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一九八二 > 重生一九八二 第35节

重生一九八二 第35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一九八二!

常红心也不认为能代表所有人,只不过她也有自己的想法,“说不准以后都得这样,咱们就只有阳阳一个,可不能委屈他。”

“我看都是只能生一个给闹的,厂子里小年轻一结婚就戒烟戒酒,女职工一怀上就恨不得请产假。放在以前,哪儿有这种事,我姐挺着八个月的肚子,还在厂里忙活呢。”

金明天说归说,自己算了算三大件,觉得从现在开始攒钱,等阳阳长大了,还是能给他置办上。

只有舒雨在一旁不言不语,身处其中的人不会知道,自己的国家发展起来会有多快。

等到阳阳长大,三大件早就换成了房子车子和票子。

冬天黑的早,常红心去厨房准备晚饭的时候,顺手一拉灯,扭头就冲屋里喊了一嗓子,“停电了,把蜡烛拿出来点上。”

八十年代停电是常事,多数不是线路故障而是拉闸限电,要优先保证工厂医院这些单位的用电,就只能限制居民用电。

等到九十年代这种情况还时有发生,但不会那么频繁。一直到二千年以后,城市里几乎很难再有停电这种事发生。再往后,连农村都是村村通电,小朋友要不是过生日,怕是都没见过蜡烛。

蜡烛是常备用品,金明天熟练的从抽屉里取出一根放到火盆里点燃,烧了一下蜡油,再用蜡油将蜡烛立在饭桌中间。

就着蜡烛吃晚饭,应该属于八十年代的日常记忆。九十年代还有一种应急灯,就是专门给停电时用的,照明度不输电灯,在那个年代卖得非常火,就跟BP机一样属于独特的年代产物,过了相应的年代便再难见踪影。

吃着饭,常红心又开始聊闲篇,说自己认识个人,死了丈夫,身边带着个六七岁大小的闺女,想找个合适的人嫁了。

“你们厂子有没有合适的,能过日子就行。”常红心很热心。

就连金明天都挺热心的把自己厂里没老婆的职工拔过来算过去,最后找出一个,“你说铁兵怎么样,也是死了老婆,孩子刚上学,条件相当。”

常红心点头说好,“那我回头问问人家的意思,要是行你再去说说。”

“铁兵那头肯定乐意,你去说。”

等过几天常红心问过了,回头一脸为难的告诉金明天,“人家说铁兵是个临时工,怕是有顾虑。”

金明天乐了,“要是正式工,他还能等到现在。正式工里也有,老黄头再过五年退休,前年死了老婆,儿女都成了家,倒是说过想找一个作伴的。”

“那都多大年纪了,人家肯定不乐意。”常红心一听便自己否了,那头女方还不到三十呢,怎么也不肯配个老头啊。

“舅妈,你说的这人,到底是谁啊。”舒雨好奇起来,看舅妈这上心的程度,倒是和她关心自己娘家的态度差不多。

常红心笑了笑道:“是我家大嫂子的堂妹,我亲眼见过人,长的可俊。”

见丈夫没说话,她继续说道:“人家可懂事了,知道我给她张罗事,小小一直说要来谢我们呢。”

肖小小之前嫁的不错,公婆都是县里有工作的人家,一直跟公婆住在一起。现在丈夫死了,公婆年纪也大了,婆家跟娘家说好了愿意她带着孩子改嫁。

结果折腾半年多也没遇到合适的人选,不是工作不满意就是年纪不满意,未婚的倒有看上她长相的,但人家又不愿意多个孩子。

“用不着谢,这事不也没成吗?”金明天一听是常家大嫂那边的人,便生出不喜。

不过人家执意要上门,他也不能拦着。肖小小来的也快,第二天就带着礼物上门,大雪天的穿着掐腰的小袄,下头笔挺的毛料裤子,就是有些年头了,可以看出以前的日子过的不错。

头发盘在脑后,露出白皙的脸庞,一双柳叶眉丹凤眼,一笑起来眼角弯成月芽儿,跟狐狸眼似的妩媚多情。

金明天见了她上下打量一番,总觉得眼熟,对方倒是掩口笑道:“姐夫是不是还有点印象,有一回我姐领着我,咱们在路上见过一面。当时姐夫急着上班,也没说上话。”

常红心不知道有这么一出,将人让到屋里,坐到火盆边上暖暖。一边安慰她,“咱们慢慢找,你这样的好人才,怎么可能找不着,都怨咱们小地方,把你给耽误了。”

“我如今也不想这些了,都是命。生下来就是苦命的人,父亲死的早,母亲一手拉扯我长大,现在男人又没了,真不知道还能靠谁。”说这话时,头一低,眼波儿一颤,真真是我见犹怜。

常红心也是农村出身的女孩里长的好看的,但和肖小小站在一块,光看气质肖小小就能甩开她十条街。常红心始终摆脱不了身上一股子村炮的土味儿,但肖小小就跟一株水仙似的,开的娉娉婷婷,自带一股别人没有的气质。

