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南山村致富日常 > 南山村致富日常 第14节

南山村致富日常 第14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南山村致富日常!

钟文聪应了一声,他刚从学校回来,又可以在家待一段时间了,所以卖苗的事他会全程参与。

“你那100亩坡地整好了吗?”

“没有,还要明天一天时间。”杜善薇想到那片坡地,很头疼人工的事,“现在的人工费是越来越贵了,请人来种,我心疼。”

“那你自己干。”

“不可能!我可不想自己干,作为未来的资本家,我会让人帮我干,就算多花点钱也没关系。”杜善薇立马反驳,又问他,“今晚我去公社打球,你一起去吗?”

自家表弟是个宅男,不大爱运动,幸亏他之前在学校经常跟着导师不是下地就是到处跑,晒出一身深麦色的皮肤,身上也有一层薄薄的肌肉,看起来很健康。

“当然去,镇上有家烧烤店的烤鱼做得好吃,我再去吃一次。”钟文聪很爽快地应下。

“肥不死你,竟然吃夜宵。”一向不敢吃夜宵的杜善薇深深地妒忌了。

3月5日,杜善薇接到杜积明的电话,说市里的第一书记准备来了,让她赶紧到村委等候。

杜善薇挂掉电话,看了下时间,发现距离杜善琳发出通知已经过一个多星期,对方总算是到了。想归想,她还是响应号召,没有走路,直接就开着自己心爱的皮卡车去村委。

不到两分钟,杜善薇就立即出现在村委面前。定睛一看,果然看到所有的村干部已经到位。她一下车,二话不说就挽起袖子跟着收拾起来。

因为每天值班的人都会打扫清洁卫生,而且就这么两间砖瓦房,其中一间是开会的会议室,另一间是办公室,地方不大,打扫起来很容易。只是为了给人一个好印象,他们就得精益求精,连玻璃都要擦得闪闪发亮,屋内的蜘蛛网更是不能出现的。

不久,两辆小汽车来到村委门前停下,下车的正是杜善琳他们,她是组织委员,一般是她带人下村,免得村干部不认识。

看着从另一辆车下来的人,现在正站在杜善琳身边的年轻男子,杜善薇眨眨眼,微微一愣。

竟然是她见过的人!这个世界太小了吧?她忍不住想。没想到这人竟然是她去楠城看病时问路的行人,也是她之前想起的、长得好看的年轻人。

果然长得好看!她姐挺有眼光的,单看证件照就发现了。

“来,我来介绍一下,覃书记,这是南山村委的村支书杜积明,他是支书主任一肩挑,这是文书……”杜善琳一一介绍后,又对着杜善薇他们说道,“这是市民政局下派的第一书记覃承毅,他以后就在本村挂职了,你们要多配合他的工作,尽快整改好,摘掉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

杜善薇收回思绪,认真听着他们的谈话。

出乎意料的是,不同于他们第一次见面时的冷淡,这次覃承毅的态度非常和善。

“我对村里的事情暂时不大了解,以后还得麻烦你们多多指导。”覃承毅温和地说道,嘴角翘起,眼睛带着笑意,看起来亲切极了。

难道他们俩是双胞胎?杜善薇不由得猜测,感觉有点精分啊。

作者有话要说:看评论,见大家老是问有没有金手指,我就问一下你们,是想继续走现实风,还是玄幻风(来一个金手指)?(注意,我只是问问,不一定按照你们说的来写。)

第22章 陪同

想归想,杜善薇又不是初出茅庐的社会新人,还是能保持住脸上的微笑,就好像覃承毅一样,当做他们这是第一次见面。

当然,也许对方真的没有认出她。

这边,杜善琳和杜积明带着覃承毅在村委的两间办公室走了一圈,简单介绍一下村里的情况。

“哎呀,文书,路上的那个口子怎么还是那么窄?我开车过来都得小心翼翼,就怕擦着了,这可是公车啊。”公社的司机老陈抱怨了一句,“我以为你们会把路拓宽点。”

杜积明带着覃承毅他们去隔壁的学校转一转,余下的人就在办公室等候。司机老陈即将退休,是本地人,他不会电脑,平时除了下村就是为领导开车,所以大家很熟悉了,也就没有顾忌,直接开口抱怨。

文书陈世峰呵呵一笑,解释道:“这个宽度差不多了,车能开过来就好,反正这边的路除了我们和学生,很少有人走,大家去南山村宁愿绕路去二级路那边。”

原先南山村到村委办公室的路上有两块很大的石头,各占据路的两旁,中间留下的宽度不到两米,小汽车不能开过去。为此,南山村的人早就想把石头搬开了,不过看它们的体积,搬是很难搬的,因为不知道深埋在土里的石头还有多大,而另一块石头的下面就是一面悬崖,底下是从南山村经过的溪水,一旦石头掉下来,可能溪流会发生堵塞。

搬不走怎么办?炸开!奇怪的是,在五十年代,他们村的人第一次好不容易自制好土炸、药,又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先用火烧,再泼水,然后才炸,结果石头没炸裂多少,村里缺却有两个人同时受伤。原先以为是巧合,没想到后来炸了一次,又有人受伤,两次都是如此。

