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 第18章 起家的秘诀

第18章 起家的秘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一家人都忙于生计,孩子也多,没谁有时间去像心肝宝贝崽经常去抱他哄他,熙风的儿子基本上是在床上和摇篮里长大的。

熙风的儿子一岁了。

按照村里面迷信的说法,一岁之前不给孩子取名字,这样阎王爷的生死簿上就没有名字,不能把孩子带走,这样好养活。

于是只随便给他取一个外号,因为他生于春分前后,小名取了“春分仔”。

如今,该给孩子取一个大名了,春分仔按照族谱属于田字辈,熙风考虑几天后,给儿子取名刘邵田。

邵田已经开始吃饭,间或吃一点母乳。

家里的饭口由九张增加到十张,这副担子全部压在熙风肩上。

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种田和杀猪,地里种的菜,只能供应一家人的吃食,没有多余的拿到集市上卖。

这样一年下来往往是捉襟见肘,一家人勉强只能混个温饱,手里没有闲钱可用。

有时候买块布,都要仔细反复想清楚后才颤抖着双手把钱递出去。

这样下去只能是一年不如一年,何况几个弟弟妹妹将来要结婚,明摆着是等着要花钱的,为了赚钱,熙风伤透了脑筋……

必须另寻出路!

这天,家里的米缸又见了底,熙风担了一担谷子到后厅的砻谷机上砻。

随着砻谷机把转动,砻谷机发出“嗡嗡”的叫声,谷皮和大米分离开来……

突然,熙风想到一个赚钱的办法!

砻谷机砻出的有谷皮、大米以及小碎米(也叫米脚)。

砻完谷从槽里面清出的是大米和部分小碎米,还有一部分米脚混在谷皮中,要分离出来其实也不难,只是要时间,嫌麻烦,但是这部分人吃下不了咽,给牲畜吃又太可惜。

熙风想能不能把这部分收起来担出去卖呢?

不管怎么说,是个商机!

熙风整理好一担有米脚的谷皮,定了一个比谷皮高比大米低的价格,担到村巷去卖。

他往日经常走村串巷卖猪肉,倒是积累了不少人脉,村子里有好些人都认识他,就算不认识也有个脸熟的印象,都走过来看看,用手抓一抓。

可惜,看是有人看,就是没人买。

他担着担子继续走。

前面一口井沿上,坐着一伙人在聊天。熙风边走边吆喝:“卖米脚谷皮!”

井沿上的人都看向他,他知道机会来了,把担子放在一边,也在井沿上坐下来。

井沿上有人先跟他搭茬:“诶!卖货的,买的是啥?”

“米脚谷皮!”熙风笑着回答。

“啥?”大家疑惑了,听说过卖米的、卖谷皮(糠)的,没听说过卖米脚谷皮的,诶,新鲜!

熙风发现人群里面有一个浑身打满补丁穿着破旧的男人,是个潜在客户。

他打算把他当作重点客户来发展,于是从箩里捧了一把起来,走到那男人面前给他看,嘴里解释道:“买回去筛一下,可以选出米脚,煮了饭一样香喷喷的,这个比大米便宜,绝对划算啊!筛出的谷皮还能养鸡鸭,给猪牛吃也行。”

那个穿着破旧的人果然感兴趣,伸手扒拉他手里的货,见到里面白白的米脚真不少,起了购买欲,于是问他价格。

熙风心里早已经拟定了价格,想了想,把心理价位又降了一点报给他。

他点点头,显然很满意,但就是不说要买。

熙风是个农民出身,那可是知道农民的痛点在哪,见机立即开腔说:“诶!我们这些穷苦老百姓,一年到头忙到死,连买块布都得好好琢磨,赚钱的法子又没有,只能从牙缝里抠出来,只要能顶个饱,吃什么米不是吃……”

