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千年一瞬之满江红 > 送别

送别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千年一瞬之满江红!

一切安排妥当,耿京便下令撤军,杜奇建议天平军分散行动,扰乱金人的视线,如此带着金兵在大山之中左绕又绕,最后金人连天平军的影子都看不到,只能无奈撤军。

在回山的路上,杜奇便见到了河洛,甚是惊喜,耿京说起营救的计谋是出自河洛也是大家赞赏。杜奇很是欣慰的道:几年前我也只是无心而为教了你认字读书,谁想到今天你反而救了我的性命,当真是苍天有眼不枉费我一番心力。

河洛见杜奇眼睛直直的看着自己,心中反而惴惴,平时老师都是极为严厉,何曾见过这种景象,而且经过此一事,也知道老师可是有翻手为云的能耐,心中敬重的同时又有一些畏惧。便赶紧道:老师我有一事相求。

杜奇道:你我师徒不要生分,但说无妨。

河洛便道:我想盛着青州城乱,请老师将小妹小菱救出来。

杜奇自是知道河洛有一小妹,一拍大腿道:是啊,我总觉少一人,你怎么不早说,忙传信给李达去李家接出小菱。

李家人早已趁乱逃之夭夭,自然不会管一个丫鬟死活,李达到了李家很快便将小菱接了出来。

当下众人回山,耿京令谨守山门,摆酒庆祝此话不表。

如此,在七星台山中住了十余日,这一日,杜齐叫来河洛,问道:洛儿,你到山中已有十余日,你是如何想的?

河洛见老师问的奇怪,不知如何回答,只得呵呵笑道:很好,在山中过的十分舒服,而且各位大哥对我极好。

杜齐怒道:惫懒小子,难道你想一辈子在这里,长大了也投身绿林?

河洛奇道::那有何不可,过的自由自在,而且老师也在这里。

杜奇叹气道:我这是被逼无奈,有国不能回,又连遭大难,不得已入了绿林,你可知老师为何宁愿待在青州,也不入山?

河洛道:徒弟不知。

杜奇道:那是因为,一遭入了绿林,便一辈子都是绿林,永远也洗脱不了。

河洛本想说:那又如何?可见杜齐有些气闷便没说出口,只是在心中纳闷,老师也太迂腐了,只要能过的舒服日子,管他是官还是匪。他哪里明白杜奇堂堂翰林学士现在要于绿林为伍的憋闷。

杜齐接到:你还小,为师不想你这一辈过这种日子,你是为师所见的奇才,若只在此山中必然无法发挥你的才能,你若是回到大宋,好好调教定有一番作为他日或可成为国之栋梁,为我大宋建功立业,拓土复国!

河洛一惊:老师也太看的起自己了,什么复国拓土,自己压根没想过。

杜奇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说道:这有一封信,是为师早就写好的,本想早几日给你,不想被金兵捉住。我在济南有一至交好友,名叫徐朗,他本是为师的同窗,家中殷实,国破之后本想南下归国,但当时正处大战,金人封了淮河,只得在留在济南,不想着几年家业越来越大,但他心中一直有归国的念头,前段日子还和为师通信说起此事,你可拿我这封信去投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到时候请他一起带你回归大宋,料也不难,怎么样你可愿意吗?

河洛本想说不愿意,但见杜齐已下定决心,想了一会,觉得老师说的很有道理,且自己来这世界这么多年只在青州城中生活,不出去见识见识可不是自己的风格,况且自己也要回大宋弄明白一些事情。

便笑着对杜齐说道::老师都给徒弟想好了,徒弟自然遵从了,只是舍不得老师,这几年里都是老师在照顾我,就像我的父亲,如今刚刚安定想在老师身边服侍,又要远行,我。。。说着掉下泪来。

杜齐见他答应,叹道:洛儿别怪老师心狠,我也不舍得让你离开我一个人生活,但是为了我大宋,也为了你自己,不得不为之啊。

顿了一顿,又道:你放心,我在信中已经交代徐朗让他好好照顾你,要让你上我大宋最好的书院,将来学有所成,我们肯定还有见面的机会。说完,将河洛搂入怀中,师徒二人都掉下泪来。

接着杜齐给河洛说了宋朝的民风民俗,说起南宋临安城的繁华景象不禁感慨:大好河山只有半壁!说的河洛也心神往之。本来回宋之心只有五分,现在确有了八分。

杜齐给河洛计划着以后的日子,说道:你这小子是个泥鳅,到了何地都不会吃亏,我到放心。只是小菱跟着你要吃苦头了,不若就在山中跟着我,我便认了这个女儿,也到不错,河洛心中一动,自己要回宋,人生地不熟难免事情多磨难,到时候怕是又让小菱吃苦头若是让老师代为照应,可保小菱生活无忧。只是不知小菱怎么想。

