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七零之漂亮女配 > 七零之漂亮女配 第36节

七零之漂亮女配 第36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七零之漂亮女配!

田爷爷摇头:“哪那么容易,你田奶奶背着我找了几天主顾,有两三个想买,但出价太低,我们想把这个屋子一起卖了,要是去隔壁省,以后也就不回来了。”

带着这间铺子一起卖,那价格就贵了。

现在不时兴买卖民房,私下有交易的,但是少,城里端铁饭碗的多,都想等着单位给分房住,自己花钱买,一来是手里没钱,二来是不值当,房子又不值钱。

田爷爷道:“房子不好卖,实在不行把饭馆兑出去也行,我们去投奔儿子。”

这碗蘑菇面田馨吃的格外沉重。

田爷爷田奶奶都是很好的人,田馨周日时常会过来看看,吃碗面,陪着他们聊聊天,想到他们要离开,田馨心里酸涩的不行。

田奶奶说:“人民饭馆的人想盘下我们这家店,我没同意,卖给谁也不给他!黑心人!”

迎客饭馆生意好,回头客不少,就像名字一样,迎客迎客,迎接八方来客,蘑菇面有了名气,还有专程过来吃面的,这个饭馆买下来不亏。

从迎客饭馆出来,田馨闷闷不乐,快到家时,田馨突然说:“二哥,田爷爷的店,我想盘下来。”

盘店?

田馨比他胆子还肥。

林原泼了一盆冷水:“开店没那么容易,你没听田爷爷说吗?人民饭馆的人时不时来闹事,再者你不懂经营,还在上高中,哪有时间打理饭馆。”

田馨心里有些计划:“这不是还有你吗?茶水摊有崔明和红星,你能腾开手,时不时去看一眼就成,你当时招红星,也是这个打算吧?不想把时间耗费在茶水摊,想再找其他的发财路。”

心里的想法被田馨猜个七七八八,林原不好意思摸摸头:“确实,茶水摊不值当我再浪费时间。”

田馨掰着手指头:“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不是一时兴起,田爷爷饭馆生意你看到,很红火,田爷爷不藏私,如果咱们盘店,他一定愿意倾囊相授,把厨艺教给咱们。以后田爷爷在隔壁省,跟咱们又没竞争,至于供货渠道我也想过,让田爷爷帮忙引荐引荐,还是按照之前的供货走,我看来饭馆吃面的多,偶尔有几个点荤菜的,每天食材成本并不高。”

林原被田馨绕了进去:“咱们?我又没说和你合伙。”

田馨笑吟吟:“二哥,我得和你搭伙,你说的对,我要上高中、考大学,没时间打理饭馆,你有时间啊,钱我出大头,你负责照看生意,行吧?”

田爷爷的铺面田馨恐怕买不起,她还得留着钱还给苏蔚冬。

盘店的钱价格不高,田馨和林原出得起,更何况林原手里还有些小商品,过些日子卖掉又能赚上一笔。

林原还是不太同意:“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不用你亲自上手,雇人,就跟茶水摊一样,省城现在闲散的劳动力不少,饭馆的工作怎么也比茶水摊强,不用风吹日晒,还管顿饭,肯定好招人。”

兄妹俩回家又讨论好一会儿,最后还是没定下来。

时间到了深夜,田馨翻着政治课本犯困,政治真是拦路虎呀!怎么学也学不明白,田馨不是学文科的料。

田馨抱着书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再次醒来是鸡鸣时,抬头看墙上的挂钟,凌晨四点半。

田馨没了困意,她爬起来,裹着被子开始盘算盘下迎客饭馆的可行性。

对一个饭馆来说,厨子非常关键,这也是林原反对的重要原因。

田馨没时间,林原厨艺不好,谁来掌勺呢?

田馨想起了大嫂黄翠翠。

林家是她最信赖的娘家人,大嫂黄翠翠人也不错,不知道愿不愿意来饭馆帮忙。

家里就这么几个人,包括上苏家人,田馨都算了进去,赵桂芬要上班,苏蔚兰苏蔚秋在上学,除了黄翠翠,实在没有其他合适人选。

饭馆掌勺的位置,只有信得过的人才行,一家人是最好的,心齐。

田馨想了又想,还是决定给李梅花发电报,让她问问黄翠翠,愿不愿意来城里。

电报按字收费,田馨的电报内容尽量简洁:

欲开饭馆,问嫂是否愿来,掌勺,可教。

现在电报的价格全国都一样,一个字是三分五。

“同志,一共十四个字,四毛九,字多,要减点吗?”

