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成七零小公举 > 穿成七零小公举 第12节

穿成七零小公举 第12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成七零小公举!

说起来,当会计确实没啥难的,毕竟这个年代,对会计,尤其是农村的会计,要求并不高,只要把帐目做清楚就行了。

说是会计,其实跟以前的帐房先生差不多。

孙桂枝有当记分员的基础,再加上她脑瓜子也不笨,可以说是一点就透,所以也就半天的功夫,她就上了道。

接下来又花了半天的时间,俩人把以前的帐目从头对了一遍,等到这天收工的时候,刘水清如愿以偿的卸任了。

孙桂枝和刘水清对帐的时候,石南就在旁边乖乖的看着王美清,时不时的拿拨浪鼓摇上两下,或是给王美清讲个故事。

故事都是他爷爷给他讲过的,别看他年纪不大,记性却很好,那些故事他都能从头到尾的讲一遍,还讲的绘声绘色的。

王美清也挺喜欢这个乖巧的小哥哥的,石南给她讲故事,她也挥舞着小肥手哼哼啊啊地回应上几声,俩人就这么鸡对鸭讲的玩了一天,玩的还津津有味,把孙桂枝笑的不行。

程爱淑来接石南走的时候,石南竟然还不舍得走,孙桂枝笑道,“以后你上工的时候,南南就跟着我吧,还能帮我看着点二丫,哎哟你是没看到,他俩玩的多乐呵。”

石南不是那种爱惹事生非的孩子,带着不费心。

而且在大队部待着,总比去地里风吹日晒强,程爱淑便也没跟孙桂枝客气,让石南往后就跟着孙桂枝。

依王满银的意思,要好好让刘水清急一急再给他盖章,让他以后长个记性,别总拿他们农村人当傻子。

可刘水清的媳妇王秀娟,是一天三趟的去找王满银,哭着喊着让王满银赶紧给刘水清盖章。

人家当事人都不介意当傻子,王满银还有啥可说的?王满银黑着脸给刘水清盖了章。

头天盖章,第二天一大早,刘水清就走人,走的那叫一个快,一路上连头都没有回,就好象王庄大队跟他啥关系也没有一样。

刘水清是走了,可他引起的地震却再也没平息下来,后来,陆陆续续的,又有不少知识青年通过各种门路回了城。

那些没门路的,有些慢慢就死了心,认了命。

有些心气儿高的,回不了城,又不甘心在农村窝一辈子,气疯了的也有。

当然,还有极个别的,回了城不久,竟然又回来了。

爸妈不在了,家里是哥嫂当家,安排不了工作,又没地儿住,一天到晚的吃嫂子的白眼,还不如回到农村,最起码好好干活,就能有口饭吃,还不被人嫌弃。

回来了,就再不提回城的事,在当地找了婆家嫁了人,算是打定主意一辈子扎根农村了。

这些都是后话了。

知识青年们都各显神通的想要回城,石国强是这些知识青年里唯一一个不为所动的人,该干啥干啥,好象是没受到一点影响。

程爱淑终于忍不住问了他,“这么多人都回城了,你心里就没一点想法?”

石国强沉默了一下,“要说一点想法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谁不想回去?”

程爱淑低头想了想,“你要真能寻到门路,你就回吧,你不用挂心我们娘儿仨,现在年景一年比一年好了,饿不着我们。”

石国强含笑看着她,“你真想我走?”

程爱淑咬着嘴唇没吭声。

石国强把她揽到了怀里,柔声道,“家就在这儿,我哪儿也不去。”

“那你甘心在咱这乡沟沟里窝一辈子?”

“我的志向本来就是当老师,现在愿望已经实现了,在哪儿教书不是教?真叫我走,我还真舍不得我教的那些孩子们呢。”

石国强说完,看了看睡的正香的石南和石兰,“我已经想好了,我哪儿也不去,就守着你们娘儿仨,等到南南和兰兰大了,好好培养他俩,他俩有出息了,比啥都强。”

程爱淑嗔怪地瞪了他一眼,“还有二丫呢。”

石国强笑了,“对,还有二丫,那丫头一看就是个聪明的,好好培养培养,肯定有出息。”

说完,俯在程爱淑耳边小声道,“要不,咱再生个跟二丫一样聪明的二小子,也凑成俩‘好’字?”

程爱淑小声啐了他一口,拉起被子钻了进去。

石国强轻轻笑着也钻了进去。

被子里一阵窸窸窣窣,夹杂着甜腻的低语声,“南南和兰兰刚睡着。”

“早睡熟了。”

“你轻点。”

……

石国强是心甘情愿留下来,孙曼娜却是不得不留下来。

刘水清回城的消息传出来后,孙曼娜就给她的爸妈写了信,让她爸妈想办法把她弄回城里。

农村的苦日子,她是一天都不想再过下去了,她想回城,重新做回干净体面的城里人。

可孙爸孙妈都是普通的职工,能有啥办法?

