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什锦良缘 > 什锦良缘 第40节

什锦良缘 第40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什锦良缘!

临成刚被宫里提拔为武英门侍卫领班,在此门上是个头儿,不用猜背后必定是皇帝特意的安排,只是皇帝因为玉茹跟他不可能对付,这番举措也不知道是什么目的。郝晔这句话也有告诫他的意味。

“给个巴掌再塞个甜枣?”临成哂笑不已,“想拿官位收买我让我放手,未免也太过小瞧人了。小心驶得万年船,这道理我明白,不管他什么意思,门禁上的安危不是开玩笑,糊弄人的行径我断不会做。”

郝晔也笑,不过是挖苦般的自讽自嘲,“他们家的不都这样,截胡儿的把戏玩熟了,也不换套新鲜的。”

想了想还真是,从湛湛到玉茹,诚亲王跟皇帝这兄弟俩哪个不是先酒后钱,从他们两人手中横刀夺爱?

“一窝老鼠不嫌臊,”临成冷哼,“臭味相投呗。”

正说着来不及深聊,武英门上一群侍卫提着激桶铺盖乌泱泱来了一大帮,其中还有几个睡眼惺忪被人从热被窝里揪起来的,临成皱眉,“怎么都来了?门上没留人?”

一侍卫跑的气喘吁吁,呼出口白雾,搓着手道:“这不是担心您,怕您帮手不够么?头儿,哪儿失火了?”

“一个破灯笼而已,”临成心头莫名烦躁,挥挥手打发他们走,“都赶紧回去,我叫你们几个来,又不是所有人都来,瞎子出门似的盲目行动,没瞧见这边火都灭了么?自家门都敢空留着不管!”

郝晔也深觉不妥,呵斥道:“都还愣着干什么呢?没听见你们头儿说的话?”

侍卫们忙又拿着灭火的工具往回赶,地上的积雪被他们的靴底踢踏的飞溅,正待这时,松柏的树顶一颤,隔着桥从武英门那边传来一声尖厉的喊叫声,“……有刺客!有刺客!快来人呐……快来人救驾!”

这一嗓子都把人喊懵了,有几名侍卫甚至惊在了原地,临成来不及过多反应,提起跨刀踢开雪就往回奔,用刀柄狠狠扽那几人的后背,“都他娘的撒什么癔症!”

既然是“救驾”,就说明是皇帝遭遇了刺客,皇帝又怎么会出现在武英殿附近?他脚下软绵绵的是没靴的雪层,踩上去像踩进沼泽里越陷越深。郝晔也忙跨步跟着武英门的侍卫们一起赶路。

又一阵声嘶力竭的呼喊声传来,震骇人心苍穹。

第73章 除夕(3)

戌时,宝蕴楼。

皇帝立在带轮的斜梯上,由下头两名太监推着缓慢在高架前缓行。魏尚掏出怀里的怀表一看,吃了一跳,忙追着梯子跑近,仰脸望着皇帝,“万岁爷,这都戌时了,您这会儿上乾清宫还来得及,再晚就没法儿跟两宫老主子交代了!奴才扶您下来!”

“魏尚,你是属钟的不成,催朕多少回了?”皇帝心不在焉的道,在高架中翻找着什么:“横竖已经过了时辰,派个人上乾清宫传话,让他们不必等朕了,先行开宴吧。”

“那怎么能成呢?”魏尚冒了一头的虚汗,“缺了万岁爷,还称得上是团圆宴么?万岁爷当心,站那么高不安全,要不您下来,奴才上去给您找!”

皇帝对他的话一概不理会,撩袍在梯顶的平台上坐下身来,插手沉吟道:“奇怪,朕明明就记得是在这殿里收着的。”抬头一撇,看向手边的架子,脸上流露出了喜色,“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皇帝终于下了梯架,手里端着两样宝贝出了偏殿,魏尚急急忙忙跟着扑打他下袍沾染的灰尘,正殿里一人正等着他们,迎面蹲了个身。

皇帝把自己手里拿的一股脑送进她怀里,拊掌掸着手心的灰,“这两样是明宣德年间的玩意儿,朕曾经在内务府的造册上见过详细的目录,说是在宝蕴楼里收着,今儿晚上特意找出来,过年了,送给你做礼物。”

