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公平交易(快穿) > 公平交易(快穿) 第27节

公平交易(快穿) 第27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公平交易(快穿)!

首都第一医院在心肺方法可是出了名,每天上门求医的病人,不计其数,赵亮亮的病情不算很严重,而每天过来寻求做搭桥手术的病人又太多,所以医院这边在检查了赵亮亮的病情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手术的安排。而是给他们排了号,时间在两个月后。

两个月的时间。

在首都这个高消费城市里,尤其是带着一个病人,花费还真的是不小的一笔,也难怪他们着急。

不过哪又怎么样?

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阿瑶在了解到事情的前因后果,很快就丢到了脑后,大概是因为她剩余的交流时间只剩下十多天的缘故,现在每天过来向她请教的医生也越来越多。

对于传授教导,阿瑶是来者不拒,做老师也挺有意思。

渐渐的也就把碰到汪美玉的事情给忘到脑后去。

而汪美玉和赵建业赵建军迟迟没有等来提前安排的手术,汪美玉还好,只是有点小遗憾,赵建军却开口埋怨了几句:“怎么说她也在古柳村呆了七年,没想到只一句话的事情,她都不愿意帮忙。大哥,幸好你……”

“好了,建军,你少说两句。人家何医生又不欠我们。”汪美玉开口打断赵建军的话。帮你是情分,不帮也是本分,况且当初何瑶瑶在古柳村的时候,她可记得,婆婆可没少给人说难听话。也就是何医生的性格比普通女子要坚毅的多,不然就婆婆那张嘴,换个性格弱一点,指不定要闹出什么事?

三个月后,等到赵亮亮出院时,赵建军他们带来的钱,除了回家的路费,已经花的一干二净。

钱虽然花了,好在有了好结果,赵亮亮已经好的差不多,只要不做什么激烈的运动,他已经和普通孩子没什么两样,不用担心时刻会死掉。

海城

“老不死的,你们给我滚出去,既然当初你们把房子留给了小儿子,如今却想来我家里养老,告诉你,没门。滚!”

在海城临近郊区的地方,一个有些破旧的小区里,伴随着一个泼辣的女高音,被扔出来的还有两个不小的包,同时头发有些花白,略上了年纪的老人也被推了出来。

因力道过大,脚步踉跄下,险些跌倒。

正是何父何母。

他们已经六十出头。

“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何母看着被扔出来的包,想到两个儿子的态度,不由的跌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但她哭了好一会儿,屋子里没有任何动静,甚至就连其他人家,也没有动静,渐渐的何母也觉得没趣站起来,看向何父:“老头子,我们咋办呢?”

“还能怎么办?先找个小旅馆住下来,其他的再说。”何父也没想到,掏心掏肺的养的两个儿子,如今到他们老了,就翻脸不认人,谁也不想赡养他们。心里若说不难受,是假的,但事已如此,又能怎么办?

幸好他们手里还有点钱,不然怕真的要流落街头了。

何母是不愿意,但想到大儿子和小儿子龟缩在屋子里,就是不出声的态度,一时泪水涟涟。早知道如此,当初就不该被小儿子甜言蜜语哄了几句,把房子过户给他。

何父何母找了个便宜的旅馆住,随后几天,他们数次去找大儿子和小儿子,但两个人都避而不见,还要听儿媳妇的难听话,一气之下,何父报了警,要告两个儿子不赡养自己。但如今这个年代,这种家庭矛盾,警察也是不大管,只能多批评和劝说,真要闹大,不等他们开口,老人就先不同意了。

最后经过商量,老人自己租住了房子,两个儿子每个月给100块钱的赡养费。

“老头子,怎么还有人给你写信?”何母捏着信封,有些不解的开口。

何父也是一头雾水:“我不知道。”

打开信封,里面只有一百块钱和一个字条,只有短短几行字,说是他们已经六十,从这个月开始,她每个月都会寄一百块钱做赡养费。

其他就什么都没再说。

何父和何母也没想到,居然能收到已经十多年都没见过的女儿的赡养费,想到十余年前,大儿子在首都打工时,碰到过女儿,听说已经考上大学还嫁给一个有钱人。他们也曾试图去找过,但钱花了不少,人却没找到,最终只能回来。渐渐的也就不再提。

如今接到女儿的赡养费,让何父何母一时相顾无言。

最后何父想到了女儿下乡前,还跪着求自己,说不想走,他却甩开了她的手。

好片刻才说了一句:“是我们对不起她。”

