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小饭馆蒸蒸日上 > 第41章 第41章

第41章 第41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小饭馆蒸蒸日上!

宁锦欣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不就是不知道所以才叫许二婶去打听的么,怎么到了这会儿她却卖起了关子来。

宁四郎无语了一会儿,还是很给面子的问道:“二婶儿,你快给我们说说吧。”

许二婶瞧了瞧四周,索性将二人带到后头的菜地边上,席地而坐,道:“这事情得从罗安他爹说起,他爹只有一个弟弟,没别的兄弟姐妹了,小时候家里穷,亲戚也不怎么来往的。父母离世前给兄弟二人分了家,家里头实在没什么剩的,就两房的屋子,还有百来个铜板,交两兄弟共同拥有了。”

“本来兄弟少,就应该互相多帮忙,都是有口分田的,不说多少,兄弟两人合力种地又赚些外钱,日子还是能熬起来的。”深有感触的许二婶说着说着就叹了口气,道:“谁知罗安他叔却是个坏的,寻了几个猪朋狗友使了计,把他哥哥那一半屋子给骗走了。罗安他爹没了房子,只好把自己的口分田租了出去,到镇上给一个木匠当学徒,两兄弟从此如同陌路。”

“罗安他爹老实又能干,那木匠瞧着他是个好的,不但把女儿嫁了给他,还把手艺都传给他了,后来生了罗顺和罗安两个儿子,日子还过得不错。而罗安他叔呢,妻子是个勤劳的,但是生了两个孩子都是女儿,罗安他叔就责怪妻子生不出儿子,不是打就是骂。”

宁锦欣和宁四郎听得气愤不已,宁锦欣说道:“生男生女可不是女子一个人可以决定的,怎么能把责任推在女子身上?”

“唉,就是个苦命的,她娘家的兄长和族人来过一趟,逼着罗安他叔交出一笔钱来,签了和离书,把人和两个孩子都带走了。可罗安他叔却是还想要一个儿子,把原本两屋的房子变卖换了一间小单屋,又再四处借了钱,跑得远些又娶了一个姑娘来。”

说到这儿,许二婶哼哼两声,道:“可惜啊,命中注定他就是当外公的命,一年过去了,这新娶来的妻子也给她生了个女娃,他气得狠了就病倒了。”

“这有什么好气的!”宁锦欣说道:“生了女娃又怎么样,女娃养得好,可不比男娃差。”

宁四郎连忙点头,表示他们宁家的女娃就很好,二姐撑着这个家,五妹聪明让家里日子过得兴旺,他觉得家里最没用就是他这个男娃了。

许二婶也同意这个观点,瞧三婶的小花,现在学得了制糖的技艺,赚的钱可多了,她有时候看着许康还抱怨他为何不是个女娃儿。

说了一会儿男娃女娃,许二婶才继续说道:“后来过了几天,邻居听见娃娃哭了许久也不停歇,担心是新媳妇不懂带娃娃就去瞧一眼,没想到那门轻轻一推就打开了。进屋了一瞧,哎哟,你猜怎么着?”

宁四郎没好气地说道:“二婶儿,你都说着这儿了,就别卖关子了。”

许二婶轻轻敲了敲他的脑袋,才说道:“罗安他叔躺在床上,尸体都发凉了,要不是娃儿使劲儿哭,怕是都没人能发现。”

“那娃儿的娘呢?”宁锦欣问。

“跑了呗。”许二婶叹了一声说道:“也是够狠心的,怀胎十月的娃娃也丢下不要,拿着族里给罗安他叔买药的钱,自个儿就跑了。村长去报了里长,里长按着村长那册子上登记的去查,发现罗安她婶报的户籍是假的,怀疑她就是个流民,不然也不会就这么跟着罗安他叔回来。反正这事儿最后抱了官府,但当时流民多,查起来也不容易,后来就不了了之。可怜那娃儿,父亲不在母亲跑了,饿得嗓子都哭沙哑了。毕竟也是罗家的骨血,族人就找到了罗安他爹,把这事说了一遍,然后就把娃娃交给了罗安他爹。”

“罗安他爹瞧着小女娃可怜,也就养着了,但木匠也不是好当的,他们不是农户,就没田分,养着三个孩子也是过得紧巴巴的。眼看着孩子们逐渐长大,家里头省吃省用的给罗顺娶了妻,就合算着给罗安安排婚事了,没想到这个时候,娃儿那娘却寻了来。她说当初她年纪小,发现罗安他叔突然没了气,心中也慌张,就连夜跑出村回娘家去了,罗家要怎么责怪她都行,她只想要带走她的女儿。”

宁锦欣幽幽地说道:“她还真划算啊,把女儿丢下给别人养,养大了就来认了。”

“可不是吗?”许二婶撇了撇嘴:“可她毕竟是女娃的亲母,跪着求了一天一夜,罗家的人问了女娃的意思,女娃也是心软,大概也是想给罗家省口粮,就说要跟生母回去。”

“所以罗家就把娃儿给还了?”宁四郎握着了拳头,有种想把罗家人使劲摇晃的冲动。

“还了。”许二婶点了点头,又摇头道:“可是没过几天,有个相熟的工匠刚从城里做工回来,说是在城里见着那娃儿,被人压着进红楼了。”

宁四郎拳头一紧,惊呼一声:“那女人把娃儿给卖了?”

