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小饭馆蒸蒸日上 > 第42章 第42章

第42章 第42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小饭馆蒸蒸日上!

罗安得知后,高兴得在屋子里头走了几圈,不说是二十才要孩子,不要孩子他也乐意,更何况到二十不过是多等两年罢了。

罗顺跑到宁家附近,等许二婶从宁家出来给他点了头,他当即就跑回去,让罗安把这些天收了的订金全交了出来。

“许家婶儿,我婆娘今日肯定赶不过来了,我怕宁家回头要后悔,想着今日就把事儿给定下,您看看能不能帮忙张罗一下?”罗顺拿着四十几两碎银子问道。

许二婶觉得罗家的人是真的老实没错了,她笑着应了下来,道:“以往我们村里穷,下聘礼一般就十来只鸡蛋,再加些点心,添两把菜就差不多了。但现在村里的日子也好过了,这聘礼也比着外头的村子来,一般再要两只大母鸡,再添一袋粮食,也就很体面了。”

这些东西许二婶家里就有,按着市价卖给罗顺,可罗顺觉得宁家肯把姑娘嫁他弟弟,实在是亏得很的,觉得还是要给添一些。

最后他到宁家的时候,手里提着两只母鸡,一篮子鸡蛋,一篮子糖果,还有米面各一袋,就连剩下的钱也没留着,一股脑地塞给了宁四郎。

屋里头还坐着好些姑娘家呢,听说他是下聘来的,都探头探脑地瞧热闹,回屋后纷纷羡慕地看向宁锦华。

娟姐儿打趣她道:“前些日子姐妹们都在比各自的聘礼,我还以为我得了的算是多的,没想到原来最多的是华姐姐你。”

“刚才我听到那人说,这只是聘礼的一部分,过两天还要补些首饰来。”

“啊?这聘礼还只是一部分?”

“可不是么,连礼单都还是现写的,这么着急,莫非是怕华姐姐跑了?”

“哎,要是我得了这么些聘礼,我娘睡着了也要笑醒。”

宁锦华展露出这几天来最真心实意的笑容来,她害羞地低着头,道:“这刺绣你们还学不学?”

“学呀,怎么不学,过些天你也要忙自己的绣活了,我们可得捉紧时间把你的手艺给学来才行。”

“哎呀,我还想着等你忙完婉姐儿的绣件,我就拜托你帮我做一些,看来你是没空了。”

宁锦华羞得不行:“你们再说,我可就不教了。”

“可别呀,华姐姐,我们也是替你高兴来着……”

已经把罗顺送走了的宁锦欣兄妹,在窗边偷偷瞧了一会儿,见宁锦华内敛的笑容一直没落下,两人相视而笑。

宁四郎晃头晃脑地说道:“二姐今天笑得比之前要开心得多了,看来这就是所谓的女大不中留。”

“我看你现在就一整个小老头。”宁锦欣对宁四郎眨了眨眼:“四哥,我们赶紧给二姐办嫁妆,我要让二姐风风光光的出嫁。”

宁四郎也是这么想的,他们二姐因为和傅家的婚事差点命都没有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一段新的婚事,自然是要好好的办,把过去的阴影都抹去。

兄妹二人高高兴兴地到村口去,向相熟的货郎打听城里人嫁妆的规制,他们现在虽然赚到的钱不算多,但钱日后还可以赚,二姐的婚事就这么一次,可不能省。

“城里人可讲究了,就是布料也要棉布和绢布各两匹,有些富贵人家连枕套和被套都要绣花儿的,头面更是不用说了,家具也要备上一套……”货郎说了一通,忽然想起了什么,停顿了一下,道:“对了,听说县老爷嫁女儿了,可嫁的不是傅家。”

宁四郎好奇的问:“嫁谁家了?”

“不知道,听说远的很,送嫁的队伍还托了镖局保护呢。”货郎忽然压低了声音道:“我还听说,傅家的去闹事了,傅家那位夫人被打了板子呢。”

宁锦欣高兴了,转念一想,便跟宁四郎说:“四哥,要不我们三个一起去城里挑选吧,让二姐自己选自己喜欢的。”

宁四郎狡黠一笑,兄妹两人就这么把事情定下来了。

宁锦华得知后却是不愿意去,家里日子才刚好过了些,她宁愿把钱多留着给弟妹,嫁妆什么的也就把聘礼都带上就是了。

可宁四郎和宁锦欣怎么肯,傅家被退婚,他们当然要去看笑话,还得给县令送礼去,赞扬一下县令大人的英明。

宁四郎劝道:“二姐,姐夫家还说要补首饰来呢,咱们怎么也得打些家具吧,什么都不买人家会怎么说?”

“对啊,你可别听二婶儿说的什么搬这儿住,姐夫家虽然父母不在了,但兄嫂亲戚都在呢,回来小住没关系,长住就不行了。你想呀,那边又有嫂子侄儿,又有出嫁了的妹妹,你这新媳妇不好好准备见面礼,日后可不好相处。”宁锦欣接话道。

宁锦华被他们一口一个姐夫给羞得不行,来回看了弟妹几眼,红着脸道:“怎地你们对成亲的事这般熟悉,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我长辈呢。”

“家里没长辈,四哥当家了,自然是要问清楚的,对不对?”宁锦欣忙给宁四郎打眼色。

宁四郎心领神会地说:“对啊,这见面礼可是要新媳妇自个儿挑选的,我们可帮不了。再说了,我们爹可是秀才呢,你见面礼就送两鸡蛋,岂不是要丢了爹娘的面子?”

