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福气满满,农家媳妇美食致富 > 第111章 大伯家买驴

第111章 大伯家买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福气满满,农家媳妇美食致富!

又是忙碌的一天,从镇上回来戚满满叫着宋长春和李紫云继续在美食制作坊泡花生。长冬戴着他的手套在院子里晒着冬日难得一见的太阳练字,宋长秋和李香芹则坐在一边做兔皮手套,时不时互相看看,院子里很安静。宋铜来了一会儿,一直没好意思开口打扰他们,还是长秋换线的时候看到他。“大伯?”“唉,”宋铜挠挠头,拦住要给他倒水的李香芹,“长秋,你哥没在家吗?”“哥和嫂子在隔壁作坊呢,大伯你有什么事吗?”“也没什么事,”宋大伯有些不好意思笑了笑,“就是我家想买驴,这不你家之前也买了吗,想找你哥陪我们去看看。”“买驴?是好事啊!”李香芹让宋大伯坐着,宋长秋已经跑去隔壁喊宋长春了。宋长春回家听宋大伯说要买驴,替大伯家高兴,一口答应明天一早陪宋铜去镇上看驴。宋家人都忙,宋铜得了宋长春准话,水都没喝就离开了。宋长春也回了美食制作坊,和戚满满说了宋大伯家要驴的事,戚满满也挺高兴的。大家日子都越过越好了。有宋长春帮忙,下午一共泡了五百斤花生,到要做晚饭的时间就没做了,把东西收拾好锁了门。戚满满和宋长春刚进宋家院门,方如玉也回来了。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三个面生的少年。。三个少年彬彬有礼,对着宋家人都很客气,直言想要买露指手套。宋长秋跟着戚满满做了不久生意,说话做事落落大方,带着三个少年去了堂屋,把昨晚戚满满画的“花样”给他们看。“手套上面绣样目前可以选这几个,除此还有如玉手套的小老虎绣样。”三个少年看着纸上所谓的绣样面面相觑,这绣样很奇怪,但看久了还挺好看的。“我要这个背剑的!”宋长秋问了少年的名字,把他的名字和要的绣样记在宋长冬递来的小本子上。少年看着那用粗线缝起来有些奇怪的本子很惊奇,更惊奇的是这个村姑居然会写字。“你会写字?”宋长秋有点不好意思抱紧本子点头,她会写,但写出来的字不算好看。少年们惊讶得互看一眼。他们家境都不错,所以家里的姐姐妹妹请了夫子授课才会识字写字,没想到这小小的一个村姑居然也会写字。另外两个少年一个选了带草帽的Q版小孩,一个要了和方如玉一样的绣样,长秋一一记好,拿来泥盘让他们印上手印又量了手腕、手指大小记录数据后问他们要五百文订金。“订金?”宋长秋给他们解释订金的意思,三个少年听得赞叹不已,他们身上都带着钱,但也只有一两百文,三人脸色有些羞赧。方如玉身上有钱,确认他们确实想要手套后,借了钱给他们交订金。戚满满想留他们吃饭,奈何三人都没答应,这种事也不能强求,只能遗憾让他们走了。方如玉觉得她的神色有些奇怪,他向来

有话就问:“满满姐,是有什么不对吗?”“啊?”方如玉咳了一声:“你好像有点……遗憾?”“是遗憾啊,”戚满满叹了口气,“本来还想看看能不能再宰他们一顿的。”方如玉一惊,“宰?!”“对啊,”戚满满看他神色悚然,不禁笑了起来,“不是真宰!是想从他们口袋再掏点钱进我的口袋!”方如玉:……看着戚满满进灶房的背影,方如玉笑着摇了摇头。他素来不喜欢动不动把金银挂在嘴边的商人,但满满姐这般直白他不厌恶,只觉满满姐真是直白得可爱。来宋家短短一段时日,他竟改变了这么多。也挺好的。方如玉看着忙忙碌碌的一家人,嘴角微弯,他很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如玉,过来端饭!别以为你给香芹婶子拉了生意就能不干活了!”“来了。”一家人吃完晚饭,各回各屋睡了,戚满满和宋长春在床上说话。今天就来了三个读书人,戚满满觉得不能再拖了,她得知道宋长春的意思。“长春,你喜欢带着如玉和长冬锻炼身体吗?”宋长春不知道戚满满为什么问这个,认真想了想,老实回答:“算喜欢吧。”“算?”“我只带着他们蹲马步,没教过他们其他东西。”戚满满神色一喜,半撑起身子:“你喜欢——想教他们习武?”宋长春没回答她的话,把掉落的被子往她身上一裹。戚满满神色温柔,裹紧了被子:“问你话呢。”宋长春确定她裹好了被子才回答:“他们愿意学,我就教。”戚满满紧着问:“那多教几个人可以吗?”宋长春后知后觉从这话咂摸出一些想法出来,神色变幻:“满满,你是想——”“长春,你要不要开个武馆?”M..宋长春神色一怔。……一早,宋长春吃完早饭带着满腹心事用驴车带着宋大伯一家人去了镇上。还是找的之前卖驴的商人,宋长春很久没在镇上卖东西了,那人一时认不出他了,听宋长春说是之前在码头卖发糕的人才想起来。“是你啊!我听说你们家都开作坊了,可真够厉害的!”商人不动声色看了明显拿主意的宋铜一眼,“那位是你谁啊?”“我大伯。”商人给了些优惠,但没有给宋长春和戚满满那时给的优惠大,连驴带车厢一共十二两银,宋铜对这个价格很满意,爽快给了钱,商人提供了院子,让宋大伯学会怎么驾车,其他人就只能回家去学了。宋铜第一次驾车,稳妥得很,速度也慢,宋长春只能就着他的速度驾车。宋长春手上戴着兔皮手套,宋铜瞧着眼馋,问宋长春手套价格,要是便宜他也买上一副,这驾车手是真冷啊。宋长春如实回答:“一百文一副。”宋铜:……宋铜想着自家收土豆一斤赚一文,一百斤才能换这么一副手套,突然就觉得手也不是那么冷了。两辆驴车先后进村,冬天地里活不算多,大部分的

村人都在家里,听说宋铜家也买了驴车全跑出来凑热闹。“宋铜,你家也买驴车啦?”“是啊,”宋铜满脸笑,“这不是要收土豆吗,有车方便些。”“这驴可真好。”说话的人一脸羡慕。“哎哟你家儿媳和闺女都在满满作坊做工呢,你要想要驴车,明年也能买上!”说话的人一愣。是啊。他儿媳和闺女现在一个月能赚一两银,买驴离他也不是那么遥远了。这人瞬间笑开了花。沈章也过来凑热闹,瞧着宋铜家买上驴车也是一脸笑。村里人日子过得好,他这个做村长也能得到表彰。“现在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人在作坊做工,满满还会收鸭子、鸡蛋这些,大家只要有心,每家每户都能买上驴!”沈章一句话,围观的村人们心头都火热起来,心中对宋家感激得不行。现在隔几天就能吃上肉,家里有银钱,都是宋家带来的改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