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长安小饭馆 > 长安小饭馆 第23节

长安小饭馆 第23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长安小饭馆!

很怕冬至长假长公主又要开“赏花会”,过了昨日大朝会和百官大宴,今天一早,裴斐朝食都不曾吃,就逃到林宅来了。

往常也爱往林宅跑,但还没有一开坊门就来的。面对林晏微露疑惑的脸,裴斐讷讷,难道要直说福慧长公主似乎看上我,让我去当面首这话怎么好意思说出口便只好敷衍一句“为情所困,为情所困……”

林晏从鼻子里哼笑,裴十二什么都好,就是太过风流,还为情所困……且困着去吧!故而这会子听了他叹气,理都不理。裴斐却是有苦说不出。

其实以长公主的人才,若不是公主,裴斐兴许真是喜欢的。那样浓重艳丽如牡丹的长相;说话时,未语先笑、眼角一勾的样子;二十七八岁,既不很大,也不稚嫩的年纪……

但大丈夫,顶天立地,在朝中全凭一手一足的本事,岂可沾上攀附妇人裙带的恶名

“既说我家的火锅不好吃,便来吃这好吃的吧。”林晏看看不远处沈记的酒幌道。

裴斐摸摸咕噜噜的肚子,决定先放开怀抱,大吃一顿再说,“前次来,沈小娘子家的鱼丸格外好吃。”

刚走到门口,隔着毡门帘子,听到里面一个男声,然后便是沈小娘子那俏生生的声音。

听了两句,两人互视一眼,裴斐“嗤”地笑了,林晏掀开帘子进去。

沈韶光正在跟人打嘴仗。

话说冬至节第二天,本来挺高兴的。半上午的时候,卖肉的除了送来羊肉、猪肉以外,还送来几只野鸡,长尾巴,很漂亮,说是有人野地里抓的。其中有一只很是肥大,应该是经年的老鸡,另几只有点小,应该是本年的嫩鸡。

秋天的时候,沈韶光收过几只鹌鹑、鹁鸪、鸠什么的,但是没收到野鸡。这次尤其难得的是它们是活的——当然也因此有些纠结,杀了怪可惜的。尤其这只大的,便是在皇宫内苑也难得见到这样漂亮的尾羽。

那卖肉的似是看透沈韶光,笑道:“小娘子莫要养着,这东西胆子小,气性大,过不了三朝两早晨就死了,跟贵人们园子里家养的雉鸡不一样。”

既然如此,也只好作罢,那就吃了吧。

宫里的雉鸡大多是烤着吃,把皮子烤得发黄,有一点点焦,油滋滋的,蘸着椒盐吃,香得很。沈韶光决定,这几只小的就如法炮制。

至于那只大的,还是炖汤吧。富贵繁华了一辈子的贾老太太都称赞野鸡崽子汤有味儿呢。而就炖汤来说,老的比鸡崽子要更有味儿些。

这鸡崽子还没烤熟,汤也还需要再炖一阵子的时候,昨日那几个士子又来了,想来是有人还席,其中还有一个熟人——柳录事。

沈韶光大大方方地跟他打招呼,“柳郎君冬至节吉祥安康。”又招呼几位士子,“今天郎君们要吃点什么还是火锅吗”

桓七笑道:“今日吃些别的吧。”

沈韶光递上菜单子,“如此,郎君们慢慢挑选。”又道,“今日得了几只雉鸡,有烤的,有炖的汤,只是都要等些时候。”

“如此就来些雉鸡汤吧很适合这个时候喝。”桓七看看柳丰,又看看其余几位。

别人自然是客随主便的。

沈韶光笑着答应了,先去后厨端红枣枸杞饮子。

桓七又让众人点菜。

其中一个对柳丰挤挤眼,“柳录事对这里熟,还是柳录事来吧。”

柳丰让他说得脸有些红,但怕沈韶光听见彼此尴尬,便没有接话。

昨日那个说柳丰色令智昏的皱皱眉,看看厨房间的门,低声对柳丰道:“有句话说了,三郎莫要生气。三郎怎可聘娶这市井女为妻幸好她还有些自知之明,没有答应。”

桓七和另外几个都有点皱眉,打趣一句半句也就罢了,陆二郎怎么能说到人家脸上大家虽都是同年,但柳丰如今已经做了京兆府的录事,而自己这些人要么未及第,要么虽礼部试及第了,却卡在了铨选上不得授官。

柳丰脸越发红了,“莫要这般说!小娘子出自洛下沈氏。”

众人纳罕,啊竟然是士族女那怎么市井中当垆卖酒旋即便了解了,想来是家道中落。哪个世家大族没有枯枝败叶

桓七又尤其了解些,他虽说是世家子,却也是旁支,平日依附嫡系过活,因生得好,又有才气,颇得嫡系家主照拂,家中才能维持体面的日子。没想到这店家小娘子也是这般身份,只是沦落得更彻底些……

