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他从雪中来 > 他从雪中来 第26节

他从雪中来 第26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他从雪中来!

沈羡见他步伐稳健,目光坚定,心中忽然想到了方才顾丛跪在赵缨面前的模样,她想,顾丛又是为了什么?

到了傍晚的时候,众多女眷皆已回府,齐裕将舒卓的伤情报给了赵缨,说是京郊条件简陋,药补不足,需要尽快回宫。

赵缨留了裴贺与一队骁骑卫继续搜查刺客的踪迹,便吩咐了带着舒卓先行回宫,盛华的车辇也一道随行,却拒绝了所有人的拜见。

绿川的尸身没有回宫,长公主吩咐了厚葬于宫外,说是宫中如樊笼,不必再拘住绿川。

那得了吩咐的小宫人闻言噤若寒蝉。

沈羡听闻绿川所葬的地方离营地不远,曾去瞧了瞧,见那处只有两株细柳,零星野花,与一座孤零零的坟包,前头竖着一个木牌,上头什么敬谥都未有,只写了阮绿川三字。

那字迹与先帝笔锋有相似,笔力沉稳,却在川字的最后一笔失了力道。

她为绿川倒了一杯酒,便回了营地,随新帝的车辇一道回了宫。

经过昭化门的时候,她稍稍慢了两步,抬头瞧了那大开的宫门一眼,头一次发觉,那宫门幽深如渊,一口吞下了这样多的鲜活与温热。

裴嘉鱼与裴贞先行回了镇南王府,裴贤始终没有消息,她伸手抱住了裴嘉鱼,拍着她的背低声道,“放心,裴世子会没事的。”

裴嘉鱼垂着眼睛轻轻应了一声,春日的暮光投在她的身上,失去了许多明丽之色。

“沈姐姐,那个时候,你害怕吗?”

裴嘉鱼言语说的含糊,她却听懂了。

“怕。”她笑了笑,面目温和,却传递给裴嘉鱼许多力量,“可是前路一定会来的。”

裴嘉鱼眼底有泪光,仍然郑重地点了点头。

甫一回小南阁,还未换上宫装,杜义便隔门来请,说是陛下召见。

沈羡应了,便径直与杜义一道去了承明殿。

赵缨独自一人立在大殿中央,沈羡行过礼,便听到他对杜义说道,“都退下。”

杜义垂着头,应声而退。

大殿的门在吱呀声中缓缓合上,平白让人听来心惊。

“沈女官。”赵缨打量着面前的沈羡,目光最终落在她的面上。

他似乎是笑了笑,问道,“沈女官常往崇文馆,可读过《左传》的恒公十年。”

“禀陛下,臣读过。”

赵缨点了点头,“背来与孤听。”

沈羡应了,低声道,“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

见她停住不再言语,赵缨淡淡问道,“沈女官为何停下。”

沈羡缓缓抬起头,神色十分平静,“怀璧其罪。”

“怀璧其罪。”

赵缨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转过身,走向台阶之上,一直到了那悬挂的舆地图面前,方才挥袖回过身,看着阶下的沈羡。

“沈羡。”

沈羡略略躬身,“臣在。”

“你可知罪。”

沈羡抬起头,瞧着赵缨,“陛下,臣不知。”

赵缨盯着她片刻,淡淡道,“沈羡,孤想让你远离这些争端,你可明白?”

沈羡垂着眼睛,拱手道,“臣明白。”

赵缨摇了摇头,叹道,“你不明白。”

见沈羡沉默不语,他和缓了声音道,“沈大人从前写过一篇兰台春记,沈女官可能诵?”

“臣能够。”

他向前走了两步,于案前坐定,便听得沈羡温和的声音低低响起,

“春至,兰台馆绿,阁生幽芳……”

她的声音不高,却错落有致,如幽咽泉流,丛生宁静。

赵缨阖眼许久,仿佛当真踏入了一场温和艳阳,熏风和畅。

一直到大殿归于寂静,赵缨不语,沈羡亦不言,只有渐渐降临的夜色和拂过轩窗的晚风。

“沈羡,到孤的身边来。”

赵缨睁开眼,那里头生出了一些光亮,他向着沈羡伸出了一只手,微微致意。

沈羡跪在地上,垂着头道,“陛下,臣不能。”

赵缨黯淡地笑了笑,“罢了,明日不必来承明殿当差。”

