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公平交易(快穿) > 公平交易(快穿) 第42节

公平交易(快穿) 第42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公平交易(快穿)!

“一壶清茶,另外捡你们这里的招牌点心上几样。”

不等安王世子开口,便已经有随从把这些琐碎的事情打理的妥妥当当。

小二应了一声,是,很快便也下去准备。

因看出是富贵人家的公子,自是不敢怠慢半分,很快端了茶水并几样点心过来,随从看了看,茶水是大红袍,几样点心精致讨巧。

安王世子看着那精致讨巧的点心,捏起一块,咬了一小口,没想到味道出乎意料的美味,“点心挺不错的。”

“贵客您满意就好。”小二当即拱了拱身子,“那贵客,您慢用,有事叫小人一声。”说着就要退出去。

却又被安王世子给叫住。

“贵客您还有事?”

“和你打听一下,你们这里哪家的鸭绒最好?”安王世子转了一圈也不是白转的,对这里的一应情况也几分了解,便顺口问道。

小二日常在这里也没少被人如此询问,也不觉得奇怪,回答说:“贵客,您这可是问对人了。我们屏县,鸭绒最好的当属樊家的,他家的养鸭道,那可是我们的县令叶大人亲自指点过得,轻柔暖和,洗摘的也很干净,一丝杂毛都没有,更不会有任何异味,关键是价格也很公道,您若是要买鸭绒的话,去他家准没错。”

“县太爷?你们县太爷居然还会做这个?”安王世子似好奇的问了一句。

“那是自然的,贵客您可能有所不知,我们屏县能有如今的生活,都是我们县太爷的功劳。说出来您可能都不信,我们县,在三年之前还破破烂烂的,连吃饱饭都是问题,如今却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子,吃得饱穿得暖,自从县太爷让人教我们养白羽鸭,有了这鸭绒做衣服。即便是难熬的冬日也再没有人冻死了,还有……”这小二显然是阿瑶的崇拜者,一说起这个话题,那叫一个滔滔不绝。

安王世子是知道屏县如今的县令是叶家的叶瑶。

毕竟做为大宁朝第一个十六岁的六元及第的状元郎,即便如今已经过去三年,但他在京城的名气也是响当当的,况且他当初弃了翰林院,自请外任,可是被京城的百姓当做饭后谈资,说了好长时间呢。本来四皇子还觉得他有些年少轻狂,不知疾苦,却没想到他不因年纪,而是真的有大本事,才短短三年的时间,就能把屏县发展的如此繁荣。

看来当初皇伯父对他的评价,有经世之才,这话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他这个人是个变通的还是个迂腐的?

吃了茶点,又略歇了片刻,安王世子便开口道:“走吧,去县衙。”

……

阿瑶今日是难得有了些空闲的时间,正躺在摇椅上,晒着太阳,不远处的游廊上还坐着樱桃,以备阿瑶的吩咐。

这日子真是惬意啊!

阿瑶眯着眼睛,想到自己这三年来的忙碌,心里有些感叹的想到。

没多久,穿着青衫,身量也拔高不少的十二走了进来,开口说:“少爷,王捕头求见。”

“可有说什么事?”阿瑶眼睛都没睁的问了一句。

十二回答:“说是少爷您吩咐他找的东西已经找到了。”

“找到了。”阿瑶听到这话,当即从摇椅上坐了起来,“让他们进来。”

十二得了话,应了一声,很快就出去了。

很快,便见三个身材魁梧的男子走了过来,打头的那个,明显穿着和身后的两个不同,就是王捕头。不过此时阿瑶的注意力并不在王捕头的身上,而是在他后来的两个捕快,准确来说是他们各自拿着的东西上。

“见过大人。”

“行了,起来吧。”

王捕头也是个心思活络有眼力界的,不然也不会才二十多岁就成了捕头,见阿瑶的目光一直盯着身后看,立刻开口说:“大人,这东西和您先前给卑职绘画的图像一模一样,不知道可是大人要寻的东西?”

阿瑶直接的走过去,细细的打量了一番,虽说是比她认知中要小一些,不过确实是棉花没错。

便开口问:“哪来的?”