桓七对众人道:“洛下沈氏,君子之族,大家尊重着些。”

沈韶光端了饮子出来,发现这几位突然客气起来。

沈韶光看柳丰,柳丰满脸赧色。

这神色——是说起与我的前世今生了但看那几个人的样子,约莫是提起我的家族姓氏这柳丰又是个厚道人,大约没说我曾是没入掖庭的宫女……

沈韶光察言观色和逻辑推导能力满分,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看沈韶光言谈有致、礼仪周全,又听说她出自洛下沈氏,那几个士子越发可惜起来。

陆二郎自认性格端方,当下对沈韶光道:“某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柳丰皱眉:“陆二郎——”

沈韶光已笑道:“郎君请讲。”

“适才听说小娘子出身洛下沈氏。既是士族女郎,即便家道中落了,何至于沦落至此地步”托于同族之家,找人嫁了就是,怎么能出头露面卖酒陆二郎到底尊重那个“沈”字,没说出“自甘堕落”来。

此时士农工商的排位如此,沈韶光也没想跟整个大环境主流观念对抗,但被人这样明晃晃问到头上,还是不爽。

沈韶光眯眼笑了笑,“观郎君风姿过人,又听刚才柳录事称呼‘陆二郎’,莫非是东都陆氏子弟”

洛阳陆氏,在本朝出过多少公卿宰辅,是顶尖的士族,陆二郎倒是想出自这个家族,但祖宗到底不好乱认,只得道:“某相州人氏。”

沈韶光点头:“哦,难怪……”

众人都纳罕地看她,难怪什么

“昔时,魏国公陆诚之曾改革盐政,疏通运河,促进南北商贸,有汉时桑弘羊之能,又曾言,‘商者,国之血液也。’想来洛下陆氏子弟族学中都是这般教导的。”

沈韶光看陆二郎,笑道,“儿还只道陆氏出了个标新立异的呢。听郎君说了籍贯,方知道是弄错了。还请郎君勿怪。”说着又施一礼。

陆二郎气得说不出话来。

桓七等一时也没了言语,这小娘子好利的口齿,而且竟然于本朝名臣国政知之甚详。

柳丰瞪大眼睛,沈小娘子一向端庄柔美……

沈韶光看看柳丰,我——崩人设啦

却听得门外一声笑,然后毡帘子便被撩起,进来两位郎君,林少尹和他的朋友。

陆二郎一甩袖子,走了出去,恰与林晏、裴斐擦肩而过。

不及管陆二郎,柳丰先上前给林晏行礼。

看柳丰样子,又听他称呼“少尹”,桓七等人便知是京兆少尹了,连忙也上前行礼。

林晏点头,淡淡地道:“诸位郎君免礼。”

然后又介绍了裴斐,双方见礼毕,重新叙了坐。

难得见到绯袍高官,桓七等自然要尽量表现一番,这时候只恨没带行卷,不然当面递交,不比投到各府守门的阍人那里让其转呈要好得多谁知道那些阍人到底把这行卷递没递上去,还是干脆当了引火之物了。

沈韶光看他们其志在聊不在吃,有开茶话会的架势。好赖今天还有冬至余波,客人不多,那就借给他们地方开吧。又让阿圆端了两杯热饮子给林、裴二人,自己去厨房看看野鸡汤。

听诸人从冬至扯开,说了些圣人德政之类的,其中两个还做了诗,林晏点头,“朝廷选拔,取其德才兼备者。诸君大才,余不能及。至于德行——”林晏顿一下,环视众人,目光清明,神色庄重,“明德于心,谨言慎行,则庶几君子矣。晏与诸君共勉。”

众人连忙站起领训,只裴斐微笑着端起茶杯喝一口红枣枸杞饮子。

怕打扰了这位严肃的上司进餐,柳丰告退。桓七等自认也没有面子陪绯袍高官一起吃饭,便随着柳丰一起告辞出去。

沈韶光从厨房出来相送,桓七等对她礼貌格外周全——刚才林少尹那关于“德”的训辞言犹在耳呢。话说,刚才林少尹到底听了多少他的话固然是极对的,但——有之前的事,这话怎么听怎么像在敲打。

桓七突然有一个奇怪的想法,林少尹莫不是与这沈小娘子有什么关系吧

恍惚听众人管这人叫桓七,沈韶光本想叫住他说那位女郎寻人的事,但想了想,到底作罢,还是先跟那女郎说吧,反正知道柳丰家在哪里住,肯定能找到这位桓郎。

沈韶光走过去笑问两位没走的:“今日有新鲜的雉鸡,很快就烤好了,又有雉鸡汤,两位郎君尝尝”

裴斐看看沈韶光,又看看林晏,笑道:“便听小娘子的。还有新鲜的,也尽数上来。反正——不是我花钱。”

沈韶光露出个了然的笑来,朋友嘛,不就是用来坑的懂!懂!当下轻快地答应了,“两位郎君稍候。”

抬眉看见两人促狭的笑脸,林晏抿抿嘴,端起茶杯,裴十二叹了一上午的气,纯粹活该!

