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枭雄入赘后 > 枭雄入赘后 第115节

枭雄入赘后 第115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枭雄入赘后!

凑粮,分地,无论如何要赶在谷雨前培育好秧苗,否则这一年就彻彻底底的是荒年了。

赵家庄的百姓比楚熹更心急,哭过一场,稍微吃了点东西,有了点力气,便走到太阳底下开始埋头苦干。

“少城主,新河乡长说最多能借赵家庄两万石粮。”

“不行不行,不够不够,你去同他说,就是从牙缝里抠,也要抠出五万石,等新河缺粮了只管来找我,我再给他想办法。”

“少城主!陈统领回来了!”

陈统领回来的路上已然得知了赵家庄的情况,他脚步匆匆的走进来道:“少城主,赵斌财那帮人是分开逃的,我们半道逮住一队,只有不足十人。”

“审过了吗?”

“嗯,据他们交代,赵斌财要东行去亳州,投奔亳州军,常德守军将领通知了各个隘口严防死守,不过,他们轻装简从,想翻山越岭也不难。”

北上要渡江,赵斌财和他手下的伥鬼没那么容易弄到船,就算弄到船,还要途径丘州和晋州,这一路山高水长,风险太大,的确更有可能东行。

楚熹真想给双生子去一封信,拿粮草和他们交换赵斌财。

一想到赵斌财千里迢迢赶到亳州,本以为能逃出生天,却是一脚踏入深渊时的绝望,楚熹就浑身舒爽。

可为了一个赵斌财浪费粮草实在不值。

“沂江那边也要盯紧一些,保不齐是兵分两路,总之能抓回来多少就抓回来多少,他们不是愿意奴役百姓吗,我非叫他们做一把苦力不可。”

“是!”

“对了,通知赵家庄的百姓,太阳落山后来禾场,告诉他们,是按人头分地,但凡能下地耕种的都要来。”

“是!”

虽然赵斌财逃亡在外,但楚熹这除恶计划完成的还算圆满,中间是出了一点小波折,不要紧,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哪有第一步就顺顺利利的,她吃了教训,涨了经验,往后在应对这些恶霸豪绅就晓得该怎么办了。

局势明朗,尽在掌控。

楚熹点点头,对自己非常满意。

“少城主……”

“欸?你还没走?还有什么事吗?”

“那个……头发……”

楚熹二话不说扒下鞋,用力的朝他丢过去:“哪壶不开提哪壶!就你长嘴了!你别跑!今日我要同你决一死战!”

楚熹一脚高一脚低的追出二百米,见陈统领跑远了,才气喘吁吁的停下来

不行,跑不动,好饿啊。

从安阳带来的米粮损失殆尽,要等新河那边的支援,楚熹和城卫们都三顿没吃了,腹空,废掉一身轻功。

好在有仇阳。

春分之际,万物生长,冬眠的小兽都出来觅食了,

仇阳忙完手中的差事,便带着一把弓一笼箭进了无人敢踏足的深林,他末时出发的,酉时就回来了,手里拖着一只野山猪,肩上挂着一溜野鸡野兔,知道的是他去打猎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去超市进货了。

“这么多?”

“今日运气好。”

“啧,我要是你,我就说小意思小意思。”

仇阳笑笑,他永远学不来楚熹这份自信:“就是运气好。”

仇阳打回的猎物完全不够城卫们果腹,每人顶多分得一块肉,几口肉汤,吃不饱,反而逗出了馋虫,凑到一块叽叽喳喳商量半天,决定去新河“借粮”。

那乡长不跑,是心中坦率,知道自己没做伤天害理的事,可说他是个好乡长,还差了一点,他就只顾着自己的新河,不顾新河之下的赵家庄,都这节骨眼上了还不肯搭一把手,实在看不清形势。

楚熹暂时找不到由头换掉他,他不识趣,那只能用点非常手段了,故而准许城卫们去“借粮。”

太阳将要下山时,赵家庄百姓纷纷赶到禾场,只见禾场尽头摆着几张桌子,坐着几个相貌堂堂的城卫,城卫脚下是厚厚的几摞纸,以及赵家庄全部地契。

只要走上前,报上姓名年岁,便可领到两亩良田,两张“借粮票”。

“这是……”

负责记册的城卫仰起头,温和地笑,不厌其烦地解释:“这借粮票上有你的名字,你借多少粮,以后就要还上多少。”

捏着地契和借粮票的百姓颤声问:“那收多少利子?”

“借粮票不收利子,只是这两亩田地,到底年底要交五十石的赋税。”

五十石!

百姓重重的在心里喊了一声。

“除了这五十石,剩下的就都归你自己,多种多得,少种少得。”城卫想了想,照着楚熹的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勤劳致富。”

“多……多谢郡守大人!”

“靠双手吃饭,不必谢任何人,哦,领完田地先不要走,待会郡守大人还有话要说。”

“是是是。”

有粮吃,有地种,无需受人欺凌,这神仙般的日子都是新任郡守带来的,她的吩咐百姓们岂会不应,领完田地便都在一旁静静等着,他们四周有城卫在维护秩序,城卫们早在来安阳前就受过培训,争当文明之师。

就非常的有礼貌,便是说话声音大些,也不像恶霸豪绅那般颐指气使,百姓们打心眼里喜欢,不少家里有未出阁姑娘的都打听起他们家里情况,一听成婚了,遗憾的摇摇头,一听没成婚,一帮人涌上去,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全然不是今早那哭天抢地的模样。

楚熹听到笑声,心里是真舒坦。

她执掌常州,原是为了给自己做一道保命符,可因此而解救了成千上万深陷苦海的百姓,意义忽然间升华了,甚至她那肮脏的灵魂都被百姓们的笑声洗涤了。

“仇阳。”

“嗯?”