作者有话要说:

嗯,这个故事完结。

下个故事,我是学霸

第33章 我是学霸

“妈,我回来了。”

阿瑶才一推开房门,一股属于食物的香气便直往她鼻子里钻,让她不自觉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瑶瑶回来了。”向母听到女儿的声音,当即从厨房里走出来,一眼就看到了阿瑶摸肚子的动作,又说:“饿了?再稍等一会儿,妈妈再炒个时蔬,马上就好。若是实在撑不住,冰箱里有面包,先吃一片,垫垫肚子。”

“好。”阿瑶点了点头。

左转进了房间,先把书包放下,把外套扔到床上,推门走出去的时候,就看到对面的房间里,除了一张床和书桌外,其他都什么还没有。

若是她没有记错的话,便宜姐姐向涵涵明天就要回来了。

不过……这和她没有什么关系,又不是她的责任。

这个时空的故事背景是这样的。

向父和向母都出生在农村,两人在结婚后,实在不甘心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商量后,便决定外出打工,挣个前程出来。

不得不说,向父和向母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两个人都有一手好厨艺,而且肯吃苦,人也还算勤快,从摆地摊做起,经过三年的打拼,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吃店,在孟市也逐渐的站稳了脚跟。

这时,向爷爷和向奶奶一个劲催促他们要孩子。

架不住老人的念叨,向父和向母也就同意了。

很快向母就怀孕了,农村出身,学历也不算高,夫妻俩不免有些重男轻女,第一胎生下来是个女儿,他们虽有点失望,但到底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还是高兴的。

却没想到,只隔一年的时间,向母又有了身孕。

本以为第一个孩子是女儿,这次会是个儿子,谁想到,生下来竟又是个女儿,就是向瑶瑶,这让向父和向母大失所望,对第二个女儿自然不怎么待见。

就在二女儿两岁时,向父下楼时没注意,不小心从上面滚了下来,住院了。以至于向母只能自己扛起家里所有的一切,既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女儿,还要照顾向父,更要顾着店里的生意,那段时间向母真的是忙得陀螺一样,没有一刻空闲时间。

甚至也一度病倒,不得不把小吃店暂时歇业一段时间。

自觉精力有限,向父和向母最终决定,把两个女儿先送到乡下让向爷爷和向奶奶照顾,等他们这里闲下来,再接女儿回来。

就这样向涵涵和向瑶瑶就被送到了爷爷奶奶家暂时生活。

等到向父痊愈,便也准备把孩子接回来,但向母却提出,只接一个回来,理由也很简单,他们要再生个儿子,再加上店里的生意,没办法一下照顾两个孩子。

听到向母这般说,向父便也就同意了。

本来两个女儿中,向父和向母更倾向接大女儿向涵涵回来,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活泼可爱,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他们可以少操一些心。却没想到,大女儿向涵涵却死活都不愿意跟他们回来,抱着向奶奶的腿,哭喊着不愿意离开奶奶,不论向父和向母怎么哄都不行。

无奈下,向母和向父便也只能带着二女儿回来。

只是两人想再要个儿子的想法却没能实现,努力了两三年,向母也没怀孕,在去医院检查过,说向父在那场车祸中受了伤,导致他生育困难,日后很难再有孩子。这让向父和向母大受打击,但最后也只能无奈的接受现实。

既然不能再有孩子,向父和向母便也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两个女儿的身上,甚至提出想接大女儿回来,但向涵涵却死活不愿意,向奶奶也舍不得自己养大的孩子,接向涵涵回来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就这样,一晃又过去了十年,向涵涵马上就要念高中了,但乡下哪有什么好学校,向爷爷和向奶奶这才提出让向涵涵回来。

这次换向父和向母不大乐意了。

在两个孩子中,他们最先想起的是大女儿,但她死活不愿意和他们回来,又过了两年他们提出再接,向涵涵还是不愿意回来,这大大的伤了向父和向母的心,对向涵涵也有了疙瘩。再加上身边有乖巧懂事的小女儿,便把一腔父爱母爱都放到了小女儿的身上,慢慢的他们也就想不起养在乡下的大女儿。