“是从一个胡商手里买来的,听他说,说是先前和一些天竺而来的行商有往来,这东西就是他们所送,名字不知道,那胡商没见过这种植物,一时好奇,便要了几株和一些种子。听胡商说,这植物并没有什么大用处,结出来的果实也很古怪,未成熟时就是一个硬壳果子,等到成熟,里面的东西是白白软软的,不过却不能吃。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王捕头说着便把手里的东西递了过去,“胡商也给了一些,不过约莫放的时间有些久,都有些发黄了。”

“还真是棉花。”阿瑶从王捕头的手里接过,捏了捏,仔细的看了一遍,确定是棉花无疑。其实先前吩咐王捕头的时候,阿瑶并没有报什么希望,不过眼下倒是给了自己一个惊喜。

“大人,您知道这是什么?”王捕头开口问了一句。

江雪点了点头。

王捕头见此,心里对阿瑶的崇拜和敬佩已经是滔滔不绝,县令大人虽然比他还要小上好几岁,但真真的是个好官,若不是他的话,他们屏县哪有如今这样的好日子?

面对这种崇拜的眼神,阿瑶表示已经很习惯。

关于棉花,阿瑶并不打算在屏县这里推广,主要是棉花适合在较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生长,很显然,这里并不适合。

他三年的任期也即将到了,先前叶老太爷已经写信回来,说是没有意外情况的话,近段时间他就能收到回京述职的调令。

不过调令没等来,先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安王世子。

阿瑶对安王世子为什么出现在这里没有半分的兴趣?不过却很厌烦他过来打扰自己难得的清闲时间。

安王世子的身份摆在那里,即便是阿瑶再不情愿,也只能好生的照顾着。

而且他可是看出来了,这安王世子来着不善。

说什么自己是游山玩水,不过是路过这里,让他不要在意也不要紧张,对于他这话,阿瑶冷笑一声,表示一个字都不会信。

这安王世子莫不是以为他年纪小,好忽悠,拿这种话不走心的话诓骗谁呢?

别人许不知道,阿瑶心里可清楚的很,安王世子是支持四皇子的,表面上两人谁也不认识谁,但背地里他可没少帮四皇子拉拢朝中的大臣,甚至帮着做了不少不能见光的事。

很快,阿瑶就知道了安王世子的目的。

拉拢。

而且看得出来应该是临时起意的,话里话外虽透着意思,但却遮遮掩掩的。

不过这样更好了,阿瑶全当自己听不懂,有本事你就直接说出来,不过即便你敢明说,他也能明着拒绝。

……

安王世子有点弄不清楚,阿瑶到底是真的没听懂还是装作没听懂?

不过两者他是倾向前者,毕竟他是临时起意,好些话不能直说,而他看着叶瑶,又是个耿直的,似乎不通世故。说起来也是,他如今也才十九,着实不大,又在屏县这种小县城呆了三年,消息闭塞,人际也简单。自然学不来那些老练圆滑。

这般一想,安王世子也宽心了。

想着和四皇子通了气,再仔细想想拉拢的事情,叶瑶的性格虽有些耿直,但单看他能在短短三年内把屏县从一个贫穷小县城发展的如此繁荣,就知道他确实有本事,况且他身后的叶家在京中虽排不上号,但也还算是有几个得用的人才。

把他拉拢过来,倒也不亏。

只是还没等他想好,阿瑶回京述职的调令却先来了。

屏县的百姓虽然都知道叶瑶今年是要离开的,但真的得了消息后,却不舍的很,毕竟像是叶大人这般有大本事的官,并不多见。

不过他们也清楚,屏县到底是个县城,对叶大人来说太屈才了。

虽这般想,不过等到阿瑶离开的那天,几乎全县的百姓都来相送,而且他的马车上摆满了百姓送的东西,都是吃的用的。

态度热情的让阿瑶肯定,即便是再有一辆马车,也能让他们装满。

“叶大人果真大才。”安王世子看着那些不舍阿瑶的百姓,开口说道。

阿瑶对于这个死皮烂脸,非要一起走的安王世子并没有好感,不过面上却不能表露,甚至还要端正态度。

只是被百姓这般对待,阿瑶也难得露出一个笑脸,“是百姓们客气了。”

能得到百姓如此爱戴,阿瑶觉得他这三年的辛苦也值了。

作者有话要说:

