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 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第34节

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第34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这么多?”虽然能想到有不少, 看到账本的那一瞬间, 徐芷内心也有点惊吓。

“嗯, 就是这么多。”沈六郎深有感触, 他和荣五荣六跑了三趟才搬完。

徐芷拿起一本翻了翻,里面数据比府里原来那几本还乱,中间还有各种涂改, 一看就不是专业的,更可怕的是,前后笔迹有好几种, 方法也不一样。

“这账本……”徐芷欲言又止,又翻了两本,确定都这样才开口问,“这账本不是账房记的?”

“账房?没有账房, 各个庄子的庄主记的,有部分是佃户自己写的。”沈六郎毕竟在皇帝身边待了这么多年,对这些也知道一点。

徐芷心想早该料到的,从府里没有账房这件事就能看到沈六郎对财产这方面的管理实在是没有什么经验。其实自己也这样,如果不是做了生意谁能想到账本的重要性呢。

“那皇上的私库谁管着?”徐芷问,不会见那里也没有专门记账的吧。

“林三道呀。”沈六郎心想突然问起这个来,还是认真回答了。

徐芷无语,意思是没有做账的人就是了:“这些账本都是皇上看过的?”真看了不会觉得不对吗?

“皇上嫌乱,一直交给陆首辅,陆首辅也不想看,就一直搁置了。”

徐芷重重呼了一口气,前途堪忧呀,有心拒绝,又觉得对方信任,如果试都不试就拒绝确实有点不好,而且……

想到皇帝今天的赏赐,又觉得不是多难了,何况也没说让自己亲自整理呀。

“账本能让别人看吗?”徐芷问。

“只要可靠就行。”沈六郎无所谓,都是前几年的账本,就算有今年的也没什么,几个年年亏本的庄子,泄露出去没什么,最多皇上被人嘲笑一番罢了。何况,家里那群人,他自信看人挺准,应该没人闲着没事将这些告诉对手。

“那就行。”徐芷放心了,等忙过这几天,向南闲下来了这些都交给他,整理好了自己再看,还有明松几个,虽说明年科考时间紧,也该锻炼锻炼了,何况先生也不在,整理几册账本休息一下也无妨。

将账本按类归纳好以后,再随机分成几摞,这样他们整理的时候整理的就不是一个庄子的,就算透漏出去也没什么用,除非几个人都被收买了,这事发生的可能性为零。

这么多账本,抱出去不现实,徐芷出门唤了两个小厮,让他们把人都叫过来。

等人都来齐了徐芷开始分配,一人一摞谁都不差。向西看着这些账本一脸为难,前几天府里那些就整理烦了,没想到又来了这么多。

再不愿意也要接过来,心想待会去求大哥,心里为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

“再辛苦几天,这些整理出来我给你们放天假。”徐芷安慰,多了不可能,歇多了府里又要乱起来了,在培养出下一批手下来,他们几个只能累点了。

“明松你们几个把账本好好整理,里面有什么不对全都记下了,过两天给我。”徐芷道,以后肯定会分家的,虽说不盲不聋不做阿公但是府里进出什么自己心里都要清楚,不然像沈六郎一样什么都不知道早晚出事。

明松兄弟两个答应了,向西顿时心里平衡了,他们两个比自己的还要多,忍不住同情的看了两人一眼。

“向西也写一份。”徐芷道,向东向南两个自己不说也能知道思考,这个头脑简单的可能真的只是整理,到时候自己还得挨个问。

“我?”向西一脸迷茫的看着徐芷。

“对,就是你。”徐芷肯定的说,“写不好这个月的月钱扣掉。”蛇打七寸,她当然知道对方最怕什么。

沈向西确实怕,毕竟每个月发月钱的时候是最开心的,他别的爱好没有,就是喜欢买点吃的,这也没什么,偏偏京城好吃的多,价格也高。府里给的月钱不少,也能养活自己,偏偏自己又有个妹妹,自己吃了不给妹妹不行,又不好意思管妹妹要钱。这就导致钱到手半个月就没了,他等了十来天了就等这个月末发月钱,万一真扣掉就麻烦了,顿时老老实实答应了。

都交代好了就把几人赶出去了,早点整理早点查出原因快点解决。

这天难民房完工,徐芷去看了一趟,回来发现账本都整理好了,整齐的在书桌上摆着。

“嚯,真快。”沈六郎感慨一声。

“怎么会亏本呢。”徐芷还是没想明白,今天又仔细看了看庄子,虽然不是很繁荣也不该亏本呀。找出来今年最新的账本翻看,从前看到后,也没看出所以然。

沈六郎在旁边也开始翻看,看了一会头晕,乱七八糟什么东西。

这边徐芷已经开始翻下一本了,翻到一半才感觉不对劲。又拿出上一本翻看,两厢对比一下才能稍微看出来点,这粮食价格卖的也太便宜了吧。

京城物贵,粮价一直高居不下,偏偏这账本上的价格甚至比在老家的还便宜,如果真按这个价格把余粮都卖出去,能少赚大笔钱。

接着往下看的时候就着重看物价,果然发现不少问题,买卖不平衡。卖出去的东西价格尤其低,买进来的东西价格都偏高。单看没什么大错,加起来就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京城的庄稼,只有这几种吗?”徐芷翻看了三个庄子今年的收益,问沈六郎。