已经习惯了一家三口的生活,猛然说要把大女儿接回来,向父和向母的心里都有点小别扭。

不过向爷爷和向奶奶说的有理有据,不能耽搁孩子读书。

向父和向母也只能同意,只是他们对向涵涵要回来的事情,嗯……看看对面还空荡荡的房间,就知道他们不大上心了。

“瑶瑶,这是你爱吃的红烧排骨,多吃点。”向母目光爱怜的看着阿瑶,几乎把这盘的红烧排骨推过来,“看看这小脸比前些日子瘦一圈,一定是学习很辛苦。我的宝贝女儿,多这鱼汤也多喝点,补脑的,特意用小火煨出来的,足足熬了三个小时,鲜的很。”

“嗯,好喝。”阿瑶顺从的接过向母递过来的碗,笑着说道。她确实没说错,这鱼汤真的很鲜。

向父也开口:“对了,瑶瑶,你们期末考的成绩什么时候出来?我听说这次是五校联考,考试难度有些大,你这次发挥的怎么样?”

“还行吧。”阿瑶一如以往的回答。

向父和向母听到这话,就放心了。

小女儿从小学开始,这成绩就没下过年级前三名,顺利的考入了市重点中学,升入中学后,可能是因为不适应的缘故,一度有些下降,好在在他们给报了补习班,她自己又肯加倍努力,成绩又回来了,甚至还提高不少。

这半年来更是发奋努力,最近的几次考试,都牢牢的占据年级第一名的位置。

让他们骄傲无比。

“这样,老婆,在瑶瑶中考前,店里那边你就少操点心,早点回家,一切以瑶瑶中考为重,多给她做点好吃的,补补。尤其是这骨头汤鱼汤,我听说对脑子好,每天给瑶瑶炖一回。”向父低声对向母说道。

向母点点头道:“嗯,不用你说我也是这么打算的。”

听着他们这般的话啊,阿瑶心里生出些许感叹来。

向父和向母哪哪儿都好,唯独一点,因为曾经吃过没文化的亏,所以夫妻俩对孩子的成绩特别的看重,几乎到了严苛的地步,严苛到不管是曾经的向涵涵还是向瑶瑶都受不住。

没错,你当向涵涵真的喜欢呆在农村啊!并不是,而是因为她是重生的。

上辈子她跟着向父向母回来,先开始几年还好,但随着她上学,向父和向母对学习成绩的执拗便慢慢表现出来,偏偏向涵涵也不是那种脑子特别聪明的人,想要拿到好成绩,只能加倍的刻苦努力。即便是这样,她的成绩也从来都没让向父和向母满意过,每次成绩出来就是向涵涵最提心吊胆的时候。

因为达不到向父和向母的期许,他们给自己买各种的学习资料,报各种补习班,让她没有一丝空余时间,甚至连朋友都没有。

但她养在乡下的妹妹,虽然学习不好,但却自由自在,不受半点束缚,一旦爸妈打骂她一点,爷爷奶奶又护的紧,到最后也奈何不了她。

她看着妹妹,羡慕的发狂,嫉妒的生恨,却也无可奈何。更因为向瑶瑶的不配合,向父和向母给了她更多的压力,尤其是在她进入高三后,对她的成绩抓的更紧,一点自由都没有。

高强度的学习压力,让向涵涵的精神紧绷,心思恍惚,导致高考失利,别说是重点大学,就是本科线她都没能过。她高考失利,不被人安慰也就罢了,还要忍受向父和向母的责骂,向涵涵的情绪彻底奔溃了,最终从楼上一跃而下。

却没想到重生到幼年。

这次她选择不再和向父向母回去,而是留在乡下。

没意外,向涵涵上辈子的遭遇又被重复到了向瑶瑶的身上,也落个死掉的下场,但不同于向涵涵是自杀的,她是学习压力大,神情恍惚间被车给撞了。

……

阿瑶有晨练的习惯,所以一大清早,天才蒙蒙亮,向父向母都还没有起床时,她便出门了。

照着惯例沿着小区周围小跑了一圈。

等到她回家,向母已经准备好可口的早饭,向父已经吃完,准备去店里,而向母也准备去车站接向涵涵。

“妈,我真的不用和你一起去吗?”阿瑶在向母出门前,又开口问了一句。

向母回答说:“不用。虽然才考试过,但也不能大意,你好好的在家温书。”

“嗯,知道了。”阿瑶对于向母的回答没觉得意外。对向母来说,每次去开家长会就是她最自豪的时候,因此在她的心里,天大地大,都大不过小女儿的成绩重要,况且她对向涵涵这个女儿的感情不深,自然不会让她心爱的小女儿牺牲学习的时间去接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