玉茹望着怀里的一只浮狮纹的蛐蛐儿罐子还有另外一只供蛐蛐儿吃食饮水的五福捧寿过笼发怔。

皇帝偏头吹了吹肩头飘落的细灰,回过脸讨好似的口吻问道,“喜欢么?入夏朕特意派人去郊外逮了好些蛐蛐儿搁在暖洞子里养着,札嘴,油葫芦,梆儿头,金钟这些品种都有,改天你挑几只喜欢的养。”

玉茹抬起头,他身后的魏尚正在疯狂给她打眼色,“奴才喜欢,谢皇上赏赐。”她调眼看向皇帝面无表情的道。

皇帝怔了怔,这还是他头回送她东西她说喜欢的,接着又听她说到:“皇上忙完了,现在能回乾清宫参加家宴了么?否则隔天太皇太后追究起来,横竖是要怪罪到奴才头上的。”

魏尚冲她比了个大拇哥儿,皇帝回身看过来,他眼睛一溜儿,翻眼看往别处去了,装作一脸若无其事的样子。

虽然这句喜欢目的是劝说他,并不是完全的真心话,不过相比之前她完全回绝他好意的习惯,皇帝心底还是生出了一丝快慰,“有朕在,谁也怪罪不到你的身上,朕听你的,这就回去。”

来的时候走的是弘义阁跟回缅学馆相交的的那条甬道,回去的时候皇帝坚持要直接往东面走,那么势必要过护城河,过桥后正对的就是武英门。

而临成就在武英门上当差,玉茹猜测皇帝有可能是故意带她走这条路,何尝居心她就不得而知了,残忍的将他们两人分开限制她的自由,如今难道是要撕开他们的伤口撒盐么?

护城河面的水光晃的她眼前发昏,说不定皇帝还真是这样的打算,玉茹心中冷笑,越靠近桥头,只觉风越大,把她心底的热都吹走了,她到底该如何面对临成?

过了桥,武英门前一片静谧,没有她预想之中临成站在寒风中当值的场景,门前甚至一名侍卫都没有,她这才留意到不知道什么气候雪停了,皇帝在她左前方缓慢踱步,下袍几乎岿然不动,风似乎也停了。

这样的静透出一丝森然的死寂,不同于寻常的气氛,莫名让人感觉毛骨悚然。

“奇了怪了,”魏尚探着脖子张望,“武英门上的侍卫都哪去了?”

话音刚落从门内闪出一人,一身黑衣蒙面,径直往他们这边奔了过来,皇帝慢下了步子驻足,魏尚霎时间炸了毛,张开双臂护在他身前,扯开又尖又细的嗓子夜枭似的嚎叫了起来:“……有刺客!有刺客!快来人呐……快来人救驾!”

那名黑衣人拎起他的衣领随手一抛,魏尚后背撞在了武英桥的汉白玉栏杆上脸着地摔得鼻青脸肿,红缨帽顶子染了一圈白滚落到桥下撞在武英门的台阶上方才停下来。

他往皇帝的方向跪爬,扑腾起纷纷扬扬的雪尘,半路上拽住了黑衣刺客的腿,又被一脚踹开。他扶着腰试图从地上爬起来,爬了好几下又栽倒,“万岁爷!您赶紧跑啊!”,眼睁睁看着那团漆黑的影子逼近皇帝,他却无能为力!

皇帝却纹丝不动,快速收了伞挡住了刺客劈过来的一掌,见状此人又亮出一把匕首往皇帝的眉心刺入,皇帝一把扼住了他的手腕,却被逼得靠在了栏杆上,刺客用力往下压手,皇帝的手微颤,刀刃泛出的寒光插进了他的眼睛里,刀尖离他的脸越来越近。

玉茹立在原地,就这么呆怔的看着眼前的一切,满耳夏天深夜蛐蛐儿的鸣叫,魏尚面目狰狞,冲她大喊着什么,她却听不到。她望着刺客手中的那把刀,甚至一点也不觉得害怕,她狠毒的想让那把刀往下插的深一些更深一些,直到把皇帝的脸划得面目全非,直到他死,她便不必再日日忍受他的脸色,忍受他所谓的关怀爱护。女官做到了头,或许可以出宫摆脱桎梏了。

