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乱春秋之舞 > 第26章:北攻南守(7)

第26章:北攻南守(7)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乱春秋之舞!

“暂且不提先王的决断。我很想知道,如此明显的错误,难道当年没有人发现吗?如果有,为何不规劝大王?”

“如果劝得住的话。”

屈平不咸不淡的说道。

景舍彻底无话可说,他决定,不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

他害怕随着了解的越多,自己的血管,会忍不住变得暴躁。

忍不住同情起当年的士兵。

遇到这样君王,究竟是造了多大的孽?

什么都没有做,什么都来不及做,就白白断送了江山,背负了千古骂名。

死后还要被人指责。

他都不用亲临实地,都可以想象的出,当年的士兵,究竟是怀揣着怎样复杂的感情,前仆后继的去送死。

明明按照正常剧情来说,他们应该作为抗击侵略者,最终彪炳史册的功臣。

结果,却是一地鸡毛。

甚至,到最后,人们还要刻意的淡化他们的存在。

仿佛,那场战争,打从一开始,就从不存在。

难怪即使是屈平也回天无力。

碰到这样的队友,能够保住自己,已然是万幸。

哪还敢奢望其他?

“父亲,我不理解。按照您的说法,当初那位兵圣也是按照正常的顺序。

先拿下寿春,紧接着又拿下陈,最后才打到南阳的,这路程何止万里。

就算那位大人,用兵如神,每到一地,都立刻抽身,可是任他再怎么手眼通天,这万里的路程,他最起码也要走三个月。

整整三个月的时间,难道都没有人反应过来吗?

当年的公卿真就什么准备都没有?就坐等敌人的到来?”

一直在旁旁听景舍和屈平对话的屈胤,在听到这儿之后,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忍不住问道。

他是一个极度现实的人,在他的理解当中,君王,或许有可能因为一时的过错,而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

但是他绝对不相信满朝公卿,都会犯同样的错误。

当年商纣王,残暴成那个样子,尚且还有比干、微子这样的忠臣,进谏逆耳良言。

夏桀昏庸成那个地步,尚且还有关龙逢这样的忠臣,直言进谏。

难道说,当年的楚国宫廷,竟然荒诞到这个地步,连夏桀,商纣都比不过了?

否则,他真的无法解释,为什么这长达超过三个月的时间内,满朝公卿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

你哪怕随便派出一些人,提前堵在孙武的进军道路上,他也不可能进展的这么顺利吧?

还是说满朝公卿其实都是吴国的内鬼?

因此,迫不及待的,喜迎王师?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重建南阳城的原因!

“这其中有什么关联吗?”

景舍感到无法理解。

“景舍,我问你,你活了这么久,可曾真正经历过,让你刻骨铭心的绝望?”

景舍懵懂的摇了摇头,不明白屈平为什么要这么说?

“那就对了,不经历过真正的绝望,你哪里能够体会其中的大恐怖?

你们可知道,当年的南阳,并不在这儿,而在新乡。”

“什么?”

听到意想不到的答案,屈胤和景舍两人同时发出惊呼。

新乡城居然是当年的南阳旧城?

怎么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

“很好奇,很惊讶吧?当年的南阳城早在当年的南阳之战,就被双方彻底的摧毁。

你想,80万人拥挤在一座城里,那道路是何等的拥堵。

因此当年我们进入南阳之后,为了方便驻军,就先拆毁了街道。

之后,为了方便,又连续拆毁了民居,钟楼,鼓楼。

最后索性连城墙都拆掉了。

如果不是因为大王在那,恐怕到最后,说不准,连城主府都要拆掉。

可即使是那样,城里的土地依然不够80万人使用。

而且更糟糕的是,由于此次来的过于仓促,因此事先并没有准备好充足的粮草,单靠南阳城内百姓的储粮,根本就不敷使用。

不到三天,城内就断粮了,居民不得以,以草根树皮为食。

而令人发笑的是,当年孙武距离南阳城,其实还有整整七天的路程。

也就是说,我们在得知孙武即将到来的消息后,就先一步进入南阳,然后大军整整饿了十天。

最后才和姗姗来迟的吴军,匆忙决战。

你现在应该能够,明白当年的南阳之战,打的有多憋屈了吧?”