“往后,便去重芳宫罢。”

沈羡一揖到底,平静道,“臣领旨。”

她行过大礼,自地上缓缓起身,向着赵缨拜别道,“臣告退。”

他看着她纤细的背影一路往前,眼看便要出了承明殿的大门,忍不住唤道,

“沈羡。”

她停下了脚步,却不曾回头。

赵缨低沉了声音道,“孤不能再护着你了。”

“往后,还望沈女官好自为之。”

沈羡终究还是回过身,躬身道,“谢陛下。”

那人纤弱素淡的身影最终还是缓缓消失在承明殿之外,赵缨瞧着手边冰冷的茶盏,眼底有些微火焰在一瞬间猝然熄灭。

“杜义。”他开口唤道。

“陛下,奴才在。”

“给旭王送个信,是时候了。”

“是。”

沈羡回了小南阁,站在窗前,伸出手轻轻抚过那个悬挂的木牌。

与羡。

赵绪,你如今可安好。

她闭了闭眼,春日宴绿川之死,蹊跷丛生,顾丛身份亦是可疑。

还有裴贤,他到底去哪里了。

至于赵缨,她想到方才大殿之上,所问的那一句,怀璧其罪。

先帝遗诏。

她抬手抚上颈上挂着的小玉,如果这果真是信物,那先帝遗诏究竟被卫衡藏在了哪里,竟始终毫无头绪。

赵绪不想她牵扯进他与赵缨的对局,然而身在局中,却由不得人。

她隔窗望着不远处小园里头那两棵乔木,沉默又高大,伫立过先帝朝间,又迎来了新的朝代。

她仍是忍不住想到,先帝立下遗诏的时候,心中想的是他的三个卓绝儿女,还是向北屹立的大盛。

顾丛曾经同她讲过,崇武二十四年,朝中曾有传言,先帝欲仿前朝昭惠旧例,立长公主为皇太女。

可是卫衡若手中有遗诏,长公主就在重芳宫,为何舍近求远,要远赴北境?

因为重芳宫无兵?

沈羡皱起眉,从前玉州林中救下裴贤时候,那双狭长的丹凤眼忽然浮现在眼前,她突然间意识到,那时候伏击裴贤的人,未必是谢真。

一时心头微动,裴贤是裴家的重心,裴太后为何要自断一臂。更何况谢真听命于太后,更不敢向裴家动手,寿宴那日,伏击裴贤一罪,不过是钉死谢真的加码。

裴贞曾经言下之意,杀了谢真,是多方达成的心意,是什么罪名并不要紧。

击杀裴世子一事,如今想来,更多的是赵绪与裴家的联合。

甚至,是与赵缨的联合。

而那真正击杀裴世子的人,始终隐藏在幕后,未曾露出他的面目。

到了如今,是再一次出了手?

沙沙的风声拂来,她低头望了一眼窗下那盆不知名的种子,竟然已经抽了一些小小的绿芽。

似乎在与无春的北境遥遥呼应。

帝京的信鸟来寻赵绎的时候,他正饮下最后一壶春风酿,见到那信鸟的时候,他沉默了许久。

然而那信鸟却不愿意让他逃避,一直飞到了他的肩头。

他缓慢地自那信鸟脚边取下了一张信笺,展开来瞧了瞧,便伸手递向了一旁的烛台,任凭卷起的火焰一直烧灼到指尖。

赵绎捻碎了指尖的灰烬,忽然神色一凛,狠狠将手中饮尽的春风酿摔了个粉碎,吓得那信鸟一下子扑腾而起,却被他长臂一捞,握在手中。

他冷着脸,手中渐渐用力,窒息的痛苦逼得那信鸟使劲挣扎起来。

绝望的碰撞令他忽然松开了手,那信鸟便高飞而起,钻出了营帐,消失在了北境苍茫的天空之中。

赵绎站在营帐内,透过被风撩起的些许缝隙,冷淡地瞧着外头的漫天黄沙,他仍然着华服锦绣,衣冠千金,只是少年人清亮的眼睛里,已是摧枯拉朽的曾经。

若可以有所选择,他淡淡一笑。

他从来都没有过选择。

作者有话要说:赵缨:会背书吗?

沈羡:行

赵缨:会谈恋爱吗?

沈羡:不,我不要,我拒绝

赵缨:......

赵绪:会谈恋爱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