她松下胳膊,那只蛐蛐儿罐子跟那只过笼碎在了雪地里,也把她从幻想中拉了出来。

桥西熙和门上的侍卫们听到呼救都赶了过来,刺客仍旧跟皇帝僵持不下,大概是听到救兵前来的声音有些分心,头往一旁侧偏了下,皇帝看准时机往他膝盖上跺了一脚往一旁避开身。

刺客吃痛,落下的刀锋错过了皇帝的面门却斩落了他左臂上金丝绣纹的龙首,一道血光飞撒落在了洁白的雪地间画出一枝红梅。

其中一名侍卫当机立断,近身一个飞踢,把刺客手中的那把刀踢落到了护城河里,见功败垂成,大势已去,刺客撒开腿直往西华门的方向逃窜。

“去追,”皇帝捂着外臂,气喘吁吁的下发了命令,“让人跑了,你们朕一个都饶不了!”

事情发生的很突然,结束的也很迅速,熙和门上侍卫们衣甲扑簌,脚步声刚离开没多久,武英门上的侍卫们才从树林里赶回来,在领班的带领下落膝跪地,“奴才们救驾来迟,罪该万死,请皇上责罚!”

又起风了,吹起地上的雪尘蒙面,玉茹望着临成折下的肩颈,她手脚麻木,完全失去了知觉。

乾清门收到皇帝遇刺的消息时,敬亲王正掂着青玉赤金筷子敲着碗沿儿喊饿,这一下惊的碎玉满地,只剩下两段金柱滚在墁砖上刮擦着所有人的神经。

“……万岁爷现下已经回养心……养心殿了,胳膊上的伤口也宣太医……太医处理包扎过,龙体没有大碍。刺客逃窜至西华门被门上的侍卫还有熙和门上追击的侍卫制服以后暂时关押在了激桶处,万岁爷正要传刑部彻查此事……”

天子遇刺这种骇人听闻的事件,即使没有亲眼所见,梁仙儿汇报起来也是心惊胆战,以至于过程中打了好几次磕绊。

“谢天谢地!”太皇太后泄了口气,飞快拨着手中的佛珠手串,阖眼运神,“天佑我大邧,只要皇帝他人没事儿就好……”

这个除夕家宴一道菜没上,却已经是一片杯盘狼藉。开年便撞上这么一宗邪茬儿,可不是寓意吉祥的好兆头,殿内众人的心跳此起彼伏的响应着。

太后虽然唇口发白,她的声韵里却总含着一丝娴雅,有种镇定人心的力度,“宫里跑进一只耗子咬了咱们万岁爷一口,在宫禁没有彻底严查之前,难保这鼠耗没有同伙,咱们大伙儿切勿随意走动,守在一处比较稳妥,既然皇帝已经脱险,接下来案件的调查宫里必然有个说法,咱们静待结果便可。歹徒既然能突袭到皇帝面前,家宴的膳食便有可能存在纰漏,委屈大伙儿先饿着肚子了。”

太后在关键时刻稳住了大局,这一提议的确是眼下最安全的办法,大伙儿都认同,敬亲王一脸的嫌弃,忙把面前的果盘往远处推了推,谁知道这里头有没有被人下毒呢!

湛湛心头发慌,摘下手炉的盖子,明明里头的炭火旺盛,却暖不热她的手心,重新盖上盖子,心底也跟着落了层雪似的,洇湿得浑身冰凉。

原本是个阖家团圆的局面,却被闹的人心惶惶,坐在一起守岁,互相觑见的都是惊恐不安的神色,最初的那一阵心惊胆战过后,众人都不自觉的研究起其中的细节。

太皇太后让梁仙儿又点了只烟锅,严声问道:“皇帝晚上上宝蕴楼那头到底是为了忙什么事情?”

“回太皇太后,”梁仙儿甩手灭了纸楣,塌肩道:“据说是宝蕴楼里藏有两只明宣德年间的蛐蛐儿罐子,万岁爷是为了找这两样物件儿才耽误了家宴的时辰。”

太皇太后眯着眼,吐出一口烟,“这么说,皇帝还是为了玉茹那丫头,才在宝蕴楼滞留的了。事发时她人在哪,伤着没有?”

