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南山村致富日常 > 南山村致富日常 第43节

南山村致富日常 第43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南山村致富日常!

“你舅公真是坑人啊。”这是杜善薇听完整个故事的感受,“所以说呀,要听老婆话,还有,不要给别人担保,就是亲兄弟也不行。”

故事的后来,覃父替贾诚担保,结果生意破产,贾诚一家竟然卷了最后的款项潜逃。那是二十年前的事,银行找不到人,没办法,作为担保人的覃父只能替他还债,好像是一百多万,将近两百万,具体的数字覃承毅打听不出来。

想想二十年前的一百多万,杜善薇暗暗心惊。难怪呢,叶丽萍和覃父的工资在本地算是高的,可刚才看屋里的摆设,虽然保养得好,但能看出其中的历史感。

“以后结婚了,我一定听老婆话。”覃承毅意有所指地看了她一眼。

杜善薇微微一笑。

“放心,经过那件事,我们家的人再也不会替人担保了。”覃承毅见杜善薇没什么表示,有些失望。

“叶老师真好。”杜善薇再次感叹一句,竟然没有跟覃父离婚。也许是因为他们父母那一代人和现在不同,不会轻易离婚。或者,她和覃父的感情很深,又舍不得覃承毅。

“我妈是很好,但因为那事,还是意难平,为了还债,他们过了好多年的拮据日子,一直到我大学毕业那年才还完。”覃承毅叹道,“本来我爸妈的感情很好,后来因为那事,偶尔也会吵架。”大概唯一的好处是他奶奶不怎么敢面对他妈了吧。

“那你小时候岂不是过得很苦?”杜善薇同情地看着他。

“没有,我爸妈再节省也不会省到我身上去,而且我有爷爷呢,我爷爷养我,小时候没感觉,反正别的小孩有的,我也有。”覃承毅摇摇头,又小声说道,“我爷爷在中医院退休后,又开了家诊所。知道的人说他闲不住,其实我知道他是想帮我爸妈还债。为这事,我二婶还闹了别扭。”

“这种亲戚间的事,真是说不清。”杜善薇脑袋一转,忙问道,“那你那个舅公,现在还没有消息吗?”

“好像有了,只是不知道他们的具体地址,听说是跑到东北那边去了,而且他们运气好,当年靠着那笔钱买对了商铺,现在在二线城市有车有房有商铺,我妈知道后都快气疯了。她有段时间心情不好,也就今天我们回去,要不然估计还在和我爸冷战呢。”覃承毅同样觉得郁闷。

“天啊,照你这么说,他们还挺富有的,那怎么不回来还钱?对了,他和你奶奶有联系吗?”杜善薇马上问。

知道这件事后,老实说,覃奶奶对她的感官如何,其实她不是很在乎了,因为她有叶老师的支持啊。

“我妈觉得有联系,可我奶奶就是不肯说。”覃承毅摇摇头,“不知道真假,这种事长辈们都想瞒着我,是我这几年慢慢摸清楚的。”

“反正要是发生我身上,我估计想咬死那人的想法都有了!”杜善薇换位思考,绝对不会那么心平气和。

“我也差不多是这个想法。”覃承毅点点头,他该庆幸贾诚没有把他们家折腾散吗?

一路说着话,两人又去杜善薇的新房看了下装修进度,终于回到家。

“好了,现在我们该谈谈你是我妈的学生这件事,你怎么不提前告诉我?”见杜善薇若无其事地摊在沙发上,覃承毅压住她,故作凶神恶煞,挠她容易痒的地方。

杜善薇不禁大笑。

到了十月下旬,钟文聪那边有消息传来,经过检测,冯云泽对南山村的环境非常满意,认为适合做山油茶种植和繁育科研基地。

杜善薇他们一听,顿时大喜。

之后农科院又来过几次,和县、镇里对接,一直等到十一月底,终于把这事确定下来。他们选中的地方恰好位于村委附近的那座山头。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橘子猫、向阳时、sure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0章 移栽

科研基地的事终于尘埃落定,杜善薇他们总算是放心下来,这下没有截胡的人了。记得刚开始镇里听说农科院要在本镇建一个科研基地时,有个领导心动,就想着把项目拉到其他村,幸亏杜善琳给力,当场怼了回去。