这下大家都不敢了,赶紧去请民间科学家来瞧瞧,看是不是风水问题。结果那位大师一看,就说这两块石头有灵气,不能用暴力手段炸掉。反正说了一堆玄乎的话,关系到村里的风水,说有这两块大石头镇着,以后村里会出不少人才,唬得大家一愣一愣的。

还真别说,不知是真的还是碰巧,他们南山村并不大,就这么两百多人,偏偏就有不少娃娃读书出去,村里的大学生都有二十几个,对比其他村,算得上是文风极好。

等杜善薇他们这一代长大,这两块大石头就显得非常碍眼了,因为他们开的小车进不去啊,每次都只能把小车停在村委门前,然后再步行回村,简直不能忍。

他们想炸,村里的长辈不肯,觉得这会破坏风水。因为此事,村里不知起了多少口舌。最终因为他们是年轻一辈,被长辈们镇压了。

“要不是二级路开通,不断有领导来检查,你们还开不进来呢。”妇女主任黄秀珍笑道,“领导说要拓宽路,南山村的人有疑虑,好说好歹,我们几个不知费了多少心思,又请了几个有名望的先生,最后总算是把石头给切开一部分,把路基拓宽。”

“出事了吗?”老陈好奇地问了一句。南山村的这两块大石头,在整个灵泉镇都颇有名气。

因为那越传越玄乎的故事,镇上的一些老太太还专程过来给石头上香,时不时烧些纸钱。

小时候,杜善薇每次经过都会觉得有点阴森森的。现在不同,不知道是不是长大了还是什么缘故,她每次来村委经过这两块大石头时,都会觉得很舒服,认为这两块大石头极具观赏价值。

“没有,整个过程大家都很小心,哪都不去,就在家待着。”杜善薇想到那一天还觉得好笑,即便是那些说长辈们封建迷信的年轻人,到了切石头的那一天,还是听从长辈的安排,先是参加祭祖,然后就乖乖待在家里,不敢出去随便浪。

“哈哈,我就说这是无稽之谈嘛,咱们要讲科学。”老张咧嘴大笑起来。

杜善薇抿了抿嘴,据她所知,眼前的这位说要讲科学,可他长孙起名字时,他本人到处去请民间科学家帮忙,最后总算请回一个好名字,他本人还颇为得意。

正闲聊了几句,杜善琳他们回来了。大家在会议室分主宾坐下,杜善薇给大家倒完茶,这才坐下记录会议内容。

其实杜善琳也没讲多少内容,都是一些官面的话语。开完迎新会,她就站起来说镇里还有事,要先回去处理。

“覃书记,你是和我们一起出去还是留下来?”她问道。

“我留在村里就好。”覃承毅摇摇头,看着杜积明,笑了笑,道,“我还想去其他地方走走。杜组委,今天的事麻烦你了。”

“应该的。”杜善琳看了一眼杜善薇,再说了几句,很快就带着老陈开车离开。

“覃书记,那现在……”杜积明看着覃承毅,试探性地问。谁知道这小子是不是真的准备下队,万一只是口头说说,转身立即驱车回市里呢?

“支书,你叫我小覃或承毅就可以了,我大学毕业去参军两年,去年才进入单位,工作经验浅薄,有些事还得多向你们请教才对。”覃承毅的语气很是诚恳,表情很认真地盯着杜积明,“你叫我覃书记,我不自在。”

杜积明愣了愣,随即拍拍额头,连声道:“好吧,那我倚老卖老,就叫你承毅吧,你比我们团支书还小一岁呢。”说着就指指杜善薇。

他是很乐意和眼前这位年轻人打好关系的,毕竟关系熟了才好开口说别的嘛。

“我就说你怎么长得那么精神,原来是当过兵的,不错不错。”杜积明又赞道。

旁边正旁观的杜善薇闻言,在内心深处暗暗瞪了她大伯一眼。郁闷啊,女人的年龄应该保密,怎么能随随便便就在一个陌生人面前说出来呢?

至于当兵?想到对方走路时挺直的背部,她暗暗点头。

在她思考时,杜积明两人已经说好要下队到处看看了。

杜积明让陈世峰和黄秀珍值班,选择带杜善薇下队。

“团支书的脑子好,她能记住我们各个村民小组的具体数据。”杜积明解释了一句。

覃承毅微微颔首。

最后,杜积明骑摩托车带覃承毅,杜善薇骑着自己带车棚的电动车。

“这几个村子住得其实并不远,都在村委的周围,就是路难走。”在走回放车的地方时,覃承毅说道。

转过几个村后,覃承毅和他们的关系不像刚才那么陌生了,虽然他很少说话,但一直在认真倾听,时不时会问一两个问题,让杜积明的谈性变浓起来,连杜善薇都觉得对方是个好的倾听者,让人不自觉地往下说话。