田馨摇摇头,字数再少她怕李梅花看不明白:“谢谢同志,就这些,我给你钱。”

田馨掏出花花绿绿的钞票,数了四毛九递过去:“钱正好。”

发完电报,田馨心里忐忑,如果黄翠翠愿意来,那这事就成了一半。

回北淀村这两次,家里的饭菜都是黄翠翠做,田馨尝过,都是农家普通菜,但挺有滋味,比李梅花炒菜好吃。

大嫂这个人田馨观察过,有点自己的小九九,但人不坏,为人也踏实勤奋,和大哥很般配。

现在二哥在省城已经站住脚,如果能拉大嫂一把,对林家也是好事。

农村人种地赚钱也不易,土里刨食一年下来累死累活,以后大城市发展越来越好,能早点出来站住脚,那是再好不过的。

李梅花很快回了电报:“愿来。”

两个字的电报简洁又表明意思,挺省钱,田馨噗嗤笑了。

既然黄翠翠没意见,田馨就琢磨着盘店的事。

人民饭馆惹事田馨不怕,林原不怕事,她也不怕,现在是法治社会,还没有讲理的地方?对方横,他们也能来狠的。

田馨能接手饭馆,田爷爷非常欣慰,嚷嚷着转让费要再低两成,田馨没同意:“交情归交情,我不能让您吃亏,有些事还得麻烦田爷爷,咱们食材从哪进货,这些菜怎么做,还得您教。”

田爷爷丝毫没犹豫:“迎客饭馆是我和你田奶奶的心血,现在办不下去,我也希望接手的人能办的红火,进货上你放心,我带你去找国棉三厂的老郑,啥货都能供上!至于菜谱,我都给你写出来,我和你田奶奶还有事处理,离开省城也得一个月以后,这段时间可以手把手教。”

迎客饭馆目前的客流,两三个人足够忙活过来,黄翠翠过来在后厨掌勺,再找一到两个人在前面帮忙就行。

田爷爷这间是门脸房,后面还有个小屋,面积不大,五六平米,但也能住人。

关于住这方面田馨和林原商量过,大嫂自己过来,虽然陈奶奶那有空房,但毕竟林原住在那,名声上不好听。

既然饭馆有小屋,林原就搬到饭馆过夜,之前陈奶奶家租的屋子给大嫂住。

田馨又发了一封电报,两天后,大嫂黄翠翠来了省城。

铁蛋在北淀村,让李梅花照看着,林军心心念念自己的砖厂生意,对来城里没兴趣。

黄翠翠第一次坐火车,一切都觉得稀奇。

林原忙,田馨晚自习请了假,去火车站接黄翠翠。

出了站,黄翠翠挽着田馨的手:“小妹,这就是省城呀,房子真高,还有小轿车呢,路上骑自行车的人真多,火车上盒饭贵得要死,一盒得四毛钱,我偷着看了一眼,青椒炒肉丝,味道闻着不错,也不要粮票,就是太贵!冤大头才在火车上买盒饭吃!”

田馨低下头,心里说,我就是那个冤大头,每次坐火车,赶上卖盒饭的田馨都会买,毕竟不要粮票呀,价格也能接受。

火车餐车人少,还播放音乐,在这样的环境下吃份不要饭票的盒饭,田馨觉得值!

不过田馨没搭话,换个话题:“大嫂,我跟二哥一起盘了个饭馆,现在缺掌勺的,我思前想后觉得自家人才放心,这才让你过来。”

田馨的话说的妥帖,听的黄翠翠心里暖洋洋的,她拍拍胸脯:“可不是吗?外人不靠谱,小妹咱是一家人,大嫂肯定帮你好好管着饭馆。”

黄翠翠这次进城,是要大干一番的,省城之前,李梅花千叮咛万嘱咐,说让黄翠翠好好帮衬田馨,别出岔子。

掌勺做厨子,还有专人教她,黄翠翠不担心。

她努力认真点学,炒菜就那些花样,无非是火候、调料,掌勺人的经验,她觉得自己能行。

田馨先把黄翠翠安顿好,现在天黑了,她带黄翠翠先在苏家吃了晚饭,做了简单介绍,明天让林原带大嫂去一趟迎客饭馆。

田馨想盘饭馆这事,已经跟赵桂芬提过,赵桂芬不懂,感觉风险大,毕竟是一个私人饭馆呢,省城一共才两家,心里打怵。

赵桂芬讲理懂分寸,既然儿媳妇愿意干,她也不拦着,大不了赔点钱,田馨自己做主。

再者赵桂芬也观察过,田馨那个二哥做生意是把好手,田馨茶水摊交到他手里,那可是越来越红火,规模都扩大了,在省城里小有名气,有这么一个哥哥支持,估摸着开饭馆也有几分成算。

