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过继长孙 > 过继长孙 第45节

过继长孙 第45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过继长孙!

想到这里,陈氏平静表情,款款的走到新娘房。全福太太已经绞了面,正在给曾妍儿盖盖头。曾妍儿尚且稚嫩的面孔被大红大白的脂粉一妆点,透出几分妩媚。她正对镜子,没看到她大姐嫉妒的表情。

她才是姐姐!为什么出嫁的是妹妹!为什么?现在外头人把她说的有多难听?曾婉儿不停搅着帕子,缓解心头的愤怒。

曾婉儿看到母亲进屋,这才调整表情,带着笑意迎上来,“娘,外面怎么样了?”

陈氏拍拍她的手背,小声说:“好着呢!你整理下衣物妆容,外头有的是青年才俊等你去选。”曾婉儿故作娇羞的跺脚,“说这个干什么啊!”

“我当母亲的不说,谁来给你们说?”陈氏道,“女人一生最重要就是先抓住男人,再抓住儿

子。只要做好这两样,一生就能平安顺遂。”

“妍儿,出嫁之后你一定要做到孝顺公婆,调养好身体,早日生下男丁,这样你的日子就好过。听说姑爷前头的只留下一个姑娘,对你没什么妨碍,你只当养个小猫小狗玩就是。”

曾妍儿满嘴的话都被堵回去,她怏怏点头称是。

姑爷的确只留下一个姑娘,都十岁了,跟她相差不过五岁,她这个年轻继母怎么管教啊?

母女三人说了私房话,正热闹着,喜婆进来通报,说是姑爷的迎亲队伍已经到村口,让新娘准备起来。

曾妍儿连忙盖上盖头,安静的坐在床边,等着喜婆的指挥。

程家的迎亲队伍吹吹打打进来村,坐在高头大马上的新郎看着周边的环境,略略皱眉,这里真是颇为简陋。如果是之前的程子琅,绝对看不上眼。

他第一任的夫人是国子监祭酒的独女,第二任夫人是户部员外郎的嫡出姑娘,要不是后来出了点事.....他怎么也不会娶一个秀才的次女。

说的再好听,也就是秀才的次女,祖上的人脉关系早就人走茶凉,对他一点帮助没有。不过嘛,新娘至少兄长还算上进,也许能起点作用,程子琅摸下巴,让能收起几分不耐。

说话间人已经到了曾宅的外面,他跳下来,对着大门的曾宣荣草草行礼,“岳丈,小婿有礼。”

“有礼有礼。”曾宣荣习惯性想回礼,这才想起面前的人是女婿是小辈,他完全没必要紧张,又抬起头,“贤婿里边请。”

程子琅抽了抽嘴角,按照习惯这时女方的兄弟要出来拦一拦,以示女孩金贵不能轻易求娶,总要为难为难新郎,曾宣荣连这个流程都省了。

曾宣荣身后的稚嫩少年忍了忍,还是站出来,“未来姐夫,您才学出众,不妨做首催妆诗来听听?”

曾二叔在后头不停扯儿子的衣袖,大房的事情掺和什么!人家又不会感激你!但少年郎曾源庭一动不动,坚定站在原地。

好在程子琅也早有准备,他拿出当年做的诗句念出来,顺利过关。

先进花厅,程子琅老远就看到曾湖庭在侧面站着,身边有个儒雅的中年人,两人很是亲近,至少比跟面前的人更像一对父子。

程子琅若有所思,回首看着曾宣荣。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小天使投的雷,呜呜呜,感动感谢在2020-07-03 23:06:42~2020-07-04 17:24: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7章

曾宣荣自然也看到那一幕, 但他的脸皮可比别人想的厚,愣是视而不见,含着笑意问, “贤婿,有什么问题?”

“并无。”程子琅摇头, 迈步进门。

少了一道程序,程子琅比想的更早来到绣楼,自然这里也没有什么人阻拦,想进就进。喜婆本来守在门口, 看到新郎进来一愣,怎么没人拦?她灵机一动,高喊一声, “新郎来了, 要红包的人在哪里?”