“我以前想,不管世道再乱,只要能守住安阳城,能让安阳城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就行,别无他求。”

“如今呢?”

“如今……嘿嘿,我不告诉你。”

身为反煽情协会会长,楚熹说不出那些矫情且肉麻的话,她只把自己的信念放在心底,她相信终有一日仇阳会明白。

仇阳垂眸看她,眼角眉梢皆透着浓浓的笑意:“要不把幂篱摘了吧,大晚上的,能看见吗?”

“你以为我愿意从早到晚带着这么一个玩意?这女子没头发,就跟没穿衣裳似的,百姓们得怎么看我,做大官啦,要注意影响。”

“我想百姓不会在意。”

“万一呢,我好不容易建立起一点威信,要被当成疯子可怎么办?”

“不会。”

楚熹叹了口气:“我现在都不想回安阳了,要是让老爹看到我这头发,他估计得被吓死。”

不止是老爹,还有薛进,楚熹都能想象得到薛进嘴角上扬时嘲笑的眼神。

哼,薛进要敢笑她,她非趁着薛进睡觉给薛进理个蘑菇头不可!

宁肯得罪天王老子!不要得罪枕边人!

作者有话说:

事业线是一定要写的呀,我争取加更好不好!下次一定!

第76章

赵家庄里不乏有小宝爹那般想要反抗赵斌财的压迫,只憾势单力薄的敢作敢为之人,在百姓深陷苦海时,总能站出来帮一把手,百姓们对此是心存感恩的,一听说要举贤良做庄主,立刻喊出几个人的名字。

其中一个叫林敏意的年轻男子呼声极高。

据百姓所说,孙家是庄里做豆腐的,有这么一门手艺,日子还算过得去,因此送林敏意去新河的书塾上了几年学,后来赵斌财行事愈发嚣张跋扈,孙家的豆腐生意做不下去了,林敏意只好回到庄里务农谋生。

泥腿子总在地头上监工,动辄打骂佃户,不准佃户休息,林敏意看不惯这等堪比土匪的做派,经常干完自家地里的活,就来帮那些或年老或体弱的佃农,一双手磨的鲜血淋漓了方才停下。

虽停下,但不歇着,把一群半大孩子叫到自己身旁,用一根树枝教他们认字,“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林敏意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

百姓们崇敬读书人,而林敏意分文不取的教庄里孩子读书识字,通世故讲道理,这是一份满含关切的深远之计,百姓们如何能不感念他的好。

一能识文断字,二不独善其身,三有深谋远虑,林敏意的确可以称得上是贤良。

“他人呢?”

“敏意!敏意快过来!郡守大人要见你!”

林敏意被百姓推搡着,从人群当中走了出来。他不过二十出头,身材瘦长,衣衫褴褛,脚上是一双露趾鞋,举止很有文人的气度:“见过郡守大人。”

楚熹笑道:“乡亲们推举你做庄主,你怎么想?”

林敏意犹豫了一瞬,躬身抱手,无比郑重道:“只要郡守大人能为赵家庄的百姓谋一条生路,敏意万死不辞。”

“好。”楚熹满意的点点头,扬声对一众百姓道:“依我看,既然分了田地,换了庄主,从前的一切就过去了,赵家庄也应当改个名字,就叫……常宁庄如何?”

百姓纷纷应允。

贤良举定,耆老楚熹自己做了主,小宝的爷爷虽年迈,但神智清明,又有声望,她私以为可以胜任。

小宝爹是为庄里百姓而死,百姓们自然没有意见。

最紧要的三件事办妥,粮草也“借”来了,不多不少,正好五万石,楚熹带走一万石口粮,剩下的足够常宁庄百姓勒紧裤腰带吃到秋收。

明日便要启程前往下一站,楚熹睡不着,坐在窗户底下给祝宜年写信,写赵斌财,写小宝爹,写林敏意,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尽数交代一番后,楚熹又有了个新想法。

举贤良从某种意义上讲,便是通过民主的方式选出值得托付可以信赖的好人,这好人,却未必能担大任。

林敏意一心为民,这点毋庸置疑,可他到底没经过历练,真正管理起上万人的常宁庄,免不得会焦头烂额,容易出错,就像楚熹当初在安阳,事事亲力亲为,忙里忙外,把自己累得半死,效率还上不去。

祝宜年说得对,身居上位者,单单有一颗为民之心是不够的。

楚熹打算搞一个干部培训班,把从常州选出来的贤良送到安阳去,让祝宜年统一培训,等到年底,再考核实绩,优秀的颁发奖励,不行的,给个机会继续深造,如此一来,就能最大程度避免官员自身发生变数 。

楚熹眼下是真明白祝宜年那会对她的忠告了,培养可用之才,能给她省很多事,她带来的这些城卫里,就有不少沉稳可靠的,比起舞刀弄剑,更适合做个文职。

待把常州的疑难杂陈解决了,有了治病用药的经验,剩下那些小病小痛,完全可以让这些城卫去处置,等以后时局稳定下来,这些城卫便是纯天然的督查员。

一重耆老监督,一重考核实绩,一重随机抽查,现场督办,足足三重保障,楚熹就不相信还有会赵斌财这种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出现。

捋清思路,楚熹将自己的想法统统写到了信上。

心里美滋滋的,也说不上高兴什么,大概是找寻到了人生的目标,摸索出了前行的道路,这种一步步都脚踏实地的感觉,让楚熹特别满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