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王妃娇养手册(重生) > 王妃娇养手册(重生) 第5节

王妃娇养手册(重生) 第5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王妃娇养手册(重生)!

他本不知她是谁,只知是世子刚过门的妻子。直到昨夜她自报家门,封瀛才知她原来是富平侯府之人。

这么算起来,她该是卫阳长公主之女。

富平侯府与南国公府皆为世家,两家联姻倒也不出奇。只是顾鸿生性纨绔并非良人,她婚嫁前不知是否有所耳闻。

若是知道一二,还会任由自己嫁给那样没出息的男人?

昨夜她的所作所为,可不像是会任人操控乖顺听话的样子。那一张巧嘴,简直能把人烦死。

封瀛眉头微皱,抬手将刚作的画揉成一团,转眼便扔进了纸篓中。

刘长墨见状也不敢多问,只吩咐人去为殿下熬药,又摆了棋局想与封瀛对战一局。

“你身上的毒我昨夜虽清了一些,但要将其全部清除还需些时日。左右你也不打算如今就在京中露面,不如便在我这儿多住几日。待身子大好再说。你此番所中之毒……”

刘长墨说到此处压低了声音,面露忧色,“他们下手当真极狠,若非你及时发现中毒不深,又一路靠着解毒丸撑到我这儿,只怕是……”

宫里想封瀛死的人太多了,简直防不胜防。

刘长墨颇为忧心地在棋局边坐定,边说边落了一子。封瀛一袭月白色的宽袍披挂在身,连腰带都没系,坐在刘长墨对面露出胸前劲瘦的胸膛,一股王者之气如山般袭来。

刘长墨突然又笑自己担心过多,他封瀛是什么人,岂是一两个卑鄙小人的暗算便能成事的。从来只有他掌握他人生死的气势,何来旁人拿捏得住他。

心境一松刘长墨下子便又快了几分。正下得兴起时,便见两人朝这边走来,其中一位嗓门颇大,冲另一位笑道:“好家伙,好大的阵势,韩逸你不出去瞧瞧?”

第6章 上门为了下半世的荣华,今日这苦是必……

韩逸便是昨晚在山洞前寻到封瀛之人。他与方才说话的孟朗皆是封瀛心腹。此番封瀛遭身边之人暗算,两人如今便日夜跟在其身侧,几乎半步不离。

孟朗行武出身,当着封瀛的面说话也颇不顾忌,一脚踏进屋前还冲韩逸说了句:“那小娘子说是要找刘神医,不如你出去应付了?”

韩逸天生肤白,闻言脸上一红:“我如何应付得了,还得刘公子前去才行。”

刘长墨叫他们搞得一头雾水,直问:“哪里来的小娘子,我怎不知?”

话音未落小厮便进来禀告:“少爷,门口有一位姑娘求见,说是富平侯家的姑娘,想请老爷上门为其祖母诊治。小人回了姑娘说老爷云游去了如今不在,姑娘却是不肯走,已来了有一炷香的功夫了。”

孟朗接嘴道:“这么大的日头,那小姑娘怕是要被晒化了。”

院门外,阮筝也觉得自个儿快被这日头给晒死了。

昨夜淋雨今日暴晒,自打来了这青雀庵,她的日子便没好过过。青黛心疼她,劝她回马车里坐着等。阮筝却只拿帕子掩了掩唇角:“不妨事,再等等。”

声音娇娇柔柔透着点虚弱,身姿倒是站得挺拔。为了下半世的荣华,今日这苦是必定要吃的。

今早她打定主意后便立时起床,先去祖母那里请了安,眼见着老太太精神依旧萎靡,便一刻不停坐车赶来了这密云山庄。

她来前已打听过,密云山庄乃刘显刘神医的庄子,寻常人一般进不了门。京城里那些个达官显贵身子有些不爽时,也不是总能请得动他老人家出手相助的。

所以今日阮筝便带足了诚意而来,不仅带了丰厚的诊金,还在马车上弄了一箱子古玩珍器,以求能打动刘神医。

哪知上门来却被告知神医离家多日归期未定,阮筝一下子便犯了难。

好在白苏机灵,附在她耳边轻声道:“小姐我已打听过,刘神医的孙子小刘公子也是医术了得,若能请得他为老夫人诊脉,只怕比京城同和堂的老先生更为有用。”

阮筝一听之下便决定赖着不走。

刚才门房那小厮也说了刘老神医不在,但当问起刘小公子时却未接话,可见其人必定就在屋内。阮筝如今求医心切,也只得摆出一副事权从急的模样,将闺阁女儿的羞态摆到了一边。

好在今日不像昨晚,因为是为祖母求医,阮筝离寺时带足了人马,除了两个贴身丫鬟并几个小丫鬟外,还带了几个婆子。连那个长公主安插在身边的眼线田婆子也硬是跟了过来。

如今这一大帮人浩浩荡荡站在密云山庄前的石子路上,一眼望去倒也十分壮观。

刘长墨听了小厮的回禀后,犹豫着要不要出门。孟朗却是一副热心肠,又好看戏,撺掇着他出去见一面,还冲封瀛道:“殿下要不要也去瞧瞧,这般孝顺的姑娘当真少见。”