“就是,亏她是当人母亲的,这样的事也做得出来。”许二婶骂了好几句才说道:“罗家赶着夜路去城里,发现那娃儿的确是被卖了,原来娃儿她娘已经嫁了别人,还生了个儿子,然而儿子却是生了重病,家徒四壁之下,她就想到了她还有一个女儿。”

宁锦欣气得站起来,来回走了两圈才散了些怒意,道:“这样的人,不配为人。”

许二婶长长一叹,说:“可不是么,那红楼赎金高,罗家为了赎回娃儿,把镇上的房子都卖了,一家子寻了一个村,租了个房子住下。家里没了钱,罗安的婚事就这么耽搁了,好在兄弟二人都是勤劳的,也把家给撑下来了。后来罗家两老相继离世,家里也算是存到了钱,又搬回镇上去住。之后又存了两年的钱,打算给罗安讨门媳妇,没想到罗安自己没肯用,反倒是把钱都给娃儿做了嫁妆,说是怕妹妹嫁人后没有底气。”

兄妹二人也跟着长叹了一声,宁锦欣说道:“这么说来,安叔是个好的。”

“不仅是个好的,也是个知礼的,因为罗顺经常在外做工头,女娃也出嫁了,家里就他嫂子和侄子在,他怕别人说嫂子闲话,就跟着出来了。”许二婶笑着说道:“听说正存着钱,准备在镇上买房子呢,我觉着吧,他反正是要跟他哥嫂分开住的,干脆就搬来村里好了,你们家现在不还有屋子嘛。”

宁四郎目光一闪:“这样的话,我们就不用跟二姐分开了。”

“我去问问二姐。”宁锦欣一个转身就往家跑去。

屋里头好些姑娘正说着笑呢,唯独宁锦华笑得有些勉强,宁锦欣进屋道了声抱歉,就把宁锦华带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将许二婶刚才说的话简单化地给说了一遍。

“二姐,你意思如何?”宁锦欣问道。

宁锦华还在替罗安堂妹抱不平呢,没能回过神来:“我?”

“对啊,日后你们成亲,就直接在家里住着呗。”宁锦欣说道。

宁锦华红了脸,瞪了妹妹一眼,说:“什么成亲,别胡说。”

“我可不是胡说,二姐,我可是认真的,你要是有意,那我们就让二婶儿去说说,你若是无意,那此事就作罢了。”

“哎呀,别说这样的话,我就在家里照顾你和四郎,其他事情我不想。”

宁锦欣是个干脆的人,最怕说话拖拖拉拉的了,她走到宁锦华身边坐下,说:“二姐,婚姻之事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我们父母不在了,其他亲戚也不知道在哪儿,如今家里就四哥当家,你只要告诉我,你觉得安叔怎么样?”

宁锦华刚张嘴,宁锦欣又说道:“你可得想清楚再答,我们可是以你的意愿为主的,若你觉得安叔不好,那我们就不再提这事。”

“没觉得他不好。”宁锦华小声地说道,头低得不能在低了,耳根都通红。

宁锦欣知道她这是愿意的,立刻就跑出去寻许二婶了。

许二婶自然乐意做这个媒人,当下也不耽搁,赶去村口寻罗安,让他哥过来的时候告诉她一声。

罗安以为许二婶寻罗顺做工,笑着应下了。

罗顺隔段时日就会来看罗安,顺带给他带些日用品来,听罗安说许二婶找他可能有活儿,他凳子都没坐热就去许家了。

许二婶得了宁锦欣的吩咐,没把宁锦华被退亲的事瞒着,一五一十的全给说了,其实那事在傅夫人闹事那天知道的人也不少,罗顺也是听说了的。这回儿许二婶把整件事捣碎了来说,更是把宁家这几年的苦日子也说得清楚,又细细说了宁锦华是怎么撑着这个家的,罗顺就更觉得宁锦华是个难得的好女子。

除此之外,宁家还有一个要求,成亲之后,要等到宁二姐儿二十岁才能要孩子。

这个要求许二婶自己说着也觉得为难人,不过也照样把宁锦欣叮嘱的照样说出来:“他家二姐儿落过水,身子骨不怎么样,这生娃相当于鬼门关走一遭,等大一些才好。”

时人早婚,十五岁当娘的不是少数,可因生产落下病根的也多。

罗顺一家子是在镇上住的,这些年城里镇里走得多,知道越是有钱的人家,女儿出嫁得越晚,听说京城里的女子,二十才嫁人的也有。他的妻子为了罗安的婚事也是愁了许久,因着自家小叔是个好的,所以也希望他能娶个好妻子,只是小叔的年纪放这儿,一般人家还真不乐意。

“我原本想着,实在不行给他寻个寡妇也成。”罗顺也不在意,弟弟的心思他还是知道点的,可是见过宁家兄妹之后,他完全都没敢想这事,现在许二婶提这么一下,对他来说简直是惊喜,忙说:“宁家有读书人,宁五姑娘又是个有本事的,若这事真能成,我一定给你封个大红包。”

许二婶也高兴:“那你回头问问罗安的意思,我等下就去宁家打听下,若两边没问题,那就早点儿把事情给定下了,毕竟两人年纪都不小了。”

“是这个理儿。”罗顺呵呵笑着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