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成权臣的佛系原配 > 穿成权臣的佛系原配 第58节

穿成权臣的佛系原配 第58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成权臣的佛系原配!

如今看到董嬷嬷和纪大忠,她安心了许多。

云霜和子安看到熟悉而又亲切的长辈也很开心。

跟上回在镇上一样,他们先选了几个人,让他们回家等消息。

“如今不必在镇上,咱们对这里也不太熟悉,须得仔细打听了。”董嬷嬷看着纸上的人名说道。

“嗯,等后半晌女儿就去打探。”纪婉儿道。

“娘跟你一起去打探这几个妇人,这个跑堂的就让你爹去给你打探。”董嬷嬷道。

“多谢爹娘。”

“客气什么,我跟你爹决定搬来县城了。”董嬷嬷道。

纪婉儿惊讶极了,她原以为董嬷嬷是过来看看她的,没想到他们也要搬过来。

“你娘这几日愁得睡不着觉,女婿在读书,生意上没法帮你,她生怕你一个人忙不过来。”纪大忠在一旁解释。

说起来,董嬷嬷还是更不放心自己的女儿。书中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虽然女儿最近越来越能干了,但她觉得女儿娇生惯养的,怕女儿受苦,又怕女儿受气。

再者——

“也不光是为了你,也为了你弟弟,镇上的先生教得不太好,我想着让他来县城读书。”董嬷嬷道。

自从女婿考中的秀才,董嬷嬷心里就开始不平静了。

多年前,在京城做奴仆时,她没犯错,却被主家一句话就打发了。人的命在权贵面前,什么都不是。她怕极了。即便是来到小县城,她也不敢多待。只得回到村里,藏起来。不求别的,只求安稳度日。

如今,女婿考中了秀才,他们家再也不是无依无靠了。

她内心的顾虑也比从前少了些。

再加上日日担忧女儿,她便决定来县城了。

“娘能来县城真的是太好了。”纪婉儿由衷地说。有了董嬷嬷在,她至少在县城也有了依靠,没那么孤单了。在陌生的地方,亲人朋友多了,旁人也不敢随意欺负。

董嬷嬷笑着拍了拍女儿的手。

“娘你们的行礼呢?”纪婉儿问道。

“早就放家里去了。”董嬷嬷道。

“啊?”纪婉儿很诧异,哪里来的家。

“我跟你爹前几日就来了,在附近租了个小院,东西已经放进去了,这两日刚收拾好。”董嬷嬷解释。

接着,董嬷嬷又道:“你爹去镖局找了个活儿,我在裁缝铺子里给人裁衣裳。就是你弟弟,还得让女婿给他掌掌眼,找个好先生才行。”

董嬷嬷之前就很赞同女儿不找亲戚干活的做法,上回她跟女儿提过铺子的事情被女儿拒绝了,她也知女儿的想法了。如今她也不会掺和到女儿的铺子里。

她并不缺钱,光是铺子里的租金一月就有二两银子,租的小院一个月只二百文,剩下的银子足够他们一家人生活得富足。如今不比在村里,人多,闲着也有人说说话。现在一个人要闲出来病的。出来做点事,也能多打听打听外头的事情,赚些零花钱。

当然了,她也不想让旁人认为,他们是靠着女婿一家人活着的。

“娘放心,等他回来了,女儿跟他说。”

“好。”

后半晌,纪婉儿一行人出门去打听了,三日后,确定了几个人。一个后厨帮忙洗菜切菜的厨娘,桂嫂。一个跑腿收拾东西的,名叫阿远。

还有一个账房先生,负责算算账,收钱。这个账房先生跟董嬷嬷他们是老相识,从前租过董嬷嬷的铺子,但因不善经营,人过于实在,连年亏损。如今就是给人做做账房先生,写写信件之类的。不说别的,人品还是信得过的。他就负责在前面招呼客人,收钱。

本来纪婉儿没打算再招一个人的,她觉得开餐馆不像是开早点铺子,需求的人多,消费低。餐馆消费水平高,大家一般不会轻易选择一个新铺子,刚开张的时候,铺子里的顾客未必多。

可董嬷嬷对女儿充满信心,她让女儿先备上了。

开张的前三日,纪婉儿让阿远去附近走街串巷做了宣传。比如,开店大酬宾,全部菜品打八折。消费满三十文送一道小菜,满五十文送一道点心。宣传的同时,还让他准备好了点心,给人尝了尝。不说别的,很多人被点心吸引了。

初六那日,美味·餐馆顺利开张了。

阿远站在门口,说着跟前三日一样的话。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开店大酬宾,全部菜品打八折……”

对于这样的事情,云霜和子安早就熟门熟路,也站在门口吆喝。一边吆喝,一边给人送吃食。

“免费尝,不买也没关系。”

免费的东西谁不爱?不少人过来尝免费提供的点心。大部分人尝过之后就走了,但真正想吃饭的,尝过点心之后进来了。

毕竟,点心味道不错,而且菜的价格不贵,还能打折,送东西。新铺子谁也不知道好不好吃,万一好吃呢?

“王兄,咱们今日在这里吃如何?”

“也行,这里离书院近,吃过饭就能回去。”

两个人都是书生打扮,率先进入了铺子里。甫一进门,就被里面的陈设惊讶到了。外面还看不出来什么,里面却觉得雅致极了。若说哪里雅致,又觉得说不出来,没什么多余的装饰,组合在一起却舒服得很。

“环境倒是不错。”王秀才道。

“确实,很干净,也……很有特色。”李秀才看了看桌子上的花纹,又看了看装着筷子的竹筒。

“两位客官,你们要吃点儿什么?”阿远立马进来招呼人了。

李秀才看了一眼不远处挂在上面写着菜名的牌子,问:“你们这里有什么特色菜吗?”