第38章 说说感情事

裴斐与林晏踩着雪往回走。

肚子里有了食儿,裴斐情绪好了很多,好到有心情关心朋友的“情事”了。

想到于烤雉鸡、玛瑙肉、烧羊肉等荤菜中间那几道“醋炒芽菜”、“煮干丝”、“金钩菘菜”,还有林晏吃的时候眉眼舒展、嘴角微翘的样子,裴斐眯着眼,歪头看他:“安然,我有个疑惑……”

“那沈小娘子随意安排酒菜,商家逐利,按说上的该多是些贵价货色,为何倒有不少清淡小菜”

“荤素相配,繁简相辅,此饮食调和之道也。沈记店主既开着酒肆,岂有不通这个道理的”想到那位沈小娘子收钱时笑眯眯的样子,林晏淡淡地道,“况且,即便是小菜,卖的也是大菜的价钱。”

裴斐“噗嗤”笑了,“那是你愿意给的,又不是人家要的。”

林晏也微翘起了嘴角。

裴斐却不是那么容易糊弄过去的人,“那几道菜似都极合你的口味啊……”

林晏挑眉侧头看他,“……那些烤雉鸡之类不是也极合你的口味”

裴斐一笑,一副“呵,你就嘴硬吧”的样子,但到底涉及人家小娘子,不好问得太露骨,也便放过了他。

裴斐越想越觉得林晏与这沈小娘子相配,一个锯嘴葫芦,一个口齿伶俐——若都不爱说话,那岂不闷死若都伶牙俐齿,则免不得要犯口角;相貌上也很衬,安然风姿秀雅,那沈小娘子也娇俏漂亮;学识上,安然固然进士及第、一时俊彦,那沈小娘子也不是无知妇人,上次不是还拿三国庞统讽刺人了吗这回又说到本朝名臣和国政。

所差者,家世耳!沈小娘子虽出身洛下沈氏,惜乎家道中落了,而安然却是身穿绯袍的朝廷高官……

裴斐摇头,真是可惜。

裴斐并不知道沈韶光是今年春放出的宫女还有她家里那些旧事,不然这头还要摇得更猛烈些。

林晏岂能听不出裴斐言下之意,待要绷起脸说些什么,却又作罢,他就是这般性子,但好赖还有些分寸,不至于落得下流了。

酒肆安排的菜品合自己的口味,林晏不觉得有什么,去过几次,那沈小娘子记住了自己的口味而已……不过,这般伶俐,也难怪她能在这市井之间活得如此鲜妍蓬勃,便如春日里漫山遍野的绿意一样——还当真不辜负了“阿荠”的小字。

阿荠——不知道正式的名字是什么。那公验文书上只有家族、籍贯、年龄、样貌特征、某年某月因父沈谦获罪没入掖庭,某年某月以齐民身份出宫之类的,女子公验惯例没有名字。

林晏突然抬起头,眯着眼看看白皑皑的屋宇街道,这都乱想了些什么当真是醉了。

沈韶光不知道自己引起了林裴二人怎样的灵魂拷问,正在琢磨新菜品。

寒冬腊月菜蔬少,每天菘菜、萝卜、豆腐、豆芽,再没别的,好赖猪肉、鸡肉、羊肉、鱼之类不缺,再配着几样腌菜、腊货,也能凑合出些样数来。这几天一下雪,鱼断了趟,立刻觉得不凑手起来,蒸鱼头、鱼丸子、醋鱼、瓦块鱼、鱼锅子等等,都没有了……

这么冷的天,即便雪化了,弄到鱼也不容易,沈韶光决定先把鱼菜的菜牌撤了,再加些别的,顺便根据店里的销量,撤换更新一些其他菜品。

这是需要细琢磨的东西,有时候还要问问于三,甚至征求一下阿圆和阿昌两个土著吃货的意见。

阿圆和阿昌最爱店里上新菜,因为那意味着——试吃。

看两人兴奋的样子,沈韶光反思,我平时没喂饱他们还是这俩货对吃爱得深沉沈韶光愿意相信是后者。

给林少尹的煮干丝便是最近新上的菜品。豆腐干丝是用鸡汤煮的,为了增加鲜味儿,煮时放了虾米,虾米放在小白布兜儿里,出锅时弃之不用,只要洁白的干丝,出盘后顶上配一撮腊肉碎和少许翠绿的腌黄瓜丁,调个颜色而已。

没有火腿、开洋之类,做法也不是地道淮扬菜做法,算是穿越时空没奈何的“凑合菜”,但味道也竟不错,口舌挑剔如那位林少尹也吃了不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