封瀛自然不是轻易露面的人,又像是嫌孟朗呱噪,手执黑子瞟了他一眼,还未开口已把对方惊得脖颈一直,不由后退了一步。

韩逸适时把他拉离了竹屋。

刘长墨笑望着两人走远的背影,倒不急着去见阮筝,手里把玩了几颗自己的白子,望着窗外平静的湖波喃喃自语:“说起来嘉元也该到西北了吧。”

他口中的嘉元指的是镇国将军陆奎的嫡子陆嘉元。

不同于刘长墨与封瀛算是半路至交,知道他俩关系的人极少。封瀛与陆嘉元却是打小一块儿长大的玩伴,陆嘉元曾是封瀛的伴读,只是他天性喜武书读不进去,后来便走了他父亲镇国将军的老路,去军中摸爬滚打了几年。

前些日子封瀛在西北边境遭人暗算,此事如今还被瞒得如铁桶一般,别说寻常百姓便是王侯将相也都云里雾里。但出手暗算之人心知肚明,一刻未找到封瀛的尸体便一日寝食难安。

陆嘉元此番出发去边境自是要配合封瀛演一出假死的戏码,那让那些人放松警惕,甚至信以为真,坚信自己的计谋已成,从此便可高枕无忧。

对付那些个狂妄且无脑的人,这般手段便已足够。

刘长墨重新坐下来在棋盘上落了一子,这才看向封瀛。再开口时声音又沉了几分:“此次之事那人下手极狠,一如当年那些逼你带兵出征之人。”

封瀛听他提起前程往事眉眼未动分毫,只淡淡回了一句:“与他相比,当年那些人倒算是手下留情了。”

“说是留情也不过没有立时出手杀你罢了。当时他刚登基自知根基不稳,边境又久闹不平,便才想了这个一剑双雕之法。派你出征若是能胜,就免了他的边境之忧。若是败了便能名正言顺将你杀之,至少可以让他睡个安稳觉。只可惜你那大哥算来算去,却没算到自个儿这般命短,屁股底下的皇位都没坐热呼,转眼便一命归西。”

刘长墨天性洒脱,对王权向来鄙薄,此时提起封瀛的大哥元康帝也是不屑一顾。

大邺自打先帝建安帝薨逝后,王权之路便一直风雨飘摇。先是长子率先发难夺了帝位,又担心六皇子封瀛窥视皇位,于是寻了个由头让从未行过武的封瀛带兵征战外敌。

后来元康帝被鲜卑人所杀,又是封瀛带兵打回都城保住了江山。可他自己却无意去坐那皇位,反而扶植了自己的十二弟当了少年皇帝。如今他掌摄政之权,皇室内诸人又是蠢蠢欲动,一个两个想要取而代之,小皇帝的皇位摇摇欲坠,明争暗斗一刻也未停过。

刘长墨有时候不由感叹,生在皇家又有何好,还不如当一闲散山人来得快活。

他想得出神,落子也是随意为之,丝毫没注意到棋盘之上自己已被封瀛吞了大片白子,呈现一面倒的颓势。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棋局已相当惨烈,封瀛落下最后一子,又将多余的黑子扔回到棋盒里。

他薄唇微启,沉俊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来:“你输了。”

刘长墨知道自己输了,输给封瀛是常事儿,他本不在意。可不知为何,他总觉得今日这棋赢了后,慎亲王殿下的心情似乎特别好。

他本还想问问他要不要理会那富平侯家的小姐,结果封瀛甩手便走,似乎还轻飘飘地扔给了他两个字:“去吧。”

刘长墨只当自己听岔了,可人已经走远,他也不便上去追问,带着满肚子的疑问去外头见了来人。

阮筝费了一番唇舌才将刘长墨请回了青雀庵为祖母诊治。好在这人虽说难请,但医术确实高明,问诊开药也极为细致认真。阮筝只看他把脉问诊时的态度,已知此人当真有真本事在身。

想到祖母之病有望治好,她不由松一口气。

等诊治完毕她便扶祖母回房休息,外头刘长墨则由小厮侍候笔墨写药方。正落笔间只见一个着紫色衣衫的丫头从外面匆匆而入,未曾行礼便直奔内室而去。

来人是青黛,她本一直在外头忙着,里头由白苏领着小丫头侍候在阮筝身边。这会儿却是急匆匆地跑进来,附在阮筝的耳边轻语了几句。

“小姐,长公主领着右都御史夫人来青雀庵进香祈福了。”