屈胤和景舍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他们忍不住幻想80万人集体啃草根树皮的景象,仅仅是想了一下,就忍不住头皮发麻。

真亏当年,屈平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居然仍能维持部队,使之没有涣散,并且还具备一战的能力。

他们不敢探究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毫无疑问,那肯定不是能够让人笑着接受的事。

“不对,按照您的说法,即使当年先王判断失误,而且将士们也已经疲惫不堪。可这也无法成为决定这场命运之战的关键所在。这其中,难道还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吗?”

景舍提出了疑问。

诚如所言,楚国在当年的南阳之战,在决策层面上的确犯下了无可饶恕的过错,而且也因此连累了整支部队的战斗能力。

可就算是这样,他们还有可以反败为胜的关键。

民心!

灭国之战,除了取决于指挥者以及部队的能力,更关键的是民心所向。

南阳城历来是楚国的核心腹地,纵使一时困顿,也不可能就直接向敌人屈膝投降。

当年赵国被三家包围在晋阳,大水漫盖了40多天,连煮饭用的锅,生出青蛙了,都没有投降。

难道立国800多年的楚国,还不如一个成家才几十年的家族吗?

屈平听到他的问话,感到欣慰。

总算有人看到最关键的问题了。

再看自己的儿子,对此百无聊赖的样子,又忍不住摇头叹气。

所谓虎父犬子,大概就是这样吧。

“问的好!起初,我也感到奇怪。

疑惑我堂堂楚国,究竟是怎么才沦落成这副模样。

后来经过我多年的琢磨,我终于明白过来。

当初之所以会出现那样的结果,原因就在于人心已逝。

所有人,已经没有信心,鼓起勇气再战。

80万人,就等同于80万只待宰羔羊,只要屠夫愿意,随时都可以予取予求。

“说到底,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景舍难以理解。

就算真的所有人全都丧失信心了,可80万人的人口基数摆在那儿,哪怕只是捣捣乱,那也可以拖延对方的进军时间啊!

毕竟没有人,胆敢把80万个敌人放到自己身后。

要是后路被断了呢,要是粮草被断了呢,那可是致命伤啊?!

“这就是我之所以说你见识不足的原因。你从来没有体会过绝境,哪里知道,死处求生的艰难。

当年的南阳,说是楚国的陪都,都不为过。

一国之都丧落,其损失,何止于,一城一池的得失?

哪怕到了今天,一听到南阳城失陷的消息,大王不也是立刻就把我们派了出来?

在此之前,哪怕中原联军,步步紧逼,我等又何曾慌过?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景舍机械的摇了摇头,他发现自己突然变笨了,怎么什么问题都回答不上来?

“那是因为对于很多人而言,当一国的都城被人攻破的时候,就代表,那个国家,已经灭亡了。

这才是真正的大恐怖!”

说话这个地步,景舍总算明白了。

原本,他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孙武仅仅只是逼近南阳,就使得整个楚国宫廷,仿佛失去理智一般,接二连三的犯错。

原来是自己想的太过简单。

在此之前,他一直只是把南阳城当做自己辖区内一座较大的城池,日常除了收税,基本上对这座城,采取放养态度。

一是为了避嫌,二来,也是没有真正了解南阳城对于楚国的重要性。

现在听完屈平的解释,他才总算对一国都城,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模糊的认知。

还是太年轻了!景舍不住感慨。

可笑自己之前还嘲笑唐靖用兵,实在太过粗浅。

现在遇到真正的强者,他这才发现,其实自己和唐靖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最多也就是依靠自己比他年长一些,多了些经验,所以可以将话语,说的更花里胡哨一些。

除此之外,毫无可取之处。

遇到真正的高手,无论是他,还是唐靖,都不堪一击。

随后他又转念一想,或许这也并不是什么糟糕,至少不是值得难受的事。

这至少证实了他们还有成长的空间。

虽然不知道自己究竟有没有那个能力,或者说有没有足够的时间,成长到这个地步,但最起码,自己有了新的目标。

哪怕这个目标,需要付出一生的努力。

但最起码,有,不是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