正说着,外面一个脆生生的声音道:先生好意,小菱感激不尽,只是我不会和哥哥分开的,就是在难,此生也要和哥哥在一起。正是小菱从外走进来,后面还跟着李达,这几日在山上小菱和李达显然已经成了朋友,二人从外面来正听到杜奇最后几句话,当下便出声,小菱的话虽简短,却说的坚决,河洛见小菱如此说,也不反对,其实他也不愿意和小菱分开。

杜齐见他兄妹二人情深,叹了口气说道:也罢,只是这孩子也是个苦孩子,河洛你要照顾好妹妹,尽量别让她再受苦。河洛胸脯一挺,说道:老师放心,就是老师不说,我也不会在让妹妹受苦。小菱却笑道:只要和哥哥在一起,什么苦我也不怕。

杜齐又和他二人说了一些需要注意之事,叮嘱河洛回到大宋不要惹是生非,上得学堂,之后考取功名,报效国家。河洛一一答应了,心中却不以为然,只想着回到宋朝看看那繁华之处,过上好日子。

李达呵呵笑道:军师,我有个请求,我愿意保护他们兄妹二人到济南,见他们平安回到我大宋,我在转回,不知军师可答应。

杜奇喜道:如此甚好,那就有劳李达兄弟!本来他倒是担心,两个孩子路上的安全,有了李达相护,便没了问题。李达出名的旋风腿,千里眼顺风耳,遇到敌人之前便可安全退去。

李达笑道:军师说啥劳不劳的,李达和他们兄妹二人相处很开心,还真不舍不得他们走。

晚上耿京也听说了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事,特意将师徒二人请来,还有几位头领也在,河洛一看,都是认识之人,个人落座,耿京说道:军师,听李达说,你要将小洛送回大宋。

杜齐笑道:是有此事,本来想等事情妥当之后再告诉统领,没想到现在就惊动了你,一个孩子嘛。

耿京道:不!在我眼里小洛子可不是一个孩子,从这次的事情来看,还有这几天的相处,我看的出,小洛子以后肯定能成就一番大事,说着看了河洛一眼,河洛心中那个美啊:原来老子这么吃香,先是那两个老不死的争着抢着夸老子,现在连大名顶顶的天平军大帅也夸老子,哈哈,看样子以后老子的前途无量啊。

只听耿京接道:我只是不解,若是河洛在我天平军必定可为我天平军建立大功,为何军师要把他送走,而且他这么小,一人回到大宋,万一出现什么事情没人在身边照应,那便如何是好。

杜齐笑道:大帅思虑周详,这么看好河洛,我也很是欣慰,只是我想敢问大帅,如今自从岳王爷被害死之后,我大宋就对金朝采取守势,被动挨打,这是何原因。

旁边李铁枪道:这个我和耿帅原来也聊过这个问题,我们都认为,这是我大宋君弱臣庸,若是岳王爷能够遇到一个明君,那现在的形式肯定不是这样。

耿京道:二妹我等虽远离王庭,但只要还是宋臣便不可妄议当今。

杜齐笑道:虽然二妹说的过急了点,但说的还是很中肯的,所以我大宋现在需要的就是名臣,能够匡扶社稷,辅助当今,而且我和河洛相处的这六年来越来越发现河洛是我难得一见的人才,从几年前开始我就想着能够让他成为我大宋社稷之臣,正好现在时机到了,他也年纪大了一点,所以。。。

耿京点头道:原来军师所虑深远,这我也没什么说的了,既然如此,河洛希望你能不负众望,将来为我大宋建立功业回复国土。说着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河洛这个时候还真有点把自己看成了复国的救星,看到了自己成了大将挥鞭执马,叱咤风云的景象,心理那个美啊,见大家都望着自己,本想一挺胸脯,脆脆的答应一声好,可心里总是觉得不靠谱,这个好字也就说不出口了,只能摸着头傻傻的呵呵两声,众人见他傻笑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耿京站了起来,从身上摸了一个袋子,对河洛说道,小洛子,这里是我们山寨各位叔叔伯伯的一点心意,你现在还小,这里有些金子你带在身上,留作以后生活,不过切记怀罪其璧的道理,轻易不可漏出。

河洛也不推迟,接了过去,点头道:耿伯,我明白的。心理暗道,金子在我身上绝对安全。

最后几人商量了出发的时间,并给了河洛山寨在济南的联络方式,告诉河洛如遇到紧急事情可与他们联络。又反复叮嘱要注意安全,河洛都一一记下了。

这样河洛和小菱在山中又过了几天,和山中有过交情的叔叔伯伯都打了招呼之后,便和李达一起出发了。老师杜奇一直送到山脚,很是不舍,不知这一别何时再见,最后二人才洒泪分别。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