实际上,有钟文聪在,杜善薇他们倒是不太担心,但这种事还是以防万一。

“所以说嘛,有个科研基地在这里,真的很不错。”杜善薇对钟文聪说道,“起码你可以光明正大住在家里。”基地的前期工作都由钟文聪和那位李博士负责,首先就需要他们把租用的山岭上的灌木丛和好几年前种的荔枝树清理一遍。

“要不然我能那么卖力撮合此事?”钟文聪笑了,想了想,又说,“不过我们不会长期住在这里,等进入正轨,是隔一段时间才来一次。不过现在要忙的事有很多,比如旧村委办公室的改建,要推倒重建成小二楼,还有旧村委到咱们村这条500米的路也要弄成硬底化水泥路……”

钟文聪看着计划表,头疼,可是没办法,这才是他们这种廉价的科研狗该干的事。比起同学李启,起码他可以住在家里,是在家里工作。

“你有空就去苗圃看一下,今年我们扩大规模,繁育了30万棵苗,第一次做这么多,爷爷有点紧张。”杜善薇叮嘱道。

“我明白,嘿嘿,外公他老人家的确紧张得很,我听外婆说,他老人家天天往苗圃里跑。”

“他的身体还算健康,病痛少,喜欢就让他去做。我觉得爷爷如今真的是焕发了第二春,之前的几次百香果技术讲座都是由他来给村民授课,他现在拿出当年读书的劲头,把你带回来的书都翻过一遍,在理论上,已经是高手了。”杜善薇想到杜国庆学习的热情,笑眯了眼。

她忘记在哪里看到的信息,说退休老人如果找到事情做的话,身心会比无所事事的老人健康。像杜庆国,虽然整天忙上忙下的,但都是指挥别人干,他自己不用干体力活,所以就忙得特别愉快。

“外公就是这样的人,有事做他才会开心。”钟文聪也注意到杜庆国的精神状态了,笑道,“还有外婆,天天在关注黄瓜的成长,又在后院的竹林里养了二十几只鸡,整天忙得很。”

“我妈也是这样,她经常请承毅帮她拍产品的相片,我帮她把图过滤美化一下,她现在都学会在网店上编辑信息,知道如何上图了。就算是这样,她依然没有忘记周末去出租钓鱼伞和钓鱼凳子。”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能赚钱的机会。

她无聊的时候统计了下,发现她当初购买钓鱼伞的成本早就赚回来了。

杜善薇说到这里,暂时停止手头的工作,甩了甩胶手套上的泥土,叫道:“别看你的计划表了,来,帮我移栽一下花草。”

“好吧,我就知道,回家后还得干活,听你使唤。”钟文聪放好手中的东西,从杂物间拿来另一把花锄,跟着蹲下来干活。

“对了,表姐,茂茂知道你未来婆婆是他班主任的事实吗?”他露出坏笑,表情颇为期待。毕竟他和杜善茂同一个房间居住,对他的心里颇为了解。

“知道了,他首先很震惊,然后很沉默,最后当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杜善薇摇摇头,“你有没有发觉,其实茂茂有时候的表现显得有点深沉?我总觉得他不像小时候那样直白可爱了,现在他在想什么我们都不知道。”

“你说得太夸张了,茂茂是学习压力大,性子比以前沉默一点,但内心还是不变的。”钟文聪不同意她的说法,“他放假回来还帮忙干活吗?和其他同学有联络吗?”

“你这么一说,我觉得他没有变。”杜善薇沉思,猜测道,“难道真的是学习压力太大?确实,市一中的压力的确很大。但我和妈妈他们根本没有把压力转移到他身上,从来没有说过让他一定要考清北的话,在我看来,他能够考上全国前20名的名牌大学,大家就非常高兴了。”

“这个要求还不高?你自己都做不到。”钟文聪翻翻白眼。

“我是做不到,可是茂茂的成绩很好,这对他来说是正常发挥。”杜善薇反驳。

两人一边说着这些事,一边把前院里的一些花卉绿植挖起来,准备放到客栈那边,有些是要重新种植,有部分是直接种进花盆里。

隔壁的李启在阳台上看到这一幕,觉得颇为有趣,也不喝茶了,径直从杜庆民家里过来,笑道:“我来帮忙。”

