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唐:错认李二为亲爹 > 第45章 天子研墨

第45章 天子研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错认李二为亲爹!

“老杜啊,你请杜相给天子捎个话,请天子配合下我们工作,只要事成收益咱们一九分,我们一,天子九,你看怎么样?” “这?……”杜如晦还在迟疑。 秦渊立马加料说道:“大唐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如今突厥人大兵压境,不得不起兵反抗,咱这笔钱绝对能解燃眉之急,绝不会让天子背上穷兵黩武的骂名的。” 这……这特么他杜如晦做不了主啊。 他先是偷偷瞥了眼房玄龄骂道,房乔,好你个房乔!咱俩也是共事十几年了,你咋这么坑我? 天子架前,这种事情,你让我如何应承?更何况,我连你们在说什么也不知道。 秦渊说话间,他偶然瞅见李世民一直在点头,心下了然。 得,老板都发话了,那还说什么呢? 于是杜如晦应道:“那我便说与杜丞相听听?但成与不成,我可不敢保证……” “放心放心。”秦渊宽慰道:“此举于国有大利,杜相国有经天纬地之才,断不会拒绝的。” 经天……纬地……实在是折煞他了。 秦渊说着说着,又凑到杜如晦跟前,悄悄说道:“你告诉杜相,只要他帮我们办这事,以后秦家盐铺的收益,我们可以匀他半成,保证他富可敌国。” 杜如晦:??? 天子架前,公然行贿,借他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要啊。 这特么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 杜如晦偷偷瞅了眼李世民,只见他负手而立,仰头看着天空,没有说话,更没有一丝表情,好像什么都没听见。 该死,绝对是听见了! 他杜如晦可太了解李世民了。 杜如晦连忙说道:“只要这事利国利民,杜相就不会拒绝。” “杜丞相为官清廉公正,小郎君此举有贿赂之嫌,只怕会画蛇添足,反倒惹得杜相不快!” 杜如晦这话,李世民很满意,在心里暗道,算你识相。 “那好吧。”秦渊有些无奈,摊子做大,不断拉人入伙,才能长久啊。 “既然如此那就交给老杜你了,记得啊,收益的九成归天子,给他充盈国库。” 对此,房玄龄面无表情,什么一九啊,分明是全都进了天子囊中…… “好的,我记下了。”杜如晦应道。 杜如晦又疑问道:“不才请教小郎君,这天子该做什么呢?我也好给杜丞相一个交代。” 秦渊朗声笑道,“简单的很!只要天子在誓师出征的时候,当着长安百姓的面演说,刻画一副破釜沉舟的架势就行了。” “演说?”杜如晦疑问道。 “对,演说!至于演说的稿子,我可以提供给天子!” 房玄龄明白过来感叹笑道:“小郎君这是阳谋啊!” 唔! 天子誓师破釜沉舟,抱着必死的决心,引兵出征,以寡敌众。 五姓七望为首的世家肯定没有与国家共赴的勇气,形势之危急不言而喻,对他们来说,放弃长安便是最好的选择。 杜如晦也渐渐明白过来。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数以百万计的精盐,足抵五姓七望数十年的家私,他们不会舍弃的,如此便只好廉价销售了。” “但卖盐的是我们,收盐的不论是我们,或者是百姓,最终都是双赢。” 这个计谋太可怕了,房玄龄看向秦渊眸中满是敬畏,谁能想到生意还能这么做呢? 秦渊太可怕了。 五姓七望的那些自视甚高的人,与秦渊的首次交锋,必将以惨败收场。 贪得无厌者,必自食其果。 经过房玄龄这么一讲解,李世民也懂了。 卖盐的时候一斤一贯。 五姓七望为了囤盐是两贯到三贯一斤收的盐,这差价最终获益的是百姓。 可此时此刻,危局之前,近一个月来他们囤的几百万盐可就要烂手里了。 整个长安才多少守军? 不到5万,而突厥有足足三十万人马,这如何拦得住? 五姓七望要不想赔得裤裆都没了,只得抓紧转移族中财货,并且低价出盐,一旦等到突厥人围城那可就什么都完了。 这些外族,可是蝗虫过境,寸草不生的主! 李世民想看看秦渊的稿子,连忙说道:“趁老杜在这,你赶紧把稿子写好,让他带给杜丞相,呈于天子。” 李世民朗声笑道:“你放心,天子肯定会同意的。” “也好。” 李世民领着众人来到了秦王府的书房。 秦渊入座正想研磨写稿。 李世民抢过墨锭去,说道:“为父给你研,你安心写稿子。” 只见李世民在砚台中加入适量清水,左手垂直抓着墨锭,不轻不重,快慢适中得研磨起来。 动作非常的熟练,一看便是个中老手,极具观赏性。 这一幕看得杜如晦酸酸的,分外难受。 想他跟随李世民十几年,情同手足,也未曾见过李世民给他研墨。 唉!徒之奈何…… 房玄龄倒没觉得有什么,李世民能有此举那也是爱才的表现,日后若是被学子所知,那必定奉为佳话,千古传响。 高,实在是高啊! 李世民倒没想这么多,他纯粹是想看看秦渊的稿子,先睹为快。 秦渊提笔,挥毫而就,整篇稿子一气呵成。 看得人是气势澎湃,热血激昂! 李世民暗忖道,若是当着全长安百姓的面演说,恐怕整个长安学子,大唐的文坛,都要沸腾了。 这文字太有力量了! 李世民庆幸如此古往今来绝无仅有之贤才,能够生在大唐,生在自己这个时代,实在是太荣幸了,否则定是平生的一大遗憾! 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看着李世民的脸色,逐渐潮红,显然是极为激动,热血澎湃。他们对于文稿的内容,也更加的好奇,期待起来。 秦渊如此大才,究竟能写出怎么样的文稿呢? 李世民看完,将文稿郑重得叠好,递给了杜如晦,还得由杜如晦转交给天子才行,莫要露了破绽。 杜如晦接过文稿正想打开看看,哪想到,身后的房玄龄陡然一抽,将文稿抢去了! 房乔这个老匹夫! 堂堂大唐宰相竟干出这等强盗行径! 他杜如晦羞于房玄龄为伍! 杜如晦恨及了,这该死的房玄龄,偏偏他生怕损坏了秦渊的墨宝,不敢用力。 只好任由房玄龄抢去,先睹为快。 房玄龄看时一阵长吁短叹,真教杜如晦心痒痒。 终于,杜如晦等了好久好久,房玄龄总算是看完了,感慨道:“此文恐怕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也写不出来,这等气势!” 房玄龄心满意足,将文稿交给了杜如晦。 杜如晦接过文稿,迫不及待便看了起来。 一开篇就把李世民决意与国共存亡,誓死抗击突厥的决心展露无疑。 如此文章,整个长安岂能不沸腾?但使长安军民上下一心,突厥三十大军又如何? 妙,实在是妙。 高,实在是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