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七零之漂亮女配 > 七零之漂亮女配 第143节

七零之漂亮女配 第143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七零之漂亮女配!

直到上个月,李丰南又写信要钱,一开口就是三十块钱,说是学校的资料费,另外还管她要录音机。

以往,村里的人老劝余红,说别对李丰南太好,他飞去了首都的大学,说不准就攀高枝抛下她。

余红不信,可心里始终埋下怀疑的种子,想办法凑钱给李丰南凑了录音机的钱,余红买了一张北上的火车票,瞒着所有人来了首都。

余红没告诉李丰南,自己混进学校,观察了好几天。

令她震惊的是,李丰南竟然处了对象!两个人十分亲热!

余红气的发抖,查清楚刘小青的情况,来教室里大闹。

余红心里酸楚:“老师,领导,我是农村人,也没上过几年学,但基本的是非廉耻是明白的,李丰南和我订了婚,还去勾搭别的同学,道德败坏!他花着我们家的钱,还骗着我的人,这种人,怎么有脸上大学?”

她矛头一转,指向了刘小青:“这个女同学,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和李丰南在一起,就是图钱,我都看见了,去食堂打饭,她打主食,菜都是丰南花钱,馒头能花几个钱啊!他俩一顿吃两三个荤菜,可怜我们家,一两个月都舍不得买猪肉吃!这种贪慕虚荣的同学,你们学校不管吗?还有,她管李丰南要钱、要录音机,这些都是我们家花的钱!我们家辛辛苦苦供李丰南上学,就是图他以后有出息!最后呢,最后被这对狗男女骗了!”

刘小青不住的摇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他订婚了,在一起之前我问过,他说他没结婚!”

余红冷笑:“是没结婚,但有对象了,我不管你怎么想的,你们俩骗钱骗物,学校得有个说法,学校要是不处理,我就去找教育局,总有说理的地方!”

沈大成擦擦汗,事情很棘手,要是处理不好,影响学校的名誉。

办公室的门虚掩着,从窗户看,外面时常有驻足的同学。

沈大成走过去,拉上了帘子。

余红说的这些事,李丰南没有反驳,他涕泪横流,一个劲的哀求:“红红,我错了,你再给我一次机会,都是她!是刘小青勾引我的,我鬼迷心窍,我不应该对不起你。”

田馨:“……”

这事的对错姑且不论,李丰南这人,挺会转移焦点,当初他死皮赖脸追了刘小青不短的时间,这会儿为了洗清自己,把所有的过错都揽到了刘小青身上。

田馨挺看不起这种人的。

田馨不明白,这事别人感情的私事,沈老师为什么把她喊过来。

余红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沈老师喊田馨:“田馨,你把刘小青同学先带出去,我们研究研究。”

沈老师在田馨耳旁小声说:“看好刘小青,别让她做傻事。”

田馨一愣,沈老师想的很周到,在所有同学的围观下,刘小青失掉脸面,以后也难免被指指点点,很容易想不开。

田馨点点头:“沈老师,我知道了。”

刘小青低着头,佝偻着腰,一下子苍老许多。

“回宿舍吗?”

刘小青摇摇头:“我不想回去。”

旁边有空教室,田馨索性带她进去。

刘小青趴在桌子上,什么话都不说。

过了许久,刘小青小声说:“其实,我挺活该的,当初你们劝过我,让我问清楚,他是不是有对象,我看他条件好,也没多问,其实现在想想,他家里是农村的,普通人家哪有这么好的条件呢?吃穿比一般城市家庭都好,李丰南时常收到信,看字体是女同志写的,我还跟他闹过,他说是表妹写的,我就信了,但凡我好好想想,也知道他的不对劲,都是我太傻了。”

今天的事,李丰南是人渣,刘小青也并不无辜,她确实不知道李丰南有未婚妻,但在两人的相处中,她又确确实实占了很多好处,无论是钱还是物,都是余红家里提供的。

说来道去,最可怜的还是余红,以为未婚夫大学毕业后飞黄腾达能跟着享福,举全家之力去供养他,没成想,养了一个话本里的陈世美出来。

所以啊,女同志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人会变心,事无永远,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田馨和刘小青的关系不算好,两个人这么坐着,有些尴尬。

刘小青心情不好,也不怎么说话。

沈老师找田馨的目的,就是让她安慰刘小青别做傻事,田馨也不能什么都不说。

“小青,人呢,这辈子总得遇到各种坎儿,有的一迈就迈过去了,有的需要你花点力气才能熬过去,你还年轻,有纠错的机会,我问你一句,如果你知道李丰南有未婚妻,还会跟他在一起吗?”

刘小青连忙摇头:“我肯定不会,我要脸,就算他爸是校长,我也不会答应,我真不知道他有对象,我知道大家怎么看我,肯定骂我烂货不要脸,但我真的不知道他有对象,李丰南骗了我,是我太单纯,太相信他。”

“既然已经认清了李丰南的嘴脸,就该想想后面怎么办,余红也很可怜,你不要怪她,最可恨的还是李丰南。”

