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公主榻(重生) > 公主榻(重生) 第16节

公主榻(重生) 第16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公主榻(重生)!

想到此,她又觉得自己失败,他就算冒着在众臣面前丢脸的危险,也不愿意屈服于她的裙下吗?难道对于他来说,她就真的如洪水猛兽,不可亲近?

大概是真的在乎他,投壶的又不是她,可她比房相如还要紧张。

正想着,见侧道上有乐伎抱琴徐徐而来,朝她屈身一礼后,自行坐于台下一处调音。

公主与一众人皆迷惑不已,然后见换了缺挎青袍的房相如负手握剑而来,轻衣便鞋,这架势显然不是要投壶。

只见他立于台下朝四下致意,无谓地淡笑一下,对公主道,“臣惶恐,思前想后,还是决定以拙剑献于主。望诸位莫要笑话。”

谁能想到这手不能杀鸡的宰相竟要今日舞剑。他还未惶恐,倒是叫李漱鸢和一众朝臣惶恐了。

只见房相如双手执剑朝台上一鞠礼,然后慢慢退于台中。

待乐者拨起第一音,他忽然翻手转过剑柄与身前,剑指前方,大有对峙之感。他并非沙场的士卒,姿态不是以拚杀为主,更多是两位剑客之间对峙的时候的步子。

曲子是《剑器》,青衫配古剑,腰间玉带缠。琴声愈快,他剑也舞得越繁杂,持剑一个回旋,衣摆哗啦啦地响着,叫人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中只觉得他身影矫如蛟龙,动人心魄。

漱鸢看得痴了,她想到南山烛火,想到书剑零落,想到落花晓月月照人,想到任他乌兔走乾坤。尤其是在房相如回转翻身的时候,偶然露出圆领衫下白色中单衣,更引人遐想。

青白二色最是清贵,三尺银剑冷如霜月,一切将其人衬得也越发气宇轩昂。满朝文武,谁抵的上他呢?

不过,他居然还会剑?还这般惊座……到底他还有多少事情是她不知道的?

“听闻房相与晋国公、窦尚书等几位曾经随陛下驱马执剑,与突厥王对峙于五陇阪。”

“哦,难怪。那就是了,房相会剑,也理所当然了啊。”

她听着座下有人小声议论,没有说话,终于等到剑毕,座下皆大赞宰相英姿,她探手扶着冬鹃的手慢慢走下来,站在他的座位上亲自相迎,扬着嘴角,喜欢的不了,“房相辛苦。想不到房相能文能武,真叫人……大开眼界。”

他还是有些喘息的,胸膛轻轻起伏,沉着声道,“臣也不是能武,不过是曾经学过招式二三。若是让臣上阵杀敌,怕是会惨败。”

她想,所以武的不行,偏要拿文的和她兜兜转转吗?

漱鸢柔柔笑着,几乎快要黏上他,他下意识地半退一步,低声提醒她,“公主,这里耳目众多。”

她笑着说是是是,“也好,等一会儿咱们去人少的地方细谈。”挥手,叫人搬上箭靶比箭,下头宴席重开,也就没人看这边了。

然后她递过来一方帕子,公主亲赐汗巾,是要避讳些的。

房相如皱眉,没有接,抬眼见她眸光流转,明媚四射,道,“公主相看这么久了,就没有合适的?如此阵仗,若是一无所获,可就太过浪费了。”

她个头才过了他的肩,此时要抬头看他,“我也想按房相说的那般,寻个合心意的就好。可惜看来看去,我没一个喜欢的。你说怎么办?”

他就知道如此,转头漫向四下的宾客,闲谈似的道,“如果公主执迷不悟,自然等不到柳暗花明后的风景。臣说过,公主孩子心重,做事情欠缺考虑……”

他顿了顿,然后透彻地一语点破,“……公主有时候太冲动,这场花宴如此,对臣……也如此。”

冲动?他又要拿那一套说辞给她洗脑了吗?明明人都来了,却还是不允许她靠近,到底什么意思。

她对他的言辞有些不满,盯着他凉道,“你知道我喜欢你很久了,为什么还说是我冲动。你别太过分,非要我求父亲旨意强要了你。”

房相如本不想说的,见她气急,于是揽袖漠然道,“你当臣看不懂吗?公主一心求娶臣,全是一己私利。公主不想和亲乃人之常情,臣已经告诉公主最好的法子,可你偏不选,搞出这么大阵仗,将所有人都耍了一圈。敢问公主,今日可是认真要选人的?”

