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如意事 > 如意事 第158节

如意事 第158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如意事!

“许先生,你听听。”庆明帝笑着叹了口气,拿玩笑的语气劝道:“如此一份真心摆在这里,你又于心何忍啊。”

许昀苦笑道:“怕只怕许某着实没有这个福气消受。”

庆明帝脸上笑意不减:“朕也无意勉强于你,只是不试一试,又如何确信会相处不来?依朕看来,你二人必能脾性相投。不若先让蔡姑娘随你回去,待来年万福楼建成,蔡姑娘重得自由身时,若到时你二人情投意合,朕便下旨赐婚——

若那时许先生还是没有这份心意,那朕便放蔡姑娘离京,对外只道许先生同蔡姑娘乃是师生情谊便是。”

语罢,看向身侧的皇后,笑着问:“这个主意,皇后觉得如何?”

皇后笑了笑,这个主意啊——当然是恶心透顶了。

“陛下考虑周全,既全了蔡姑娘一番真心,说不定又真能替许先生觅得一段良缘。”

庆明帝看向他:“那许先生认为呢?”

许昀微微垂下眼睛。

“既如此,便多谢陛下美意。”

话已经到了这个份儿上,他已经没有了丝毫拒绝的余地。

若他当真只是许昀,身后没有镇国公府,大可不管不顾一拒到底。

当然,若他不是镇国公府次子的话,哪里又有这份荣幸,竟能让当朝陛下如街头媒婆一般不促成这段“姻缘”便不罢休。

天色将晚之际,许昀带着蔡锦出了宫。

马车里,蔡锦想说些什么,但面前的男人一进马车便开始假寐,根本不给她任何开口的机会。

但她很快发现并不是假寐——

车里的男人开始扯起了呼噜,甚至盖过了马车轮碾动的声响。

蔡锦嘴角微抽。

这就是才名动天下的许先生?

……他身上能动天下的恐怕不止是才名吧?单是这呼噜声也能震天了。

马车在镇国公府门外停下。

蔡锦跟在许昀身后一路回到了他的居院中。

进得堂中,蔡锦刚要开口,就听许昀在前面问道:“都会些什么?”

蔡锦谦虚道:“奴婢略通书画,诗词也读了些,这些年曾作了些诗,只是难免凄冷了些,不过——”

许昀摇头打断她的话:“我说得不是这些。”

蔡锦不解地看着他。

“会擦地浣洗,劈柴烧火吗?”

许昀问着,眼神里赫然写着——不是说要为奴为婢?

第200章 顺路

蔡锦脸色变幻了一瞬。

场面话都听不出来?

但对上那双等着她回答的眼睛,蔡锦只能勉强点了点头,道:“会一些……”

可重点是在于她会不会做粗活吗?

她跟他来镇国公府,要做的事情难道不是贴身伺候他,与他红袖添香,吟诗作画才对吗?

许昀点了头,招手唤来了一名管事。

“冯叔,这是我带回来的粗使丫头——你将人带下去安排吧。”

粗使丫头……?!

“许先生,我……”蔡锦想要说些什么,却见许昀已经抬脚进了内室。

“那就随我来吧。”年迈的管事在旁说道。

蔡锦暗暗咬了咬牙,只能随对方去了。

不管如何,先在镇国公府待下去再说其它吧。

……

四日后,许明意一行人抵达了临元城。

在城中采买了贡品香烛烧纸一应之物后,许明意便去了外祖父外祖母坟前祭拜。

她此次来,并未提前知会元氏族人,元家祖坟的守墓人见得她过来,很是吃了一惊,跑前跑后帮着搬拿贡品,很是殷勤。

“你们用心了。”

看着精心打扫归整过的四下,以及坟前修剪整齐的几株绿梅,还有案前斟满的酒杯,许明意讲道。

守墓人连忙道:“这是小人们应当做的。”

元老爷生前只一个女儿,嫡脉一支也并无兄弟姐妹在,过世之后将一半产业变卖留给了嫁去了许家的亲生女儿,。

另一半产业则分与了原本并称不上多么亲近的族人,及拿来为临元城百姓做了善事——虽说这些年来,族人在经营之上有些不善,远远比不得元老爷生前的生意做得红火,但这份恩情,族人上下老少乃至临元城百姓皆是记在心里的。