“这个我不清楚。”沈六郎道,他对种地这块好几年没接触了,扬声朝门外喊,“荣五,荣五,进来。”

等问了荣五京城都种什么,徐芷叹了口气。

皇庄种的都是一些常见的粮食,乍一看产量都不错,实际上问题很多。

每个皇庄的地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租给住在庄子附近的百姓,按时交租,这部分没什么大毛病,毕竟不管人家种了什么租子交上来就行。

另一部分是难民房的孩子们在侍弄,出问题的就是这部分,庄头可能都没注意,也可能是跟着佃农学的,全部都种了粮食,然后青菜之类的全都靠去外面采买。

每年粮食下来,留够当年吃的,剩下的卖掉,拿卖粮的钱采购其他生活所需。

其实青菜还算便宜,只是这样长久下来也是一大笔支出,再加上衣服需要买,庄子需要养护,各种钱下来,卖粮的那点钱根本不够,只能靠皇帝继续拨钱。

“这些庄头都在哪里找的?”徐芷问沈六郎,毕竟一般的百姓都会算计平日花销,能省即省,退下来的老兵也应该有庄稼人,怎么都没想到呢。

“皇上身边的人,大多是王府的下人,王妃的亲信,都是看着皇上长大的。”沈六郎道,不可靠的人不敢放出去,毕竟都是皇上的私产,万一有人从中作梗就麻烦了。

徐芷点点头,这个王妃是皇帝的亲生母亲,娘家也是世家,这样就能猜出来了,庄头可能真不知道百姓的生活。如果难民房的人不知道吃的菜都是从外面买的,那就是真冤了。

想到这,徐芷拿出来一本采买账本,果然,出账都是从庄子那边划的,只是这采购价格不对,翻看了几页,徐芷怀疑这是个滑头。所有的价格都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变化,看起来没有不对,仔细一想就知道根本不可能。菜是季节性物品,初春和盛夏价格天差地别,而且早晚价格差距很大,毕竟早上是新鲜的价格高,晚上都是剩下的,摊主都会快点处理掉,而账本上根本没有体现出来。幸亏账本都是早晚各一记,不然还真发现不了问题。

大体翻了翻,徐芷拿出明松几人最后写的总结,明松的还算可以,大体的方面都想到了,明柏的也能提出来几点问题,向西写的就有趣多了,别的没多说,重点强调了猪肉的价格太高,看来一年多的猪没白养。

让人把向东向南两人叫来问了一下,果然,两人也发现物价的问题了。几人又谈论一番,徐芷开始着手计划。

从古至今提高财产的方法莫过于开源节流,开源好办,皇庄都是依山旁水的,处处都是黄金,地形不知道,山上先不说。这河里可以动动手段,府里书房外面有处小池塘,前几天冒出几片荷叶,徐芷想着是不是能往河里种点藕和菱角之类的,再放上些鱼苗,明年都能卖钱。

节流也不是太难,大头在吃饭上,只要安排好了产出足够了。主要是庄子里的庄稼,不能只要这几种了,青菜豆类都要加上,还要单独分出来一部分种棉花,种好的棉花交给附近的百姓纺织,买布的钱能省下来一笔。

这些都是以后的,最要紧的是把内鬼揪出来,不知道吞了多少钱进去,徐芷没有这么大的权利,沈六郎写了折子递上去,内容是京城物价和庄子里的采购出售的价格差距。

第62章 朝堂

好在皇帝的性格对得起他的年龄, 三天就把人揪出来了。不过这些与徐芷无关了,她只要把安排写出来,交给荣五,其他的事情都不用管, 毕竟只是帮忙, 没必要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

何况自家的生意也开始了, 店铺那边她只是开业当天去看了一下,剩下的向南一个人就行了。

“绿豆, 红豆,芝麻, 要不要加鸭蛋黄的?”徐芷挨个记下来, 说到最后又改了主意,“要不鸭蛋还是不用了吧。”

一个蛋黄要用一个鸭蛋,剩下来的蛋清不好处置, 大热天, 一个不好就坏了。腌鸭蛋也要时间, 现在做也有点晚了。

“先做三种吧。”徐芷写好方子以后交给了向东, 他去找人干活。

这个说的找人是难民房喊人,那边不少孩子都能帮忙了,只要不碰火和热水就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再说让干活的肯定都是大孩子了。

