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王妃娇养手册(重生) > 王妃娇养手册(重生) 第11节

王妃娇养手册(重生) 第11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王妃娇养手册(重生)!

姜蓉便去睨春分:“你知道得倒是不少。”

春分讪笑道:“奴婢也是听府里人说的,后院看门的张老头是个戏痴,对这些京城戏班子的门路摸得清清楚楚。奴婢都是听他说的。”

阮筝一听今日来的是百花班,顿时便生出点别样的心思来。按梦里的时间算起来,眼下顾鸿应该已经认识了这个叫钰文的男旦,今日又是他们班子在日升茶楼头次登台,那顾鸿会不会来捧钰文的场?

想到这里她又看了一眼底下还打得难舍难分的两人,突然觉得其中一人的身形与那顾鸿有几分相似。

这下她便愈发坐不住了,挑起纱帘走到二楼的栏杆处,探头往下瞧,想看清那两人的长相。只是两个男子缠斗得厉害,一时难分伯仲,所以谁都没松手。

眼见着打得实在不像话,茶楼里的人也都纷纷冲上戏台去拉架。混乱中不知发生了什么,像是被什么东西打到脑门,那两个缠斗的人同时停下了动作。就在两人恍神间,家丁和茶楼的伙计一拥而上,将他俩拉了开来。

只是虽然被拉开了,这两人嘴里的喝骂声却是不停。那骂声从一楼传来,清楚地传进了二楼宾客的耳中。

“姓顾的你个穷鬼,没钱就别跟老子抢人。”

“谁说我没钱,你小子还敢跟我争,你算老几。今儿我把话撂这儿,钰文迟早是我的人。”

“我呸,明明是老子先看上的。”

“就你这怂样他还会看上你?”

“你也好不到哪里去,看你脸上这一处伤,往后留个疤丑得没法儿见人。”

两人跟三岁孩童似的,站在台上指手划脚地吵了起来。姜蓉不知什么时候也到了阮筝身边,探头看了两眼后便咦了一声,阮筝便问:“怎的,你认得他俩?”

“就觉得那个穿湖蓝绸衫的男子分外眼熟。”

她话音刚落青黛便接嘴道:“那不是南国公家的世子吗?”

阮筝早在他俩被拉开时便认了出来,只是没有吱声。此刻听青黛提起,才悠悠地添了句:“确实像是南国公府的世子,上回刘阁老家的菊花宴上他作了首诗得了个什么彩头,你可还记得?”

阮筝一说姜蓉便记起来了,那一次去的人多,其中不乏各勋贵世家的公子。那个顾鸿当时作了首咏菊的诗,因听说得了头筹,那会儿她俩被一众小姐妹拉着悄悄去前厅看过一眼。

只是没想到听起来也算有点才华的顾世子,竟会当众为个戏伶跟人大打出手。

姜蓉不解:“看他也是个读书人,怎的这么……不知羞耻。”

养戏子,还养的男戏子,说出去实在有辱斯文。

阮筝在旁不紧不慢地添了一句:“谁知道呢,只怕这诗文也不见得是真材实学。”

就像她那个二妹妹,每每拿着她的书画出去充门面,不知道的都当富平侯家的二小姐才情比天高,殊不知……

因顾鸿与人大闹茶楼,那天戏便没唱成。阮筝和姜蓉也没再待下去,相携离开了茶楼。

眼见她俩带着丫鬟下楼,一旁雅间内的韩逸轻声和封瀛道:“殿下,阮姑娘走了。”

封瀛一直拿在手中的茶盅终于递到了嘴边,闻言目光瞥了楼梯处一眼,又不在意地收了回来。

韩逸对今日来此处看戏的事情还是不解,忍不住问:“殿下今日过来,不见阮姑娘一面?”

“不急,过后再说。”

“那殿下今日来是为了……”他看一眼底下已经平息的纷乱,突然有点明白过来,“难道便是为了看顾世子与人打架?”

韩逸跟在封瀛身边时间长了,对他的做事手段自然了解得很清楚。他家王爷日理万机,自然不会为了一个小小世子与人争风吃醋特意跑一趟。他既把阮姑娘约来这里,怕是为了让阮姑娘看见这一幕才是。

可是姜姑娘又是怎么回事儿?

