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史上第一狠帝 > 第29章 太宰你的话说完了

第29章 太宰你的话说完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史上第一狠帝!

此刻他倒是大有一副兴师问罪模样!

陈芳贼的话,当时引起朝堂一阵波澜,群臣震动。

很多人都在交头接耳, 且绝大部分都是徐家的党羽,他本人也是。

“好大的胆子,你焉敢与朕,如此讲话。”

箫凛故意摆出一副横不讲理的姿态,以天子威压示下。

“什么时候,轮到你来质问朕!”

“陛下!”

虽然他语调严厉,可陈芳贼此刻全然不惧,一副肝胆赤诚的样子,挺胸昂首:“臣为朝廷鸿胪寺卿,专管藩属国事。”

“长岭国虽不是我太渊藩属,但其自建国以来,就对太渊称臣,依附我国。”

“虽无藩属之名,却有藩属之实;臣听闻陛下,昨日召见之中,竟公然向洒王索要王妃。”

“后又逼迫洒王,以红绸铺地,亲自将王妃送到宫中,不知是否确有此事!”

他这严苛的语调,仿佛抓住了帝王命脉,只要他点头,就准备一举猛攻似的。

皇帝冷了脸,刹那之间面若玄冰。

陈芳贼想的清楚,他就是来问罪的。

昨夜之事,在皇都闹的沸沸扬扬,百姓们街头坊间流言四起。

如此大事,他急忙去找徐振乾商量,可是到了太宰府之后才发现,竟然还有很多同仁比他先一步到这。

大家都是为了一件事。

太宰徐振乾也把这件事,当做重中之重。

他们约定好,以陈芳贼这个鸿胪寺卿为开端,在朝会上向皇帝质问此事,只要他承认。

那么其他徐家党羽,就会一拥而上。

徐振乾也知道,这件事不可能达到他们过分期望的效果,所以他讲目光落在了罪己诏上。

只要能逼着皇帝,发出罪己诏,他们就算胜利了。

箫凛才登基几天?

他在百姓眼里,本就毫无建树,再来个罪己诏,这东西可都是日后搬到他的关键力量。

他们自然想的不错,可是却没有人意识到。

箫凛刚刚那番话,就是在故意诱导他们。

此刻陈芳贼的一番质问,非但触及不到皇帝,甚至已经转化为他反攻的武器。

接下来,就是他们倒霉的时刻。

这一次,皇帝已是大局在控,要借此事,杀鸡儆猴!

消停了两天,看他们是忘了血腥的味道。

箫凛故作冷脸的样子,在别人看来是被戳到痛楚才会这样的。

终于,在徐振乾悄悄示意下,礼部官员也来凑热闹。

“陛下,您倒是说句话啊。”

他满脸焦急,都快恨不得一头磕死在这:“天下制礼乃是先帝所留之遗诏,更是

国策之一,现在出了这样的事,让臣如何再去教化百姓?”

“陛下给出一答复,也好让臣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请陛下开恩!”

礼部官员说着,竟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

他们两个,一个黑脸一个白脸,配合的天衣无缝。

软硬两把刀子都架在皇帝的脖子上。

小畜生,这次看你如何作答!

徐振乾心中暗笑,自以为当前局面之下,箫凛肯定无话可说。

没想到,一番沉默之后,皇帝突然范怒了。

随着丹墀上龙书案被掀翻落下,陈芳贼和礼部臣子都被吓得一颤。

但徐振乾反而更加高兴,至少在他看来,皇帝这是狗急跳墙了!

“放肆!你们好大的狗胆!”

“朕的抉择,也轮到你们来管?!”

“僭越两个字,你们都忘了!”

“来人!”

话音未落,箫凛挥手之间,就有殿前司的侍卫把两人拖着往外就走。

“把这两个僭越天颜的东西,每人一百廷杖!”

一百廷杖,能把人打成烂肉。

“陛下不可!”

群臣心惊,徐振乾身为太宰,在这一刻更是挺身而出。

放在平日,他绝对不敢。

但今天不同

,他可是抓住了皇帝的把柄啊。

就算是皇帝,也得讲道理吧?

偌大朝廷要是皇帝都不讲道理,那群臣有何必遵循?

自古以来,这就是君臣之间,不成文的规矩。

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一人胆敢破坏。

殿前司的侍卫被他呵止,徐振乾两步来到掀翻的龙书案前,凝眉一叹。

“陛下,您不能用刑。”

“为什么?”

箫凛目光幽幽的盯着他。

整了整笏板,徐振乾自信满满的,早就准备好的说辞,不要钱似的往外扔。

“陛下,他们两个所奏,其实没有任何僭越的嫌疑,甚至不能算是唐突天颜。”

“毕竟有些事情,在坊间已经传开。”

“陛下身为一国之君本来就该好好约束自己才是。”

“我等身为臣子,就是陛下可以信赖之人,他们话是难听,但都是忠臣,也是为了如今的太渊国。”

“让朝廷不必受此困扰!”

这番话在他嘴里说的,正气凛然,让徐振乾神清气爽。

他就想看看,皇帝到底能怎么应对!

“太宰,你的话说完了?”

稳坐丹墀,箫凛淡淡一笑。

锐利又柔和的目光撒下,带着一股道不明的威严。

“是!”

“好,朕听到了。”

潸然一笑,他挥手之间,殿前司的侍卫,还是把两人拖拽出去。

只是这一次,廷杖被换成了狼牙鞭。

这可是殿前司百十年都没用过的东西,太渊国过去有一位君主生性凶戾,再加上当时朝廷出现了舞弊案。

他一怒之下,叫人制造了这种特殊的鞭子。

比一般的刑鞭和马鞭都要短,但是更粗,鞭造时就要在牛皮筋里,缠上铜线,外面还有一百二十七枚铁钩。

这个数字,也是当时参与舞弊案官员的总数。

这下,陈芳贼和礼部司官不死也难!

徐振乾打死也想不到,身为皇帝的他,竟然如此混横。

根本不讲道理,将朝廷法度章程,视若无物!

“陛下!”

“你如此作为,就不怕引来天下之不满!”

“民心动荡吗!”

“够了!”

他终于还是说出了这句话,正中箫凛下怀:“你的话不必说朕知道;但朕要说的是,这天下没有这件事,难道就太平了?”

“你们可知道,董贲的王妃就是从我太渊强掠过去的!”

“子民丢失,当地官员竟毫不知情,你们这些朝臣辅臣,就更不知道了吧?”

“这种事绝非个例,你说,这天下太平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