屋子里的曾妍儿一惊,来的好快,她急忙盖上盖头,再次坐好。

于是程子琅站在门外,等着下一步动作, 新娘的兄弟把她背出来,一直背到门口送上花轿。新娘在进入夫家前, 是不能走一步路的。

可是....新娘的亲弟弟才六岁,肯定背不起。

二房的曾源庭咬牙就上,这次他爹扯都没用,毕竟是同出一姓的姑娘, 大喜之日被人看了笑话,以后二房的姑娘也不好嫁。

曾妍儿还不知道家中是怎么安排的,她只从绣床边站起, 然后感觉到一个单薄的身子背着她离开房门,在红珠串盖头下,只能瞧出是二房的源庭。

“二弟是你吗?”曾妍儿小声问。

害怕泄了力气,曾源庭哼一声以示答应,他年纪还小,横着一口气背比他大的姐姐,走到二门外时已经两股战战,快脱力了。他咬紧牙关,右手往上一扶,正要一鼓作气走到花轿前,突然有两只手扶住新娘,“源弟我来吧。”

曾湖庭站在他背后,身材颀长,比曾源庭有力的臂膀接过新娘,放在自己的背上。曾源庭一愣,就听着湖庭说,“走啊,愣着干嘛。”

不是说好送嫁吗?

曾源庭傻乎乎的跟着,一直看到平时很少碰面的堂兄送堂姐稳稳进了花轿。曾妍儿急的想要掀开盖头,最后还是按捺住小声问,“大哥?是大哥?”

“嗯是我,安心出嫁吧。”曾湖庭站直身体,轻轻吐一口气,终究还是他不忍心。

“嗯。”曾妍儿一阵鼻酸,湿意模糊了眼前。

新娘坐稳,花轿起身,吹打队重新启动,锣鼓喧天。他们会先送新娘到隔壁程家租下的院子,安置好之后,再跟新郎一起赶到婆家拜堂,而女方家的亲眷便不用跟去,在自家宴请宾客即可。

程子琅被曾家的亲眷围住,按照习惯他要跟主要的亲眷敬酒。曾宣荣全程陪同在一起,那态度不像岳丈,倒像是女婿。

毕竟这个女婿就比他厉害,已经中举,而女婿的父亲就更别提了,更厉害。曾宣荣用隐晦的眼神看着在花厅里坐的曾湖庭,只要女婿得力,他中举之后便能出仕,何必看人脸色?一想到未来美好的前程,当官的威风,曾宣荣的殷勤献的更厉害。

程子琅对着亲眷围成一圈的敬酒,偏偏单独端着一杯酒到了曾湖庭和曾丰年面前,亲热的叫了一声,内兄。

曾湖庭头都没抬,“喊错了。”

“我只是新娘的族兄。”

“族兄也是兄长,这层关系曾兄总抹不掉吧?”程子琅亲热的拦住曾湖庭的肩膀,态度跟刚才截然不同,“明年会试内兄要参加吗?”

“全凭父亲做主。”曾湖庭恭敬的往后一让,睁眼说瞎话,他把曾丰年让了出来。曾丰年面容一露出来,程子琅就便讶然:“伯父安好。”

“伯父一见就令人忘俗,温和儒雅,难怪能教出内兄这样的有志之才。以后小侄要学习的地方还多着,还请伯父不吝赐教。”程子琅一大串溢美之词不要钱的往外说,听得曾丰年闷笑不已。

程子琅看的出,曾丰年多年当官的气质跟别人截然不同,他有心结交,自然要亲近一点。

但是曾湖庭并不想跟他结识,他只觉程子琅的气质中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令人很不舒服。于是表现出来就是他冷淡拒绝,程子琅热切有礼。

曾宣荣的脸色快要发青,他百般讨好的人,扭头就去讨好另外一个他看不起的人,这不是等于把他的脸往地上踩?况且他们之间的纠葛,现在当事人都凑到一起,让知道内情的族人都快笑掉大牙。

有眼不识金镶玉,错把玉石当顽石。

但是曾宣荣忍住了,脸皮算什么?能换一两银子吗?只要能换来实在的好处,什么都不算。

所幸敬酒仪式很快就完成了,程子琅遗憾的离开,不过他看来,以后想联系,机会还很多。

程子琅前脚走,后脚曾湖庭就站出来,“荣大叔告辞,不用送了。”他扶着曾丰年,很是有礼的点头,然后上了马车扬长而去。

族人中有能听到他们对话的,倒吸一口气,纷纷交换眼色。

他们原本还说,曾家小儿发达了,总归要照顾亲生父亲吧?连他们这些族人都照顾到,父亲又该拿到多少好处?现在看,完全不是一回事啊!这宛如陌生人的态度,唉。要是当初他没有过继,享福的就该是他了。