阿远把一个薄薄的小册子递到了李秀才面前。

“什么菜都是特色菜,这是咱们铺子里的菜谱,您看看。”

李秀才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册子,跟王秀才一起,好奇地打开了。

第一页是目录,上面写着二十道菜名,后面是页数,倒是方便人找寻,跟现在的书籍目录倒是很像。

李秀才和王秀才互看了一眼,满意地点了点头。

翻开第一页,上面是一道菜,名叫芙蓉豆腐。最上面是名字,上面是对这道菜的介绍,烹饪方式和食材。当然了,怎么做的并没有写出来。最下面,占了半张纸的是这一道菜的图片。用菜色的笔画的。

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看出来做这道菜所用到的食材。

阿远不识字,可他记性好,这几日被纪婉儿培训过,他已经把这二十道菜烂熟于心。见客人在看,怕客人不识字,便在一旁细细介绍了。

“你们是如何想到这样的法子的?”王秀才惊讶极了。

不过是一个小餐馆,竟然能做到这么精致,即便是府城的大酒楼,也没这样做的。

“咳咳,我们主家是秀才郎。”阿远骄傲地说道。这也是纪婉儿吩咐他的,只要说了主家是读书人,旁人就不会再多问了。

果然,李秀才和王秀才没再多问,只是称赞了几句。

李秀才和王秀才实在是太喜欢这个菜谱了,从头看到尾,在阿远以为他们不想买的时候,才决定要哪几道菜。

“那就来一道粉蒸肉,一道芙蓉豆腐,再来一道……”李秀才道。

“不必了,李兄,这些就够了。”王秀才连忙道。

今日李秀才请客,他家境不错,自然要多点几道菜的,他道:“要的要的。不过,你们铺子里没有一些家常菜色吗?”

阿远连忙翻到册子的倒数第二页,指给李秀才看:“有的,您看,这一面上全都是。”

李秀才这才看到,最后一页上,写了三十多道家常菜。只写了名字,后面标注价格。是按照食材排序的。比如,前面全都是土豆,酸辣土豆丝,五文。酸辣土豆片,六文。红烧土豆,六文……

真不错,有详有略,这样也很是方便挑选。

李秀才开始对食材充满了期待。

“那就来一个酸辣土豆丝,再来一个红烧茄子。”

“一共是四十二文,满三十文可以赠送一道凉菜。”阿远指了指最后一页上面那部分,“但若是满五十文,可以赠送一道点心。点心一共四块,价格在十五文左右。您还差八文钱就满五十文了,要不再多点一道菜?”

掌柜的说了,若是能赠送出去一道凉菜,他可以加半文钱,若是送出去一道点心,他能多一文钱。他一月的工钱是五百文,若想多赚,就得多推销。

“哦?就是刚刚吃的那种吗?”李秀才问。

“对。”阿远激动地说,他觉得有谱。

“别点了,李兄,咱们二人吃不完的,太多了。”王秀才连忙道。

李秀才家里开了几个铺子,不差钱,但他好面子,请客就得有请客的样子。况且,他是有求于人。

“那就再点一道玉米鸡蛋羹,再来两碗米饭。”玉米羹六文,还差两文。

“咱们米饭免费,管够。”阿远道。

“呦,还有这等好事。”李秀才笑了,“这样吧,你问问你们掌柜的,看看两文钱还能加些什么。”

“好嘞,您且稍等,马上就能上菜。”阿远快步把菜单送到了后厨。

第47章 同寝 地上凉,睡床上吧。

从刚刚客人进店, 纪婉儿就在后头看到了,接过来阿远递过来的单子,她便去了后厨。

菜单子上写了二十种复杂的菜, 这些都不像土豆丝一样好做。为了防止客人等太久, 纪婉儿提前一个时辰就先把前面的步骤准备好了, 只等着客人来了就能做了。

当然了, 她也做好了没人点的准备。没办法,开张第一日, 她宁愿没人点,也不愿客人等太久, 或者点了之后做不出来。

先把粉蒸肉蒸上, 纪婉儿开始做别的菜。

芙蓉豆腐听起来文艺, 其实是用豆腐脑做的,这个她最熟了, 土豆丝和茄子也好做。在做了两道菜时, 外头又点了其他菜。

纪婉儿先让人把这两道菜给第一桌送了过去,做第三道菜的同时,又准备了第二桌的那道麻婆豆腐。

粉蒸肉因为提前准备了, 所以不到两刻钟就端上桌了。若是平时做, 光是蒸就得半个时辰。

做好这两桌,纪婉儿又去前头看了。

先端上桌的是酸辣土豆丝。这道菜虽然简单, 但却很考验做菜人的功底。李秀才对这家铺子其实并未抱有太大的希望,毕竟地方不大,价格也不贵。只是没想到,这么简单的土豆丝都能炒这么好吃。

酸辣可口,土豆丝还很脆,一点都不软。

“味道不错啊。”王秀才先说了出口。

李秀才赞同地点了点头:“不仅是不错, 是很不错。”说着,李秀才又尝了两口。

接着,红烧茄子也端了上来。

还没吃,光是闻味道,就觉得好极了。再看端上桌的菜,茄子是紫色的,上面有些红红的辣椒,还有一些绿色的葱段点缀,颜色搭配得极好。

“好闻,好看。”王秀才评价,说完,吃了一口,又说了俩字,“好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