韩逸绞尽脑汁想了半天还是想不出缘由,不由皱眉看向封瀛:“求殿下明示。”

封瀛一脸“你这脑子怎和孟朗一样不中用”的表情,只提醒了他一句:“姜姑娘的父亲是监察御史。”

韩逸点点头,猛地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关窍。监察御史乃是言官,执掌监察百官之责。上到为官处事下到家宅安宁,皆在他们的监管之中。顾鸿乃是南国公世子,今日当众做出如此荒诞的行径,回头姜姑娘怕是会一丝不漏告诉其父。

等姜大人一封弹劾折子送达陛下手中,届时满京城的权贵都会知晓此事。如此一来富平侯府即便为了自家的脸面,也断不会再与南国公府结亲。

“这么说来,阮姑娘便不必嫁给顾世子了。殿下当真是帮了她一个大忙。”

富平侯府与南公国府有意结亲的事情他们一早便知,但看阮姑娘宁愿冒险将私印交给刘长墨都不愿意交出去,便知她是极不情愿这桩婚事的。

“殿下待阮姑娘真好。”

封瀛淡淡扫他一眼,立时就把韩逸吓得闭了嘴,再不敢听了孟朗的撺掇敲边鼓瞎打探。

封瀛将手中茶水一饮而尽,轻轻搁在桌上:“她既去看了贞姨,这便当是还她的人情。”

“那殿下何不成全阮姑娘,令她与刘公子……”

他话没说完封瀛已然站了起来,他广袖一拂转身离开,临走前还回了韩逸一句:“人情已经还完了。”

韩逸听得满头大汗,他家王爷还真是恩怨分明。且听起来也有几分道理,一报还一报,阮姑娘替王爷探望贞姨,王爷便替她除了不顺心的婚事。只是为何他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偏偏又说不上来。

王爷对阮姑娘和刘公子一事的态度,是他多想了吗?

韩逸不敢耽搁,赶紧抬步跟了上去。

不出封瀛所料,姜蓉的父亲御史姜之冒手脚极快,第二日一封弹劾南国公纵子茶楼打人与人争抢戏伶教子不严的折子便递到了陛下跟前。

小皇帝得了这么封折子自然不好拂言官的面子,为免这火烧到自己身上,少不得要将南国公叫进宫里来好好训斥一番。

一时间南国公颜面扫地,听说当日回府便把世子关在了家中祠堂内,不仅令他罚跪思过,更不许他再与百花班有任何牵扯。

南国公夫人爱子心切,眼见世子受罚十分不忍,想劝两句又被南国公一顿训斥,直斥她慈母多败儿。

当然这些不过是道听途听捕风捉影,内里有几分是真也说不清楚。但有一桩事情阮筝却是知道得清楚,那便是自己与顾鸿的婚事算是彻底黄了。

姜之冒的弹劾折子刚一递上去,富平侯这边立马就得了耳报,那日他少见得去了太常寺点卯,听到这事儿立即急吼吼回了府,直接就进了长公主的屋子,发了一通脾气。

这事儿倒是少见。这么些年来他们夫妻虽是感情不睦相处冷淡,富平侯也在二姑娘阮茱出生后没多久便纳了个美婢为妾,时时宿在妾氏屋里。但长公主的面子向来也是给几分的。

这次只怕当真是又惊又气,加上积怨多年借了个由头全都发泄了出来。

阮筝待在自己的院子里听了不少传进来的闲话,得知父亲亲口说出不结亲的话后,一颗心总算彻底放了下来。

只是这边刚放下,那边又提了起来。

她昨日又未见着那个死太监,私印眼下还在对方手里,当真叫人着恼得很。

从前旁人说太监是没根的东西她总觉得这话太过阴毒,可现在一想到那人的所作所为,又气得牙根直咬。

活该他受那一刀,当真是无情无义毫无信用的小人。

第15章 一箭三雕在下还有一事相求,望姑娘允……

和南国公府的婚事告吹之后,阮筝在府里着实过了几天松快日子。只是偶尔想起自己的私印还握在那人手里,心里又有股说不出来的滋味。

她坐在梳妆台前顾影自怜:“唉,也不是祸国殃民的长相,怎么那些男人都……连个不算男人的男人也这般待我。你说他扣着我的私印不放,莫非当真是想与我……”

青黛正给阮筝画眉,没听清她后面说了什么,只听到了头一句,当时便笑了:“姑娘自谦了,虽说不是祸国殃国的长相,可您确实是倾国倾城呢。”

“这话当真,你莫不是在哄我?”