一通感情牌打下来,说得在场的人都唉声叹气,共鸣不已。

那“重点客户”更是“老泪纵横”,回家取了钱和编织袋,买了五斤回去。

井沿上其他人见那“重点客户”买了几斤,也凑到箩担子跟前验货。

还真不错,那家伙也没花多少钱,不能让那小子一个人占了便宜……

井沿上的人三三两两回家拿钱拿袋子,路上又带来了新的看客,看客又发展为客户……

不到一时三刻,一担米脚谷皮就卖了个溜干底净。

熙风挑着空担子回家,边走边总结今日卖货的经验。

一般人口比较多,日子过得紧的人家会买回去筛出米脚来吃。

还有就是,家里人口少,家庭条件可以,但家里养了禽畜的人家,会买回去养牲畜,这东西养出来的牲畜,毛色都要清油许多。

于是,再挑出去卖的时候,他就观察别人屋外晒的衣服,看到那衣服破烂或者衣裳新鲜人家,就拼命的吆喝。

这样屡试不爽,每每卖得一干二净。

自己家里的谷皮卖完了,他就想办法低价把别人的收进来再挑去卖,因为他眼睛刁,所以一次卖的比一次快。

熙风因此赚了一些钱,补贴到家用里面,日子逐渐有了起色,至少餐桌上偶有肉腥子,换季的衣裳可以买上一些。

但这个行当,毕竟大多时候赚的是最贫苦农民的钱,卖价低,利润少,赚的有限。

他每天还在不停的琢磨更好的法子赚钱。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熙风和渌云带着邵田到周树本家里过节吃饭。

外婆见到小外孙特别高兴,做了一桌子的好菜。

中饭的时候,熙风和老丈人喝着小酒,聊起做米脚谷皮生意的事。

“你做米脚谷皮生意其实不赚钱。”老丈人思索一下对熙风讲。

熙风说:“是啊!只能稍微补贴家用,还累死累活,可是我暂时想不到更好的路子!”

周树本说:“你可以到龙城圩上买谷子,担回家里去砻,砻好之后担到县城街上或外地去卖,这样不是更好吗。”

熙风如醍醐灌顶,听完眼睛一亮:“对啊!这样至少是赚了砻谷的钱,反正我有砻谷机,还有把力气。但是圩上这边没有熟人啊,谷子恐怕不好买,不晓得你有没有熟人。”

“我们周山村倒是有个人在做谷子买卖,我可以介绍你认识一下,看谷子的进价可不可以便宜点。”周树本回答说。

熙风“嗯”一声端起酒碗敬老丈人一碗,老丈人开心喝下,两人又拉起了家常。

九月份起,熙风就正式开始了做米生意。

之前买米脚谷皮倒是攒了一点钱,用来进货恰好合适,他用箩到龙城圩买了一百多斤谷子,走十五六里路挑回家。

去的时候担着一担空箩,走这十五六里路感觉轻轻松松,一点也不远。

可是挑上一百多斤谷子的担子,就感觉那是一段永远无法到达终点的路,刚开始两三里路还好,后面就不行了,感觉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每走一步都想撂下担子坐上一阵才好,坐上一阵再挑上后,没走两米,又感觉好沉。

就这么走走停停,他终于挣扎着到了家里,肩被磨的红通通起了一圈水泡。

砻谷机开始嗡嗡叫的时候,熙风已经开始了赚钱大业的粗加工——给谷子砻谷去皮。

他感觉特别有精神,可有干劲了,觉得砻谷机都好轻便,每拉一下机把儿都是响当当的铜钱,拉出来得米粒都是金豆子!

晚上他连着做了好几个梦。

开始梦到自己在仙豆塔下面碰到一个卖谷子的人,他买了那人一小把谷子,拿回家里砻,竟然砻出一担米来,他开心极了。

后来又梦到自己把米挑到街上卖,被一伙人围上来一买而光,他高兴极了,在街上买了几个馍馍回家给儿子和弟弟妹妹吃,看着他们吃得香喷喷的,他的口水也往外流。

他眼角撇见灶台上还有几个白白的馍馍,想走过去拿一个吃,却怎么也抬不起脚。

他使劲的挣扎,挣扎,挣扎着醒了过来,感觉脸贴着枕头的地方冰凉冰凉的,原来自己流了一滩口水在上面。

他转动一下身子,一阵疼痛从脚根袭来,抬头往脚下看去,原来熙火的脚都压在他脚上,他的脚全麻了。

熙风把熙火的脚挪开,等脚麻恢复以后,出门挑水去了。

渌云在灶下做饭,看到他龇牙咧嘴的挑着一担水回来,猛然想起他昨天肩上磨起的水泡来。

渌云给他拉开衣裳看了看,水泡已经磨破,水流出来沾在衣服上,看上去很恶心。

她丢下饭不做,抓紧到外面给他找了一下草药给他敷上。

“水泡磨破了,压得这么严重,还怎么担谷子到街上去?!”渌云心疼的说。

熙风赚钱的激情正盛,是不可能放弃的,坚定的回道:“没事,水泡破了反而不疼,你给我找一些破布,我缠在扁担上,这样就不会磨肩了。”

吃完早饭,熙风毅然用渌云给他特制的扁担挑着担子出了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