而且,孙曼娜的两个哥都结了婚,现在家里是两个儿媳妇当家,看两个儿媳妇的意思,是根本就不想叫孙曼娜回去。

虽说孙爸孙妈也心疼孙曼娜这个闺女,可闺女再宝贝,也没有儿子重要,没有丝毫犹豫的,孙爸孙妈心里的天平就倒向了儿子那一边,写信给孙曼娜,叫孙曼娜安心在农村待着,家里找到了门路,就想办法叫她回城。

至于他们啥时候能找到门路,那就不好说了。

接到家里的来信,孙曼娜气得一下子把信给撕了。

她知道这是家里彻底舍弃她了,她要想回城,必须靠自己。

她一定要回城,然后在城里混出个人样来,让他们后悔去!

转眼已是5月。

天气渐渐热了,孙桂枝给王美清换上了程爱淑送的那身水红色的夹衣,衬得二丫越发白净水灵,抱出去真是人见人夸。

因为养的好,王美清长的也确实讨喜:皮肤又白又嫩,长长的睫毛下是一双乌溜溜的眼睛,一逗,就咧着没牙的小嘴笑,嘴里还咿咿呀呀的跟人“说话”。

“这丫头,怕是个话唠。”

程爱淑抿嘴笑道,“爱说话总比闷葫芦强,要是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那才叫你愁呢。”

孙桂枝笑了,“那倒也是。”

程爱淑伸手接过王美清,“瞅瞅我这小闺女,长的这么俊,长大了也不知道会便宜哪个臭小子。”

“我娘说了,以后二丫找女婿,必须先过她那一关。”

“我是第二关,你最后把关,不过五关斩六将,别想娶走咱二丫。”

说完,俩人都笑了起来。

两人正说笑着,见王建军下班回来了,程爱淑赶紧把王美清放到了孙桂枝怀里,“建军都下班了,我得赶紧回去了。”

孙桂枝扬声对着灶屋喊道,“大丫,给你婶拿几块老面头。”

大丫答应了一声,不大功夫,手里拿着几块老面头出来了。

程爱淑拿了老面头,赶紧回家做饭去了。

王建军先去洗了个脸,然后走到孙桂枝跟前,逗了会儿王美清,这才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来,“三叔来信了。”

孙桂枝抱起王美清,“快打开看看。”

王建军打开信,先略略扫了一眼,然后高兴道,“三叔要回来了。”

孙桂枝心里就是咯噔一声,急急问道,“啥时候回来?”

“说是大概15号左右。”

王爱军姊妹三个都特别崇拜这个三叔,听说王永兵要回来了,都高兴得咧着嘴直笑。

王美清打小就崇拜军人,听说军人三叔要回来了,也是高兴得拍着手只笑。

孙桂枝却是有点愁。

从小到大,王永兵跟王永庆这个大哥最亲,毫不夸张的说,比跟老王头都亲。

王永庆走的时候,为了不影响王永兵训练,一直瞒着他,眼下他要回来了,就再也瞒不下去了。

到时候要咋跟他说?他会不会恨自己瞒着他?

孙桂枝愁得肠子都要打结了。

王莲清拉了拉她的衣襟,孙桂枝回过神来,“咋了?”

“二哥问你现在能跟奶说了吧?”

“去吧。”

虽然王奶奶从来都没说过,可孙桂枝知道,老太太早就盼着这个三儿子回来了,至于老王头,呵呵。。。。

王建军到老院的时候,老王头和王奶奶正在吃饭,听说王永兵再有半个月就回来了,王奶奶登时喜上眉梢,老王头却是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白眼狼,回来干啥?”

作者有话要说:

王美清小公举:郎骑竹马来

石南小哥哥:绕床弄美清

韭菜:我也好想有一段“两小无嫌猜”的感情(捂住羞羞脸……)

第24章 王永兵回来了

王永兵当兵走的时候,老王头叫他把津贴都寄回来,说是攒起来以后给他娶媳妇。

王永庆却说王永兵出门在外,身上没个钱不行,而且要想出人头地,就不能抠抠索索的跟铁公鸡似的,所以让王永兵每个月寄回5块钱就行了,剩下的钱,该花就花,花不完的自个儿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王永兵当然听王永庆这个大哥的,这可把老王头惹恼了,把哥俩骂了个狗血淋头,对这哥儿俩,是越发的不待见,所以王永兵回不回来,他才不稀罕。

王建军暗戳戳的白了老王头一眼,跟王奶奶打了个招呼就准备回家,刚走到院门口,又被老王头喊住了。

“给你三叔写封信,叫他回来的时候带两罐麦乳精。”

想了想,又补了一句,“带三罐。”

孙桂枝有两罐,他怎么着也得超过孙桂枝,所以必须得三罐。

王建军理都没理他,一声不吭的走了,老王头在后头大喊,“你个龟孙,你听到了没有?!”

见王建军不理他,气道,“瞅瞅这小子,都被他妈教成啥样了,这是觉着他爸不在了,没人管得了他了?回头叫他二叔打他一顿他就老实了。”

老王头也就是过个嘴瘾,实际上,他可不敢碰王建军一个手指头。

因为王建军有罗老太这个姥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