和李丰南在一起之后,刘小青的性格逐渐变了,开始患得患失。

李丰南说,刘小青长相普通,身材也不好,成绩也一般,跟宿舍其他人比不了,也就是他不嫌弃,愿意跟她在一起。

开始刘小青还反驳,后来觉得李丰南说的对,李丰南家世好,自己那么普通,除了李丰南,谁还会喜欢她呢。

后来,刘小青越来越依赖李丰南,更加离不开他。

当时相机坏时,李丰南说要不是喊宿舍的人去爬山,她也不会摔相机,其他人应该一起赔偿。

五十块钱啊!刘小青钻心的疼,后来觉得李丰南说的有道理,凭啥让她一个人赔?宿舍的人要赔钱。

为了这件事,刘小青和宿舍的同学半决裂,都不愿意搭理她。

刘小青当时想,没关系,她还有李丰南,李丰南是最重要的人。

可如今,刘小青依赖的李丰南,给了她重重一击。

第三者,这个帽子扣下来,刘小青的名声和未来就毁了。

在如今这个保守的年代,她会被指指点点、会被别人议论。

刘小青缩在椅子上,担忧自己的未来。

沈大成那边,聊完后喊了田馨进来。

“田馨,事情学校都问清楚了,刘小青同学确实对李丰南的感情状态不知情,但这件事影响很恶劣,造成不好的影响,还是要处理的,学校的打算是,给刘小青予以警告,这些天,你们宿舍要观察刘小青的情绪,别让她做傻事,还有,余红要求,李丰南给刘小青花的每一笔钱,都要算清楚归还,这个条件我答应了。”

“那李丰南呢?”田馨问。

沈大成道:“李丰南同学自己主动退学了,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

田馨叹口气,这都什么事儿啊。

回到宿舍,刘小青蒙着被子,谁都没理。

几个人把田馨拉了出去,樊燕激动地问:“田馨田馨,怎么处理的?”

田馨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了宿舍其他人:“沈老师嘱咐说,让咱们看着刘小青,怕她想不开。”

大家沉默着,对于刘小青,舍友们的情绪挺复杂的,之前因为相机的事隔膜着,都不太喜欢她。

今天这事一出,刚开始觉得刘小青挺活该的,咎由自取,但转念一想,她也算受害者,最错的是李丰南,可……刘小青也是图李丰南条件好才跟他在一起,还沾了对方的好处。

孰是孰非,实在是想不明白。

严清道:“大家别埋怨了,小青也不知情,对她就算是不同情,也不要落井下石,外面的风言风语就不少了。”

樊燕道:“咱们好歹是一个宿舍的,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被人骂,小青也不容易,我虽然不喜欢她,肯定也不会讲说她。”

秦楚愤愤道:“最可恨的还是李丰南,退学都算便宜他!这头骗着刘小青,那头又哄骗未婚妻拿钱,人渣!败类!”

宿舍里,刘小青开始计算各种花销,余红说了,得还钱,不光是李丰南,刘小青也得还。

收音机是李丰南的,还有平日的花费,不光李丰南花了,刘小青也给他买东西。

算完后,刘小青又趴着哭起来。

刘小青向沈老师请了三天假,说好好调整心情。

不光班里的同学,其他系的同学也来打听这件事,严清叹气:“连我们对门的王阿姨都知道,这件事在学校传的挺广的。”

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年龄跨度大,还有三十多岁拖家带口考上大学的,不少男女同学上大学之前,就结婚有家庭,或者在老家有了对象。

有对象还招惹其他人,属实不厚道,这是余红来学校闹,大家知道李丰南脚踩两只船,没被爆出来的,说不定还有。

孔令西感到后怕:“我还是单着吧,平安,想找对象,毕业以后再说。”

刘小青的这段风波告一段落,田馨观察两星期,看刘小青照常上课,就放下心来。

这是沈老师交待的任务,田馨纵然不喜欢刘小青,也希望她平安无恙。

田馨的心思放在生意上,枕头卖的很好,下课后,严清找到田馨,说自己也想买枕头。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意孤行

严清知道田馨卖枕头, 还有一个月就过年了,严清想买几个枕头,过年送亲戚。

虽然是学生, 可严清手里有一笔零花钱,数额不小,都是这些年攒的。

平时吃住都在家里,零花钱也没有花费的途径。

严清道:“我要八个枕头, 自己家留三个,剩下的送人。”

都是一个宿舍的, 田馨按照一块五的价格卖给严清。

田馨:“就是睡眠枕, 药枕都是大家瞎喊的, 这可不治病。”

学生也没说不让做生意,在校园里田馨怕影响不好,就去了外面的大街上摆摊。

附近有好几所大学, 田馨地上铺了一块布,先摆着几个枕头,牌子上标好价格,没课不忙时,田馨就会出来摆摆,积累下来, 也不少卖。

林原在夜大学的很认真,这么长时间一直坚持下来,也没说要退课。

白天卖服装,晚上上课,两下都不耽误。

林原的这批货销的很顺畅,转手赚了一千多。

当然,林原懂得闷声发大财的道理, 除了田馨和苏蔚冬,其他人他都没提,连李梅花老两口都没告诉。

林原嘱咐田馨:“你也别告诉秦楚,我不希望因为我有钱,影响秦楚对我的评价,还是得看重我人品才成。”

田馨甩给他一个白眼,让他自己体会:“放心吧,秦楚没那么肤浅。”

田馨劝他:“二哥,上回你提的面包服,这次多进点,肯定会好卖的。”

林原觉得太冒险了:“我上回拿货,十家里没有一家敢拿的,面包服说是厂里的新生产的,销路主要是国外,咱们国内怕不认可。”

田馨坚持她的看法,倒不是田馨有比他人独到的见解,而是她有先知的能力。

在那本书里,田静买了一件风靡省城的面包服,浅紫色的,面包服又轻又软,蓬蓬着,比军大衣好看多了,这个情节对比下,是田馨穿着又破又旧的棉袄。

面包服在省城流行是一年以后,省城毕竟比不上首都沪城,是大都市,这两个地方会先流行起来。

等所有人都开始一窝蜂卖面包服,竞争大就不如此时容易赚了。

田馨劝了又劝,林原有自己的主意,经过他仔细的分析和对服装市场的调查,面包服进货回来,容易砸手里。

林原经历过一次失败,那种压货的焦躁实在太痛苦,他不想再体验,哪怕少赚点,他想求个安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