“奴婢嘴笨哪里会哄人,奴婢说的都是真的。”

阮筝点点头,轻叹一声:“那我当真是长得极美的了?我从来只当你们是拿这话逗我取乐罢了。”

主仆两人一个自谦一个哄着,笑了一场打发了点时间。只是阮筝笑过后心情并未完全疏解,除了私印一时拿不回来之外,她的婚事也是令她揪心的一个点。

如今虽是解决了南国公府的事情,可她终究是要嫁人的。她的婚事明面上还是捏在了长公主手里。这回为了南国公府的事情,她与长公主的母女情显然是有了几丝裂缝。虽还未到撕破脸的地步,可也没了往日那般的温情脉脉。

这几日阮筝去长公主那儿请安的时候,十次里倒有七次见不着对方的面儿。次数多了她不得不多想,还得琢磨着为自己的将来谋划一二才是。

想到这里她让青黛去小厨房吩咐人做几样糕点来:“美人酥糖莲子,还有那花生酪,快去。”

青黛一听都是长公主素日里最爱吃的,当下便明白了阮筝的意思,急急去了小厨房亲自盯着人做去了。

过了晌午阮筝歇了一觉起来,便带着白苏拎着食盒去了长公主屋里。她算准了时间,知道母亲每日这会儿定是刚睡醒,且刚醒之时脾气向来不好。这几日因为父亲的缘故只怕更是郁结得很,她屋子里那些个侍候的,别说是丫头了,就是心腹许妈妈日子都不会好过。

阮筝这会儿来正合了她们的心意,许妈妈一见她便好似见到了替罪羊,忙不迭地说着好话哄着长公主见了她。

阮筝也做好了来挨炮火的准备,面上却丝毫不显,只是进屋前趁人不注意又掐了自己的大腿一把,瞬间那双灵动娇妍的美目便盛满了一屋薄雾。

她一进屋还没等长公主开口训她,自个儿倒先要哭上了。

长公主正一肚子起床气,若阮筝是笑着进来的,今日少不得要被她找茬训一顿。可她竟是哭着进来的,倒把长公主搞得一头雾水。

她斜睨了长女几眼,一时也看不出她是否在演戏。反正从小到大她惯会拿腔拿调地哄人,还总让人挑不出错来。

阮筝泪眼婆娑地进了屋,从青黛手里接过食盒,亲自一样样地将新做的糕点摆在了桌上。只是她今日特别安静,摆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那眼泪便沾在眼睫之上,一副要落不落的模样,当真是惹人怜惜极了。

长公主也是被她给搞懵了,脱口而出道:“你这是怎么了,谁给你委屈受了?”

“没有,府里人都待我很好。女儿做了几样母亲爱吃的,母亲过来尝尝。只是这糖莲子今日得的莲子有些小,母亲别嫌弃。”

长公主一听便觉不对:“怎么,这府里竟是连大点的莲子都寻不着了?”

“不是的,母亲别怪底下人,是我让青黛去得晚了。那些个好的大的都叫人拿去给三弟做莲子羹了。”

一提起府里的三公子,长公主的面子便是一沉。那是富平侯的妾氏所生,却是这府里唯一的男丁。将来这侯位多半是要落到他头上,富平侯对这个唯一的儿子也是着紧得很。长公主向来瞧不上那孩子,再想到他那恼人的娘……

她脸色不大好看,当即就要叫许妈妈过来去那姨娘屋子里找麻烦。所谓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对她来说阮筝虽只是枚棋子,到底还是她手中的东西。那采苓院里的宋姨娘,却是她板上钉钉的仇人。

平日里别说对着阮筝这样嫡出的小姐没好脸色,就是对她这个当家主母背地里也是埋怨颇多。长公主想收拾她不是一天两天了。

阮筝知道自己的话起了效果,见好就收立马拉住了长公主:“母亲莫急,只是几颗莲子而已。”

“今日是莲子,明日指不定是什么。再过几日这侯府难不成还要让个姨娘当家不成。”

“那自然不会,母亲什么身份,岂是宋姨娘能比。她不过是仗着有父亲的几分宠爱罢了。”

说到这里阮筝话头一顿,又轻叹一声,似是有苦难言。

长公主明白她的意思,忍不住道:“如今你父亲为了你先前的婚事与我闹脾气,倒是便宜了那女人。”

“那事儿原不关母亲的事儿,南国公府有心隐瞒,别说母亲,就是外人都只道他是饱读诗书之人呢。”

阮筝就把顾鸿在菊花宴上做诗拔得头筹的事情说了:“……只怕那诗是他提前找人写好的,却骗了一帮世家公子。”

长公主一听心里果然熨帖不少,果真不是她的问题,要怪只怪那顾鸿太会演戏。

一时间她看阮筝的眼神也柔和了几分,又由她扶着自己到了茶几边,拿起那碗花生酥尝了两口。阮筝趁胜追击,提出了今日来的主要目的:“母亲若想跟父亲重归于好,女儿倒有个好法子。”

“什么法子?”

“不如母亲去找父亲,说想把祖母接回来住。祖母年世已高,身上病痛不少,在家养病总比在庵堂内来得好。父亲虽嘴上不说心里必定也记挂得很。母亲主动开口,父亲定然欢喜。”

长公主一听眉心微皱。这确实是个法子,却也有不确定的因素,老太太若是回来与自己作对,她便是引狼入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