前段时间,杜三奶奶终于顶不住压力,爱孙心切,和杜庆民回县城了。不过杜庆民放不下村里的老伙计,隔三差五就会回来一趟。

这次李启依然借住他家。

“好啊,多个劳动力。”杜善薇也不客气,钟文聪两人虽然专精果树方面的技术,但她相信对于花卉绿植的移栽也是懂的。

“你们南山村真不错,我才在这里住两天就觉得全身舒服,晚上的睡眠质量比在市里好,一觉可以睡到大天亮。还有,吃的更合心意,我真怕自己吃胖了。”李启摸摸肚子,生怕住久了,把自己的腹肌给弄没了。

可是想想鲜美滑嫩的泉水鱼、口有余香的烧鸡、正宗的乡下土鸡汤,里面再放点五指毛桃……不行了,他根本忍不住!

“可以运动,不用加班的时候,我们可以去镇上和政府的人打球,他们那里每天都有人打篮球、羽毛球、兵乓球和气排球。”杜善薇挖出两株驱蚊草,小心翼翼地放进花盆里,填上准备好的花肥,再把花盆边沿的泥土擦掉,继续说道,“不过运动完你要忍住诱惑才行,正常每天晚上都有烧烤,其中炒田螺和烤鱼的技术最好,味道非常香,很容易吸引住意志力不坚定的人。”

像她,自从上大学就很少吃夜宵,结果回村后都被勾着吃了好几次。

杜善薇不说还好,一说钟文聪就觉得自己饿了。

“文聪,把那边的竹篮子拿来。”杜善薇端详着这盆驱蚊草,叶子碧绿可爱,散发着一种柠檬的香气。

如果是扦插的话,适合在春季和秋季移植。

钟文聪拿来模样精巧的竹篮,把花盆放进去,刚好合适。想了想,又赶紧拿来一个承接托盆,这样可以避免浇水时有水滴落下,弄湿地方。

“表姐,你在哪里订的竹篮,挺不错的。”钟文聪顺便问了一句。

“八大爷那里,他的编织能力很巧。”杜善薇答道,又催促他,“快点,我要弄出15盆,除了在客房里摆放,一楼大厅也要。”

她种的驱蚊草,效果很不错。

“支书,你养花的水平真高,绿萝和富贵竹我就不说了,这些容易,不过我看过你在客栈里养的水仙花、三角梅和藤本月季,现在都长起来了,一看就知道他们的枝条很健壮,营养很好。”李启赞道,“还有庭院里的布局,我觉得等那些绿植成长起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具有田园特色的丛林花园。”

“借你吉言。”杜善薇抬头看了他一眼,心里美滋滋的,要知道庭院的那角花园可是费了她和覃承毅好大的劲才做出来的。

“表姐,我觉得有点不公平,你在这里找我们做苦力,覃承毅呢?他在哪里?现在五点钟都下班了。”钟文聪见李启跟杜善薇有说有笑的,有点不安,赶紧把覃承毅拉出来。

“他在客栈那边做花园的排水系统。”杜善薇应了一句,考虑到今天自家表弟在外忙了一天,回来后还要帮自己干活,就大发慈悲,“待会你可以去祥叔那边买回一瓶野生捻子酒,还有,今天昌盛叔那里接了个订单,我叫他顺便帮我留一只烧鸡,你去拿回来,记我的账。”

要说回来,当上村干部有个好处是可以在村里到处赊账。最明显的就是何昌盛,别人赊账是很难成功的,杜善薇和杜积明缺却每次都不用费口舌。

当然,她不能赖账。

“姐,你真好。”钟文聪一听,顿时说起甜言蜜语,笑嘻嘻说道,“祥叔酿制的葡萄酒和山捻子酒很好喝,比外公酿的好。”

杜善薇一听,低咳一声,放低音量:“你小声点,外婆他们在厨房呢,不要让他们听到。”不得不说,有些东西还是要有点天赋的,村里开小卖铺的祥叔在酿酒方面就有特长,无论什么野果酒还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品质都比别人做的高一截。