“回您的话,”梁仙儿小心窥着太皇太后的神色,“事发时那歹徒直冲万岁爷而去,除了万岁爷被割伤,魏尚护驾有些摔伤之外,玉茹姑娘安然无恙。”

“我怎么有处地方听不明白?”敬亲王接茬儿问:“皇上他不是在武英桥头遇刺的么?你方才也说那刺客是从武英门上窜出来的,这门上的侍卫们呢?总不能眼睁睁的惯着那刺客往皇帝脸上戳刀子吧?”

“回二爷,”梁仙儿道,“据武英门的领班说,戌时左右,他们发现武英桥东的小树林里有走水的迹象,门上的人都赶去救火了,正好这时皇上走到武英门附近,大约是这样才给了那歹徒可乘之机。”

“这也太巧了吧?”敬亲王道:“该不是那歹徒事先故意在小树林里放火,玩儿了一手声东击西,引得武英门侍卫们离开,他潜伏于门上暗算皇上吧?”

“这个奴才不清楚,”梁仙儿一脸为难的苦笑,“奴才没亲眼见到,只是听说救火是武英门侍卫领班的一面之词,万岁爷遇刺时他们人都不见,有“私通歹徒”之嫌,事后暂时以“擅离职守”之罪被熙和门上的侍卫们关押了。”

众人闻言又是一惊,事情被梁仙儿这样一描述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起来,到底是歹徒一人行动,设计调开武英门侍卫之后,伺机行刺?还是武英门上的侍卫们已经被渗透,伙同歹徒行凶?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

第74章 除夕(4)

自从怀了身孕之后,湛湛脑子里经常转不过弯来,诚亲王笑话她是一孕傻三年,可眼下不是犯糊涂的时候,她却迟钝着,魂不附体。皇帝遇刺,临成却有纵凶的嫌疑,这意味着什么,她不敢做这个假设深想下去。

都愣着,一人从座位前站了起来,诚亲王道:“武英门侍卫领班马佳临成是我舅哥,牵扯到我的娘家人,此事便与我自身也有关联,各位慢坐,我这会儿就上养心殿帮大伙儿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若不是他本人提醒,在座的还真没一个人能立马就想到武英门侍卫领班是他的娘家大舅子,宫里大大小小的门加起来有一二百处,武英门又位于宫城西南角偏僻一带,除了经常通行的那几道门,其他门上的领班侍卫,职位跟其本人,还真不一定就能完全对应清楚。

如此再一推想,这马佳临成跟皇帝是有私仇情怨的,皇帝当初殉私情,就是夺了人家尚在议亲之中的姑娘,这当中的关系简直剪不断理还乱,复杂的要命!

这关口上,诚亲王要维护娘家人,谁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这年头都讲人情,拦着也不大合适,眼瞧着他拉起自己的福晋往殿外去了。

太皇太后从嘴里拔出了烟锅,酝酿了半晌却没有说出话来,太后靠近她,“老祖宗有什么指示。”

“哀家能有什么指示,”太皇太后拍她的手,似有似无的叹了口气,声气微弱仅限于她们两人之间,“太后啊,要变天了。”

来的时候还飘着雪,眼下呼进去的只是凉风没有冰碴子,他帮她掖紧斗篷,“这么干坐着不是事儿,我上养心殿去探探虚实,外头冷你还回殿里去,记住我的话,你不要偏听偏信旁人所说的,饿了先忍忍,待会儿我上御膳房找几样干净吃食儿带过来。”

湛湛周身发噤,身上感受不到冷热,心底一点热气儿也没有,也只是强忍着寒惧点头,从他的肩头望过去,夜晚的晴空有一轮明月,大概到了正月十五那日便会圆满了。

“王爷,”她轻轻拉起他的手覆在自己的怀中,眼含月光,“小鱼儿若是个姑娘,就叫她闵兮吧,您瞧她圆不溜秋的样子,这个名字适合她。”

“我就说这名字好吧。”他握紧她指尖的冰凉,湛湛在这个时候闭口不提临成这茬儿,反而重议起他们孩子的名字也只是遮掩她内心的惧怕,不想让他过分她担心罢了。

允颀不忍揭穿她的心思,也绝口不提临成,吻了吻她的额头道:“进去吧湛湛。”说着往旁边打了个眼色。

秋颜正打算上前扶她,诚亲王的眉间骤然扬了起来,他手掌附着的地方有股温热顶撞着,“湛湛,”他嗓音都发了颤,“你感觉到了没有?”