可见有人就不是享福的命,送上门的福气都能往外送。

就算曾宣荣再三阻拦,这样的流言还是飞速传开,所有人都觉得他福薄。

这倒是曾湖庭没想到的,他送完嫁后,包裹也收拾的差不多,正要跟陶兴回合。

陶兴安排母亲住过来,自然放心不少,二人雇佣了两辆马车,已经要准备上路。除了些御寒的衣物便是书籍,户籍等重要文件用牛皮纸包裹三层贴身存放。曾湖庭还给陶兴传授经验。

“衣角放上一角碎银子,靴子也要,这样就算失散,身上的银子也不会饿着。还有最重要的文件,放在衣服里每日检查。”

“有必要这么谨慎吗?”陶兴没出过远门,很是疑惑。

“有!路上不定遇到山贼或者悍匪,小心为上,只要还留着一角银子至少不会饿死,到了衙门拿出你的文书,也能向当地求救。”曾丰年叹道,“这倒也是个好处,举人的身份会引起重视。”无缘无故死了举人,知县也要上报的。

“马车要走一个月啊!”曾湖庭叹道,“完全没法看书。”这一个月就是白白消耗。

“承渊兄我可以抽背你的文章啊!”陶兴笑眯眯揽住他,“别想偷懒。”

自从他取字之后,陶兴就常常以号相称。

两人小闹一会儿,陶兴出去跟母亲告别,曾丰年也拿出一本火漆封口的书信干咳,“如果去了京

城,你可以投奔此人。”

“父亲你不是说昔日好友都不敢联系吗?”连之前去信询问起复的事都要转道信件到江南,怎么现在又大咧咧的找上门?

“这是为父的生死之交,而且关系并不为外人知。”曾丰年道,“上门求官不可,求教倒是不引人注意。记得,此信只能当着他本人的面拆开,然后看着他本人销毁。”

“好。”曾湖庭于是取出牛皮纸,同样包裹好放在怀中,谨慎的很。

“去吧!跟他们几个孩子告别。”曾丰年一摆手让他离开,独自在书房转头欣赏字画。那副《大溪山行猎图》他又重新画了一次,技法娴熟优胜往昔,只是跟他一起赏画的人不在。

“也不知道祁家的人还在不在?”他喃喃自语。这封信是祁月明交给他的,知道湖庭要上京赶考没有可靠的先生指导,于是写下一封亲笔信。

不知道管用吗?

曾丰年发愁。

曾湖庭却不知道背后的故事,他收拾好行礼,便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时候出发,此去京城,坐马车还需要一个月,跨过三个州郡,需要的东西很多。

穷家富路,他带了一千两银子,又分散放在行礼里,甚至马车顶都塞了五十两,争取做到有备无患。

家已经变成一个小黑点,熟悉的尘土味道逐渐远离,他竟不自觉的舍不下。

“这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陶兴也喃喃,如果他们考中,极有可能授官,如果没考中,便要留下另寻名师,福城县会成为遥远的记忆。

“只要家人在的地方,就是家。”曾湖庭坚定的说,“要是舍不得,变努力带着他们一起走!”

陶兴重重的点头,对,带着一起走。

离开的愁绪逐渐被旅途的寂寞冲淡,尤其是走过府城后,府城的官道他们走过许多次,这次不再停留而是朝另外方向去,踏足到没去过的地方。

于是陶兴很快面临第一个问题,晕车。万万没想到,他居然晕车了!

“呕!”他扒拉着窗户,努力把头伸出去呼吸新鲜空气,混沌的脑子清醒了点,“我从前也没晕车啊......”他有气无力的说。

“我以前也不晕车....”但是看着陶兴吐,他觉得他也快晕了。

“可能是这次坐车的时间太长了。”一个月都要在车上度过,想想都头大。车夫已经尽力放慢车速,陶兴还是晕。

“不行,不能让他们这么慢下去,再慢两月都走不到京城。”陶兴一抹嘴边,“干脆赶快点,二十天就到。吐着吐着,说不定就不晕了。”

“马车不颠吗?!馊主意。”曾湖庭摸着薄荷香包,心里有了主意,“要不然,你去赶车试试?”

“啊?!”这是什么操作?

“都是坐车的晕,谁听过赶车的晕?而且我记得你会赶驴车,对吧?”他们第一次碰面,陶兴不是赶着驴车吗?

“会是会,可这真的有效果?”陶兴赶鸭子上架上了车辕,车夫让出位置教他赶车。他又有基础,别说,上手很快。

陶兴在位置上很紧张,极力留心马车前进的方向,慢慢的真的不晕了。

作者有话要说:薛定谔的晕车,开车就不晕。

晚晚的第二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