两个女人凑到一起,坐客的当真有个客人样,处处捧着常红心说,逗得常红心笑开了花。还会不露痕迹的捧一捧金明天,话说的好听极了,就连金明天都没再板着脸,还招呼常红心留人吃饭。

舒雨在旁边的小桌上做作业,顺便辅导阳阳的学习,不时瞥过一眼,也摸不清这人的路数。

等人走了,常红心无不骄傲道:“我说小小长的好吧,你去厂子里再问问,有没有合适的人家。”

农村出生的女孩子,爹死的早也没落个正经名字,就取了肖小小这么个名,但和样貌摆在一块,这名儿又显得格外动听。

“行吧,我再问问去。”金明天点了头,女方只要长的好看些,找人家总归是容易的,小地方作亲都是熟人介绍,已婚人士更是不分男女的喜欢保媒拉纤。

自那儿以后,肖小小便常来,有时候还会带着女儿玲玲,玲玲跟阳阳一般大,但女孩子比男孩子早熟,和阳阳待在一块,就显得跟个小大人似的懂事。

肖小小不白来,每回来都帮着常红心干活,用她的话说,公婆家小,转个身都难,难得有人不嫌弃她,她也有地方透口气。帮着干活是应该的,她一个家庭妇女本来就是干惯了家务活的。

这期间金明天也真给她介绍过几个,有的见了面便没了下文,有的打听一下连面都没见。渐渐的金明天便不再热心这件事,在他看来肖小小有点不切实际,女人长的好看肯定是优势,但绝不是全部。

舒雨给姐姐写信,“我感觉,我找到了常家大嫂,当初挑拔舅舅舅妈关系的原因了。”

舒雅回信只有幸灾乐祸的几个字,“活该。”

对常红心只有幸灾乐祸,但不能看着舅舅掉进坑里,提醒妹妹,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舒雨当然知道,现在的人对生活作风看的很重,要是被肖小小找到机会诬陷一下,事情可就不会那么容易收场。

只是她要怎么跟舅舅谈,手往桌子上一拍,当然是找外公说去。

第51章 聪明的笨女人

教室里, 程燕伸手摸了一把舒雨的棉袄棉裤, 心生疑惑道:“我还以为你为了俏,故意减了厚度。 可是上手一摸,跟我的也差不多,怎么你的就这么服贴, 我就跟披了个棉被一样。”

当地的气候是冬凉夏热,春秋短,还没暖气。有句玩笑话, 说平湖省过冬天全靠抖, 基本就是用意志力跟严寒做斗争。

教室里一坐一节课不能动, 真跟冰窖一样。各家给孩子做的都是棉衣棉裤, 外头配个罩衫和裤子, 一个个臃肿无比。反正人人如此,大家伙谁也别嘲笑谁。

冷不丁出来一个异类, 反应迟钝的还没感觉出什么来, 程燕这种小人精儿,自然是一眼就瞧出了区别。

“我这身还是找裁缝铺做的, 怎么还不如你们自家做的。你舅妈竟然有这种好手艺,要不然明年的衣服让你舅妈给我做,该给裁缝铺多少钱, 我也一分不少。你赶紧答应我,不然我跟你没完。”

“行,怎么不行。”舒雨从来没在外头说过自己的手艺,这一身当然是她自己做的。舅妈现在踩缝纫机的手艺也出来了, 除了不会立体剪裁,别的和县里裁缝铺的手艺几乎不分上下。

立体剪裁不是她不教,而是舅妈从小学着做衣裳,有自己的一套,对舒雨教她的这一套不感冒,只对怎么用缝纫机感兴趣。舒雨见她这样,也没有强求。

“你今天怎么心神不宁的。”程燕见舒雨兴致不高,推了她一把。

“今天外公外婆要来家里,想他们做的好吃的。”

“那你今天回家呗。”

“肯定回呀。”舒雨点点头,下雪天学校放的也早,除了骑自行车太冷之外,没别的缺点。

土灶上熬着的土鸡汤,黄澄澄清亮亮,一揭盖子冷嗖嗖的空气里都带出一股暖意。锅里贴了一圈玉米饼,揭下来表面焦脆内里绵软又有嚼劲。整条的鱼放上自家做的剁辣椒,在灶上一蒸,鱼香里带着辣子味,引人食指大动。

自家腌的萝卜条切成丝,淋上小麻油,青菜大火快炒,几个家常一端上来,立刻引来一桌子的吸气声。

舒雨和阳阳最为高兴,他们面前有老太太给特意盛出来的两碗鸡汤,一人一条鸡腿,还有最好的肉块。

轮到金明天就是一只鸡爪子,老太太还煞有介事的说道:“人家出过远门的人说了,这外头啊流行吃鸡爪子,吃了鸡爪子会抓钱。”

金明天哭笑不得,“得得得,两只都归我。”

上有老下有小,可不是全家只有他一个挣钱的,必须承担起抓钱的重任。

常红心有点神不守舍的模样,眼里不时闪过疑惑,又不时觉得困惑。舒雨一看便知,定是被外婆教育过了。只是看她的模样,唯独没有愤怒,怕是还不太相信吧。

至于金明天,因为上班的关系,回来的比舒雨还晚,到现在为止,压根还什么都不知道。

看来外公的策略是不惊动儿子,只告诉儿媳妇。舒雨低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打算干涉这件事,她相信只要外公出面,肯定能用最小的内耗,解决最大的问题。

