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千秋帝师 > 第56章 六亲不认啊!

第56章 六亲不认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千秋帝师!

一声狗胆包天,让殿内百官,都神色各异。

赵丙脸色难看至极。

以前皇上也会动怒,但都是装模作样,根本没底气。

可今天,这年轻的皇上,显然是底气十足,而他的底气来源,无疑就是魏子诸。

这让赵丙心里对魏子诸的杀意,更加强烈。

他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当即出列,说道:“皇上,此事臣有异议。”

陈灵山眼里闪过一抹不耐,但没表现出来。

“丞相,赵开旗是你的侄子,朕还想问你,你有何话说?”

魏子诸在一旁像个听众,陈灵山已经开始转变了,底气增加之后说话也不如之前那般客气,之前的客气更像是面对强权的被迫妥协。

这样的皇上,虽然年纪还小,但只要加以辅佐,就会是一代明君。

殿内所有的人,都在等着赵丙如何开口,才能够破解掉这个死局。

其实即便赵丙救下了赵开旗,也必然会伤筋动骨,薛成去刑部状告的赵开旗,足以说明薛成已经改变了阵营和立场。

周铮抓走薛成小女儿一事,现在知道的人不多,薛婉那丫头现在又在公主府,除了极少数的人,大多数还不知道周铮差不多也快被魏子诸给策反了。

以往他们认为坚如磐石的关系,在魏子诸的运作下,脆得跟张纸一样。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赵丙脸色如常,声音响彻永定殿。

“皇上,此事臣得知消息后,也是震怒不已,臣等均为大尧之臣,皇上之臣,做出这等事情,就是万死也不足惜!”

“但臣也相信,我那侄儿不是有这个胆子的人,说出来不怕皇上笑话,我赵家能人辈出,先帝时期,就被誉为大尧的左膀右臂。”

“可到了我这侄儿这一代,却尽是庸才,吏部尚书之位,他勉强还能胜任,再多一分,就没那个能力了,且我这侄儿胆小,别说在皇城内当街袭杀,就是让他忤逆一下皇上的意思,怕是都要惶惶不可终日。”

“这样的人,怎可能做出袭杀驸马爷这种事情来?”

赵丙一开始还脸色如常,说到后面,已经声情并茂,一副毫不介意揭自家短的架势。

但效果也很明显。

这番话说出来,殿内不少官员都纷纷点头,觉得有道理,这其中不乏一些中立派。

很快就有赵丙那一脉的官员出来力挺附和。

魏子诸诧异的看了眼赵丙,这老东西,绝对话里有话。

连陈灵山都微微皱眉,显然被赵丙这话给打了个措手不及,完全出乎了意料之外。

他还以为赵丙要给赵开旗求情。

如果以他丞相的名义强行求情,陈灵山也不得不考虑,到底要不要杀了赵开旗,不杀,他心里不好受,杀了,又不能完全忽视赵丙。

现在硬要说的话,也就是魏子诸这边占据了上风而已,但要说完全压制住了赵丙,让赵丙以后都翻不起身,还是有些言过其实了。

“丞相的意思是,做此事的,另有其人?”

陈灵山淡淡的问道。

赵丙高呼道:“皇上英明!”

“不错!臣昨晚连夜彻查,终于查清了此事,并非是我那侄儿所为,而是他那不长眼的正室刘氏所为!”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连魏子诸都楞了一下。

好家伙,为了帮赵开旗开脱,不惜把自己的侄媳妇推出去当替死鬼?

很多人都说古代男人都是三妻四妾,实际上这么说不太对,比如大尧,律法明确规定,妻子只能有一个,也就是正室。

其他可以纳妾,只要有钱,随便纳多少小妾都没关系,问题是要养得起才行。

所以民间纳妾的人其实还是少数,尤其是在大尧现在这个阶段,平头小老百姓养活自己一家人姑且够呛,更不要说去纳妾了。

大多数人,还是一夫一妻的生活模式。

小妾地位低下,也就比侍女高了一些,这从一房正室可以一人决定纳妾跟休妾就能看出来了。

当然,也有一些乡绅财阀,娶的女人都是有势力有背景的,谁也不愿意居于人下,所以就会有二房三房的区分,这种就不叫小妾,但实际上被官府承认的,还是只有一个正妻。

只是这种人大部分都懒得上报官府而已,反正连年战乱,女多男少,官府对此也管得非常宽松。

这些都在说明,一房正妻不是想休掉就休掉的,地位并不低。

也难怪赵丙这话,会引起殿内不少人哗然。

魏子诸一脸玩味儿的戏谑道:“丞相大人好魄力啊!大义灭亲,六亲不认啊!”

为了保下这个侄子,也是下了血本了。

估计赵开旗那正室,也是一肚子的火气,当然,也有恐惧。

赵丙瞥了魏子诸一眼,沉声道:“老夫知道驸马爷心中有气,毕竟不管谁遇到了这等事情,都不会善罢甘休,所以老夫会给驸马爷一个交代!”

魏子诸摇头道:“丞相言重了,我不需要什么交代,只是公事公办罢了,不过我倒是有一个疑问,我跟刘氏从无交集,她怎会派出黑衣人当街袭杀我?”

赵丙似乎早有准备,立即解释道:“老夫也问了她,那妇人在老夫面前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和盘托出了。”

“老夫在这里说,驸马爷或许不信,不如直接把她喊来皇上面前,让她当众向皇上,向驸马爷交代清楚!”

“此等恶毒妇人,简直就是败坏家风,天理难容!”

天理难容四个字从赵丙口中说出来,难免让人啼笑皆非,但魏子诸也知道,赵丙必然是昨晚紧急想了对策。

也是他疏漏了这件事。

他只知道黑衣人的罪责,谁也承受不起,因为这是必死的罪名,只要按在了赵开旗头上,就没人能救得了赵开旗。

但他没有想过,这件事还可以祸水东引,他能收买薛成,伪造黑衣人的口供,把罪责推到赵开旗身上。

同样的,赵丙也可以把罪责推到另一个人头上。

那就是此时跪在殿前的妇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