趁着放假,田馨和林原带着钱,去迎客饭馆找田爷爷签饭馆的转让合同。

合同是田馨拟定的,这段时间她往商管所跑了几趟,跟所里的办事员有几分熟络,田馨带着两斤糕点,拜托商管所的人看了看转让合同,不合适的地方给提了修改的意见。

合同拟完,田爷爷田奶奶仔细看后,也觉得都很合理,双方签字按手印,田馨还找来街道办的人作为见证。

迎客饭馆的转让费用是二百八十元,店里的桌椅碗盆都给田馨留下,另外这笔钱还包括了这个店五年的租金,价格属实不贵。

崭新的钞票递给田爷爷,黄翠翠看的眼睛都直了,她还没见过这么多钱。

黄翠翠想,怪不得老二来省城做生意,还是大地方赚钱容易。

黄翠翠要跟着田爷爷学做菜,田爷爷不藏私,他做了一辈子的食堂大师傅,有几道拿手好菜,做菜的那些技巧也烂熟于心,教会徒弟,他这个师傅也饿不死。

国营工厂食堂的师傅不好当,大锅菜想炒的好吃也不易,田爷爷有一绝,他做的大锅菜味道没比食堂小炒差多少!这其中掌勺的火候、调味料取决于师傅的手艺。

田爷爷在国营食堂里翻滚了几十年,一手的好厨艺,现在有黄翠翠这个小学徒,学的认真,整天夸他,说他厨艺好,水平高,田爷爷愿意倾囊相授!

第三十三章 食品厂……

田馨和田爷爷签了盘店合同, 又商量了后续的事情。

田爷爷这段时间还留在迎客饭馆,帮忙料理饭馆,等黄翠翠他们逐渐上手以后, 田爷爷、田奶奶再走。

田爷爷把自己擅长的菜式写在本子上,他一时半会也记不齐全,想起一道写一道,走之前就留给田馨。

黄翠翠逐渐跟着田爷爷学菜, 黄翠翠嘴甜,人也勤快, 田爷爷、田奶奶也很满意。

重点要学习的就是蘑菇面, 这是迎客饭馆的招牌。

过了几天, 黄翠翠做好几碗蘑菇面,端给田馨几个人吃。

黄翠翠搓搓手,心里紧张的要命, 厨房里的学问不少,她也在慢慢学习。

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上来,田馨尝了一口,面条的筋道感在,但蘑菇的香气,总觉得差了那么几分。

黄翠翠有点气馁:“田爷爷手把手教的, 我也没学好。”

田馨安慰她:“人家田爷爷掌了一辈子勺,功力深厚着呢,不是咱们几天就能学完的,蘑菇面挺好吃,慢慢来,有田爷爷教你,大嫂你一点点学, 不懂就勤问着点,还怕学不会?”

黄翠翠心里忐忑,她是来给田馨帮忙的,不是来添堵的。

在家里,厨房灶台的事都是黄翠翠忙活,乡下吃的简朴,但逢年过节也会炖鱼炖肉,吃点好东西,黄翠翠做菜拿手,村里人都夸她做饭香,隔着老远就能闻到味,做菜的天分,黄翠翠还有几分。

黄翠翠是有些自信在身上的,可如今,这自信被磋磨的失去一大半。

饭馆掌勺不好干。

黄翠翠没灰心,咬咬牙:“田爷爷,你再教教我。”

田爷爷摇摇蒲扇:“欲速则不达,做菜心得静下来,用心体会,这放多少盐巴,什么时候出锅,这道菜能出什么新的花样,都要你去品,我教给你的是技巧,还得你自己融会贯通才行。”

田爷爷给黄翠翠两张纸,上面写着菜谱,都是饭馆里的热门菜式,让她好好研习,田爷爷要带着田馨和林原出趟门。

国棉三厂的老郑是田爷爷的老同事、好朋友,负责厂里的采购工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