些卑微的话:“您能踏入鄙人小店,就是这麦家木雕的福气。不瞒您说, 自从您踏入店里的那一刻, 这店就开始蓬荜生辉了。”

正好把楼下摆放的木雕都仔细看了一遍的何似飞听到这话, 心中微微惊讶——能让赵麦掌柜如此态度来招待的贵客, 恐怕得是县衙内师爷那个级别的了。

根据何似飞这些天来对社会阶层的了解,虽说按照‘士农工商’排序,商人地位最低,但那都是针对于同等实力与底蕴的人而言。像‘麦家木雕’这种在临近几个县城都闻名的商铺, 其掌柜的在县城里还是有几分地位的。一般的读书人,别说童生,就算是家境一般的秀才,也不会让赵麦掌柜高看到如此地步。

因此, 何似飞推断来人定然是有官位的,至少也是县衙内师爷那种地步的。

其实,除了这个猜想, 还有其他可能——比如某位达官贵人家里的仆从, 但这点在他们小小的木沧县不大适用。

“赵掌柜倒是客气,改日我再来木沧县的话, 请赵掌柜喝酒。”说之人声音和煦,带着老道的圆滑。

店里不少正在选木雕的客人都看过去, 何似飞便随大流的一起看, 只见那位贵客年纪约莫四十上下,肚子挺起, 带着富态。他手中正拎着一个雕工精致的木匣, 跟赵掌柜道别。

只一眼, 何似飞就推翻了自己此前的猜测,这人定然不是县衙内师爷之流,看起来倒还真像是某位大户人家里在外办事行走的管家。

何似飞重新收回目光,心里微微盘算,木沧县最近来了不少人啊。不仅是芒种过后来买木雕的,还有被那‘县学收蒙童’流言所吸引来拜师的。

他轻微的‘啧’了一声,感觉自己这拜师的概率又低了一些。

虽然这么想,但何似飞心情没有丝毫波动。毕竟事情还没到最后一刻,就算是九成九的成功率,都有可能功亏一篑。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收集情报,摸清那先生的喜好,再投其所好,才有可能逆风翻盘。

赵麦将那贵客送出店门还依依不舍,何似飞又在店铺内等候了一盏茶的功夫,赵掌柜才喜笑颜开的回来。

一进入店铺,他并没有立刻招呼着何似飞去楼上小聚。现在店铺里客人正多,赵麦如果大剌剌的请何似飞上楼,那么大家定然会对何似飞的身份有过多猜测。

赵麦想,既然何似飞身后那位木雕大师都从不亲自露面,自然是想要低调行事的。于是他低头对小

二耳语几句,回头又看了看何似飞,随后自个儿先上楼。

何似飞见赵掌柜如此做派,心中顿生好感。

虽说从与赵掌柜的第一笔交易起,他就觉得这人挺会做人、来事儿的,现在见他能考虑的这么周到,何似飞心中对他的评价自然更上一层。

过了一小会儿,何似飞才悄悄上楼,并未引人注目。

赵麦给他泡了茶,先说了自己从张忠雪教谕那儿了解到的情况——“当年名满绥州的余明函先生告老还乡,回来收徒。因为我这人不善读书,再加上余老出名那会儿我还没出生,对他知之甚少,所以就多打听了一些关于余老生平的消息。当然,何小公子可能会觉得这比较多余,毕竟你家长辈此前应该都会对其有了解,我先在这里说说我打听到的消息,就当是抛砖引玉了。余老身上比较出名的地方有,三元及第;位极人臣又屡遭贬谪;花费三十年编写史书巨著,陛下钦点其为后世所有帝王必看之书;后起复为太子太傅……”

说到这里,赵麦吞了口唾沫,目光有些难以置信:“乖乖,这些无论哪一个单拎出来,都是足够青史留名的啊,更别提这些汇集在了一个人身上。不瞒你说,要不是告诉我这些的人是张夫子,我一定当这人在吹牛,草稿都不打的那种吹牛。”

上辈子曾被先生压着读了不少史书的何似飞觉得,如果赵麦掌柜所说句句属实的话,那么余明函先生一定是后世学生学习的典范。

但他的关注点不在此,何似飞的目标毕竟是拜师,他比较好奇的是——既然余明函老先生起复为太子太傅,那么他怎么突然又要告老还乡?

这不合逻辑。

毕竟,太子、乃至京城无数蒙童的天赋,肯定不会比木沧县的孩童差,甚至天赋会比木沧县的孩童好上不少。

这倒不是何似飞地域歧视,主要是个人的聪慧程度一般与父母遗传、身体营养情况、周围生长环境密不可分。京城作为朝廷的政治中心,可以说是能人异士云集,他们所精心培养 的后代一般情况下是会比普通人‘放养长大’的孩子更聪明一些。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余明函先生放弃京城的身份地位、荣华富贵,来到木沧县这个偏僻又落后的小县城?