至于腌制黄瓜皮,自家奶奶的手艺在村里数一数二,现在已经积累了一批熟客。主要是当地人喜欢在坐月子时,给产妇做五花肉炖瓜皮,觉得这样吃营养好,是很久以前传下来的规矩,也不知道有没有科学道理。

旁听的李启顿时来了兴趣,和钟文聪讨论起果酒的优劣。

随着气温一天比一天降低,村中的各项事情逐渐完成。好消息是,今年他们圆满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在检查中没有被全县通报批评,平安通过。其中清洁乡村和党建台账都受到县里的通报表扬,特别是清洁乡村,成为县里的示范点,现在正上报给市里,没有意外的话,还能成为市里的示范点。这样的话,就能有一笔资金下来。

除此之外,南山村最大的变化是晚上有了太阳能路灯,终于不再摸黑了。这是用第一书记的五万元工作经费来安装的,为此,大家觉得覃承毅这个第一书记的作用还是很大的,有他在,上面就会拨款。

“这种路灯真的是太贵了,一盏灯就要三千多元。”杜善薇有些心疼,“我总觉得现在路灯的行情有点混乱,几千上万的都有,幸好我们认识人,要不然五万元都装不了多少盏。”

“先一步步来,不急。”覃承毅考虑了一会,笑道,“明年的工作经费我想用在其他村,比如每个自然村都做一个公示栏。剩余的资金我们再想一下,看是不是花在集体经济上。”

“行,公示栏是一定要做的,你看今年要张贴多少公告?没有公示栏只能到处贴,这样不好,村民不一定能看到。”杜善薇赞同。

“至于集体经济收入……说起这个我就头疼。”杜善薇看了一眼杜积明,继续说道,“我不大乐意让上面把钱投入我的客栈,我怕赚不回这笔钱。”

话说,每个贫困村都需要有集体经济收入,今年是第一年,县里帮忙,把钱投入县里的公司,他们村领分红。这相当于每年白得两万元的入股分红,明年就不行了,因为明年要求的任务数提高,要达到5万元。

剩下的3万元哪里找?上次书记来检查时,突然盯上杜善薇的客栈,想入股10万元,只是他提出要求,每年的分红要达到8000元。

杜善薇对此表示犹豫,毕竟她都不确定明年开业,到底能不能赚回这8000元,就算能挣回,估计除了这8000元,都不剩下什么,那不是为村委白打工?

“缺钱吗?”杜积明见她谈起这事,问道。

“当然缺。”杜善薇点点头,所有的村干部都在这里坐着,不缺也要说缺啊,而且她是真的缺钱,因为这个客栈,保守估计,估计要花掉她90多万,现在还没到年底,有部分的账单没有结,手里的钱不够,目前有部分家具的债还欠着呢。

“我觉得可以考虑,明年的收入虽说不一定好,但后年总行吧?实在不行,你就把这十万元还回来,到时补回一些利息。你把情况跟镇上说清楚,签订合同的时候注明。”杜积明提出建议,虽然他很想完成上面安排的任务,可是他也不能让自家侄女吃亏。

杜善薇一听,和覃承毅对视一眼,点点头。这样的话,她倒是肯干的,毕竟有退路嘛。

“行,如果实在找不到别的渠道来赚钱,完成不了任务,那我可以拿出我家的苗圃,让村委入股,凑够三万元。”杜善薇哀叹,身为村支书总要履行好职责,没办法,只好逮着自家的羊毛使劲捋了。

在场的人都知道杜家的苗圃如果行情好的话,是很能赚钱的,基本没有亏本的时候,纷纷点头同意。

黄臣健见状,赶紧写好会议记录,心里则暗暗松了口气。

他刚才还真怕村委要入股自家的辣椒园,这样的话,他爸估计不会同意。毕竟在他爸眼里,和公家做生意很容易亏本的。

谈完集体经济,大家转移话题,提起耕地和山林招租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广告宣传,村里和镇里的人都帮忙在朋友圈转发,还真引来了不少人的关注,其中有几个明确表示要承包。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凌珑 50瓶;雕毛怪 20瓶;你是人间四月天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