对待二老的坟冢,自然也没有不尽力看护对待的道理。

许明意亲自将贡品摆上,在坟前祭拜罢,待要离去时,已有元氏族人闻讯赶来。

“不知许姑娘来此,未能及时相迎,失礼之处还望姑娘勿怪。”

“您言重了。”虽不知对方身份,但见其年长,说话也十分客气,许明意便也客客气气地道:“临时前来,未曾提前知会便前来叨扰,我才是失礼的那一个。”

“姑娘说的哪里话,外孙女来看外祖父,乃是天经地义,又何须提前知会旁人……”

那中年男人生得面容和气,话也说得好听:“眼下既已祭拜罢,便请姑娘回城歇息吧,已让内子略备了些热菜热饭,先给姑娘暖暖身子解解乏,晚间再于族中设下正席替姑娘接风洗尘——姑娘看这样可好?”

“有劳您这般费心了,只是此行匆忙,另有要事要办,无意在城中停留,这便要继续动身赶路了。”许明意道。

男人不由讶然。

竟是这般匆忙着急吗?

不可否认,他头一个赶过来,确实是有一份想在镇国公府的嫡姑娘面前露脸的心思,但这天寒地冻的,一个女孩子,连顿热乎饭都来不及吃,会不会有些太赶了?

本想再出口挽留几句,但见女孩子神态笃定无动摇,显然是拿定了主意的,男人便也未有再一味多劝。

这个小姑娘,自幼便与寻常闺秀不同,是个说一不二的干脆性子,不喜欢人唠叨,这一点哪怕他远在临元也很清楚。

于是,男人只叮嘱了几句,亲自将人送上了马车,目送了好一会儿,复才带着仆从们回去。

出了临元城的地界,许明意叫停了马车。

朱秀勒马,走到马车边,问道:“姑娘有何吩咐?”

“去宁阳。”马车里传出少女的声音。

朱秀颇为意外:“姑娘要去宁阳?”

“嗯。”

凑过来的秦五听得这句话,愣了愣,问道:“姑娘不回京城吗?怎突然决定要去宁阳?”

此时,车门被打开,许明意下了车。

“本打算在临元城呆几日的,现下改了主意,想去宁阳瞧瞧——”女孩子语气随意,说话间接过阿珠递来的银红色披风,披在了身上,将兜帽罩上,纤细白皙的手指动作利落地在下颌处系上系带。

“可姑娘出门前不曾说过要去宁阳啊!”秦五耿直地道。

许明意看向他:“可我也没说过不去啊——难道祖父特意交待过,不许我去宁阳?”

秦五又耿直地摇了头。

将军确实没交待过。

可是——

“姑娘,如今快过年了啊。”

“正因如此,宁阳城必然是最热闹的时候,都说宁阳富庶繁荣,眼下恰巧也顺路,便去开开眼界好了。”许明意说完这句,便带着阿珠转了身。

秦五面色复杂,下意识地看向身边的朱秀,低声问道:“这真的顺路吗?”

临元城距宁阳尚有一千里远,这是哪门子的顺路?

姑娘是不是弄错路线了?

朱秀看他一眼。

“京城离宁阳足有两千里,临元距宁阳仅一千里,这还不顺路?”

还能这么算?

秦五表情艰难。

这种种感觉都很不对劲!

但偏偏他又一时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更不知道该怎么说,五大三粗的汉子只能苦恼地挠了挠后脑勺。

而视线中,只见女孩子已经跃上了马背。

“姑娘竟要骑马赶路?”秦五再次愕然。

朱秀再次反问:“方才你不是还说快过年了吗?”

骑马还能快些,快去快回他又不满意了?

照此说来,他还得为姑娘为了节省时间选择骑马而感到欣慰对吗?

——秦五觉得自己的脑子有点乱,指了指马车,问道:“那这马车……”

他也不知道自己问这种无关紧要的问题干什么,只能说自己已经被带得完全分不清重点了。

“马车里还有一个,在后面慢慢跟着就是了。”

朱秀说罢,朝着自己的马走去。

秦五却再次茫然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