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农女家的赘婿首辅 > 第二十章 吞金衙门

第二十章 吞金衙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农女家的赘婿首辅!

骡车不够,村长家又出了一辆。

叶老爹也出了一辆,就带着贺远、以及非要跟过去的叶荞还有村长和族里一个长辈。

叶大伯拍了拍叶老爹的肩:“路上慢点,安全要紧,实在不行,就晚上歇在县城里,别走夜路。”

“大哥,知道了,你快回去吧,我媳妇儿给我们准备了干粮的。”

叶母没有跟着去,家里还需要留人。

何况就叶老爹的体格,也没人敢欺负。

只不过在叶大伯眼里,比自己小了十来岁的弟弟,永远都是个孩子。

“嗯,出发吧。”叶大伯吸了一口旱烟,站在原地,目送着骡车走远,才转身回家。

从邕乡村到镇上不远,骡车就两刻钟,但到县里就有很长一段距离,走了足足一个时辰才到。

他们出发到时辰不早了。

到的已经下午,村长带着贺远去击鼓鸣冤。

衙门里的衙役很快跑了出来。

正要训斥,村长连忙把早就准备好的铜板拿了出来,递给对方。

叶荞蹲在旁边看。

发现村长给了一次铜板,两个衙役并没有态度变好,紧跟着村长伯伯又给了一次,这次明显比之前多,都装满了一个钱袋,肯定有

一吊钱了,就见原本凶神恶煞的衙役,变得温和起来,询问村长伯伯有什么事。

紧跟着。

其中一个衙役接过村长伯伯给的一个碎银,她瞅了一下,至少有三两,就见接过银子的衙役进去了衙门。

叶荞皱眉。

心想:难怪阿远说报官需要给银子,三两啊,她每日的零花钱才三个铜板呢,得存多久才有三两,报官太贵了!

好在。

很快,衙门就打开,县令决定立案,很快就有衙役带着贺远和村长进去,连贺大伯、刘春菊、贺三叔、贺三婶以及刘大五个人,都被关押进了牢里。

“爹。”叶荞见贺大伯他们被关,心里高兴,暗骂一声活该。

同时快步走到叶老爹面前,扯着他的衣袖问:“阿远什么时候出来啊?”

“不知道,我们要按照县令大人的要求来,也不是我们决定能升堂就升堂的。”叶老爹倒没瞒着她,实话实说。

叶荞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来衙门办事真的好麻烦。

只不过这想法她可不会直接说出来,只能安心等着。

大约等了半个时辰。

只有村长一个人出来,却不见贺远的影子。

叶荞急了,快速跑上去,问

:“村长伯伯,阿远呢?”

“小远报官,也需要留在县衙里,等过两日,县令大人把证据收足了,才开堂审问,直到等判决下来,他才能离开。”

“是这个规矩吗?”叶老爹挑起眉,觉得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毕竟贺远是受害者,又不是被告。

果然,就看见村长眉头轻拧,他没有在外多问,而是转移话题,“村长,我们现在去哪里?这两日只怕都需要等着。”

“去县里租个小院子吧,住客栈太贵了,我们这么多人,一天光住宿费就要花几十个大钱,哪里拖得住,我记得以前县里北街那边,就有不少房子,找熟人租个四五日的,这审判下来时间也快不起来。”

“爹,我们在心里哪里有熟人。”村长家的大郎也是个糙汉子,来到县里就有些束手束脚的,尤其是看县城里路过的人穿的衣裳最差都是棉布,不像是他们,脚下鞋子还有泥,身上是洗得发白的麻布衣裳。

“这……”村长也有些尴尬了。

“我有认识的熟人。”叶老爹出声,带着几人往北街走:“以前在镇上认识的,经常来买猪肉的货郎,后来家境好了,就搬到了县里来,我先

去问看看。”

叶老爹这话一出,就连村长都松了一口气。

“那就麻烦叶老二你了。”

叶老爹让叶荞留下跟着村长几人一起,他去找了熟人,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叶老爹回来了,身边多了一个青年男子。

“这不是小荞么?怎么没精神的样子?”青年笑着跟叶荞打招呼。

叶荞撩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懒懒地喊:“郭叔,你就别笑话我了,我担心我弟弟。”

“弟弟?”郭清上下打量了叶老爹几眼,挤眉弄眼地问:“叶二哥,看来小荞想要弟弟了,你跟嫂子不乐意生,领养一个也不错,到时候指不定还能当成童养夫呢。”

叶老爹对家人说是自己不行,才生不出来,实际上是叶母生叶荞伤了身子,再也不可能有孩子,虽然如此,他心里也是满足的,只不过,提到小荞的亲事,他倒是有些动心,看来以后是要找个上门女婿。

“村长,各位兄弟,跟我来吧,虽然这边的屋子破了点,但好在价钱便宜,打水也方便……”郭清在前面带路,他一看就是熟门熟路的,很快就到了一个破旧的巷子,两边的房屋院墙低矮,没什么隐秘性,叶老爹站着

都能直接看完每家每户院子里的情况,可见这里确实是县城的平民窟。

叶老爹低声跟村长解释了一句。

村长点头道:“没关系,我们本来就是为了省钱,有个地方住就行了,要真去住客栈,我心里才肉疼呢,有那闲钱,还不如去买肉吃。”

“嗯,一天给五文就行,不管人数。”叶老爹也觉得没有比这更便宜的价格了。

到了地方,院子里表破,也没人收拾的样子。

只不过村长和村里出来的年轻汉子们都很勤快,自己拿起扫帚来打扫,只有两个屋子,一个厨房,分开住倒也够了。

在他们收拾的时候,郭清去找了房子的主人过来,经过介绍,原来房子的主人是个老秀才,而附近几个破院子都是他的。

只不过老秀才腿脚不便,家里也没人了,就只有一个才六岁的孙子,所以院子才没人打扫。

“你们住几日给几日的银钱,除了不能破坏房屋和里面的家具外,老夫不会管。”

老秀才接过铜板,就走了,真是一句废话都没有。

老秀才一走。

叶荞就在旁边听到有人说。

“这考上秀才也不成啊,穷酸秀才,说的就是这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