湛湛的眼泪一下子掉下来,又哭又笑,“王爷,这还是小鱼儿头回踹我呢。”她低头抚着肚子,“再动动,告诉你阿玛一声。阿玛要去忙了,待会子没空理会你了。”

她怀中的命脉连着他掌心的脉络,心意相通似的,又猛的弹跳了下,诚亲王喜不自胜,抱起福晋在原地转了一圈,两人的欢笑回荡在殿前,秋颜在一旁看着,擦了好几趟泪。

诚亲王落下半条膝,把脸贴在湛湛的肚子上道,“乖乖听你额娘的话,渴了饿了也不要闹人,阿玛去给你找好吃的来。”

“王爷,”湛湛理他的鬓角,心里涌入一股暖流,安定下来,“它听懂您的话了。您去吧,我们等你回来。”

他起身敛了斗篷,湛湛的眼里有泪,嘴角有笑,他把这一幕刻在了脑子里,往养心殿的方向走去。

从乾清宫到养心殿必过月华门,门那头有一人侯着,见了他道:“三爷去找皇上理论之前,不妨先跟臣去一处地方。”

允颀望着郝晔那张脸,这人就是个狗皮膏药,哪里都有他的影子,什么事都要插一脚,而且提出的理由让他无法拒绝,“出事儿那时候我正跟临成一起,这地方你必须来。”

于是又走了回头路,从乾清门出,过隆宗门,穿过十八棵槐,接下来是断虹桥,终于走到了临成发现火势的地方,树林里积雪茫茫,看不出任何痕迹。

郝晔立在一棵松树旁,用脚刨了刨树根,踢散的也只是一层积雪而已,“戌时那会儿我跟临成就是在这地方发现了那只着了火的灯笼,这才过了多久?什么都没了?”

允颀掏出怀表看了眼,接近亥时,“你确定没记错地方?”

郝晔摇头,“这么重要的事情我不可能记错。”

“这也就是说,”允颀蹲下身捡了把积雪在手指尖搓化,“他们武英门侍卫救火这件事情就彻底失去了证据。按这样的推论,皇帝遇刺后必要追问责任,除了那名刺客之外,就是当时未在门上当值的武英门侍卫,扑火救灾导致“救驾来迟”,“擅离职守”的罪小,“伙同纵凶”的罪大,而可以证明武英门侍卫救火事实的那盏灯笼不翼而飞,看来这背后谋划的人除了刺杀皇上之余,还想把武英门侍卫,安上“伙同歹徒纵凶”的罪名。”

郝晔点头表示同意,“只是何人会这么做呢?能把人手渗透进宫里来,这背后的主儿绝非常人。会不会是南面那两位藩王的手笔?”

“不排除这样的可能,”诚亲王沉吟道:“不管是谁动的手脚,我还是觉得奇怪,行刺皇帝的目的可以理解,为什么还要把武英门侍卫拖下水?”

两人琢磨不透,郝晔道:“现在一切不过都只是猜测,歹徒的身份也尚未明晰,还是等刑部那边的审问结果吧,眼下最要紧的是排除武英门侍卫,排除临成的嫌疑,没有物证还有我这个人证。届时我会帮他们作证的。”

所以说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湛湛,允颀也是服了他这不屈不挠的劲头,下袍一旋,敛襟往回走,听见身后郝晔的步子跟上来,他攥紧拳头回过身挥了出去。

郝晔毫无防备,眉峰被他一拳揍开了花,吃痛不由弯下了腰,情形往昔颠覆,允颀居高临下甩手匀了匀着手腕,又折回身迈步,“谢了。”

他在他身后咬牙,“何必客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