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八零海岛恋爱日常 > 八零海岛恋爱日常 第13节

八零海岛恋爱日常 第13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八零海岛恋爱日常!

舒安蹙眉,“我的事?我要开始实习了,年后可能要住到实习医院安排的宿舍去。”

陈竹青微微应声。

他的筷子在面里搅了会,“舒安,你明年这时候就毕业了?”

提到毕业,舒安忽然有些感慨。

四年前,她刚到陈家时,买了一本日历,过一天撕一天的。

那时候觉得五年好长,像怎么也过不完似的。

现在日历就剩薄薄一本。

撕一天,少一天的。

陈竹青继续问:“有没有心仪的医院?你……有想留在省城吗?”

舒安其实没想那么多,一向遵循香蕉皮滑到哪算哪的自然法则。

只是他问得这么认真,她都不好打马虎眼了。

“好多人想留在这,不一定轮得上我吧,我在这没关系,见习的时候也很少说话……”

舒安声音渐小。

陈竹青放下筷子,右手食指和拇指细细捻了捻,眉头拧着,神情复杂地看向她。

舒安耸耸肩,“我不在乎在哪。大不了回村里的医务室。”她扬起脸,语气豪迈,“天下之大,总有我舒安的容身之所。”

陈竹青拄着脑袋,“我在省医院有关系,哥哥也能军区医院帮你问问。要不要……”

“不要。”舒安拒绝得很果断。

即使是明白了陈家是真心待她好。

她还是没办法全心全意地接受他们的好。

舒安在这里住了五年,总觉得欠了他们什么,可她拿不出东西来还,她也明白陈家不会要她还。

继续这样待下去,她只会越来越难受。

她感激陈家对她好,除了闽镇最想待的地方就是福城。

但她希望这个机会是她自己争取来的,而不是靠他们的帮忙。

只有这样,她才能在他们面前抬起头来。

舒安嘴角勾起一抹很淡的笑,“不能再麻烦你们了啊……”

她总是这样,倔强得让人心疼。

屋子里很安静,窗外的雪飘得很慢。

隔着面汤的热气,舒安眼里也蒙了层水雾,长睫扑闪,亮闪闪地盯着陈竹青。

他的心软成一团,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腕,“你可以麻烦我。我不介意。”

舒安转了转手腕,从他手里抽回,仍是笑着回:“可是我介意。”

陈竹青的手搁在桌上,摊开捏紧,捏紧又摊开,纠结了好一阵,站起身,拿着两人的碗走向洗碗池。

舒安想帮忙被他拒绝了。

她说了句晚安,转身回房去睡觉。

陈竹青忽然发声:“舒安你这么聪明,其实明白我是怎么想的,对吗?”

他说这句话,下了很大的决心。

如果她没有回应,那一切就结束了,他不会再问第二次。

舒安背身站在那,顿了很久。

最后还是选择没有回话地迈开步子继续往前走。

在踏进房门前,她听到厨房那传来一声脆响,是瓷碗掉到地上,破碎开的声音。

那一夜,因为陈竹青的那个问题,变得格外漫长。

舒安躺在床上辗转难眠。

她想了很多,从两人重逢开始回忆。

陈竹青待她是真的好。

有些事,甚至不需要她开口,他就为她准备好了。

想着想着,眼角竟然渗出一丝泪来。

她看过陈竹青读的那些爱情小说,知道他喜欢什么的女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这些,都是她给不了他的。

从小,她好像就一直在失去,看着重要的人一个个从她身边离开。

她害怕失去更多,所以干脆什么都不去在意。

喜欢这个词对她来说,太沉重了。

或许是出于怜悯,又或许是在同一屋檐下住久了,他对她的感情才起了变化。

舒安觉得这样的感情维持不了多久,最后他只会是凭着责任陪在她身边,那不是他想要的,也不是舒安希望看到的。

她攥紧被角,蹭掉脸上的泪痕。

“我不是小朋友了,不可以哭鼻子。”