兴许是猜到何似飞在疑惑什么,赵麦弓起脊背,小声说:“何小公子,接下来的这些话,张叔让我不要外传,毕竟都是朝廷上的事情。我悄悄告诉于你……”

何似飞听完后,面上的表情从疑惑转为错愕,最后定格为震惊。

赵麦对何似飞表露出来的情绪感

同身受,话匣子一下打开:“小公子你也很纳闷对吧,我简直就想不通,余老哪儿来那么大的脾气,跟陛下杠上啊这……这简直就是把泼天富贵给挡在门外了啊。而且啊,张叔还说,余老这回在木沧县收徒弟,一方面是想找一位合眼缘的弟子来传承衣钵,另一方面,他让陛下在文武百官面前丢了面子,陛下念在昔日情分上,并未责罚他,但他的弟子以后想要入仕,那也是很难了。所以啊,京城那些达官贵人也不敢让自己孩子拜余老为师,余老这才选择回乡,收一位没有背景的弟子。”

何似飞微微点头,听得认真。

赵麦又说:“要我说,读书人念书不就是为了‘暮登天子堂’么?不能当官的话,谁还花那么大功夫念一辈子书?所以啊,余老也只能在咱们这个小地方收徒了。小公子,你家长辈有做东阳木雕这手艺,一定不是寻常人,你日后要是能学到这些,千万别想着去拜余老为师了……对了,我跟你说,刚才那位贵客,京城来的,把你家长辈雕刻的十二生肖木雕全买走了,一下就能赚几十两银子。你要有这手艺,卖他个一二百两不是问题。这可不比那些读书人活得轻松自在?”

何似飞笑了笑:“掌柜的好意似飞心领,但小子听了余老的事迹后,对他万分敬仰,若能拜余老为师,便是似飞之幸。”

何似飞此前一直担心这位来县学收徒的‘大人物’是因为在皇子夺嫡等宫廷斗争中,拥趸了其他皇子,导致失了帝心,才被迫告老还乡,收徒当个消遣。

虽说这样也并不违背朝廷律法,但何似飞只想安安生生拜师,完全不想背上‘某皇子党’的旗号。

方才听了赵掌柜的描述,虽说余老也算失去帝心,但他的政治立场一直非常明确——保皇派。这样,何似飞暂时便只需要考虑专攻学业,而非担心某皇子突然造反,然后连带着其下党羽被抄家流放。

何似飞心里考虑的这些,自然不会对任何人说。

——不怪他想的如此长远,毕竟这位余老是从京城回来的‘大人物’,何似飞不得不将‘站队’一事先排除在外。

至于赵掌柜所说的‘余老不给陛下面子’,虽然也算很严重的问题,但如果没有这等事,余老现在还是东宫的太子太傅,哪轮到他一个农家子来肖想着去拜师。

并且,即便如此,何似飞觉得,要是自己能有幸拜师成功,那也是自己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攀了。

年纪轻轻连中三元,名满绥州,位极人臣!余明函先生可以说是把读书人的梦想都实现了一遍。

不等赵麦掌柜再酝酿

着话语来劝说他别急着去拜师,何似飞已经站起来,对赵掌柜拱手:“多谢赵掌柜的消息,我家长辈说,那东阳木雕会在一月内奉上,不满意他包赔。”

何似飞只身下楼,留下赵掌柜站在原地,思考‘不满意包赔’是个什么意思。

难不成如果他对那木雕挑个刺出来,何似飞家里长辈能再给他雕一个?这、这可是东阳木雕啊!

何似飞自然不知道赵掌柜想了什么,他本来可以在五日内抽时间将那木雕雕刻好,但一想到拜师,何似飞决定先将雕刻的事情放一放,等到尘埃落定,再专心给赵掌柜雕刻。

雕刻一事,与写字、画画、作诗一般,得看心境。

——这一手消息,对他来说太珍贵了,何似飞现在心静不下来,雕刻时定然会稍有浮躁,虽说技艺可以弥补心境不足,但何似飞想给赵掌柜雕刻个精致的,于是打算慢工出细活。

出了麦家木雕,何似飞直奔书肆。

他觉得拜余老为师,就跟他上辈子在资料中看到的研究生找博士生导师一样,一方面得自己学识过关,另一方面,还得看看导师所发表过的文章,熟悉导师的研究方向,这样套瓷成功几率也大一些。

余老这么有名,县城书肆应当有可能存有他的著作。

这么一想,何似飞的脚步更加轻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