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被流放后,我靠签到系统躺赢了 > 第79章 银子没有,粮食管够

第79章 银子没有,粮食管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被流放后,我靠签到系统躺赢了!

江心苒划好了地方,就在东北旮旯那四分多的空地,那里原来是种了花的,估计都被冻死了,只留下一垄垄光秃秃的花圃。

而且那里没有假山石和灌木丛,一面靠墙三面开阔,背风向阳搭建蔬菜大棚更加合适。

这些要求,系统给的那本蔬菜大棚的搭建和注意事项都记录的很详细,所幸这本书也是迎合了这个时代的背景,出得这里人能看懂的是繁体字,里面的各种技术性的东西,也都变成了这里人能明白的范畴之内。

所以江心苒把这本书给瘦表舅看时,他除了吃惊里面的内容外,并没有别的疑惑。

“这是何人著作的,竟如此详细,而且许多关于蔬菜瓜果的种植方法,我是从未听过。”顾申城赞叹不已,看得很入迷。

江心苒打着哈哈,没多解释。cascoo.net

顾申城也不追问,而是边看边和江心苒说起来他的见解来。

书上说蔬菜大棚最好控制在:宽度一丈,长度两到四丈,高度一到两丈左右。

瘦表舅建议直接用那种树干细高枝桠很少的黑铁木做桩子,顶部的支架梁则换成比较轻又防虫咬噬不容易腐朽的香樟木,至于棚子……

江心苒见瘦表舅被难住了,因为这个时候只有那种不透气厚重的油布棚,用来做温棚,那温棚里就是又黑又不透气。

而万物生长靠阳光,瓜果蔬菜更是如此。而且大棚长久的密闭不透气,会造成棚内湿度过高,从而引发秧苗的病害。但是打开大棚吧,外面冰天雪地的,冷气一下子进了棚里,又会造成气温过低,导致秧苗被冻死。

其实顾申城也是富贵人家出来的,自然是知道这种类似的温棚也是有的,不过都是富贵人家盖的花棚子,为了那些名贵娇嫩的花草才建的,里面铺着地龙,时不时的还要透气,阳光好的日子,丫鬟下人们还得把花搬出去晒晒太阳。

但那都是在云州在往南的地区,即使冬日里,也是偶尔会有暖阳的,哪里像这北地,常年寒冷,冰雪是常事,普通的温棚自然不行。

这本书里也给了很好的解决方法,比如棚内潮湿的话,可以用透气的棚布,棚内火炉不断的情况下,可以隔

。一段时间把顶棚天窗打开,使阳光照耀秧苗,过于潮湿的话,可在行间撒上草木灰或细干土,即能保持干燥,又能防虫害。

只是这个时候的棚子都是那种防雨水的厚油布,用桐油刷了很多层干了之后硬邦邦的,根本不可能透气,要是想透气的篷布,却又是不防水的,就没有两全其美的。ωωw.cascoo.net

瘦表舅没有,江心苒有啊。

她签到得来的那一百张油布棚子,就是即能透气又能防水,而且每块布中间还镶嵌了一片不大不小的透明厚塑料布,这下完美的解决了温棚里的采光问题。

不过江心苒当场没说,只是告诉瘦表舅棚子的事她来解决,瘦表舅负责温棚的框架就成。

顾申城很高兴,直说让江心苒放心,他已经有了大概计划,木桩子埋好之后再格外垒上半截子水泥墙,这样大棚也能稳固许多。

江心苒把这些都交给了瘦表舅慢慢参详去了,她则是去了苏寡妇母子三人看着的铺子那里,准备悄悄的把一部分粮食先放到那里。

听瘦表舅说水泥厂那里的民工们也很是卖力,过年就回去休息了三日,便都回来上工了,还向江心苒请示是不是要把水泥厂的固定工人确定下来了,毕竟现在水泥厂已经建造一半了,生意也上了轨道。

江心苒同意了,只是说工钱暂时还不发现钱,依旧是给粮食,愿意干就留下,不愿意就走人。

江心苒也是没办法,谁让她手里粮食太多了,钱也不少,但她暂时不想动用。

以后不管啥事,能用粮食解决的,她就不掏钱。

崔巍也掏不出钱来,他现在依旧是半颗铜板都没有。

此刻他正在和刘县丞和马典史两人计划着等县衙修缮差不多了,便开始修建城墙,毕竟塔漠县城,连个城门都没有。

就不说那暂时不可能打过来的草蛮子,就说这北地的山贼强盗们,以前是塔漠穷的狗子都没几只他们更不愿意来,觉得白费功夫,以后呢,万一他们知道了塔漠县来了个有钱的大老爷,那可咋办。

这一点儿,整个塔漠县的老百姓们,可是很默契的,除了本县的百姓,外面的人他们可不会说,甚至如果有人大嘴巴往外

。秃噜了,保管塔漠县的百姓们一人一唾沫丁,钉死他。

所以既然有机会了,修城墙这事自然是越快越好了。

那么机会是谁给的?这还用说,自然是大老爷的天仙夫人啊。这是刘县丞他们公认的事情,所以从来都是吃饱了大老爷强行塞的狗粮,但他们毫无怨言。

崔巍自然是比谁都清楚的,所以他从来都对娘子表达的爱意深深,说再多嘴也不抽筋。

至于会不会偶尔和娘子来个打情骂俏的小情调,崔巍表示那是不可能的,他从来不给娘子面前耍花花,都是满腔真挚的感情。

而且他也深信一点:玩归玩闹归闹,不给娘子开玩笑,娘子生气哄不好,从此不给打欠条。

当然欠条是很重要,但是娘子更重要,他可舍不得娘子生气。

除了修建城墙的事,还有之前计划的让百姓开荒种地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了。

这是又多了一大笔开支啊,刘县丞和马典史对视一眼,又一次热着老脸,笑着献上一份地契来。

“总不能还是给夫人送去一堆欠条去,城外有个早年荒废了的农庄,地不大,也就三百多亩地,大老爷你拿回去,看看夫人嫌弃不?”

崔巍也是一脸麻木,接过地契。

如果在上京城里,要是听到谁说地不大也就三百多亩,定要暗地里酸酸的啐他一口,说他是烧包漏蛋,土老冒下山。

可是在塔漠县,就是给个五百亩地,也不觉得发了家,反而是觉得地大了风也大,更冷。

最终崔巍还是拿了地契和一张欠条回去了,正好遇见江心苒也从外面回来了。

崔巍也不好上来就伸手要钱,只等到吃了晚饭才提起来修城墙和开荒的事情。

江心苒正想开口说开荒的话,给她也整点儿土地,没想到自家夫君上来就给她一张三百多亩的庄子地契。

可以啊,这都学会抢着猜测她的心思了,当下心里高兴,直接说:“放心吧,银子没有,粮食管够。”

崔巍自然乐意,钱这玩意儿暂时在塔漠县也没太大用处,这里的百姓好像都是拿粮食交易的:猎物换粮食,山参药材换粮食,也有粮食换糖盐布匹的,总之无论是换啥,都离不开粮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