第11章 .1982她要来找我倒还好了

陈竹青的室友向文杰不是本地人,负责的工程结束时,回家的直达车票售罄,他不愿倒车颠簸,选择留在省城过年。

单位食堂放假了。

他买了挂面和一些青菜,到传达室去找门卫大爷借小灶。

福城连下了四天的雪,热闹的街市随着骤降的气温一同清冷下来,街面两旁的商铺大多关着门,路面结了层薄冰,少有的几个行人在那走一段、滑一段的,看着十分滑稽。

向文杰将家乡寄来的辣椒油搅和进素面,就着小酒和大爷聊天。

两人窝在传达室里,看着窗外的景,偷笑在冰面上滑倒的笨蛋。

忽然,街角拐出一辆自行车,朝着工程院疾驰而来。

‘铃’地一声刹在门口。

向文杰一脸迷惑地从传达室走出来开门,“陈哥,你不回家过年,来这干嘛?”

陈竹青晃了晃手里的餐盒,“看你可怜,给你带些饺子来。”

向文杰乐呵呵地接过,瞧了眼他自行车后座上绑的行李箱,“你这是……”

陈竹青将车牵到院内停好,拎着行李箱往宿舍楼走,“我那个工程紧,春节假一过要马上开工的。我想把图纸再核对几遍,家里人多,太吵了,静不下心来。”

向文杰勾着他的肩膀,“难怪咱同一批来的,中级职称认定就你一人过了。你这工作强度,谁跟得上啊。”

陈竹青肩膀一抖,甩掉他的手,“收了我的饺子,一会来帮我验算。”

向文杰嘴角下撇,把饭盒推向他,假装要还回去。

陈竹青笑了笑,“不吃,也得来帮忙。自己选吧。”

向文杰追在他后面,跟着上楼,“陈哥,你这是压榨啊!”

玩笑过后,两人开了灯,坐在各自的书桌前埋头工作。

期间,向文杰去楼下澡堂洗了个澡。

陈竹青摘下眼镜,捏了捏鼻梁骨,随手从抽屉里抽出本小说转换心情。

是阿加莎的推理小说《孤岛奇案》。

这本书舒安去市图书馆借了两次没借到,一直等着陈竹青读完借给她。

这一年在外地忙工程,他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

现在闲下来,翻开这本书,才想起这事。

书里夹了东西,他一打开就是上次读到的位置。

作书签的是一张三人合影。

拍摄于80年的夏天,在街心公园的人工湖桥边。

原本是舒安和林素的双人合影,可林素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非得拉着他一块。

照片上中间的林素咧着嘴大笑,舒安勾着她的手臂,抿着嘴笑得很腼腆,而陈竹青嘴角微勾,斜靠在栏杆边,跟两人隔了一拳的距离。

那天,他们这个‘组合’拍了好几张。

相片洗出来后,陈竹青随意挑走了几张。反正舒安怎么拍怎么好看,就像是天生为镜头而生的,有几张没对焦准,把她的五官拍糊了,仍有种朦胧的美。

陈竹青捏着那张相片,陷入沉思,心再次纠成一团。

其实,在县教育局那次,并不是两人第一次重逢。

大学最后一年的实习,陈竹青被分回闽镇的规划局,那时候他一边忙着实习,一边还得回学校忙毕业设计的事,在闽镇和省城来回跑。

陈竹青平时除了工作,就是去书店买新上架的小说。

恢复高考的消息虽是十月公布的,但省城的消息毕竟更灵通一些,八月书店就推出了复习资料。虽然他不参加考试,但想试试水平,出于好奇随手买了一份。

他回闽镇时,书店的资料早卖完了,有人就蹲在书店门口以高价偷着倒卖。

也是在那时,他遇见了舒安。

那次,陈竹青在小说区找书。

她和同学一起去书店买复习资料。

她们在门口和二道贩子讨价还价,声音略大。

陈竹青好奇地抬眸,往那边瞧了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