烤月饼这事自己弄不清,要花钱雇老师傅,再加上打模具、找人做工具, 各种加起来,就算向东已经对京城熟悉了些,也忙的团团转。

地方是沈虎找的,跑了半个多月终于找了个各方面都让人满意的位置, 空地大,屋子也不少,安排起来一点都不费事。

唯一的缺点就是地方离难民房远,这样一来加工坊那边就要安排地方住了,好在地方大,一点都不为难。沈虎做事的速度不快,效率确实让人满意。

“粮食这些,徐老板前两天来信报了价格,你打听一下这边能拿下的最低价,如果差不多,直接联系徐老板。”徐芷交代向东,毕竟那是熟人,质量什么的也都知根知底。

沈向东一一记下,写好以后吹干墨汁叠起来放进怀里。

徐芷看他一个人确实辛苦,有心让他歇歇吧,只是家里实在抽不开人,不熟悉的自己也不相信。

看来选人这件事确实应该提上日程了,徐芷一想。本来就是突然出现的想法,但没过多久,就庆幸自己当初的先见之明。

“你去忙吧。”确定没什么需要交代的,徐芷说。

……

“沈虎沈豹,荣五荣六,东南西北,这谁取的名字呀!”徐芷又感慨一声,家里竟然每个对这方面擅长的人。

“什么北?”沈六郎刚从宫里回来,刚进门就看见向东急冲冲的出门了,到了书房又听见徐芷说什么,还以为怎么了呢。

“没什么,夸你真聪明。”徐芷回了句。

莫名其妙被夸了的沈六郎一脸迷茫,主要是这语气让人有点不敢相信。思索一番自己最近确实没闯什么祸,沈六郎顿时放心了,可能是一天不见想自己了呗。

“对了,这个给你。”确定没什么坏事,沈六郎骄傲的掏出个荷包递给徐芷。

徐芷一脸莫名地接过来,没想到这荷包看着不大重量还不清,差点没接住。

拿过来打开一看,确实惊喜了一下,因为这东西还是第一次见实物:“金瓜子?哪里来的?”徐芷问。

“这你都见过?”沈六郎有些挫败,他还以为这新鲜东西媳妇第一次见呢。

“没见过,听别人说的,哪里来的?”徐芷问,听说金瓜子一般很少赏赐,除非很得皇帝宠信,只是也不会一次赏赐这么一包吧。

“皇上让钱局新铸了一批金瓜子,数量不多,让我们几个人分分,我觉得你喜欢这些,就多拿了些。”沈六郎道,以前他对这些不理睬,只是现在有了家室不一样了。他自己看这些没有什么奇特的,听说女子都很喜欢,为此还把王大人那份要过来了,反正他又不年轻了,拿回家也没用,有两个意思意思就行了。

……

大理寺内,拿着两个金瓜子刻桌子的王大人正在感叹沈将军变化,突然感觉鼻子一紧。

“阿嚏!”打了声喷嚏抬起头来,桌上的纸只能废了,“奇怪,这大热天的,怎么有点冷呢?”

拿块布擦了擦桌子,王大人将手中的布一扔,起身整了整衣服准备回家。

“王大人,你这是要去哪里?”出门遇上大理寺丞郑修安。

“哦,郑大人呀,本官略有不适,先回家了,也没什么事,你们看着办吧。”王大人甩了甩袖子背着手,迈着外八步走了。

“王大人慢走。”郑修安恭送到,盯着王大人的背影一动不动,等人拐出弯看不见了才直起腰,啐了一口道,“呸,耍什么威风,早晚让你完蛋。”

……

“王大人没生气?下次别这么随意了。”徐芷听了以后说。

“知道了。”虽然觉得没事,但是媳妇交代了听着就对了。

“还有,八月十五的礼单都在这,你看看有没有漏的。”徐芷递给沈六郎一本礼单,上面记着送给谁家的,送什么都有记录。

沈六郎看着密密麻麻的字就头疼:“不看不行吗?”

“确定不看?听说上次府里的兰儿姑娘可是林大人的表亲,不巴结一下?”徐芷问。

“巴结他干嘛?”沈六郎问,不明白提个快完蛋的人做什么。

“不干嘛,不想看就不看了,让荣五查查有没有漏掉的。”只是听了一些消息以后心情不太好,也知道这样试探不对,但就是忍不住。

“对,让荣五来!今天皇上又赏了几匹布,我带回来让他们拿娘那去了,你要不要去看看?”沈六郎提了件别的事。

“我去看看吧。”徐芷道,也没心情看这些了。

等徐芷出去以后,沈六郎将荣六喊进来询问:“夫人最近听了什么话?和林家有关的。”在外办事的是荣五,跟在徐芷身边出去的通常是沈向东或者荣六。

荣六想了想回道:“开业那天,有人说夫人善妒,冤枉家里两个小妾偷窃,林大人看不过,帮两人洗清了冤情。还说……还说夫人在外……在外不检点,让将军给养着两个私生子。”

“放屁!”沈六郎怒道,看了一圈也没找出来砸哪一件能让徐芷看不出来,憋屈的拿了个纸团扔过去,“那天你怎么没告诉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