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掌家娘子福满满 > 第33章 最看不上老二

第33章 最看不上老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掌家娘子福满满!

福土坑父女的热情在想谜语上,根本不管其他。

福满满也苦思夜想前世的什么最难猜谜语。

严婆子期盼着老二儿子能够在中秋节再赚一笔银子,精神抖擞,每天带领家人编灯笼,其他的先靠边。

福满满去拔猪草时见了钱浩铎,收了他给的字帖,目前没空练,等过了中秋赚了银子买些纸张笔墨再说。

中秋前几天是卖灯笼最好的时机,过了中秋就没人买了,和月饼一样。

曲山沟村离镇上太远,天天去太费时间和路程。

严婆子说提前七天去,镇上有个寺庙,离集市不远,晚上住寺庙墙根下。又不是孤苦行路人,寺庙不可能让省住宿费的生意人进庙去借住。

秋天不算太冷,带上铺盖凑合住几天。福土坑问道:“那吃饭怎么办?顿顿买着吃娘舍得?”

严婆子回答:“这还不简单,多烙些饼,带点咸菜,带个砂锅,到时候拾点柴火熬粥。”

福土坑点头道:“这个可以,要是哪天卖钱多了买点肉,熬肉粥喝。”

严婆子很想骂一句败家子,盖房子欠的帐还没还完呢。想了想得让家里人有积极性,说道:“行!老二和满满跟着我先去,守信和春花也去。老大在家带着他们多编灯笼,两天送趟货,再给我们送点饼。”

福娟秀由于不让她去胡家当丫鬟一直没精打采,严婆子本来也想让她去,见她那样觉得晦气,到时卖货一副苦瓜脸谁还上前?

最近没空,等过了中秋再收拾她。

刘氏听让春花去也没提娟秀,知道婆婆对女儿不满。她看着女儿,也气她那副颓废模样,但不敢帮着女儿说话。

福满满无所谓,住墙根怕啥?当野外郊游了。只要不让她在家就行,她宁愿去卖货,好熟悉下眼下的古代经济。

张氏给丈夫女儿收拾被褥,带身换洗衣服,福土坑见她只留了一个床单,打开包裹拿出一个被子说道:“你盖床单怎么行?让满满和春花一个被子,她俩差不多大,挤挤暖和。”

福满满帮着收拾,道:“就是,娘别都给我们带走,现在晚上凉,娘别冻着了,生病还得吃药。”

张氏见状只好松开手,让丈夫拿出一个被子放床上。

福土坑说道:“这次卖了货,不管卖多少,我得买两床被子回来,马上冬天了,娘舍不得买碳,得盖厚点。”

对于改善生活环境福满满第一个同意,不是私藏的银子要留着用在重要的地方,她现在都想铺盖全换,再新做两件衣服和鞋子。

前世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里,哪里受过这个苦,小时候每年都不知道要穿多少新衣服。

来到这个鬼地方,仅有的两件衣服还都是补丁。这次要去镇上,母亲把大伯娘给的两件衣服装上了,有一点大。母亲还说不用改,明年穿刚好。

严婆子的铺盖她自己收拾,刘氏给儿子和闺女收拾了铺盖,偷着给女儿春花几个铜板,说要是饿了悄悄买了吃,给满满分一点。

福娟秀哼了一声说道:“二叔去卖了几次货了,难道不会偷着留点儿钱藏身上?”

刘氏不理大女儿,交代小女儿说道:“你跟着满满多学着卖货,勤快点儿,多干点活,多讨你奶奶欢心。”

福娟秀又哼了一声道:“奶奶除了对大姑好,看我们就瞪眼,上赶着挨骂呀?”

刘氏忍不住,扭头呵斥道:“你别太不像话,看看最近你有个好脸吗?谁对不住你?你要去这样下去,害了你自己。”

福娟秀眼里含着泪,道:“娘从来不心疼我,我说什么都是训斥我?我说错了吗?

奶奶就是偏心眼,只对大姑好,盖房子请客大姑说快生了不过来,奶奶就给大姑送一大块肉过去,提到大姑就是笑,有点好吃的就给大姑留着,从没说给我和春花,还一口一个丫头片子赔钱货。

大姑不是丫头片子吗?不是赔钱货吗?”

她说完一跺脚出去了,福春花看母亲要哭的样子,走过去拉着母亲的手说道:“娘别生大姐的气,过一阵子就好了,大姐是说气话。”

刘氏叹口气道:“你别学你大姐,人不能糊涂,得有善心,你大姐……”

她唉了一声,没法给小女儿解释,她觉得大女儿有点随了婆婆,心歪了。

这时福土旺进来,不悦道:“你又说娟秀了?知道她气性大,说她干嘛?”

刘氏让小女儿出去,把大女儿刚才说的话学了一遍,福土旺说道:“她又没说错,咱娘是对美英比对孙女好。”

刘氏气道:“美英对咱娘对咱家不好?你当大哥得不清楚?我刚嫁过来的时候,家里的活美英没干过?

美英要是像娟秀那样挑这个挑那个,对谁都有怨气,出嫁这么多年她还会管娘家吗?

这两年咱家啥情况谁还上门?不都是美英时不时地捎点东西回来。娟秀这样挑她大姑就不应该。这么小就心思不纯,没有善念。

你还总是向着她说话,才让她觉得她是对的。你以后少向着她,自个没有是非观念还带着女儿往沟里跑。”

福土旺一看媳妇说着说着哭了,急忙说道:“我又没说啥,你哭啥?以后我不说了,你们爱咋样咋样。”

说完他也转身走了,刘氏气得一甩手,没打着丈夫。

自己生的亲闺女一直教着,一直想扭转她的心思,可丈夫回回都要顺着闺女说话,才让女儿总觉得自己没错。

美英是她的小姑子,婆婆唯一的女儿,年龄排行是家里的老二。婆婆重男轻女,小姑子从小在家一样没少干活。她刚嫁进来的时候,还以为唯一的小姑子在家里很得宠,没想到小姑子和兄长兄弟一样干活。

小姑子嫁到离这里有十里地的杨家村,丈夫叫杨大洪。嫁过去头胎生了长子,今年八岁,第二胎生了女儿,五岁。第三胎是个儿子,三岁。这会儿又有一个,估计下个月要生。

小姑子人又能干又会生,嫁的又是长子,很得婆婆欢心。出嫁之后一直惦记着娘家,时不时给娘家捎东西。

这两年因为老二败家,也只有这个小姑子时常回娘家。给娘家送点吃的。

唯一的就是小姑子和老二关系不好,从小两人经常打架,她最看不上老二,嫌他不务正业。

这次老二回来姐弟俩还没见过,这要是见着了小姑子肯定又得骂他。

刘氏知道婆婆如今对小姑子好,那也是因为小姑子回报娘家的多。小姑子没出嫁的时候在娘家活没少干也没少挨骂,和孙女相对比,除了满满之外,对孙女还算好的。毕竟隔了一层有儿媳妇在,小姑子是她的亲闺女,她想怎样就怎样。

刘氏也曾经和小姑子聊过天,小姑子叹气说,不管怎么样那也是亲娘,再一个娘家有三个兄弟,她对娘家好,她是个出嫁女,包括她生的孩子,以后也有舅家好依靠。她给娘家东西帮娘家也是帮她自己。

刘氏听了小姑子的话之后,更加觉得小姑子这个人心灵心明,大气会做事。现在看二叔家的满满,落水之后。她觉得满满有点像这个小姑子。

侄女像姑也是对的,长相也像,家里就小姑子跟老二长得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