接下来一段时间,也不知道是常红心做了什么动作,还是肖小小有什么心思,反正肖小小是来的更勤了。还有好几次去厂子里找金明天,不是送双手套,就是送个雨披,被人看到还说是常红心托付她的,让她看着点天气,帮着照顾照顾金明天。

金明天在家抱怨了好几回,“这算怎么回事?你让她来厂子里给我送东西算怎么回事,让人看见多不好。跟你说,她的事我可真不管了,我算是发现了,她不是打算结婚过日子,是打算结婚当地主婆。”

埋怨间又提起常家大嫂,“你大嫂不是能干的很,让她操心去。”

常红心忽然冷笑几声,又神经质一般的大哭起来。这变故一下子将金明天吓住了,“我说什么了,我也没说什么啊。”

“诶诶,你到底怎么了。”看老婆扭身进屋,还把门给插上了,金明天在后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舒雨一摊手,“晚饭我来做吧。”

她做饭的手艺是特意练过的,挥动锅铲的时候,她还时常会看自己的手。嫩葱一样的手指头,还没有如前世一般印下生活的苦难。也没有为了不值得的人,勤学苦练而留下的疤痕。

蒜苗炒腊肉,蒸两条香肠切片和大葱一起炒,再蒸上几块腊鱼就是一顿丰盛的晚饭。到了冬天谁家都是腊货当家,不光是因为方便,也是因为过年的时候,物价上涨东西还不好买。

吃饭的时候常红心总算出来了,有点不好意思的冲舒雨道:“等我出来做呗,怎么还自己做上了。”

等看到菜色不由抽抽眼角,心里恨自己,以后哭也得挑时候哭,不能赶在做饭的点。看看这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的主,一餐做三个荤菜,这是今天吃完明天不过了吗?

又不好当着金明天的面说这话,不然就是找吵架。

“大晚上的,少吃点,小心积食。”

没人听她的,一个个吃的满嘴抹油。心疼的常红心都不知道该怎么下筷子,最后只挑了蒜苗吃。

第二天常红心回了一趟娘家,往年这个时候回娘家,都是为了送东西,快过年了嘛,厂子里发的年货也多,多多少少要往娘家搬一点。金明天从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过份都由着她。

所以常家人一看女儿回来了,都露出笑意,眼睛往她两只手上一瞥,再往自行车的前后座一瞥。奇了怪了,怎么是空手回来的。

常红心拉着老太太进了屋,将房门一关,将其他人都拦在了外头。常家人好奇的很,常家大哥猜道:“莫不是和妹夫又吵架了?大过年的,晦气不晦气。”

常家大嫂两眼冒着精光,不时往老太太的屋里扫上几眼,漫不经心道:“听说这回吵的还挺厉害的。”

两个弟媳一听大嫂知道原委,都围了上来,“大嫂真不地道,自己知道就瞒着我们。”

谁都喜欢听别人的八卦,要是被八卦的是自己认识的人,那就听的更有滋味了。

“唉呀这事叫我怎么说呢。”就是再想说,也得先做出保密的样子来。

两个弟媳赶紧上前,“你不说我们一会儿怎么劝,再说要是惹得老太太伤心,我们当儿媳妇的也得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找个理由,现在你能说了吧。

抓住台阶,常大嫂乐得借坡下驴,先是神秘的一笑,然后压低声音,“我告诉你们,你们可别往外说。”

“肯定不说。”那才是有鬼了,最后半句咽到肚子里,自己知道就行。

“前段日子大姑子来找我了,说是跟妹夫过不下去了,你们也知道金家那边的人整天把两个外孙女捧的跟什么似的,独一个的大孙子都没当一回事。就说去京城的路费吧,全是妹夫掏的,还偷偷攒私房钱,准备留给两个丫头片子,你们说气不气。”

两个弟媳妇气坏了,在他们眼里,家里所有的财产都理所当然的归儿子所有,怎么能给外姓人呢。

“换我我也忍不了,是不是得叫亲家来谈谈,可不兴这么做的。”

常大嫂撇撇嘴角,“金家老头那性子,外人不知道,你们还不知道,人家是当干部的,能说会道。跟他谈有什么用,我看得叫大姑子放强硬点,吓吓他们才好。”

“要是弄假成真怎么办?”

常大嫂心想,弄假成真好啊,她反手就能把小小塞到金家。就凭小小的手段,还不把金明天治的服服贴贴的啊。至于大姑子,金家又不可能让她带孩子走,单独一个人长的又好,再嫁一回容易的很,还能再得一份彩礼。

但话肯定不能这么说,常大嫂装出为难的样子,“大姑子自己不强硬起来,就得忍一辈子。”

几个妯娌说话间,房门“吱呀”一声开了。常红心从里头走出来,头也不回的走掉了。

让几个嫂嫂刚伸出去的手,落了个空,一堆话堵在嗓子眼,差点没咽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