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 第158章 乘势而起

第158章 乘势而起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这天,熙风刚到吴承东厂里送完猪肉回来。

到家还没沾到凳子,杨枝急冲冲的过来了,说是她家的牛走到凉竹村人的土里,把人家的菜给祸害了,被凉竹村的人牵走了。

熙风扛起一把镢头,往菜岭上杨枝说的地方去了。

还没弄清楚情况,机田就跟对方干了起来,熙风劝架没成,也被拖入战团。

……

熙风最近很苦恼。

吴承东的厂子前不久又扩大了生产规模,熙风尽管把与屠夫合作的渠道也扩的很大,但是对每天供给厂里的猪肉是越来越吃力。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村里的猪每月最多只能供应两三次,大部分时候是靠其他屠夫来供给。

他还是延续之前的办法,前一两天将买到的猪用拖拉机运到院子里暂时关着。

熙风想,再这么下去,总有一天会后坐力不足。其实,这种模式确实也是存在问题的。

这天晚上,又出了一件事,一只豺狼跳到栏里惹祸,给熙风的苦恼滋味又加了一味料。

一番苦思之后,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在自己开荒开出来的私营田建一个屠宰场。

一间是猪舍,专门用于临时关猪,解决了露天关猪的问题。

一间是灶下,打了一个大灶,三个灶口,支三口大锅,专门用来烧水褪猪毛。

一间是杀猪间,里面器具、血盆、支架、长凳全部置备好,杀猪方便。

前面的场地上打一口水井,不深不大,但水量很足,除了用于烫猪,附近的人家也可以到里面挑水喝。

屠宰场建好,名声传出去之后,又带动了一批人,要主动把猪卖到屠宰场来。

熙风趁机又想出一个主意,愿意卖猪,而且可以自己把猪送到屠宰场的,他来另外给予一笔“送猪费”。

这样一来,好多人都用大板车拖着自家的肥猪送到屠宰场来卖。

屠宰场的建起运转,解决了买猪、关猪、杀猪的许多问题。

……

即将开春的时节,熙风家里来了一个有点面熟的“陌生人”,原来他是原来村里回去的青年崔新立,他回申都后挣了钱,回来是要办一个鸵鸟养殖场。

熙风跟着入了股,出面在村里圈了一块几十亩的地。

可惜,鸵鸟引进没多久,因为水土不服,根本就养不成,还没挣钱就败掉了。

紧接着,屠宰场被人投毒了。

上次那个因为牛祸祸了蔬菜,跟机田打架的凉竹村人,为报复熙风,把农药投在了屠宰场的锅里和井里,要不是杀猪的时候,狗捡臊子被毒死,熙风非进了班房不可。

这档口,熙风趁势而起,打算发展自己的事业。

把败掉鸵鸟场的地给拿下来,改造之后变成一个养猪场,把屠宰场也重新建设过去。

谋定就干!

他在村里找了一些土坯,从砖厂买来了砖块,请来了泥水匠师傅,把猪栏和屠宰场都建好了。

吸收被人“投毒”的经验教训,况且生猪最怕生人接近,他忍心咬牙,花钱买砖,把整个地块全部建了围墙圈起来。

再把原先的物流通道重新修一遍,再在靠近进出口的位置建了一栋房子,用于存放物料、养殖人员生活……

养猪场建好了,熙风这些年挣下的“第一桶金”和“第二桶金”也全部投进去了。

钱花完了,但是熙风并不害怕,他还有积攒下来的人品,别人对他是信任的,谷子照样会给他收,猪照样会给他杀,钱后补。

眼下就还剩一个问题,猪舍建好了,猪种怎么办?没钱买了。

当时,很多村民养母猪生猪仔卖,多的人家有几十头小猪仔。

熙风就去找这种人家,买他们的猪仔,但也跟他们说明困难,自己手上现在钱不够,不能直接付现。

养猪的人家说,没关系,你先拿去养,等养大卖了钱再来给买奶猪的钱。

有奶猪的人家听说熙风会收奶猪,许多都主动找到他,要他开拖拉机到家里去运奶猪,直接卖给他,省却了自己拉到别处去卖的烦恼。

不到二十天,熙风的猪栏,就挤满了奶猪。

第一批猪仔齐货了!

接下来,就是精心“抚育”它们了。

从少年时候跟着李老黑杀猪开始,后面又跟吴承东做上猪肉生意,可以说,他跟猪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怎么“照顾”它们,他心里有数。

庸田和熙风父子俩搬到了猪场住,每天忙着“伺候”猪崽子们,每天除了晚上睡觉的时间,基本没个停歇。

熙风早上还要到屠宰场赶着杀猪,实在吃不消,于是把熙水的儿子代田请到了猪场工作。

渌云也跟着忙起来,每天在家里做了饭,送到猪场给他们吃。

在村里搞了这么大一个养猪场,不能只想着自己挣钱,总得给村民们带来一点好处,否则,时间久了,免不了有那眼红的要挑事,他深谙此理。

好处也不能给的太过于明显,要得到好处的人也得的心安理得。

熙风想到一个办法,反正猪场里的屠宰场支了锅,他就利用这口锅间或煮一些菜给猪仔们吃。

菜从哪里来呢?买村里人的。

他的需求量大,所以基本上要买到每一户的,都在农村住着,哪家没种菜呢,卖给熙风挣点钱。

村民们乐了,养猪场建的好啊,带得我们种菜也能轻松挣钱了。

由此,平了很多人的口舌是非。

几个月后,第一批猪种成熟了,熙风陆续卖了,换回了现钱。

首先把买猪仔的钱结了,然后用剩下的钱陆续进新的猪仔……

一批批下来,存到了钱后,又新建了两栋猪栏,扩大养殖规模。

人手不够,就再招人,招村里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