她憋了口气,愣了半天才蹦出来一句“你大胆!”

“臣不敢。”

他负手而立,轻呵一声,嘴角居然噙着一丝轻嘲,想,这是句句戳中她了。

“臣本希望,公主在大典上不要出现,留在宣徽殿就好。突厥使臣和王公再了解我朝,也不知道诸位贵主具体事宜,多一个少一个无妨。现在倒好,满长安城都知道公主的花宴,大概过几日街头巷尾,人尽皆知,本朝有一位很不同寻常的贵主。”

她不解,见他那表情简直恨得牙痒,道,“知道了又如何?”

他心想她还真是单纯,于是沉沉道,“你以为那些突厥人不会悄然提前到来?化作商人潜在市坊中打探消息,也不是不可能……”

他说着,沉臂一礼,痛心道,“房,一心为公主筹谋,可公主却不领情,又冤枉臣,这叫人如何是好?非要走到不得已的地步,公主才能明白臣的苦心吗?”

她厌烦了这些说教和理由,究竟要说多少他才明白。她的苦心,他又什么时候能知道?

公主脸色隐约不快,连声音都冷下来几分,毫不客气道,“既然无心参选,那你来这里做什么。我又没邀请你,就这么喜欢做不速之客?”

简直没天理!一言不合她心意,连面子都不给了,拐弯抹角地要下逐客令,和方才迎他回席的模样判若两人。

不说别的,就这样娇纵至极的性子,在座的又有谁敢娶她?

房相如温和几分,拿出那份早就准备好的说辞,淡淡道,“臣是替宝尚书来的。群臣不能无首,总要有人坐阵。酒也喝了,剑也舞了,臣有些累,下去换身衣服,公主先回座吧。”

他抬手引座,修长的手指伸在她眼前,骨节分明,漱鸢顺着他的手腕慢慢看向指尖,当真有一种想要把手放进他手掌的冲动。

既然两人没了话,她也没必要和他多说什么,她呼啦一声拂袖转身,将火气全数扔给他,直直朝着正比射箭的人堆里去了。

宁家郎君正站在那看射箭,远远地见公主仪仗朝这边行来,连忙过去行礼。

漱鸢立在羽扇下,看了他一眼,和蔼道,“你就是宁九龄?”

对方答,“在下正是宁侍郎之子宁九龄,字子彦。”

漱鸢点头,微笑道,“很好,子彦。本宫认得你。”

房相如瞧得上眼的人,她也不由自主地多关注一些。见他礼节得当,姿容清朗,的确是个沉稳些的。

宁九龄受宠若惊,脸立刻红了,却依旧毕恭毕敬地躬身,道,“多谢公主。”

她问,“你今日为何参宴?”

他很意外,正想说受邀而来,又觉得不妥,于是改口,回答道“为一睹公主芳容。”

漱鸢听得咯咯笑,年轻人就是更会说话些,她温丽地又问,“没别的了?”

公主说的话,虽然是毫无攻击的,可总叫人听着不是那么简单。

他愣住,小心翼翼思索片刻,答道,“其他的事……。。臣不敢做他想。”

他答得滴水不漏,谁也不得罪。

她听后沉默起来,宁九龄也不多话,依旧站在她一旁守着,日头照在他的褝头上,似乎闷出了细汗,将他的鬓角打得濡湿。

她瞧他的样子竟觉得痴傻,也不知道房相如看自己是不是也这般心思,仿佛一眼看透,任凭拿捏。

漱鸢平视前方,看一群人拉弓架箭,然后嗖的一声直直飞了出去,正中靶心。

在叫此起彼伏的好声中,她忽然对宁九龄道,“宁卿,你很像一个人呐。”

她转头看向一脸茫然的宁九龄,笑道,“你很像本宫喜欢的的一个人。”

他大惊,怔忡道,“公主有喜欢的人了吗?”