“是啊,我们村的人少,但住得比较近,这样好管理,不过还有一个小小的自然村,那里只有三户人家,他们住在大山深处,离这里很远。”杜善薇感叹道,“我去年开始当村干部,就去过一次,那次是天气预报说要刮大台风,我们就去通知,结果发现那个小村子只有一户人在家,就两位老人,其他人都出去打工了。”

“是竹根村那边吗?”覃承毅侧头看她,“我记得你刚才说过,竹根村、榕树村和黄家塘村分别管着两个自然村。”

“是的,竹根村距离村委最远,它管着的那个自然村叫土坡坳,里面比我们这里的山更多,几乎称得上是荒山野岭,只有一条小路可以进去,骑摩托车得花上四十多分钟。”杜善薇解释。

“真不容易啊。”覃承毅说了一句,又询问道,“我听杜组委说刚开始经过的村是南山村,那我们去那里看看?”

“当然可以,正好中午了,就在我家顺便吃个便饭。”见覃承毅开口要拒绝的样子,杜积明马上说道,“这是工作餐,很简单的,就炒几个菜,家里已经做好了,我们可不能让你饿着肚子开车回市里。”

在路上,他早已抽空打电话给老婆,让她准备好饭菜。

这种事他经常要做,毕竟村委没有专门用来接待和吃饭的地方。

覃承毅一听,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连连道谢,似乎不太好意思。

一行人准备返回南山村,到村委时顺便叫上陈世峰他们,大伙儿同桌吃饭,一顿饭的功夫,宾主尽欢。

覃承毅对桌上的酸菜鱼大加赞赏,笑道:“来之前我上网搜了下南山村委,在微信公众号的留言里看到大家对泉水鱼非常推崇,还抱怨说不好买到。支书,你们村养鱼吗?”

因为覃承毅要开车不能喝酒,所以这顿饭吃得很快,吃过饭,大家就在村里散步,顺便给他介绍一下。

“养啊,去年一察觉到游客对我们这里的鱼那么喜欢,我们村就在原先的池塘里重新买鱼苗放下去,指望着过几个月能卖鱼。”杜积明点头道,“这种鱼就是得用流动的水养起来才好吃,这个不好办啊,我们已经准备去请专家来帮忙,大家都没有好的养殖技术,就怕失败一次不敢再尝试。”

“请专家来?这是个好主意。”覃承毅回想了一下,又道,“我刚才还在陈家村看到有人在挖鱼塘,听说也准备养鱼。”

“是有这回事,大家都知道泉水鱼值钱,就是不好养,不过没关系,就算不用活水,只要是用泉水养出来的,都会比市场上的鱼好吃一点,现在路通,应该不难卖出去。”杜积明对这事非常支持,一直在琢磨着什么时候能请畜牧站的人来给大家培训相关的养鱼知识。

至于请专家来专门设计如何养泉水鱼,那就得另外花钱,现在暂时办不到。

几人在村里走着,杜积明又介绍了村里目前在做的实事,算来算去,就只有一个“绿化村屯”的项目正在实施。

“我们计划在大榕树底下铺上水泥路,做三套石桌石凳,再围上几个地方用来种花,这样就很好看了。”杜积明介绍道,“现在在施工,看起来乱糟糟的,等一个月才能做好。”

“那小溪边上呢?不种点什么吗?我见溪水边上光秃秃的,如果种上一些水生植物,会不会更好看点?”覃承毅思考了一会,用商量的语气问道。

“哈哈,你的想法和团支书想的一样,她也是这么说的,就想在溪水边上种花,还上网去找了几种好养活又好看的植物,比如什么蒲桃啊鸢尾之类的。”杜积明笑道,“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打算等把这条小溪做成三面光水渠,再在两边填土种上一些花草。现在每个周末都会有人来我们这里钓鱼,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喜欢拍些花花草草。”

“那很好。”覃承毅看了一眼杜善薇,朝她微微点了下头。

杜善薇对他已经没有好奇心了,人本来就有多面性,而她已经确定对方和上次自己遇见的人是同一个人,毕竟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她曾近距离观察过对方的脸,再对比现在,几乎一模一样,连耳垂上的那颗浅色的小痣都在同一个位置。

最重要的是,对方似乎真的没有认出她,这让她有点羞恼,毕竟她记得对方,对方却把她当做路人甲,虽然她自认不是小心眼的人,但心里终归有点不自在。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糖醋小排骨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xiasi、九岁、﹏?果果糖” 10瓶;未知-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3章 欣喜

这或许是在出色的男性面前所有的一种心理吧?杜善薇暗自揣测,随即她又甩甩头,不想再揣摩下去。

目前来说,还是种果树卖果苗最重要,谈恋爱的事暂时不用理会,只要自己有实力了,到时想干什么不行?

想到寒假期间和自家弟弟去海岛游玩的美好时光,她一下子精神大振,未来美好的生活在向她招手呢。

这么一想,她面对覃承毅自然变得正常,那点隐约的不自在瞬间不翼而飞。

转了一圈南山村,覃承毅听杜积明说起做台账的事,就直接和杜善薇交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