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 第17章 谈重要的事情

第17章 谈重要的事情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转眼夏天到了,总体来说,这个夏天过得还是比较凉爽舒畅的。

农民在完成双抢后,天气稍微热一点,气温还没高起来,就来了台风,下了暴雨,气温骤降,反复几次,这个夏天便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今夏暴雨偏多,刘雨正和刘长连的房子由于年久失修,经雨水侵蚀后,在一个夜晚趁人们睡着的时候倒塌了,只留下一些断瓦残垣。

可惜刘雨正,自己做了早死鬼,妻散子亡,房子还要成为藏淫纳垢之所,现在这一切终于化归尘土。

奇怪的是,房子倒塌后,村民对那里的忌讳就没有了,不再害怕,不再绕着走了。

过不了多久,人们就会遗忘,这里曾经有过一个刘雨正的人家。

等那断瓦残垣逐渐被尘土埋没之后,甚至不再有人记得那个地方曾经有过房子……

历史就是这样,大人物的事迹载入青史供后人品评,升斗小人物的故事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化归尘土。

我们或许没有能力彪炳史册,也没有能力去改造环境,能做的只有传承。

田野枯黄的时候,人们从简单的一件短袖慢慢的穿成一个“大肉包”,再冷下去的时候,十二月来了。

在一家人的辛勤劳作下,今年的生活质量比去年有所好转。

熙风和渌云结婚已经一年多,但很少有条件去行一对夫妻之实,所以一直没有爱情的结晶。

母亲盯着两人天天在眼皮底下晃悠,未免眼睛发热,心里发潮,抱孙子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熙风和渌云结婚都一年多了,渌云的肚子还没一点动静,这样下去我们猴年马月才能抱上孙子哟!”晚上睡觉的时候,妻子对祖德咬着耳朵感叹。

祖德叹一口气,皱起眉头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可是房子太小了,又不能隔出一间房来。”

“能不能想个办法,让他们俩每隔一段时间在一起呆一个晚上?”妻子小声的说。

“那只有让熙水和熙火到后头房挤一挤了,可是熙火和烟莹又合不来。”祖德说着又叹了一口气。

“我看不如在我们这个房间搭一个临时个板子,到了那个晚上就让熙水和熙火到我们房间来睡,你看怎么样?”妻子想出一个办法。

祖德点点头说:“这样倒是可以,我明天搭好板子,后天晚上就试一下。你去找孩子们说一下。”说完皱起的眉毛舒展开来。

作为母亲,这种事情张左英觉得难以跟自己儿子启齿,于是她想定了办法,跟渌云说。

渌云到这个家已经十载,跟这个又是婆婆又是母亲的女人建立非常好的关系。

对于家务,两人都不会推辞,尽力做的最多做的最好,互相之间从不会去计较得失,也因为平时沟通多,她们能做到互相理解与尊重。

第二天做午饭的时候,母亲趁着孩子们都在后厅玩耍,走到灶下旁敲侧击,婉转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渌云一开始没听懂,显得很茫然。后面在母亲的解释下豁然,羞得她脸立刻红的像个苹果,但还是迈着嘴巴点头同意了。

第三天晚上,一家人吃完饭在后厅烤火。

祖德跟熙水和熙火说:“今天晚上熙风跟渌云有重要事情要商量到很晚,你们先到我房间睡,等他们商量完了再回去。”

他们没明白,以为真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听罢自己主动到临时床板上睡觉去了,接着妹妹们也到自己的房间睡觉去了。