这孩子很纯良,像一捧池水似的,叫她乐意多攀谈几句,或者,是房相如信任他,她也被影响了几分。

阳光下,箭啸一声,钉一地扎进靶子上,众人叹息。

漱鸢看在眼里,却无动于衷,在树荫下仰头看向缝隙里游走的浮云,道,“可惜啊,他不喜欢我。”

宁九龄觉得很不可思议,扬声问道,“还会有人不喜欢公主吗?”

她觉得他这话颇有意思,真像个小孩子,调侃道,“你到底多大了?”

“臣二月中的时候就已经二十了,”宁九龄答的认真,“臣比公主年长三岁。”

她打量他起来,眉清目秀的,不叫人厌烦,如果她不认识房相如,或许也会真的喜欢上他。

不过仔细想想,也许房相如更了解她。他说的对,这次花宴的确是突发奇想,若真的叫她为了逃避和亲选一个并没有那么喜欢的人,

她是做不到的。

公主姿容柔美,旁人很难想像她的娇柔之下,有这样一颗不屈的心。大概是少时遭难太过难忘,她比谁都懂得坚持。

春枝茂盛,树荫下漏出细碎的阳光照在她的前额,站的位置离箭场还有一段距离,远观着喧腾,倒也闲适。

绿灌的枝条随风荡漾,一叶障目,千叶散了又聚,聚了又散,却忽然有一道凛冽如霜的冷光。

有箭簇闪着恨意,在叶后瞄准了树荫下的倩影,拉弓的人藏于灌木,素手被勒出红印。

箭如流星般飞了出去,然后箭场上有欢呼声,大概是有人射了双箭,中了头彩。

“金吾卫!金吾卫──”

阴影下,漱鸢卧倒在树旁,肩侧有鲜血渗出,染透了轻薄的衫衣,她靠在宁九龄胳膊旁,一咬牙望向灌木,忽然冷厉道,“立刻把人

找出来!”

内侍宫人见状全乱了套,见公主受伤,皆惊惧地呼啦啦全都围了上来,叫太医令的叫太医令,哭号公主的哭号公主。

她却比旁人更冷静,额头细细密密的汗珠落下来,微微一动,左肩有撕裂般的绞痛。

她就知道,此次宴席请宋洵来,定会引蛇出洞,叫那人露出马脚,只是想不到对方如此手不留情,非要她死。

宁九龄扶着她大惊失色,片刻,忽然想起来什么,抬头唤道,“快!快去请房相!”

漱鸢自下涩涩一笑,她受伤了,这倒是个与他亲近的不错的时机。不过,她满脑子都是抓人的事情,一时半会还不想那些。

连忙扯住冬鹃的手,竭力道,“不必请了,速扶我去望仙阁。”她抿嘴,一咬牙撑扶着摇摇晃晃地站起来。

还好,自觉伤得不深,比小时候那次轻多了。

移驾到最近的望仙阁的时候,她被脱下层层叠叠的外衫,只见血已经印染了一大片。

太医令比她还要紧张,斟酌半天,才写下不留疤痕又性温的药,叫人赶紧去做了。

冬鹃一面用冷水替她擦血迹,一面流泪道,“都怪奴婢不警惕,那头灌木多,早知应多安排些金吾卫……”

她斜靠在榻上,微微睁眼,转头问,“人抓到了吗?”

冬鹃摇摇头,竟还没消息。

有人从玉屏风后头一转,幼蓉垂手急急忙忙地进来,细声通报,

“公主,房相在外再三求见……”

她偏过头,见清波山水图的屏风上倒映着房相如的影子,虚虚实实地就那么和烟波浩渺的水墨融在一起,叫人看不懂。

刚才还欺负她,现在他又来做什么好人?

她隔着屏,扬声对幼蓉不冷不热道,“今日本宫需要休息。告诉房相,不见,叫他回吧。”

她知道他听得见,就是故意说给他听的。

不等幼蓉过去传话,便听那头自己沉沉回道,“臣听闻公主被冷箭所伤,不知可有大碍?此事事关宫危,臣很是担心,可否容臣看一眼?”

作者有话说:

另附几本我喜欢的唐朝风物的书:

《隋唐两京考》

《隋唐两京坊里谱》(这本有地图,房相的宅子可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