“那让货郎帮忙带一些好了,再不然到镇上采买一些就成,到城里去的话这路费和住宿可都要花不少钱呢。”经历过那几年饥不果腹的日子,宁锦华实在是舍不得多花钱。

宁锦欣又劝道:“城里有府学呢,过些日子四哥过了童试,也应该试试考府学,我们早些去打听下,之后也好做准备。而且你让货郎带,若是货郎选的东西不合心意,你是买还是不买?不买人家白走一趟又压了货,买了自家又用不着,那不是更费钱了么。”

兄妹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宁锦华想了又想,咬了咬牙说道:“见面礼我多做些荷包便是,嫁妆的话再添几匹布料也就差不多了,家里存些鸡蛋什么的也就够了,我们家怎么样,他也是知道了。”

“二姐……”

“好了,不说了,前头建那个客舍,家里钱都差不多花完了,后头那块痩地还得交田赋,家里开支全靠腊肉饭的营生。可是村里人现在也陆续做些包子馒头的,生意也是少了的,可不准胡乱花钱了。”宁锦华坚决不去,可也没限制他们:“你们要去府学那边看就去吧,可千万别给我买什么嫁妆。”

兄妹二人见说服不了,也只能作罢,要去笑话傅家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宁锦欣也是很想出去看看的,于是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走这么一趟。

宁锦欣去宋家借牛车,宋子熙听说她要去看傅家的笑话,也很有兴致:“庭叔这两日也应该要回来了,等他回来我与你们一同去吧,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有宋子熙的身份在,要是遇到什么事儿也应该好办一些,宁锦欣想了想就同意了,道:“怎么庭叔这趟打猎去得这么久,不会有什么事儿吧。”

“没事的,其实庭叔在山林里待的时间比在村里还多,猎户有能打猎的权利,也有要巡山的责任,每隔三月便要在山里头走一圈。若是发现繁殖过剩的动物就得多猎一些,发现稀少的就想办法保护起来,若是发现猛兽就驱赶到深处去,总之就是维护好山林里的秩序。”宋子熙答。

宁锦欣不由得对猎户多了几分敬重,说:“还真是各行各业也都不容易。”

宋子熙轻笑:“我看你就挺容易的。”

“胡说,我也很艰难的好不好,要弄些能卖钱的出来,还得考虑是不是大功劳,会不会丢了小命,我这是拿性命赚的钱。”宁锦欣觉得,她是真的不容易。

“是是是,你最艰难了。”

“可不是吗?你别笑,我觉得你最容易了,你看你也没做什么,就能拿分红,我觉得我真是亏大了。”

“怎么就没做什么了?”宋子熙忍不住反驳她:“这回要不是我费了一个血包,你们估计都得抓去打板子呢。”

这事情的确是他的功劳,宁锦欣轻轻哼了一声:“你也就这个作用了。”

“我作用可大了,比如我知道下次科考高中的是谁,又比如我知道再过三年,户部尚书贪污**一事会被查出,再比如我还知道当今太子会被刺杀……”

“那你知不知道明天会不会下雨?”宁锦欣忽然打断他。

宋子熙一怔,没好气地回道:“别说我上一世人在京城,就算是在大河村,也记不得哪天下雨哪天不下雨呀?”

“那不就是了,你说的这些有什么用啊,这里又不是京城,你要当个神棍赚钱,也得回京城去才行。”宁锦欣有点鄙视地看了他一眼:“当神棍你也不太合格呀,连下不下雨这样的问题也不知道要胡扯一下。”

宋子熙噎得说不出话来,尽管他不愿承认,可他也知道她说的是事实。

不说现在这里不是京城,就算他人在京城,很多事情也不是他说出来别人就信的,就是他就着这些事情而布置一番,恐怕姨娘也不会给他这个时间。

良久,宋子熙叹了一声:“姑娘说得有理。”

宁锦欣可是很大量的,拍了怕他肩膀,说:“算了,看着你身世这么可怜,也就帮你一下吧。”

宋子熙忽而就笑了,道:“姑娘大义。”

商定要一起出发,宁锦欣便回家安排其他的事情。

集市里头的饭食生意就交给了李大娘和李巧儿,客舍方面就直接找罗安帮忙收收房租,反正两家要结亲的,罗安现在也是自己人了。想着要到城里去,宁锦欣就把腊肉整理出来,留一部分给李大娘,剩下的都用油纸包好放进箩筐,只是她做的量也不很多,一个箩筐装满也就没了。

难得去一趟城里,得多带些东西去卖才行,起码把路费给赚回来。

宁锦欣和宁四郎在家里走了一圈,最后走到屋后的那块地去。

那儿是买村口建旅舍那地时顺便买下的,许家说得放上几年存一下地力才好种粮食,宁锦欣只想着自家怎么也得有点田地就买下来了,也没想到要种些什么就一直放着没管。

眼前的这块地,现在罩着一个大笼子,里头目测大约有六七十只兔子。

“哪儿来的这么多兔子?”宁锦欣惊讶道。

不同于宁锦欣经常在村口那边忙碌,宁四郎是个常在家里头的,对此事也有了解,道:“你买的这块地许二叔说太瘦了,最好放两三年回回地力才好耕种,巧儿说放着也是放着,干脆用来养兔子了,粪便刚好能成肥料。”

“四哥,重点不是这个地,是兔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我记得当初宋子熙给那一对兔子后来生了一窝而已吧。”宁锦欣问。

宁四郎想了想,说:“兔子挺能生养的,庭叔见你喜欢兔子,每回下山来也要送一两只,养着养着就这么多了。”

宁锦欣深吸一口气,发现李巧儿打理得真的很好,大兔子小兔子分区域放养,还划分了部分区域看着是用于繁殖的。一只只大兔子被她养得肥嘟嘟的,完全就是规模养殖的场面了。

“看来我们又多一样营生了。”宁锦欣欣喜的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