每天日更不间断,值得奖励自己一朵小红花,^_^

亲们看文快乐,记得要留言夸奖一下哦。

第51章 嫡长孙

因为有安王世子非要一起同行, 这让阿瑶烦的不行, 尤其是他每天不间断的说那些有的没的话,更是让阿瑶忍不住暴躁起来。

所以, 为了自己能清净一些,只能让安王世子病下了。

果然没了安王世子, 他的耳根立刻就清净起来,连带着天都跟着蓝了不少。

“叶大人,天色也不早了,不如我们就在这里歇一晚,明日再走也不迟。”安王世子的贴身随从如是的开口说道。

阿瑶说道:“不瞒你说, 三年未曾回去, 我思家甚深, 这赶路也就急了些,若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还要请世子担待些。”话中绝对不提停下的意思。

随从没有听到理想中的话,心中有点不满, 他做为安王世子的贴身随从, 以往都是被不少人捧着,不过安王世子对阿瑶的态度也是客气有礼, 这让素来对盘下菜的随从也不敢放肆, 更何况阿瑶也不是什么寒门子弟,叶家即便在京中底蕴不深,也不是他一个随从能得罪起的。

所以,即便不满也不敢太过, 只能退而求其次的说:“那劳烦叶大人,让船家行的慢一些,我家世子爷的身子折腾不起。”

“放心。”

阿瑶如是的应了一声,但转头就对船家吩咐,让他有多快就开多快。

因此,在这样日夜兼程下,本来两个多月的行程,生生的压缩了一个月,只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便到了京城。

码头早有叶家打发了人来接,而安王世子这里就更不用说,这一路上他的身体都有些不爽利,上吐下泻的,在船上这二十天的时间,他吐的瘦脱了行,因此船才一靠岸,便找急忙慌的离开了。

想必这个时间短,太医都已经在府里候着了。

阿瑶这一回来,自是免不了要感性一回,当然不是他,而是叶父叶母,尤其是后者拉着问了又问,恨不能连阿瑶在屏县那边,一日三餐吃的是什么都问出来?

好不容易哄好了叶母,阿瑶便被叶老太爷给提溜进书房里。

这三年来,屏县的变化是肉眼可见,叶老太爷先前还有些担心孙子少年成名,性子会肆意些,但没想到他年岁小,但老练沉稳的比之他这个在官场上打转了几十年的人都不差,更兼是有经世之才。

才短短三年的时间,不说他管辖的屏县,发展迅速,成了有名的富庶之地,整个锦州都跟着受益不浅,再往远了说,他倒腾出来的鸭绒,于整个大宁的百姓都是有益处的。

“思彦,你做的很好,日后叶家也能放心交给你了。”叶老太爷摸了摸胡须,如是的说道。他如今的年岁已经不轻了,越发有些力不从心起来,先前他还想着孙子还小,需要他铺路,怎么也要再撑几年,但如今看来。

祖宗保佑,他叶家有孙如此,即便是立即死了,他也是含笑无憾的。

阿瑶点点头:“祖父放心。”

叶老太爷笑着点了点头,忽而又想起一件事,说:“你二叔和三叔这次调任回来,估计也不会再离开了。”

“恩,二叔和三叔在外多年,也时候该回家了。”阿瑶开口说道。叶二叔和叶三叔外任已经有二十余年,该积累的经验也有了,该攒的政绩也差不多,确实该回来了。叶家的大本营到底还是在京城这边。

至于叶二叔和叶三叔回来,会不会对他有什么影响?阿瑶表示一点都不担心,叶老太爷是个精明有成算的,叶老太太也不是个糊涂之人,想必也早有安排,所以在这一点上他一点都不担心。

“对了,祖父,还有一事,要和您商量?”阿瑶又说道。

“何事?”

“是这样的……”

听完阿瑶的话,叶老太爷虽说是欢喜多一些,但心中也不乏复杂之意,不过更多的还是庆幸,这般心系百姓的天纵之才是出自他们叶家,是他们叶家的子孙,所以他只有高兴。他相信,在叶瑶的带领下,他们叶家定然能走向一个辉煌。

说起来也有些怪。

老大是那样一个迂腐不会变通的性格,他真是看一眼都觉得心烦,但就是这么一个不成器的儿子,生了一个天才般的儿子,仿若是与生俱来一样,先前不管如何顽劣,但只要认真下来,却进步神速,比那些从小就开蒙的人要强了百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