阮筝一愣。

这帮人来得竟这样快。

阮筝心里清楚,长公主这次匆匆前来,只怕为的就是她当日带出府的那枚私印。

大邺男女订亲传统聘书上除了需双方家的印章外,成婚男女各自的私章也需一同印在上头,以示两人并非盲婚哑嫁,而是情投意合。

这事儿在民间百姓之间已是流传已久,成了既定的规矩。而在富平侯府这样的勋贵人家,通常也就是走个过场儿。

父母为子女相看好人家后,便拿了子女的私章往聘书上一盖,这事儿便算成了。

阮筝之所以躲到青雀庵来,为的就是避免这枚私印落入长公主之手。没想到长公主那样金尊玉贵的人,竟会急吼吼地同右都御史夫人一道前来青雀庵这小破庙礼佛,这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她愈是急,愈表明这桩婚事其中必有猫腻,阮筝便愈发不能如她的意。

她站在祖母床边略一沉吟,悄悄从衣袖里拿出了自己的那枚白玉小印,冲青黛道:“给先生的诊金可备好了?”

青黛闻言立马拿了一袋子金银过来。阮筝接过后在祖母的妆屉匣子里翻找一番,找出一个略小的朱漆方盒,将里面的珠宝首饰倒出,又将那些诊金装了进去。

装完后她走回床边,冲祖母轻声道:“孙女借用一下这个盒子,祖母勿怪。”

老太太眼里流露出了然的神情,伸出手来握了握她略冰凉的手指,回了句:“往后你要自己留意着,谁的话也不要轻信。”

阮筝听了一愣,心头的不安愈发大了。她还想再问几句,但听外头的阵势怕是长公主片刻就到。来不及细想她转身出了房间,进到正堂将手中的盒子交给了刘长墨。

“今日多谢先生。”

刘长墨倒也不推辞,让小厮接过那朱漆盒子后,又交代了阮筝几句,还说了那药方的用法与用量后,便领着人抬手告辞。

他出来时恰与长公主一行人打了个照面,只是后者并不认得他,见他衣着低调也未多留意,匆匆一瞥后便进了正堂。

第7章 私相授受这小女子胆子未免也太大了……

长公主今日来,就是来找阮筝要那方私印的。

亲事两家已然说定,这几日便要下聘书,为免夜长梦多自然是越快越好。只是她也没料到,南国公夫人来府上的那一日,小姑娘就打着为祖母侍疾的旗号躲到深山里来了。

为此长公主夜夜难寐,生怕顾鸿是个纨绔的糟心事儿落入阮筝耳朵里。她养了她十六年,也深知这女儿的脾性,看起来天真烂漫娇弱矜贵,实则却是个有主意的人。

阮筝选夫婿家世地位固然重要,但男子的人品才情也同样看重。那个顾世子长得倒是一表人才,在外头也好附庸风雅,但实则就是个色厉内荏的草包。若不是他父亲南国公得当今圣上重用,她又急于将阮筝嫁出去,也不会急巴巴把这好事儿给了这个非亲生女。

她的茱儿,才是她最为挂心的一个。

但长公主急归急,见了阮筝后该演的戏还是一点儿不少演。当着李夫人的面拉着女儿的手问长问短,当真是牵肠挂肚得紧。

阮筝也很配合,当着李夫人的面偎在母亲身边柔声和她说着话,偶尔还要撒个娇。

“母亲快别笑女儿了,女儿哪有您说得这般好。昨日见了寺中的圆觉师太,师太说我如今的脸不比儿时圆润,没了那份可爱稚气呢。”

李夫人在一旁含笑听着,不时抬眼打量阮筝的眉眼。她从前就是见过阮筝的,自然知道她与小时候有了些许不同。

十五六岁花一般的少女,稚气虽脱却天生多了一份女子的娇媚,比起孩童时的一团和气,如今便像是被这山水浸润过一般,愈发显得丰神灵秀,自带一股飘然仙气了。

没了圆润有什么关系,这般的美貌便已足够了。阮筝这般模样,怕是整个京城也再难找出第二个了。

来之前她还感叹阮筝命好能嫁进国公府当世子夫人,这会儿倒是要羡慕起顾世子上辈子哪来修来的福气,今生竟能娶这么一位美娇娘。

闲话一番后,长公主终于点到了此行的主题,当着李夫人的面便向阮筝要私印。

“你的事成了,为娘这颗心也就安了,往后再无什么烦扰。”

“母亲还有妹妹要操心呢。”

“她啊,身子弱懒怠出门的性子,我便不去管她了,随她去吧。娘还是更在意你。”

李夫人看着这一出母女情深的戏码,深深地被感动了。

京中贵妇圈有隐约传言,说富平侯长女并非长公主亲生,如今看来都是些见不得别人好的奸险小人在那儿乱嚼舌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