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富贵璧人 > 第二十一章 被香醒了

第二十一章 被香醒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富贵璧人!

陈大娘揣着梨与陈川一并回家了,刚进院门,便转身似笑非笑地斜看了他一眼,轻飘飘地丢了句:“你倒是长本事了啊。”

陈川有些不好意思,却也一反往日的闷驴模样,开口对着陈大娘解释道:“阿萝伤了胳膊,我去帮她摘果子了。”

“摘果子就摘果子,一大早的溜什么!?”大娘佯怒,心里却乐得不行,这傻儿子终于会追姑娘了啊……

“娘不让去山里……”陈川有些郁闷地答。

“哦?那这么说以后便不去啦?”陈大娘挑眉,颇有兴味地问。

“要!要去的!我不怕,而且阿萝……”陈川有些着急,脸一下涨得通红,但双眼却异常执着而明亮地看着陈大娘。

陈大娘听了这话又气又想笑,抬手在陈川脑门就是一个栗子,“我说不让你去了嘛?赶紧回屋换衣服去,看看这脏的!”说罢转身就回了厨房,连个眼神也不给他。

而另一边的阿萝,就好像方才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依旧如往常那般忙里忙外。

她先将蔑篓里已经有些萎靡的鱼尽数倒进了水缸中养着,前几次收的鱼已经被她晒成了鱼干,如此可以方便保存。

这种无磷的小鱼通体成银白色,因此又叫做银鱼。肉质紧实鲜嫩,晒干后的鱼一条条成半透明状,可煸可炒,味道极好。

如今渔市上卖的都是些体型硕大的鱼,这种小银鱼还从没有见到过,所谓物以稀为贵,阿萝便满心指望着它们能多换些银子回来。

她先将摘下的野果处理了一番,将青果和半青的留作后用,成熟了的制成了几种不通风味的果酱。又取来梨子,洗净切成细小的碎块,再用石臼捣成泥,加入生姜丝,罗汉果,陈皮和川贝,全部倒入锅中熬煮出汁。

待稍微晾凉,取来纱布袋将果肉和药渣滤出挤干汁水,将汁水大火熬制成浓稠挂勺状的糖浆,趁热装罐,这便是秋梨膏了。

一大筐梨,做了五小罐梨膏,阿萝笑嘻嘻地看着眼前的成果,当下便挖了一勺冲水喝,梨香清甜,带着微微的陈皮味,因加了暖胃的生姜,既润肺又不会太凉,秋季喝最是合适。

眼见着快要天黑了,阿萝吃了晚饭便赶紧处理那些银鱼干。

先将水烧到温热,把银鱼干撒进去,趁着泡发银鱼的时间,在碗中加入盐,酱油,葱姜蒜末,辣椒和花椒,调成汁备用。再起锅烧油,将泡好的鱼干倒进锅里煸炒数下,去除多余水分,再将调制好的汁倒进去,大火翻炒直至汤汁收干,一道鲜辣的下酒菜便可以出锅了。一大锅银鱼,拢共装了四罐。

她麻利地将厨房上下收拾干净,看看天色还不算晚,便捧着个罐子朝陈大娘家去了。

院中空无一人,只有三间屋舍亮着微弱的油灯,她移步来到陈川窗外。他的屋子在陈家院子的最东边,也最靠近阿萝家的院子,与陈家另外两间房隔着一个堂屋和一个杂物房,距离略远。

阿萝轻声唤了一句,而后便听得屋里一阵桌椅翻倒的声音,好像还砸碎了个什么,下一刻,陈川便匆匆打开门出来了。

阿萝瞥了一眼另外两间屋子,见并无动静,应是没听见她的叫声,这才将手中捧着的罐子塞给陈川,对着他笑笑,“陈三哥,今日谢谢你了。”

陈川与她分别后一个人忐忑了许久,见阿萝终于又笑了,这才长舒了一口气。看着她认真道:“下次……我还帮你摘。”

阿萝点点头,看着天色已晚,便没有久留,说了几句就回家了。

陈川站在门口目送着阿萝走进门去,这才返身,谁料却见陈大娘双手抄在胸前,悄无声息地站在他身后,满脸揶揄地看着他,不知道方才他们二人的谈话究竟听到了多少。

陈川有些尴尬,只得上前去,将手中罐子递给她看。陈大娘没接,只是打开盖子,好奇地伸脖子往里面望了一眼,又闻了两下,这才将盖子放回去,见自家傻儿子一脸不舍地望着她,顿觉糟心无比,斥道:“阿萝为你做的,你给我作甚?你个笨的,还不快收好!”

于是这日夜里,陈川在睡梦中被香醒了。

他翻个身看着床内侧箱笼上摆着的陶罐,叹了一口气,起身将罐子放到了窗台上,又觉不妥,害怕夜里野猫爬窗将罐子打碎,转身取来搁在了桌上,又觉离自己太远。捧着罐子环顾四周思考了一会儿,他搬来一个凳子,将凳子放在床脚边,再把罐子摆了上去。躺回床上后,还颇为不舍地看了好几眼,心里甜得像沁了蜜似的,这才满足地闭眼睡去。

阿萝又在厨房忙活了整整两天,终于将剩下的果子尽数处理完了。

这日一大早,她推着自己的小板车去了码头。除了几罐果酱,她顺捎着将那三罐香辣银鱼也装进了篓子里。

码头上依旧如往常一般热闹,人头攒动。阿萝好些日子不曾来了,她在榕树底下摆好东西,便有相熟的大爷大娘和挑工前来打招呼。

阿萝的果茶换着品种做,每隔一段时间便有新鲜口味出炉,因此颇受欢迎。这次她带来的是秋梨膏,桃金娘果酱和一罐百果酱。

那百果酱是将山间采来的好几种野果混合在一起制成的,味道丰富多样。倒不是她别出心裁,只是有些果子数量不多,做一锅连个罐底都不够装的,于是只能和其他品种的混合在一起,没想到竟调制出了层次多变的味道,也算是歪打正着。

有些前来买茶水吃的人见着阿萝的篓子里还有三个陶罐,便好奇询问。阿萝打开一个罐子给他们看了看,香气四溢,看了直让人流口水。只不过码头上的工人多是些靠辛苦劳作挣钱的汉子,问了价格之后都有些望而却步,纷纷遗憾地摆摆手。

这一罐香辣银鱼阿萝本打算卖一钱银子,也就是一百文,对于这些每日累死累活只能挣三四十文的人来说,要三四天才能挣足这一百文,这个价格便有些贵了。于是这三罐银鱼从来到码头后就一直躺在阿萝的背篓里,始终没有卖出去,这让阿萝颇有些沮丧。

现在渔市上卖的鲜鱼大概在十五文一斤,且都是些个头大的,十分压秤。

银鱼品种稀少,体型小又难捉,而且制成鱼干之后重量大大缩水,一罐子鱼干大约需要三斤鲜鱼才能制得,如此算下来,一百文钱一罐,着实是不算贵的。阿萝思索着,是不是一会儿拿去镇上的食肆兜售一番,毕竟客人多,销路或许也广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