为避免尴尬,父母亲也聪明的抱着熙林回房间去睡觉了。

火炉边只留下熙风和渌云,其实他们两早已经春潮涌动,哪还有什么心思烤火,坐在那凳子上左摇右摆,好似有针扎一般,煎熬至极。

屋子里安静下来,他们再坐了一会后,房间终于传来均匀的鼾声和呼吸声。

熙风终于忍耐不住,连炉子里的火都懒得拢一拢,拉着渌云就往前房去,她低着头迈着嘴在后面跟着。

瞌睡遇到了枕头,干柴遇到了烈火,燃起了熊熊的火苗,他们谈完了重要的事情……

早上醒来的时候,熙水和熙火发现自己回到了自己房间,躺回了自己床上。

春莹和烟莹发现渌云睡在自己旁边,一切恢复原状,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

后来就慢慢形成了规矩,熙风和渌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谈一次“重要的事情”。

时间过得很快,又过了一年,到了端午节前夕。

熙林已经三岁,走路走得十分稳健,天天跟哥哥姐姐们跑上跑下的玩耍,母亲便有时间来给孩子们做些吃的,毕竟是要过节了。

包了粽子和月季饼,孩子们爱吃这些,前几年困难,这些是没有的。

端午那天,熙风杀猪带回半边猪脚,中午搞了一桌子吃的,大家吃得津津有味,饭桌之上一片吧唧声。

渌云端起饭碗夹起一块猪脚,还没到嘴里,闻到那个味道,胃里一股酸水直往上冒,她马上丢下碗筷跑到门外吐了起来。

母亲起身往门外走,脸上露出一个办坏事得逞后的微笑。

熙风以为她是做饭闻多了油烟,吐一下就没事了。哪知她吐了一个礼拜还没完,每天是吃什么吐什么,人也瘦了。

熙风开始担心起来,带她去就医。

还是龙庙村那个医馆,还是那个老中医,依旧腆着肚子慢条斯理的给渌云把脉,然后问了她一些妇科方面的问题,看完后抬起头看着熙风,慢条斯理的说:“小伙子,好事啊!你老婆怀崽了!”。

熙风还处在担忧的情绪中,冷不丁听老中医这么一说,有点愣神。

渌云摸着自己的肚子,开心的对他说:“熙风,我怀上了。”

熙风终于回过神来,高兴的拉着老中医的手对他表示感谢。

自从开春之后,老树上面发出很多尖尖的新芽,新芽迎风摆动,那是生命的律动。

熙风拉着渌云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感受树上那新生命的无限活力,大石下面有许多小草顶着上面巨大的压力冒出绿芽,那是生命萌动的无穷力量。

秧田里已经打下晚稻的谷种,谷种上面萌出白白的小芽,有的已经发育成小小的绿苗。熙风已经无数次见过秧苗,他觉得以往所有的秧苗都不及今天见到的这么好看,这么有生命力。

回家后,母亲当即宣布了几条规矩,一是渌云以后不能干重活;二是以后家里不能钉钉子;三是在渌云睡的房间放一些辟邪的东西或者挂件,别人不许乱动。

其实那时怀孕的人并不娇贵,渌云怀孕之后跟平时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每天照常干活。

十月怀胎,脏活累活每样都没落下,直到快临盘还到田里去帮着放水。

放完水的那天晚上,她说肚子疼,张左英生了六个孩子,算是经验老道,走到她身边一看,就知道快要生产了。

赶紧吩咐熙风去叫村里的接生婆来接生,叫祖德到灶下去烧水,自己则在渌云旁边传述生孩子的经验以缓解她的痛苦和焦虑。

疼了一个晚上,熙风急得站不是坐又不是,眉毛锁成了一个大疙瘩。

天亮后,他索性去灶下煮饭,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缓解心中越来越浓的焦虑。

早饭后,太阳高高升起后,熙风终于听到一声婴儿的啼哭。

他激动得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从眼眶里面掉下来。为了等这一声啼哭,他连早饭都没吃下。

婴儿哭了几声便停下来,他急着往房间冲,可是房门上着闩,他推一下没推开。

“等一下。”里面传来接生婆的声音。

之后又没动静了,急得熙风差点要跳起脚来,他索性在门槛上坐下来,急得双腿不断的抖动。

“笃”一声门闩从里面拉开,紧接着传来母亲的声音:“熙风,进来吧!”话音未落,他已经推门进了房间。

渌云脸色苍白的躺在床上,孩子被包裹的严严实实,只露出一个小小的头,放在她的脚下躺着。

据说孩子生下来要放在母亲脚下躺着,将来好带。

“是个男孩,七斤二两。”母亲笑着对熙风说。

熙风伸手想去抱孩子,手碰到孩子后又犹豫了,这样忍了两三次。

最后在母亲的鼓励下抱了起来,因为以前抱过熙林,倒是会抱,只是现在抱自己的孩子还有点紧张。

还好,小家伙被父亲抱着只是小嘴动了动,没有哭,安静的待在父亲的怀里。

做完月子,刚好是栽早稻的时节,渌云一下床就到田里干活去了。

孩子就由奶奶带。

熙林已经四岁,但还没断奶,左英的奶水也足,有时候孙子饿了就直接将自己的奶子塞到他嘴里喂他。

有意思的是,后来熙风的儿子断了奶,熙林却没断,吃奶吃到八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